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3-5 出版社: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 作者:殷偉,程建強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圖說喜文化》內(nèi)容簡介:抬頭見喜。自古以來,喜就是中國人共同向往的人生目標(biāo)之一,成為千古永恒的祈福迎祥主題?!秷D說喜文化》從多源的喜神傳說展開,對喜文化加以發(fā)掘梳理,介紹了民間對喜神的崇拜及對洞房花燭、子孫延綿的期望。以通俗的語言、生動的故事、精美細(xì)致的圖片,闡釋了喜文化特質(zhì)和內(nèi)涵,講解了各種常見喜俗。既探尋其淵源,敘其流變,又述其功能,結(jié)合民間傳說典故、民情風(fēng)俗,勾畫出一幅相對完整的民間喜文化圖像。
作者簡介
殷偉,男,1957年2月生。先后任職于安徽日報、珠海特區(qū)報、珠海特區(qū)音像出版社、珠海市委宣傳部、珠海市新聞出版局,多年從事和主管新聞出版工作,現(xiàn)任新加坡世界中華傳統(tǒng)文化交流會執(zhí)行會長,專攻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著作甚豐,頗有影響。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方面著作《中國琴史演義》、《中國圍棋史演義》、《中國繪畫演義》《中國書法史演義》、《中國酒史演義》、《中國茶史演義》、《中國沐浴文化》、《沐浴中的女性》、《中國魚文化》、《鐘馗》近50種。程建強,男,1959年7月生,新加坡亞洲管理學(xué)院MBA,20世紀(jì)90年代初年留學(xué)俄羅斯,在莫斯科攻讀博士學(xué)位。現(xiàn)為北京中恒匯通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四川中明環(huán)境治理有限公司總裁、北京曼登寧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中國長城國際徒步俱樂部主席、俄羅斯中國徽商協(xié)會會長,北京大學(xué)政府管理學(xué)院研究員,主要有《時尚學(xué)》、《中國時尚文化》、《世界時尚文化》、《中國服飾時尚》、《中國美容時尚》、《環(huán)境管理學(xué)》、《圖說劍文化》、《中國私立高等教育探討》、《中外職業(yè)教育現(xiàn)狀、趨勢》等專著和論文。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喜神傳說無形無星祖先畫像喜神紂王高禖女媧月下老人月光菩薩和合二仙滿族喜神第二章 喜神崇拜過年迎喜神婚事迎喜神少女走喜方妓女迎喜神第三章 喜鵲崇拜瑞禽喜鵲靈鵲報喜鵲橋相會喜鵲登梅唐人詠鵲第四章 四喜臨門話說喜字四喜娃娃四喜趣詩吉祥喜圖抬頭見喜第五章 民間喜俗貼紅雙喜喜堂喜娘紅皮喜蛋添喜報喜紅白喜事喜事禮儀沖喜習(xí)俗第六章 喜事頌歌攔門喜歌轎夫喜歌撒草喜歌撒帳喜歌鋪床喜歌鬧房喜歌祈子喜歌三朝喜歌滿族婚禮喜歌后 記索 引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喜神傳說無形無星喜神,是民間信仰中幻想的吉祥之神。然而喜神不同于其他民間俗神,沒有專設(shè)的廟宇。最初的喜神是很抽象的,并無具體的形象可言,與其他神明相比顯得有些空洞,幾乎讓人難以捉摸。后來喜神有了自己的尊容,但模樣卻沒有什么顯著特點,完全是福神天官的翻版,大概是世人根據(jù)自己趨吉避兇、追求喜樂的心理想象出來的作品。在上古神話中有個吉神叫泰逢,《山海經(jīng)?中次三經(jīng)》中有記載,泰逢是人形虎尾,能夠動天地,興云雨。這是一個主吉的神靈,大概算得上是中國最早的吉祥之神,傳說凡人有喜慶之事就能夠看見泰逢,與后世喜神或多或少有點淵源關(guān)系。喜神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產(chǎn)生,已經(jīng)無法考證,只知道喜神在民間流傳當(dāng)晚于福、祿、壽三神。喜神不像福、祿、壽三神那樣由星宿衍變而來,也沒有神形可辨,這是喜神的最大特點。民間傳說喜神是一個女神,而且留有長胡須,原本是長拜北斗星君修煉的一個女子。修真成道時,北斗星君以其虔誠顯形女子面前,詢問她有何所求,女子只是以手抿口,笑而不答。北斗星君誤以為這個女子是在祈討胡須,遂賜長須,并以其發(fā)笑時呈喜像而封為喜神,只因有長須,不再令凡人再見到她真實的面貌。從此,喜神專司喜慶,卻不顯神形。喜神是河北內(nèi)丘人生活和精神的寄托,而且被人格化了的喜神是高鼻大眼、梳著發(fā)髻、懷抱琵琶、笑容可掬的女性。舊時人們過年,不論貧富,有一本書,必然是要買的,這就是歷書。在歷書正月初一到初五這五天中某一天的小格下,除有黃道、黑道、宜否沐浴、宜否嫁娶等小字外,還用大字印著“喜神正北”或“喜神西南”等字樣。這是在告訴人們,這天是每年一度迎喜神的日子。迎喜神雖屬一種俗信,但喜神并不是憑空想象出的一位神靈,而是按干支和八卦計算出的一種方位,于是民間創(chuàng)造出喜神每日所居方位,按干支推算日時,按八卦定方位,以確定喜神某日某時在某位,設(shè)祭供奉求喜。清代乾隆皇帝還鄭重其事地下旨編撰過一本有關(guān)尋找喜神的方位的書《協(xié)紀(jì)辨方書》,其中的《義例?