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祿文化

出版時間:2013-4  出版社: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  作者:殷偉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圖說祿文化》內(nèi)容簡介:百祿是和。自古以來,祿就是中國人共同向往的人生目標(biāo)之一,成為千古永恒的祈福迎祥主題?!秷D說祿文化》從祿神崇拜展開,對祿文化加以發(fā)掘梳理,講述了中國人對祿孜孜不倦的追求。以通俗的語言、生動的故事、精美細(xì)致的圖片,闡釋了祿文化特質(zhì)和內(nèi)涵,探究了中國人世代崇尚科舉、期待加官進(jìn)祿的文化心理。既探尋其淵源,敘其流變,又述其功能,結(jié)合民間傳說典故、風(fēng)情民俗,勾畫出一幅相對完整的民間祿文化圖像。

作者簡介

殷偉,男,1957年2月生。先后任職于安徽日報、珠海特區(qū)報、珠海特區(qū)音像出版社、珠海市委宣傳部、珠海市新聞出版局,多年從事和主管新聞出版工作,現(xiàn)任新加坡世界中華傳統(tǒng)文化交流會執(zhí)行會長,專攻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著作甚豐,頗有影響。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方面著作《中國琴史演義》、《中國圍棋史演義》、《中國繪畫演義》《中國書法史演義》、《中國酒史演義》、《中國茶史演義》、《中國沐浴文化》、《沐浴中的女性》、《中國魚文化》、《鐘馗》近50種。程建強,男,1959年7月生,新加坡亞洲管理學(xué)院MBA,20世紀(jì)90年代初年留學(xué)俄羅斯,在莫斯科攻讀博士學(xué)位?,F(xiàn)為北京中恒匯通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四川中明環(huán)境治理有限公司總裁、北京曼登寧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中國長城國際徒步俱樂部主席、俄羅斯中國徽商協(xié)會會長,北京大學(xué)政府管理學(xué)院研究員,主要有《時尚學(xué)》、《中國時尚文化》、《世界時尚文化》、《中國服飾時尚》、《中國美容時尚》、《環(huán)境管理學(xué)》、《圖說劍文化》、《中國私立高等教育探討》、《中外職業(yè)教育現(xiàn)狀、趨勢》等專著和論文。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祿神種種祿神起源文昌司命梓潼人神魁星點斗送子張仙第二章 文昌帝君二神合一科舉信仰嘉慶倡導(dǎo)《陰鷙文》敬惜字紙第三章 祿運典故加官進(jìn)祿獨占鰲頭五子登科金殿傳臚連中三元第四章 古今風(fēng)俗文昌會惜字會惜字亭跳加官發(fā)祿袋拜魁星第五章 祈祿勝跡福建魁星巖云南達(dá)天閣承德魁星樓雙城魁星樓興城魁星樓張家界溶洞第六章 祿圖祥瑞受天百祿龍門錦鯉祥鳥瑞獸寓祿吉物第七章 文化傳播日 本朝 韓南 洋美 國后 記索 引參考文獻(xiàn)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祿神種種祿神起源祿,即是指官職祿位。民間流傳一首《祿》詩,很能表達(dá)世人對祿神的崇拜心理。