出版時間:1997-10 出版社:北京師大 作者:本社 頁數(shù):34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學前兒童藝術綜合教育研究》所提出的審美藝術要素同構的理論也是極具創(chuàng)新性的。他們將三種不同的藝術形式按同形同構和異質同構的原理加以組合,以期達成相互協(xié)調的整體性美感,并在深入的幼兒園實驗研究中證實了這一理論假設的正確和合理。它為幼兒園音樂、美術、文學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jù),開拓了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途徑?! ≡趯嶋H的教育操作方面,他們設計了三種不同的切入口,或從音樂、或從美術、或從文學切入,均可達到異途同歸之效,完成審美教育之目標,為實際工作者提供了可供選擇的操作模式?! 秾W前兒童藝術綜合教育研究》的價值還在于它超出了所論議題的范圍,為整個幼兒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一個較好的典范。他們在研究中從觀念的變更到新的理論假設再到實驗的驗證,遵循了一條合理的科學研究的路線,為此,它也為幼兒教育學學科的建設和理論水平的提高創(chuàng)建了一個可資借鑒的樣本?! ∶烙鳛橐环N全生命的教育不僅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它也極可能成為當代整個教育觀念、教育行為改變之突破口。
作者簡介
樓必生,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前教育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學前兒童語言和文學教育、托兒所教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著作有《幼兒園語言教學法》、《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托兒所教材教法》、幼兒園語言畫冊及教師指導用書等,譯著有《學前兒童學說話》等。屠美如,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前教育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副會長。長期從事學前兒童審美藝術教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著作有《學前兒童美術教育》、《幼兒美術教學法》、《幼兒園玩具教具制作》、《兒童色彩畫世界》等,譯著有《美國學前兒童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兒童繪畫心理》等。
書籍目錄
序前言第一章 概述第一節(jié) 從藝術與審美談起一、美和藝術二、關于審美三、審美和藝術活動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生命活動第二節(jié) 藝術教育與兒童發(fā)展一、藝術教育與美育二、學前兒童的藝術教育與美育三、藝術教育與學前兒童的發(fā)展第三節(jié) 藝術教育必須從學前期開始一、兒童喜歡藝術二、兒童藝術興趣的減弱和消失第二章 學前兒童審美心理的發(fā)展第一節(jié) 學前兒童審美心理發(fā)展描述一、三歲前兒童審美心理發(fā)展二、三至六歲兒童審美心理發(fā)展第二節(jié) 學前兒童審美心理發(fā)展的研究一、繪畫能力及其心理發(fā)展的研究二、音樂能力及其心理發(fā)展的研究三、學前兒童文學能力及其心理發(fā)展的研究第三章 學前兒童審美心理的培育第一節(jié) 學前兒童審美感知能力的培育一、審美感知和一般性感知二、審美感知力的培育第二節(jié) 學前兒童審美理解力的培育一、審美理解與一般理解二、審美理解力的培育第三節(jié) 學前兒童審美情感的培育一、一般情感與審美情感二、學前兒童審美情感發(fā)展的基礎三、審美情感的培育第四節(jié) 學前兒童審美想象與創(chuàng)造力的培育一、審美想象與一般想象二、審美想象和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第四章 學前兒童藝術綜合教育課程研究的總體構想第一節(jié) 實驗的理論假設一、問題的提出二、理論假設第二節(jié) 實驗課程的設計一、藝術綜合教育課程的類型二、藝術綜合教育課程的結構三、藝術綜合教育課程的編制第五章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目標與內容第一節(jié)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領域改革的思考一、以培養(yǎng)深層次的審美心理結構為中心二、以美術的要素為綱,有系統(tǒng)、有順序地組織和設計美術教育活動三、以情感為激活因素,推動審美聯(lián)想和創(chuàng)造第二節(jié)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目標一、審美心理層次的目標二、年齡階段層次的目標第三節(jié)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內容一、學前兒童繪畫活動的內容二、學前兒童手工教育的內容三、學前兒童美術欣賞的內容第六章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目標與內容第一節(jié)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領域改革的思考一、培養(yǎng)兒童健全的審美心理結構,發(fā)展兒童的音樂審美能力二、以音樂的要素為綱,有系統(tǒng)、有順序地組織和設計音樂教育活動三、消化、吸收國內外最新的音樂教育觀念,以改革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第二節(jié)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目標一、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目標的分類結構二、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的分類目標三、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年齡階段的目標第三節(jié)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內容一、學前兒童歌唱活動的內容二、學前兒童韻律活動的內容三、學前兒童樂器演奏活動的內容四、學前兒童欣賞活動的內容第七章 學前兒童文學教育的目標和內容第一節(jié) 學前兒童文學教育問題的思考一、關于學前兒童文學教育主客體及其關系的思考二、兒童文學教育現(xiàn)狀的思考三、對兒童故事欣賞和創(chuàng)編狀況調查研究的思考第二節(jié) 學前兒童文學教育的目標一、第一層次目標二、第二層次目標三、第三層次目標第三節(jié) 學前兒童文學教育的內容一、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二、作品的選擇三、文學教育內容范圍的框架四、日常生活中文學熏陶的優(yōu)越性五、有組織的文學活動內容第八章 學前兒童藝術綜合教育的實施第一節(jié) 藝術綜合教育同構目標的內容一、信號、符號和藝術符號二、藝術符號的兩種溝通性三、同構的內涵第二節(jié) 學前兒童藝術綜合教育的目標一、終極目標——第一層次目標二、心理目標——第二層次目標三、同構活動的分層次目標——第三層次目標第三節(jié) 藝術綜合教育的內容一、同形同構二、異質同構附錄(一) 各班藝術綜合教育活動設計案例附錄(二) 同構活動的音樂教材選編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概述第一節(jié) 從藝術與審美談起二、關于審美(二)美感美感是個人的主觀體驗,具有個人的直覺性,它往往不依賴理性的分析就能對對象作出直觀把握。由于每個人都有獨立完整的精神世界,受具有什么特征的對象的刺激才會產生審美感受和審美體驗則是各不相同的。甲認為是美的對象,乙卻不一定認為是美的。就一個人而言,情緒高漲時認為是美的對象,情緒低落時則不一定認為是美的。美感與積極的情緒體驗有直接聯(lián)系,在消極的情緒中,對美的事物反應會遲鈍。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人處在一種佳境中,所遇到的人、事、境、物都會令人感到極其美妙。說明美感中積淀著個人的生活閱歷、審美意識、審美理想、審美情趣和審美心境。美也有客觀標準,這個標準是社會、地域、民族、歷史的審美文化長期熏陶積淀于個人審美心理結構的結果。受同一審美文化熏陶的個體,就會有比較相似的美感產生的物質基礎。美也有全民性,這是因為人類美感的產生有共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礎;同時也由于審美文化超越民族與國界的交流、傳播和相互碰撞。因此,一些鮮明可感、新穎奇特、完滿和諧的感性形式,能夠使大多數(shù)人動情和愉悅。例如我國的國粹京劇,不少外國人也是愛看的;西方的名曲,中國人也是愛聽的。從美感的含義中可以發(fā)現(xiàn),科學的答案只有一個,而“美”的答案卻有許多。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既要看到“美感”的民族差異、個性差異和年齡階段的差異,又要以民族乃至世界審美藝術文化的精華去影響、引導兒童,喚起其愉快的情緒,引發(fā)其健康的美感,切不可以自己的美丑標準強加給兒童。
編輯推薦
《學前兒童藝術綜合教育研究》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