喜神》有辨識喜神方位的記載:喜神于甲己日居艮方,是在寅時,乙庚日居干方,是在戌時;丙辛日居坤方,是在申時;丁壬日居離方,是在午時;戊癸日居撰方,是在辰時。道書中有《六十花甲子喜神方》,指明每一干支日喜神所處的方向。如甲子、喜神東北、己丑喜神西北之類。有了這辨別喜神方位的專業(yè)書,就知道什么日子什么時辰喜神在什么方位了,迎喜神時也就按書查到喜神方位,祈神更加方便了。歷書上查明喜神方位,皇家要舉行儀式,按喜神方位,趕神牛到郊區(qū)以迎喜神。牛要披紅,鼓樂以送;司牛官要鳴鞭,叫做鞭春,以盡一日之歡。這樣做大概是為了圖得人畜兩旺,五谷豐登。在蘇州,每年立春前后有盛大的迎祀喜神民俗活動。屆時,地方官員率領(lǐng)軍營士卒,一行人馬浩浩蕩蕩開到城隍廟神壇,去舉行迎接和祭祀喜神的隆重儀式。清人蔡云《吳歈》寫迎祀喜神說:“南來喜氣遠(yuǎn)迎將,夾道游人若堵墻。一陣香風(fēng)笑聲起,畫樓何處不新妝?!迸f時不僅百姓、商賈、妓女迎喜神,當(dāng)官做老爺?shù)囊惨采駡D個吉利,迎喜神已成為一項廣為流行的民俗活動。過新年北方有雙喜神的儀禮,正月初一從凌晨起就有迎喜神、接財神的程序,按照喜神所在方位,由家長主祭焚香出迎。南方城鎮(zhèn)則流行新正(正月初一)清晨“兜喜神方”習(xí)俗,即奔往喜神方位尋求一年好運。浙江溪口人崇尚財神、喜神,有對聯(lián)說:“財神常進勤儉宅,喜神長伴善良人?!薄堕L沙新年紀(jì)俗詩》說:“出行都向喜神方,翎頂官靴奔走忙?!毕采窬烤故鞘裁茨?,并無固定形象。民間年畫中,喜神有似天官的,也有似財神的,清代北京民間年畫《喜神門官》繪天官一手持朝笏,一手托“囍”字,后有童子持“雙喜臨門”旌幡;而《雙喜臨門》則繪兩個童子,一個一手持如意,一手托“囍”字,另一個一手持花枝,一手托佛手。又有繪一對手抱珊瑚的財神,后隨童子各一,童子抱一寶瓶,瓶中升起雙喜字。和合二仙也是民間喜神,民間年畫《福祿壽喜》中“喜”繪的就是喜字中嵌入和合二仙圖像,充滿喜慶、吉祥氣氛是新婚人家喜貼的門畫。祖先畫像宋代稱畫像為喜神,喜神是宋代俗語。自宋以后,喜神多指祖先畫像。祖先崇拜是鬼魂觀念和血緣觀念的結(jié)合,故祖先又稱神祖,祖宗牌位又稱神主,祖宗遺像也稱喜神。在受崇拜的祖先中,對家族肇基立業(yè)、繁衍發(fā)展有突出貢獻的當(dāng)?shù)厥甲鏋橹磷?,神格最高,被奉祀為血緣姓氏家族的保護神。子孫應(yīng)虔誠燒香膜拜,感念先人勤奮開拓的恩澤,祈求永恒不滅的祖靈保佑。所以祭祖、拜祖成為人們的一樁頭等大事。俞明《五妹舊夢》描寫過年祭拜喜神說:“廿四夜后,宅子里到處披紅掛彩,門廳里掛起四盞大紅燈籠,環(huán)形廳上掛著幾盞走馬燈。供桌上請出喜神,喜神就是祖宗神像,正中一幅大紅喜字,是咸豐帝賜給彭啟豐的御筆。”清末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十九回《論喪禮痛砭陋俗,祝冥壽惹出奇談》描寫:到了正日的頭一天,便鋪設(shè)起壽堂來,伯明親自指揮督率,鋪陳停妥,便向雅琴道:“此刻可請老伯母的喜神出來了?!毖徘俚溃骸吧趺聪采瘢俊辈鞯溃骸熬褪钦嫒??!毖徘俚溃骸笆巧趺礃拥??”伯明道:“一個人死了,總要照他的面龐,畫一個真容出來,到了過年時,掛出來供奉,這拜陰壽更是必不可少的?!泵髑鍟r民間也將祖先稱為喜神,舊時人家多于除夕懸掛,以香燭果品茶點供奉,并率家人以拜,稱為“拜喜神”。清人顧祿《清嘉錄?正月?掛喜神》記載蘇州習(xí)俗說:農(nóng)歷新年正月初一,家家戶戶懸掛祖先畫像,在祖先喜神位前燃香上供,全家人按長幼依次虔誠祭拜,叫做拜喜神。春節(jié)祭祖是遠(yuǎn)古祖先崇拜的流傳,祈求祖先陰靈護佑、降福于己,自然要把祖先看成是喜神了。清人蔡云《吳歈百絕》這樣詠道:“有幾人家掛喜神,匆匆拜節(jié)趁清晨。冬肥年瘦生分別,尚襲姬家建子春?!庇涗浟硕恋闹饕?xí)俗為拜節(jié)、敬神等,也道出了所敬之神是祖宗喜神。安徽太平習(xí)俗,祖宗不只在村中祠堂里接受闔族祭祀,還要回到各個家庭,和子孫一起過年。臘月二十四日,是祖宗“下駕”之日,各家先數(shù)日收拾正廳,灑掃至潔,從全家最高處的閣樓,將祖宗喜神請出,一幅幅掛起。祖宗喜神的服裝,有從明朝的紗帽玉帶直到清代的翎頂朝珠,還有民國的燕尾服、大禮帽。正廳上掛紅紗宮燈,下鋪紅毯,供桌和坐椅一律系上紅呢帷幕,案上紅燭高燒,朱盤高供,滿眼只覺紅光晃漾,喜氣洋洋。喜神紂王古時候,掀蓋頭的這一刻,往往是新郎新娘的初次相見。新郎用秤桿緩緩地挑起那大紅的蓋頭,蓋頭下是他將一生攜手共度的妻子。眼前是一張紅透了的小臉,飛快地抬眼瞅一瞅夫君,便又像觸了電般地收回去,那帶笑的雙眼漾滿了春意。這是中國民間婚嫁中的一種習(xí)俗,尤其是舊時結(jié)婚,新娘子出嫁那天,不但要戴花披紅坐花轎,頭上還要蒙上塊大紅布,以保佑新娘子平安入洞房。此俗由來已久,最遲在唐宋時期,這一習(xí)俗就已十分流行。唐人杜佑《通典》、宋人吳自牧《夢粱錄》都有在洞房中挑蓋頭的記載,清人朱軾《儀禮節(jié)略》將民間蓋頭的形制說得很清楚了,蓋頭多以四五尺見方的紅色綢緞制成,四角綴以銅錢或其他飾物,新娘在登上迎娶的花轎前,得先把蓋頭罩在頭上,四角自然下垂,蓋住整個臉部,直到拜堂之后,才由他人用秤桿挑去蓋頭,露出真容。新娘出嫁為什么頭上要蒙塊紅頭巾,據(jù)說與喜神紂王有關(guān),這里面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姜子牙奉元始天尊之命登壇點將封神時,將紂王封為喜神,專管人間的婚姻,誰家結(jié)婚都得請他送喜。大概這是因為紂王喜好女色的緣故??