詩說:祿重如山彩鳳鳴,祿隨時泰祝長庚。祿添萬斛身康健,祿享千鐘世太平。祿奉齊天還永固,祿名如海更澄清。祿恩遠(yuǎn)繼多瞻仰,祿爵無邊萬國榮。祿,作為一種民俗文化的積淀,已經(jīng)深入到我國千家萬戶,落腳于百姓心中了。所以“加官進(jìn)祿”、“官上加官”、“馬上封侯”、“平升三級”等題材的年畫、風(fēng)俗畫、吉祥圖案等十分流行,大受歡迎。古代封建社會以科舉取士,士人一旦通過科舉考試,便可以做官發(fā)財。祿神是掌管文運利祿的神靈。高官厚祿是士人一心向往的,于是便產(chǎn)生了祿神崇拜。由于古代的科舉考試主要是做文章,祿神崇拜便也包含對文運的祈求。所以,祿神又不僅僅是士人的主宰神,也是一般崇拜文化、崇拜文才的百姓所喜愛的吉祥神,或可稱文神。功名利祿是世間許多人拼命追求的,因此,統(tǒng)治者也就用高官厚祿誘使天下讀書人。一些有識之士看穿這一切,并稱之為“祿餌”,即比喻以祿位引誘人,如用餌釣魚。數(shù)千年來,被祿餌釣著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但也有不買這個賬的,《紅樓夢》里的賈寶玉就把熱衷獵取利祿、一心往上爬的人罵作是“祿蠹”。宋人陳仲微更說過:“祿餌可以釣天下之中才,而不可啖嘗天下之豪杰?!边@是有識之士的有膽識之言。不過,祿神在民間還是很受歡迎的,因為絕大多數(shù)人還并不想“脫俗”,在我國一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所謂“高官厚祿”曾為多少人所垂涎。為什么人們對“祿”如此神往?因為舊時的官吏十官九貪,除了領(lǐng)朝廷的俸祿外,更多的是利用權(quán)勢,搜刮民脂民膏,所以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說法。因此,人們向往著在仕途上飛黃騰達(dá)、平步青云,就是“官運亨通”。自隋唐以來,大興科舉制度,“讀書做官”的思想,也就在人們心中膨脹起來。宋真宗有一首《勸學(xué)詩》說:富豪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房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隨人,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jīng)勤向窗前讀。這首詩極為形象地揭示了只要讀書做了官,一切都有了,榮華富貴盡可享受,真是要什么就會有什么。難怪那些士人把“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看做是人生最大喜事。正如《儒林外史》中的范進(jìn),一旦中了舉人,是那樣如癡如醉。所以,人們普遍認(rèn)為有了祿位,福、壽、喜、財都會來,五福齊全。既然“祿”如此重要,人們也就把主宰命運的祿神塑造起來,并將他與福神、壽神一起來尊奉。文昌司命祿神來自祿星,而祿星原來正是一顆星,文昌宮的第六星為專掌司祿的祿星?!拔牟北緛硎潜倍分狭堑暮戏Q,名為“文昌宮”,在中國原始信仰及道教中俱為主司命的大神。文昌宮六星中,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唐人司馬貞《史記索隱》引《春秋元命包》說:“貴相理文緒,司祿賞功進(jìn)士,司命主老幼,司災(zāi)(即司中)主災(zāi)咎也?!蔽牟龑m諸星神的功用當(dāng)時顯然已社會化了。因而古代星相家認(rèn)為文昌是吉星,主大貴。