墒羌q王當(dāng)了喜神卻沒改好色的老毛病。紂王去送喜時,看見哪個新媳婦長得好,就搶回去給他做小老婆。百姓都非常氣憤,可是娶媳婦又不能不請喜神,大家無奈,只好求姜子牙幫著想辦法。姜子牙告訴大家:要給新媳婦蒙頭紅,新媳婦一進門就要放鞭炮,大家照這個辦法做了,果然紂王一見新媳婦蒙著頭紅,一聽鞭炮響,就嚇得趕快駕云回天了。原來,武王伐紂時是打著一色的大紅旗殺進紂王的都城的,紂王死后腦袋又被掛在紅旗上,而當(dāng)初兩軍交戰(zhàn)時,紂王又挨過姜子牙的神鞭。所以,紂王一見蒙頭紅,一聽鞭炮響,以為是姜子牙打著紅旗,用打神鞭來打他,就嚇得趕緊逃跑。因此,以后娶親的人家都給新媳婦蒙上頭紅,再放一掛長長的鞭炮,以驅(qū)走紂王,把新媳婦平平安安接回家。久而久之,頭紅也就成了新媳婦的護身符了。這是老百姓附會的故事。民俗學(xué)家認(rèn)為新娘紅巾蓋頭習(xí)俗源于古老的民間傳說,元人王曄根據(jù)大量的民間傳說寫有元雜劇《破陰陽八卦桃花女》,對宋元時期民間婚禮中的種種儀式、習(xí)俗和禁忌的由來及其意義都作了詳細(xì)描寫。周乾開卦鋪為生,人稱周公,善于算卦,占算靈驗。但其占術(shù)屢為桃花女所破,周公便設(shè)計陷害桃花女,假托為自己的兒子向桃花女求婚,桃花女將計就計,答應(yīng)婚事。周公故意挑選兇日為迎親婚期,又布置各種兇神惡煞變成樹樁、怪石等物蹲在路邊,欲侵襲新娘桃花女。桃花女叫人拿個篩子走在喜車前,自己用紅布將頭臉罩住才上喜車,又吩咐送親的家人凡沿途遇到可疑的樹樁、怪石等物,立即用紅布蓋住。原來兇神惡煞害怕紅布這類鎮(zhèn)厭物,故而不敢接近喜車和新娘。就這樣,桃花女順利完成拜堂成親大禮,進入洞房,終使做公公的甘拜媳婦下風(fēng)。此事傳開,那些欲辦喜事又怕兇神惡煞侵襲的人家,都效仿桃花女的辦法。從此,新娘用紅布蓋頭演化為世代流傳的婚俗。高禖女媧女媧是被中國民間廣泛而長久崇拜的一位女性神,她被看成是創(chuàng)世神、始祖神,又是專管婚姻的紅喜神,即有史以來最早的媒神。傳說女媧能化生萬物,她的最偉大的業(yè)績一是煉石補天,二是摶土造人。女媧以黃土和水造人,考慮到人要代代相繼,善衍不絕,于是創(chuàng)建了婚姻制度,促使男子與女子結(jié)合以生兒育女,于是女媧就成了第一個媒人,被后世尊奉為媒神,又稱高禖(méi)。人們祭祀這位婚姻之神典禮十分隆重。女媧之神的出現(xiàn)反映了母系氏族社會中婚姻以婦女為中心,女族長掌握著全族的婚姻大事。女媧,上古時的女帝,民間稱為女媧娘娘,在民間敬祀的遠(yuǎn)古諸神中名氣最大?!渡胶=?jīng)》中記載的女媧的形象是人面蛇身,一天中有70種變化,神通廣大?!痘茨献??覽冥》中說,上古時候,支撐天地的四根柱子廢了,九州島島也裂開了,天不能全部覆蓋,地也不能全部承載。到處都是大火,洪水長期泛濫,猛獸吃人,大鳥也攫取老人和孩子為食。在這時候,女媧就煉五色石來補天,折下鰲足做柱子,殺黑龍來救濟翼州,積起蘆灰,來止住洪水。她的功勞,上可以達到九天,下可以到達地府。又有女媧摶土造人的傳說,在中國家喻戶曉。傳說天地剛從混沌分開的時候,地上沒有人,女媧認(rèn)為有了人,地上的生機會更好,就用黃土捏人。工作量太大了,她實在忙不過來,就用繩子蘸泥巴,掉下來的泥點子也就成了人。造出來的人得通過婚姻繁衍后代,因而女媧不僅造人,而且還關(guān)心人的婚姻。為使人類綿延不絕,女媧正定姓氏和制定嫁娶之禮,創(chuàng)建了婚姻制度,使男女相愛結(jié)合,建立家庭,繁育兒女,被尊稱為媒神,也稱高媒、皋媒、神媒、女媒等,為專司愛情、婚姻、生殖之神。清代馬骕《繹史》引用的《風(fēng)俗通》說,女媧在神祠里禱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得到神的許可,女媧就安排男女婚配,這才有了婚姻。宋人羅泌《路史?后紀(jì)二》說因為女媧做了媒人,所以后世人建立國家就把她祀為媒神。先秦時代,天子親自主持對媒神的祭祀,儀式隆重,究其實質(zhì),是對祖先的拜祭的表達形式?!抖Y記》中記載:為祭祀婚姻之神,人們在郊野建立了高禖廟,用最隆重的豬、牛、羊三牲齊備的禮節(jié)奉獻祭祀。女媧氏不但造了中國人,還是中國人的婚姻之神。《周禮?媒氏》中說:仲春二月,讓青年男女在一起輕歌曼舞,歡游作樂。情投意合的男女,在郊野,以天空星月作帳,大地綠茵為床,自由幽會和結(jié)婚,謂“天作之合”,在這時候,任何人都不能干涉,對私奔的也不禁止。無子之人,也到女媧廟里向神求賜,女媧因此也兼做些送子娘娘的工作。月下老人月下老人是中國民間傳說中專管婚姻的紅喜神,又稱月老,也就是媒神。清人沈三白《浮生六記》說:“一手挽紅絲,一手?jǐn)y杖懸婚姻簿,童顏鶴發(fā),奔馳在非煙非霧中。”我國不少地方有月老祠,如杭州西湖孤山下的白云庵右側(cè)有個月老閣,位于西隱禪寺的西南邊,是清代光緒年間著名藏書家丁松生按照蘇州園林建筑風(fēng)格構(gòu)建的。天井是典型的江南民居格調(diào),左右?guī)靠晒┠信p方在婚禮前化妝之用。正前方五間房屋是舉行婚禮慶典儀式的地方。月老閣大廳正中是玉雕月下老人像,左右兩邊分別為麒麟送子和麒麟獻寶。月老祠兩旁有一副膾炙人口的對聯(lián),說出了這位“老人”的心愿: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是前生注定事,莫錯過姻緣。在月老閣舉行婚姻,讓月下老人證婚,寓意婚緣天定,雙方白頭偕老,象征天長地久,美滿幸福。月下老人是主管天下有情人的喜神。丁松生為月下老人建祠塑像,也并非沒有根據(jù)。月老閣是根唐代月下老人傳說建造的,出自唐人李復(fù)言小說《續(xù)幽怪錄》,說的是唐代時候,有一個名叫韋固的人年少未娶,某日夜宿宋城,在旅店遇一老人,靠著一口布袋,坐在月光下,翻看著一本書,像在查找什么。韋固問老人在翻查什么?老人答道:“天下人的婚書?!表f固又問袋中何物?老人說:“袋內(nèi)都是紅繩,用來系住男女雙方的腳,即使相隔千里,或是彼此有過仇怨,貧富懸殊,天涯海角,只要一被系上,便定終身,無不成為夫婦。”這就是流傳千人的俗語“千里姻緣一線牽”的來歷。韋固十分驚奇,忙打聽自己的婚事。月下老人翻書查看,笑著對他說:“足下的未婚妻,就是店北頭賣菜的老太婆的三歲女兒?!表f固一聽勃然大怒,但還是跟著老人來到了集市,他們看見一個盲婦抱著一個三歲左右的小女孩迎面走過來,老人便對韋固說:“這盲婦手里抱的小女還便是你將來的妻子?!表f固便叫家奴去把那小女孩殺掉,看他將來還會不會成為自己的妻子。家奴跑上前去,慌慌張張地刺了女孩一刀以后,就立刻逃跑了。光陰似箭,轉(zhuǎn)眼14年過去了,這時韋固已結(jié)婚。女方是相州刺史王泰的掌上明珠,人長得很漂亮,只是眉間有一道疤痕。韋固覺得非常奇怪,便問她是怎么回事。妻子說了14年前發(fā)生在宋城的往事。韋固聽了,大為驚訝,這才知道此女正是過去月下老人提及的三歲小女。于是把14年前在宋城,遇到月下老人的事,全盤說出。韋固見天意不可違,從此,夫婦倆更加珍惜這段婚姻,相敬如賓,白頭偕老。宋城縣宰知道這件事后,很會制造轟動效應(yīng),把那家客棧定名為“定婚店”,加以炒作,一下子就使宋城名聞遐邇。由于這個故事的流傳,人們便相信:男女結(jié)合是由月下老人系紅繩,加以撮合的,所以,后人就把媒人叫做月下老人,簡稱為月老。這個故事流傳極廣,明人劉兌還編了一出《月下老定世間配偶》的雜劇,即演此事。至于拴紅線,后來成為一種婚禮儀式,唐代就有記載。到了宋代逐漸演化為牽紅巾,宋人吳自牧在《夢粱錄?嫁娶》中有詳細(xì)記載。到了清代,又變成在婚禮中扯起紅帛或紅布,新郎、新娘各持一端,相牽入洞房。這種拴紅線、牽紅巾或紅布的風(fēng)俗,至今在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還能見到。相傳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是月下老人的生日,所以,這天很多孤男寡女都會前往廟里祈求月老賜與好姻緣,許多得愿的信徒也會攜帶喜餅、喜糖前往還愿,感謝月老的牽成。祈請月下老人牽姻緣時,跪于月下老人前,口中默念姓名、地址、農(nóng)歷生辰、祈請月下老人保庇找到理想對象后,于案上取“姻緣袋”,將一端姻緣線頭留置在外,以利月下老人方便牽線。此“姻緣袋”通常系于身上,或皮包內(nèi)、枕頭下。事成,則備清香、素果、壽金報喜謝恩。神人交流,頗富人情味,廣受青年男女歡迎。月光菩薩月神,又叫月光菩薩、月光娘娘、月宮娘娘、太陰星主、月宮太陰天尊等,是中國民間流傳最廣的神仙之一。崇拜月神,在中國由來已久,這是源于原始信仰中的天體崇拜,反映了世人對光明的渴望與喜愛。月亮的斑駁和陰晴圓缺,使人產(chǎn)生一種神秘感。在黑夜中,月亮給人帶來了光亮;月色朦朧,又會使人產(chǎn)生遐想,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因此產(chǎn)生。最古老的月神傳說,出自中國神話濫觴的《山海經(jīng)》,帝俊的妻子常羲是美麗的月亮女神,生了12個月亮女兒,在西方荒野的某個地方,常羲經(jīng)常為她們洗澡。而在月亮神話中,家喻戶曉的當(dāng)屬“嫦娥奔月”的故事?!痘茨献??覽冥訓(xùn)》載,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因射九日,得罪了天帝,把他們貶在人間,后來,后羿得了西王母的長生不老藥,嫦娥偷吃靈藥后升天而去。嫦娥怕被天仙恥笑,就躲到月宮,成了月亮的主人。嫦娥以進入廣寒宮,成了月神,稱為月光娘娘。此后,月神就較普遍地為民間供奉。我國以嫦娥為月神,代表了美麗、善良以及一切足以代表女性優(yōu)美的性格。民間傳說月亮里有月光菩薩,掌管人間的美滿婚姻和夫妻團圓,又傳說月神?;癁樵氯A,降臨人間,被人遇到,只要前去誠心拜求,可立即得到福祿。我國古代男女熱戀時在月下盟誓定情,拜禱月神。有些分離的戀人也拜求月神寄托思念,祈求團圓。傳說單相思的男女,真心拜求月光菩薩,可得到美滿姻緣;如果姻緣有糾紛,可以請月光菩薩見證和評理,求得公平。拜月的風(fēng)俗,包含著美的情趣,美的祝愿,美的追求。為獲得美滿的愛情,祈求月神在大量的文學(xué)作品中比比皆是。元代大戲劇家關(guān)漢卿就寫過一出《拜月亭》,《西廂記》里的崔鶯鶯也虔誠地對月神傾訴希望遇到意中人的情懷。清人丁耀亢所著《續(xù)金瓶梅》第十八回中,一對癡男怨女鄭玉卿和銀瓶私嘗禁果后,推開窗戶,雙雙跪倒,對著月亮說:“就兩人有一人負(fù)心的,就死于千刀萬劍之下?!庇腥さ氖?,有些單相思的男女也要請月神評理,或訴衷腸。明代有一首《掛枝兒》說:“悶來時獨自在月光下,想我親親想我的冤家。月光菩薩,你與我鑒察,我待他的真情,我待他的真情,哥!他待我是假?!蔽覈性S多少數(shù)民族也盛行拜月的風(fēng)俗。如苗族就有“跳月”的活動,青年男女在“跳月”中,尋求心上人,傾吐愛慕之情,永結(jié)同心。明清時期月神形象發(fā)生了重要變化,由早期純道教色彩的以嫦娥為主的月宮圖景,演變?yōu)榉鸬澜蝗诘脑鹿馄兴_與搗藥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這個時期,人們供奉繪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兒、月宮馬。