在《晉書?天文志》中,文昌又有不同的星名和司職:上將——主健威武;次將——主正左右;貴相——主理文緒;司祿——主賞功晉爵;司命——主災(zāi)咎(一說主老幼);司寇——主佐理寶(刑獄)??梢娢牟龑m之名,就是人們賦予文昌六星的職能而起的。正所謂“文者精所聚,昌者揚天紀(jì),輔拂并居于成天象,故曰文昌宮”。對司命等神的信仰,早在戰(zhàn)國時代就以廣為流行,在《周禮》、《楚辭》中均有記載,不僅列入國家祀典,而且民間家家都奉祀。文昌諸星神中以司命影響最大。自秦漢及魏晉,我國早期民間對文昌星神的信仰,主題是對“司命”的崇拜,雖然文昌六星中有理文緒的貴相和賞功晉爵的司祿,但這種信仰并不甚流傳。東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祀典》“司命”條說:《周禮》上說積薪燔柴祭祀司中司命。司命是文昌星,司中是文昌下六星。今民間獨祭祀司命,刻木長尺二寸為人像,旅行的人放在行囊中,居家的則在家中做小龕擺放。齊地特別尊崇司命,每年春秋之月都以豬祭祀。足見當(dāng)時人們對司命信仰的廣泛程度。晉人干寶《搜神記》中記載了多則司命信仰的故事。如漢獻(xiàn)帝建安中,南陽賈偊(yǔ)得病而死,時有陰曹小吏將詣泰山神,司命翻閱生死簿對小吏說:“當(dāng)召某郡賈偊,怎么召來此人,可立即將他送回?!敝灰蛴辛怂久倪@一句話,賈偊又活了在人世間。自魏晉道教興起后,隨著“南斗主生、北斗主死”之說的流行,民間又以泰山主年壽,以灶君為各戶司命之神。文昌司命的功用盡管逐漸被淹沒,但在隋唐至宋初仍有一定的影響,被道教神系所吸收,直至道教以文昌星神為主司命的大神。宋人張君房《云笈七簽》稱,“文昌星神君,字先常,天子司命之符也。中央司命者,或曰制命丈人,主生年之本命,攝壽夭之筒札。帝君司命之神,主典年壽??澜谭治牟駷樽笥覂缮?,左司命姓韓名思,字符信,右司命姓張名獲邑,字子良。左司命、右司命均有三十六大官員”?!对企牌吆灐愤€說:“韓、張二司命,皆漢高祖之臣也?!憋@而易見,這是對漢高祖功臣韓信、張良的神格化。唐宋以后,文昌星固有的司命神職逐漸在民間轉(zhuǎn)移到灶神等家居的神上去了,所以后代常以灶神稱司命,或稱灶君。唐宋以后,盡管文昌司命神不再被人們所信仰,但他主文運的功能卻得到大大抬高,為民俗趨而奉之。文昌神在民俗中已不再像原始意義上的那個星神,而是把他的功能和名稱轉(zhuǎn)移到另一地方神梓潼神的身上,形成了一個全新的大神。梓潼人神祿神在民間由星神演化為人神。最有影響的祿神人神是在宋代附會的梓潼神張亞子。傳說這張亞子,曾是雷神,他曾取民間雷杵十枚,年終不復(fù)見回,說是去天宮了;又傳說張亞子是蛇精,五代時他曾化生為前蜀皇帝王建太子膺。總之,當(dāng)時此神是一位無足輕重的地方小神,其來歷及功用均不甚明了。張亞子,又名張堊子。這位供奉于荒郊野外小廟、本不起眼的小神開始并未掀起多大波浪,直到東晉地方政權(quán)后秦主姚萇(cháng)為其立廟,香火才逐漸旺盛起來?!度A陽國志》卷二載:梓潼縣的善板祠,所供之神即為張亞子。民間盛張亞子顯靈的神異故事,南宋樂史編《太平寰宇記》卷八十四劍州梓潼縣條引《郡國志》載:張亞子曾經(jīng)在長安見到姚萇,對姚萇說:戰(zhàn)火動亂后九年,君當(dāng)入蜀在梓潼七曲山相見。這是張亞子顯靈的神異故事。清人湯球《十六國春秋輯補?后秦錄》則補充說:姚萇在前秦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果然來到梓潼七曲山,見到一神人。