清人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對月光馬有詳細(xì)描述。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jié)為月神生日,所以每到中秋之夜,人們都要祭拜月神,入夜圓月當(dāng)空,銀光灑地,家家戶戶在庭院置香案,擺上月餅和應(yīng)時瓜果、鮮花,點燃香燭,婦女和小孩對月祭拜。民間流傳一句話“男不拜月”,所以,拜月就成了婦女的專利,家中的主婦忙著拜月。和合二仙民間在舉辦婚禮的喜堂上懸掛一幅吉祥瑞圖,繪兩位蓬頭笑面、活潑可愛的童子,分別身著紅衣綠衣,一位手持荷花,另一位手捧圓盒,盒中飛出5只蝙蝠,他們相親相愛,笑容滿面,十分惹人喜愛,人們借此來祝賀新婚夫婦永結(jié)同心,白頭偕老。這就是深受民間喜愛的和合二仙,也是我國民間崇拜的紅喜神,新郎新娘成婚時要拜和合喜神。清代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五回就有新郎新娘拜和合喜神的描寫。和合喜神手持的物品,件件都有講究的。那荷花是并蒂蓮的意思,盒子是象征好合的意思,而5只蝙蝠,則寓意五福臨門,大吉大利。清代楊柳青年畫《雙拜花堂》表現(xiàn)的就是當(dāng)時喜堂懸掛和合二仙像的習(xí)俗。和合二仙原為民間象征家人團聚和合、平安幸福的歡喜神萬回哥哥,后來演變?yōu)橄笳骰橐龊秃?、夫妻相諧的吉祥神寒山、拾得。和合二仙起源較早,原本是一人,也是肉身凡胎,并非仙人,是唐代僧人萬回。據(jù)唐人鄭綮《開天傳信記》載,唐代僧人萬回,俗姓張,他有個哥哥在安西當(dāng)兵,音信久絕,其父母想念,日夜涕泣。見此情景,他就說:“二老不用急,我去看望兄長。”第二天一早,他離家出門,晚上就回到家里,告訴父母兄長平安無事。還帶回一封書信,打開一看,正是他哥哥的筆跡。他往返一日而行萬里,故被號為“萬回”。宋代,萬回被視為“團圓之神”,稱“和合”,正所謂“惟有和合,始得萬回,惟其萬回,方稱和合?!痹藙⒁磺濉跺X塘遺事》卷一“萬回哥哥”條說:萬回被奉為可保家庭合和、平安幸福的吉祥神,官方和民間甚至妓女無不奉祀萬回哥哥,每到吃飯時必祭祀,據(jù)說祭祀萬回能使在萬里之外的親人回家團圓,其像蓬頭笑面,身著彩衣,左手擎鼓,右手執(zhí)棒,稱和合之神。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卷二三所記大略相同,但說明代“其祀絕矣”。大概在明末清初,和合二仙逐漸由一神變?yōu)槎?,民間根據(jù)和合的含義,認(rèn)為和是兩方面的和諧,合也是兩方面的合好,那么和合神由一人承當(dāng)不適宜,遂將和合神一分為二,原為家人和合之神萬回哥哥變成了婚姻和合之神寒山、拾得。最終官方也認(rèn)可了這一點,雍正皇帝親封寒山大士為和圣,拾得大士為合圣,從此名揚天下?!昂汀?、“合”二字在甲骨文、金文中已單獨出現(xiàn),“和”指音聲相和,“合”指上下唇相合?!昂秃稀币辉~最早則見于《周禮?地官》,在“媒氏”疏中云:“使媒求婦,和合二姓”,這是“和合”的正解,和合為男女兩性結(jié)合成為夫婦,和睦同心,合好相諧。所以和合神原主家人和合,逐漸演變?yōu)榛橐龊秃现?;并由原來蓬頭笑面、擎鼓執(zhí)棒的一位神,衍變?yōu)橐怀趾伞⒁慌鹾械亩簧?。持荷由于“荷”、“和”諧音,捧盒也出于此故。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寒山和拾得同住在一個村子里,兩人親如兄弟,又同時愛上一個女子,但又互相不知道。后來拾得要和那個女子結(jié)婚,寒山才知道,于是棄家來到蘇州楓橋,削發(fā)為僧。拾得了解到真相后,舍棄姑娘也來到江南,尋找寒山。探知其住處后,就折了一枝盛開的荷花前往見禮。寒山一見,急忙捧出飯盒出迎。二人喜極,相向而舞,遂決定不再分開,拾得也出了家。二人在此開山立廟叫做寒山寺。于是,和合二圣漸漸便成了掌管婚姻的喜神,有“歡天喜地”的別稱。民間年畫常繪寒山、拾得二圣,一持荷花,一捧圓盒,盒內(nèi)盛滿珠寶,并飛出一串蝙蝠,寓意財富無窮盡。荷、盒與“和合”同音,“和合二圣”寓意夫妻和睦、則福祿無窮,所謂“家和萬事興”者也。民間年畫中和合二仙的形象也有繪成兩個像劉海一樣的小孩子,手里各拿著一個圓的扣盒,里面微露著一個綠色的金蟾,或者從中冒出兩股氣來,氣上托著兩個金錢。云南保山、南澗新婚之家常貼的門畫“和合喜神”則與內(nèi)地和合二仙不一樣。內(nèi)地和合二仙是一對笑臉童子,保山和合二仙如一對男女,身體相合如一體,旁邊立有二童子;南澗和合二仙也是一對男女,男披袍戴帽,足蹬朝靴,女頭戴花冠,繡服宮裝,身體合一,左右立有童子,形式別致,喜神更加世俗化了。滿族喜神滿族有著悠久燦爛的文化,其中對鳥的喜愛和崇拜是滿族文化的特征之一。在滿族的鳥崇拜中,對喜鵲的崇拜尤為突出。滿族民間的神話傳說中存在著豐富的喜鵲形象,并把喜鵲敬為喜神。滿族認(rèn)為喜鵲具有先知先覺的能力,喜鵲的警覺性使之具有某種預(yù)測功能。因此,在滿族的神話傳說中便出現(xiàn)了很多喜鵲的指引者形象。在《多龍格格》中,多龍格格要找能夠制服妖鵬的人,這時候一只雪白的喜鵲口吐人言為多龍格格指點了迷津。在《女鎮(zhèn)定水》中,完達、女真夫婦歷盡千難萬險奪回被孽龍盜去的定水珠以消除水患。完達在戰(zhàn)斗中死去,變成了一座山。