神人說:“你應(yīng)及早返秦,秦地?zé)o主,不能沒有君主?!币θO請問那神人的姓名,神人說他叫張亞子,說罷就不見了。姚萇回到秦地后果然稱帝,于是就在秦地立張相公廟來祭祀張亞子。唐人李商隱還作了一首《張亞子廟》詩:下馬捧椒漿,迎神白玉堂;如何鐵如意,獨自與姚萇。梓潼神張亞子自姚萇為其立廟后,聲譽日隆,于是,民間又傳說梓潼神張亞子本是蜀人張育與亞子兩位人物合并而成的神靈,為梓潼地方神,是由歷史人物演化而成的神靈。東晉寧康二年(374),蜀人張育自稱蜀王,起義抗擊前秦苻堅,英勇戰(zhàn)死。蜀人在梓潼郡七曲山建張育祠,尊奉他為雷澤龍神。當(dāng)時,梓潼七曲山另有梓潼神亞子祠,后人遂將兩祠神名合稱張亞子,并稱張亞子仕晉戰(zhàn)歿,實為《晉書》所載張育之事。這樣一來,張亞子便成為梓潼神,民間又逐漸形成了有關(guān)張亞子的傳說,這些傳說是在蜀人張育事跡的基礎(chǔ)上演繹而成的,道士杜南強假托“鸞筆降書”編造《清河內(nèi)傳》,將梓潼神張育說成是多次轉(zhuǎn)世的張亞子,民間則將二人視為一人。唐安史之亂時,張亞子名聲大噪。唐玄宗逃到蜀地避難,途經(jīng)七曲山,有感張亞子是抗擊前秦的英烈,遂舉行隆重祭祀,追封張亞子為左丞相。據(jù)說,唐玄宗駐蹕七曲山時,曾夢見張亞子顯靈,說唐玄宗不久將做太上皇?,F(xiàn)七曲山尚有唐玄宗“應(yīng)夢仙臺”遺跡。事隔百余年,黃巢起義,唐僖宗又避黃巢起義到蜀地避難,經(jīng)過七曲山,也親自祭祀梓潼神,追封張亞子為濟(jì)順王,并將自己的佩劍解下來贈給神。梓潼神張亞子因唐朝帝王的推崇,影響迅速擴(kuò)大,聲名遠(yuǎn)播,逐漸由地方神演變成為天下之通祀的大神。兩位大唐皇帝因內(nèi)亂幸蜀,均言得梓潼神幫助,躲過劫難。于是宰相王鐸賦《謁梓潼張亞子廟》詩一首:盛唐圣主解秋萍,欲振新封濟(jì)順名。夜雨龍拋三尺匣,青云鳳入九重城。劍門喜氣隨雷動,玉壘韶光待賊平。唯報關(guān)東諸將相,柱天功業(yè)賴陰兵。大臣蕭遘《和王侍中謁張亞子廟》也記述此事:青骨祀?yún)钦l讓德,紫華居越亦知名。未聞一劍傳唐主,長擁千山護(hù)蜀城。斬馬威棱應(yīng)掃蕩,截蛟鋒刃俟生平。酇侯為國親簫鼓,堂上神籌更布兵。不言而喻,這兩首詩對梓潼神的信仰傳播起到了宣傳作用。宋真宗時,梓潼神作為保護(hù)神的性質(zhì)并未改變。據(jù)宋末元初馬端臨《文獻(xiàn)通考》載,北宋咸平三年(1000),益州發(fā)生兵變,趙廷順等八人主謀,推舉農(nóng)夫出身的軍官都虞侯王均為首領(lǐng),打出大蜀的國號。朝廷立即派兵前往益州平定叛亂,準(zhǔn)備攻城的時候,忽然有神人登梯指著叛軍大聲喊道:“梓潼神派我來,九月二十日城陷,你們當(dāng)被官兵消滅?!迸衍娪眉R射,神人倏忽不見。等到九月二十日,官兵果然一舉攻破城池,平定了叛亂。宋真宗聞?wù)f梓潼神助王師平亂,遂敕封梓潼神為英顯武烈王,并為之修葺祠宇。這件事使梓潼神的影響日益大增。南宋時期,由于兵連禍結(jié),梓潼神更受崇祀。宋高宗趙構(gòu)于紹興十年(1140),敕令大修梓潼神廟,敕封廟額為靈應(yīng)祠;宋光宗追封張亞子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宋理宗追封張亞子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著名的四川梓潼縣七曲山大廟,是梓潼神的祖廟,唐宋時隨著張亞子神爵與封號的不斷晉升,廟宇也逐步擴(kuò)大。至宋紹熙十年(1146)朝廷降旨命按王宮規(guī)格擴(kuò)建。元明清時相繼重修,廟宇變得更加雄偉壯麗,氣勢磅礡?,F(xiàn)存大廟(即文昌宮)堪稱全國最大的同類建筑,成了中國文昌崇拜的祖庭。因為它是全國文昌帝君的發(fā)祥地,故又稱“帝鄉(xiāng)”,每年都有數(shù)不清的中外游人到此朝拜。而在梓潼神逐漸演變?yōu)榈撋竦倪^程中,又有許多科舉考生見到“真神顯靈”的有趣傳聞。宋徽宗時的翰林學(xué)士葉夢得《崖下放言》首先編造了這樣一個故事:真宗大中祥符中,西蜀有二舉人夜過劍門張亞子廟,風(fēng)雪阻程,就在廟廡下席地而寢。朦朧中忽見岳瀆貴神飄然來聚。一神說:“天命我等作明年狀元賦,當(dāng)議題。”眾神商定以“鑄鼎象物”為題,擬成賦文,高聲朗讀,并召來年狀元魂魄授之。兩個窮舉子牢牢默記,無一字忘,以為科名可得。等到殿前御試,皇上果出題《鑄鼎象物賦》。但兩個窮舉子臨場卻忘得一干二凈,懵然不知如何下筆。名落孫山后,買街上所賣狀元賦,與廟中所記無差。于是兩個窮舉子嘆息自己沒有狀元的命,憤然棄筆入山。這個故事第一次把文昌神的職能附加到梓潼神的身上,梓潼神以托夢的方法,以泄露狀元考題的形象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是現(xiàn)存文獻(xiàn)中紀(jì)年最早的有關(guān)梓潼神干預(yù)科舉的故事。經(jīng)《崖下放言》一書的傳播,梓潼神的聲譽進(jìn)一步提高,宋度宗時宰相馬廷鸞《碧梧玩芳集》卷十七《梓潼帝君祠記》引葉夢得語說:“凡蜀士以貢入京師者,必禱于祠下,以問得失,無一不驗者。”梓潼神是道教中主管仕祿的尊神,也是宋代以后宮觀廟宇中香火最盛、影響最大的一位神祇。清人趙翼《陔余叢考》卷五三《文昌神》說:文昌神“顯靈于科目,蓋自宋始,亦自宋之蜀地始”?,F(xiàn)存梓潼神“前定”科名及“靈驗”故事,大致集中在宋徽宗時代。宋代蜀中舉子赴開封省試,大多得走金馬道,順路向位于古金馬道上的梓潼神乞靈助考,并由此形成了一個以舉子為主的相對穩(wěn)定的信奉群體。祖籍四川的元初作家虞集說:蜀地讀書士子以梓潼為司祿主文治科第的神靈,紛紛到七曲梓潼廟去祭拜。向梓潼神乞舉的基本上都是蜀中士子,方式也大致相同,就是赴舉路過七曲山時向梓潼神祈禱,希望得到梓潼神的佑助一舉高中。有關(guān)這個科舉神靈驗的故事有很多,宋人洪邁的著作中,就記有一些靈征事例?!兑膱约字尽肪硎恕跋备彩住睏l記載:資州人王龍光入京赴試,過劍州梓潼縣七曲山,拜謁英顯武烈王廟,夢一人持榜,又持席帽蒙他的頭。一覺醒來十分歡喜,因為士人考中則戴席帽。政和八年(1118)果登科,唱第之日,皇帝賜名寵光,頭上加帽,果然靈驗?!兑膱砸抑尽肪砦濉拌麂鼔簟睏l記載:成都人羅彥國,累試不第,第四回再考時,齋戒乞夢梓潼神。夢見神說:“你當(dāng)考中授官。”次年省試羅彥國果然考中授官密州文學(xué)。犀浦人邵允蹈,紹興七年(1137)被鄉(xiāng)薦,也乞夢梓潼神,夢神告訴他說:“已與你安排了甲門高第?!钡鹊娇荚?,果然為第一?!兑膱远≈尽肪戆恕昂呜┫唷睏l記載:何文縝進(jìn)京趕考,路過梓潼準(zhǔn)備拜謁張王廟,走了十里才想起,急忙下馬回望,默禱再拜。這天夜里,夢入廟廷,神坐簾中,投文書給他,上面寫著何文縝中狀元名列第一甲第九。等到唱第,果然不但中狀元,而且所授的職銜與夢中也正好相同。梓潼神顯靈,保佑王龍光不僅及第登科,而且還得到皇帝賜名;又保佑累試不第的羅彥國考中,保佑邵允蹈高登榜首;還保佑何文縝名列第一甲,當(dāng)了宰相。魁星點斗魁星,又名魁星爺、大魁夫子、大魁星君,世人認(rèn)為他主掌文章氣運,是讀書士子的守護(hù)神??