他的兩只眼珠化作兩只喜鵲,帶領(lǐng)女真娘兒仨找到了完達的寶斧并叼來碎珠片告訴女真寶珠已碎。眼睛是人類非常重要的獲得信息的器官。在這則傳說中,眼睛變成了喜鵲,一方面是因為喜鵲羽毛的黑白相間與人眼珠的黑白相間具有相似性,另一方面則是喜鵲的警覺、善于獲得、傳遞信息的生物特性使然。同時也說明喜鵲在滿族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傳說喜鵲具有溝通人神的能力。滿族信奉薩滿教,認(rèn)為神靈住在天上。喜鵲可以自由遨游于天界與人界之間,于是喜鵲便成為薩滿的助手,為人神之間傳遞信息。與滿族相鄰又共同信奉薩滿教的達斡爾族的薩滿服肩上的鳥系用紅松木刻成,上涂黑、白色;脖子為白色。將木鳥用螺絲釘固定在一個剪成“十”字形的薄鐵片上,將鐵片縫于肩布之中;鳥的雙頭向著薩滿耳朵,以向薩滿傳報信息。當(dāng)神附薩滿體,神鳥即旋轉(zhuǎn)轉(zhuǎn)動。這一黑白相間的鳥類形象非常像喜鵲。喜鵲能夠溝通人神的能力表現(xiàn)在滿族的神話傳說中,就是鴉鵲的使者形象。滿族著名的三仙女神話中,佛庫倫吞下了神鵲銜來的紅果,生下了愛新覺羅氏的祖先布庫里雍順。神鵲是上天派下來的使者。據(jù)《清太祖武皇帝實錄》載,長白山東北布庫里山下有一個美麗的湖泊,名叫布爾里湖,有三位仙女從天而降,在湖中沐浴。三位仙女老大叫恩庫倫,老二叫正庫倫,老三叫佛庫倫。沐浴完畢上岸時,一只神鵲將所銜的一顆朱果放在佛庫倫的衣服上。朱果的顏色鮮艷異常,佛庫倫愛不釋手,于是把朱果含在口中。剛要穿衣服時,不料朱果滾入腹中,佛庫倫隨即感覺自己已經(jīng)懷孕,因而未能同兩個姐姐一起飛升上天。不久,佛庫倫就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孩子一生下就會說話,相貌異常,舉止奇特,他就是清朝皇帝最早的祖先愛新覺羅?布庫里雍順。喜鵲具有護佑的能力。森林里的野獸很多,打獵是一項頗危險的事情。而喜鵲因為機警,遇到危險時高聲驚叫,成群飛離。這樣,就為打獵者報了警。于是,喜鵲便被賦予守衛(wèi)地域的神圣職能,成為薩滿教地域的保護神,保佑進山打獵的獵人平安,也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喜神,保佑人們免受災(zāi)禍。在寧古塔流傳著關(guān)于沙克沙恩都里的神話:天神看見人間對天災(zāi)病患,一點也不懂得預(yù)防,就派沙克沙下界預(yù)報一些吉兇禍福。他通過感孕投生在一個老獵戶家中,是一個半人半鵲的形象,并在喜鵲窩里長大,終日和喜鵲為伴。他預(yù)報了洪水、瘟疫,使部落幸免于難。他識破了耶魯里的迷魂陣,救出了族人,被滿族奉為喜神。每逢添人進口、修建新房、久病得愈、出兵打仗平安回來,滿族都要祭喜神。喜鵲在滿族神話中還作為拯救者的形象出現(xiàn),大致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在以人為主人公的傳說中,鵲落在滿族的皇帝或英雄人物的身上,從而使他們躲過敵人的耳目獲救。鵲也因此受到皇帝的寵愛,也受到滿族人民的愛戴。這一類形象中的鵲并沒有被擬人化,其救助行動是直接的。這一形象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烏鴉或喜鵲搭救小罕(努爾哈赤)逃生的傳說。關(guān)于努爾哈赤的傳說有很多異文,其中,有的就說是小罕被明兵追趕,眼看就要追上了,一群喜鵲立在了小罕的頭上,明兵遠(yuǎn)遠(yuǎn)看見一群喜鵲,就斷定這地方?jīng)]人,朝前追去了。喜鵲救了小罕的命。另一類是在神話中,鵲具有人性,或神性,幫助人類或神靈達到間接拯救的目的。在《白云格格》中,群鵲求告天神的三女兒白云格格,投下青枝,拯救了洪水中的人類和生靈萬物。喜鵲的靈性是因為喜鵲“偶然”救主而被賦予的。它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動物崇拜了。對于被救助的皇帝來說,是因為被意外搭救,而采取行動感激喜鵲,對于滿族后世來說,是由于喜鵲救了滿族的皇帝(也是祖先),所以對喜鵲心存感激。滿族的神話傳說中的喜鵲形象都是善良美好的,從中可以看出滿族人民對喜鵲的喜愛和崇敬,甚至化喜鵲為喜神。第二章喜神崇拜過年迎喜神在民間年節(jié)禮俗活動中,喜神經(jīng)常為人們所奉祀。人們奉祀喜神是為了追求吉利、快樂。春節(jié)里,有很多拜神的習(xí)俗,正月初一“迎喜神”就是其中之一。相傳喜神是和其他諸神一起在臘月二十三這天升天去匯報人間的事情,正月初一返回來過春節(jié)。如果誰家迎來喜神,這一年里就會事事順利,處處有喜,不遇災(zāi)病。正月初一出門向著喜神所在的方向迎喜神,出門見喜,祈得一年康寧,已成為中國民間一種年節(jié)民俗儀式。人們在奉祀喜神時還有很多講究。華北地區(qū)在新年第一天迎喜神,對準(zhǔn)喜神所在的方位,在一定的時辰出迎,焚香、鳴鞭炮,并趕豬羊等,效古時牲牢饗神之舉,叫“走喜神方”。南方人在祭祖之后,查看歷書上所載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燈籠火把,提壺挈酒,奉香鳴爆竹,開門出行,迎接喜神,稱“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尋”,上海叫“兜喜神方”。臺灣風(fēng)俗農(nóng)歷正月初一,出門時,要先走喜神方,這一年才會順利,俗稱“迎喜”。此俗為趨吉、祈求神靈保佑一年百事順?biāo)臁U憬B興有走喜神方民俗,正月初一開門出行前,須從歷書尋出喜神所在方向,然后循此方向而行。如歷書言“大利東北,不利西南”,則自家門出發(fā),向東北方向進發(fā),而不朝西南方向舉步,以此求得喜神護佑,獲取佳運。魯迅《長明燈》中說:“(吉光)屯上的居民是不大出行的,動一動就須查黃歷,看那上面是否寫著‘不宜出行’;倘沒有寫,出去也須先走喜神方,迎吉利?!焙莩抢镆灿小白呦采穹健保鲩T迎“喜神”,圖個全年吉利。武漢過年習(xí)俗叫“出方”,初一起來,衣冠整齊,以酒酹地,拜天地家神,年幼拜尊長,然后燃鞭出門迎喜神,老皇歷寫著今年喜神的方向,迎著其方向走,向喜神方拜,稱為“出方”。清末民初江陰著名詩人金武祥描寫無錫過年穿新衣、新鞋、新帽迎喜神情景的竹枝詞說:“炮仗開門舊例沿,衣冠先向喜神延。交游戚族爭相謁,唱喏人人說拜年?!鄙轿饕粠?,春節(jié)期間,民間習(xí)慣選擇第一個吉日,外出郊游,稱為迎喜節(jié),也稱游喜神。回家的時候,老人們習(xí)慣撿根柴,取諧音財,意喻招財進寶。呂梁地區(qū)迎喜神,盛行在郊外相邀飲酒,臨縣一帶,至今流傳著迎喜神歌,1917年《臨縣志》載有竹枝詞一首說:“粘戶紅箋墨色新,衣冠揖讓藹然親。香燈提出明如海,都向村前接喜神?!狈从沉藲v史上迎喜神的熱鬧。迎喜神的日子,一般都在正月初五日以前。喜神的方向,一般是依據(jù)《協(xié)紀(jì)辨方書》所說。還有一種大為簡便的認(rèn)定,以公雞最初啼鳴的方向為喜神可能出現(xiàn)的方向。婚事喜迎神喜神就是吉神。結(jié)婚乃人生一大樂事,所以辦婚事又稱辦喜事。辦喜事當(dāng)然離不開喜神,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說:“本宅眾親簇?fù)硇氯说搅颂们埃髁⒍?。先生曰:‘請新人轉(zhuǎn)身向東,今日福祿喜神在東?!笨梢娺@種習(xí)俗在明清時期十分流行。清乾隆年間陳朗《雪月梅》第二十三回描寫清初婚禮迎喜神:“小梅打扮得珠圍翠繞如仙子一般,紅巾遮蓋,伴娘們扶上彩輿?!拇捣排?,起身迎喜神方?!鼻迦隋X彩《說岳全傳》描寫牛皋成親喜堂說:“大堂上張燈結(jié)彩,供著喜神,準(zhǔn)備花燭?!蔽目怠秲号⑿蹅鳌返诙嘶匾灿谢槎Y迎喜神的描寫?;樗仔履锷限I之前,要由陰陽先生據(jù)喜神方位的法則來確定喜神的方位和出現(xiàn)的時辰,然后,按算定的時辰起轎,在起轎前,讓轎口朝向喜神的方位放置,新娘上轎,略停一會兒,稱作迎喜神,然后才起轎往男方家,這樣一生才會有喜樂之事。新娘入門前,連梳妝也要請喜神。隴西婚嫁習(xí)俗,結(jié)婚前一二日(選雙日)男方把新娘上轎穿的棉衣、蓋頭、九子盤、酒肉、紅棗、核桃及給上頭人(即給新娘梳頭的人)和新娘上頭用的化妝品、梳子等擺在四張條桌上,用紅紙楷書“妝奩書”一份,裝拜帖匣內(nèi),由一二男孩夾上連同擺桌由吹鼓手陪奏,抬送女家,俗叫“送書”。妝書以男方母親名義致達,其內(nèi)容主要為頌揚親家母訓(xùn)女有方,并告知新娘梳妝時刻,梳妝時面向喜神的方位,喜相避相等。新娘入門后進洞房,要拜喜神,評劇《花為媒》中唱道:“飲過合歡酒,拜過喜神娘?!睙熍_一帶還有“坐喜床”習(xí)俗,結(jié)婚當(dāng)天,新郎新娘進門,拜見公公婆婆后,新娘要“坐喜床”,把6塊磚用大紅紙包好,擺成三個臺階放在新人床前,讓新娘踩著上床,名為“踩金磚坐喜床”,新娘在喜床上要面向東南(喜神東南、財神東南)而坐,以迎喜接財納福。山西大寧縣一帶,有坐喜神方位飲交杯湯習(xí)俗,在新娘新郎入洞房后,按陰陽先生算定的喜神方位坐定,喝兒女拌湯,交杯換盞,取夫唱婦隨、和諧永樂之意。晚清昆明婚嫁習(xí)俗,新娘在臥室內(nèi)著鳳勒喜衣“坐喜神”,也就是坐在喜神香案前大哭一場,一般認(rèn)為哭得越傷心將來日子就越好過。在宮廷中,婚禮拜喜神與民間同樣流行。《宣統(tǒng)皇帝》描寫末代皇帝溥儀婚禮拜喜神說:載濤福晉姜氏便帶命婦來到東暖閣帝后的龍鳳喜床前,呈進果茶。……捧柴收結(jié)發(fā)過罷,溥儀著龍袍龍褂。這時,內(nèi)務(wù)府早已擺放好天地桌,上面陳設(shè)著如意,供著香燭、香斗、蘋果;在這明殿內(nèi),向北又?jǐn)[放著喜神桌,向東北方喜神方位如意供香燭香斗。桌前都有拜褥。福晉、命婦伺皇上、皇后到天地香案前上香,福晉遞香。上香畢,皇上同皇后向天地案前行三跪九叩大禮。然后到喜神桌上香,同行三跪九叩大禮?!倥呦卜健白呦卜健奔凑鲁跻惶爝€沒有亮就出門朝著喜神所在的方向行走,以期喜神顯示吉兆,賜給幸福。走喜方主要是即將出嫁的少女的一種民俗活動,因為喜神多與婚姻有關(guān),是賜給婚姻幸福美滿的神靈。走喜方活動在正月初一舉行,天剛亮,三三兩兩即將出嫁的少女便相邀出門朝著喜神的方向走去。據(jù)說喜神行路不定,所處方位經(jīng)常變化。民間是以最早鳴叫的雞所在的方位來確定喜神所在方位的,所以少女們在除夕夜基本上是不睡的,要豎耳靜聽,仔細(xì)辨識雞的第一聲鳴叫所在的方向。天亮后,少女們便朝著第一聲雞鳴的方向走去。能否獲得喜神的賜福或能否碰上好運氣,取決于途中能否遇到令人高興的事物或認(rèn)為是吉利的兆頭。人們把令人高興的事物或吉利的兆頭看作是喜神的暗示,遇上了這類事物,預(yù)示著將來婚姻順利、幸?;蜻@一年的運氣好。反之,人們又把那些令人不高興的事物或不吉利的兆頭看作沒有碰上喜神而有厄運的標(biāo)志。一般說來,人們以易見的事物來作為是否碰上喜神,即是否交好運的標(biāo)志。如喜鵲與烏鴉就是常使用的標(biāo)志。喜鵲為吉祥鳥,其斑駁的花色,嘰嘰喳喳的叫聲都給人熱鬧、喜慶的感覺。大年初一走喜方遇上喜鵲,被認(rèn)為是吉慶之事。烏鴉則是不祥之物。如走喜方時遇上烏鴉,則以為晦氣。但也有解除晦氣的辦法,即繼續(xù)走下去,一直到碰上喜鵲為止。如果碰上的喜鵲數(shù)目超過了前面所遇烏鴉數(shù)目,則被認(rèn)為吉兆壓住了兇兆,可以安安心心回家了。如走喜方時先遇上喜鵲,則是大好事,要趕快回家,避免遇上烏鴉、沖了喜兆。走喜方自古至今一直是新年里一項民俗活動,在小說中常有生動形象的描寫。走喜方在上海叫“兜喜神方”,董竹君《我的一個世紀(jì)》中描寫1911年上海少女“兜喜神方”說:農(nóng)歷新年到了。我們住的是法租界,當(dāng)時流行一套洋規(guī)矩??墒亲饨缋锏闹袊艘廊粓猿种约旱娘L(fēng)俗習(xí)慣,照舊遍地鑼鼓聲、爆竹聲,家家戶戶貼春聯(lián)……這年過春節(jié),還是往昔一樣。初一早晨,天蒙蒙亮,男男女女都出來“兜喜神方”(每年喜神的方向不同)。有的坐在馬車上,有的步行,大家都朝著喜神的方向走去,為的是討個好運氣。許多婦女穿紅著綠,滿身嶄新,身穿綾羅緞面皮襖,腳踏繡花鞋子,有的還是小腳,有的是放大腳。頭上戴著嵌滿珠翠的剪刀口帽條,有的不戴帽條,后面梳個“發(fā)餅”,耳朵兩邊戴上像手掌那么大的珠花,臉被珠寶圍得只顯出一點點,真是成了“珠面”。寶石金戒指滿指皆是,金玉手鐲一副、一副地直到快戴滿小手臂。個個打扮得像“觀音菩薩”一樣好看。她們乘著馬車一批連一批,一群連一群,嘻嘻哈哈,說說笑笑地馳過去。就是不坐馬車的,也是一身新裝笑容滿面地走著。而我呢,穿了一件罩在舊棉祆上的鄉(xiāng)下藍(lán)布的背心,靠著屋外墻壁,呆看這些紅男綠女,往喜神方向走去。我心里想:不是說民國了,日子要好過了,為啥這些人還是這樣有錢闊氣,而我們還是這樣窮苦?妓女迎喜神明清時期,妓院中就有走喜神的風(fēng)俗,大年初一天一亮,對于一般人來說要準(zhǔn)備上街互相拜年了,但串門拜年沒有妓女的份兒。舊社會的妓女社會地位低下,沒有人身自由,大都處于社會層次的最下一等,這就使她們?nèi)藶榈卦斐隽嗽S多禁忌和迷信。所以,大年初一天剛亮,妓女們要拉上相好的去走喜神?!侗逼斤L(fēng)俗類征歲時》在記錄北京春節(jié)習(xí)俗時也有:“院中有俗,元旦黎明,攜帕友走喜神方,謂遇得喜神,則能一歲康寧。而能遇見白無常者,向其乞得寸物,歸后必財源大辟?!币蚨谛履甑谝惶煊采?,對準(zhǔn)喜神所在的方位,或順著雞叫的方向去碰喜神,希望一年康寧,大發(fā)其財,這是妓女們的求安求財心理,也是一種精神寄托。因為喜神是一位抽象神或精神神仙,并無塑像,碰到與否完全靠自己的感覺。據(jù)載,妓女走喜神時一定要穿紅裙。在舊時,紅裙是正室婦人的服裝,妓女平日不許穿紅裙子。然而,大年初一迎喜神,卻可以破例,那些女人們清早出門,穿著紅裙子迎喜神。清人張春帆《九尾魚》第一百三十二回《設(shè)華宴良朋守歲,兜喜神名妓迎春》描寫道:不多一會,已經(jīng)聽得遠(yuǎn)遠(yuǎn)的雞聲唱曉,玻璃窗上微微的透進曙光。陸麗娟忙忙碌碌的對著鏡子洗了個臉,重勻粉面,再畫蛾眉,換了一身衣服,朝著秋谷笑道:“難倪去罷?!鼻锕嚷犃?,便同著辛修甫等立起身來,同著陸麗娟走下樓梯。還有幾個陸麗娟的同院姊妹也同著走在一起,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約有十幾個人。秋谷一面走著,一面細(xì)看他們的打扮:只見他們一個個都是戴著滿頭珠翠,身上也有草上霜皮襖,也有狐皮襖。下面都是大紅縐紗百褶宮裙,飄飄的垂著許多裙帶。陸麗娟還穿著一雙紅緞弓鞋。一個個都打扮得裙襖鮮明,花枝招展。一群人走出大門,陸麗娟立定了腳道:“今年喜神方是東南方,倪穿過同慶里去阿好?”大家都依著他的話兒,一直走進同慶里去。在四馬路兜了一個轉(zhuǎn)身,在路上遇見無數(shù)的倌人,都是出來兜喜神方的。一個個都是打扮得滿面春情,一身香艷。也有幾個倌人認(rèn)得秋谷的,都朝著他點頭微笑。秋谷也略略招呼,只覺得眼睛里頭印著無數(shù)的美人影子,差不多就有些像那河陽滿縣之花,金谷回風(fēng)之隊。
編輯推薦
讀喜書,喜臨門。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是前生注定事,莫錯過姻緣?!秷D說中華五福文化叢書》系列中華傳統(tǒng)吉祥文化源遠(yuǎn)流長,民間五福傳說故事代代相傳。福、祿、壽、喜、財,似一抹柔和的光輝,恰恰撒到我們心坎;又如一闋怡人的曲子,永遠(yuǎn)在我們耳畔輕輕跳躍。五福到底有何吉祥寓意,寄托了怎樣的情思和期盼?身為當(dāng)代中國人,我們應(yīng)該怎樣理解、傳承國家的燦爛文明?讓《圖說中華五福文化叢書》為您一一揭曉答案。沐浴在傳統(tǒng)文化的和煦陽光當(dāng)中,你會發(fā)現(xiàn),我們一直沒有遠(yuǎn)離那美麗而厚重的中華風(fēng)韻。
名人推薦
“這套《圖說五福文化叢書》,選題充分考慮了廣大民眾祝愿國泰民安、幸福吉祥的心理以及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渴望,編撰體例也極富特色,既具有厚重的內(nèi)涵,又具有活潑的形式,圖文并茂,雅俗共賞,可以說是一套接地氣、有底氣的好書,它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是完全可以期待的。”——趙山林(華東師大著名教授,戲曲史專家)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