菭斒桥f時讀書人供奉的大神。民間傳說,這位魁星爺相貌相當(dāng)丑陋,并且長有滿臉麻子和一雙跛腳。盡管如此,讀書人都相信魁星爺主宰著他們科考的命運,對這位神仙也就格外敬重,從來不介意他的長相如何。民間有一首打油詩來取笑他的相貌:不揚何用飾鉛華,縱使鉛華也莫遮。娶得麻姑成兩美,比來蜂室果無差。須眉以下鴻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貪午睡,風(fēng)吹額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離奇,一步高來一步低??羁钚袝r身欲舞,飄飄度處乎如口。只緣世路皆傾險,累得芳蹤盡側(cè)奇。莫笑腰肢常半折,臨時搖曳亦多姿。然而這位魁星爺志氣奇高,發(fā)憤用功,竟然高中了。古代時科考,最高成績就是狀元了。在狀元考試中,要進(jìn)行面試,而且是在皇宮大殿,由皇帝親自主持,人們習(xí)慣稱為殿試。這一年,躋身科考狀元的人中有一丑男,他的相貌引起皇帝的特別注意?;实坌南耄籂钤煽墒巧系热?,該是相貌堂堂的英俊男子,一個丑八怪也來湊熱鬧,于是,就想羞辱他一番?;实蹎柨菭敚骸澳隳樕祥L那么多什么東西???”魁星爺答曰:“麻面滿天星?!被实塾謫枺骸澳阍趺匆恢荒_著地呀?”魁星爺答曰:“獨腳跳龍門?!笨菭?shù)幕卮鹫媸敲顦O了,皇帝聽后龍顏大悅,覺得此人才高八斗,是個難得的才子,馬上點了魁星爺為頭名狀元??菭斠辉嚥湃A,竟中魁首,被讀書人奉為尊神。另外一個傳說,則是一個悲劇性故事:魁星爺生前憑著才華考中了進(jìn)士,獲得考狀元的資格。當(dāng)他走進(jìn)皇宮參加殿試,皇帝一眼見到他,就眉頭緊皺,心中琢磨:難道我泱泱大國就沒有一個才貌雙全的狀元,如此丑男做了狀元,豈不讓天下人笑話。就皇帝這一想法,表明魁星爺與狀元就此無緣。果然,皇帝御筆一揮,將本是狀元的魁星爺名字勾去,魁星爺一下子名落孫山。他受不了這種刺激,更受不了這種羞辱,一氣之下投河自盡,幸被鰲魚救起,將他載往天庭,玉帝見其才華橫溢,敕封他為文魁星??菭敵闪俗x書人的守護(hù)神,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讀書人都鄭重地祭拜。民間雕塑魁星爺神像時便根據(jù)此典故,塑造麻臉、跛足、足踏鰲魚的魁星爺造型。其實魁星的信仰源于星宿崇拜,為廣義之五文昌之一。中國古人對北方聚成斗形的七星統(tǒng)稱北斗??窃潜倍菲咝堑牡谝恢恋谒念w星,這四星為魁,其余三星為杓?!妒酚??天官書》說“魁為參首”,含有魁首、第一之意;而第一又是古今學(xué)子夢寐以求的目標(biāo),因此轉(zhuǎn)而以星擬人托祀,將其形象具化為金身鬼面,右足踏魚鰲,左足踢北斗,右手執(zhí)筆,左手拿金寶,形象取“魁星踢斗”而加以供奉。魁星的形象是據(jù)“魁”字字形想象出來的。早期圖繪的魁星神像,是畫一個如鬼的神靈用腳踢一只斗或抱一只斗,就是繪畫中常出現(xiàn)的魁星形象。另外還有一種魁星圖則畫一鬼單足獨立于鰲頭之上,一手捧墨,一手執(zhí)筆,另一只腳踢出托起后面的斗,反顧舉筆點之,稱為“魁星點斗,獨占鰲頭”。這是象征著圈點題名金榜的士子姓名,以寓應(yīng)試獲中,榜上有名??怯址Q奎星。清人顧炎武《日知錄》說:“今人所奉魁星不知始自何年,以奎為文章之府,故立廟祀之,仍不能像奎,而奎為‘魁’。又不能像魁,而取字之形,為鬼舉足而起斗。”西安碑林有清代馬德昭《魁星點斗圖》石刻,此圖以儒家修養(yǎng)的標(biāo)準(zhǔn)“正心修身,克己復(fù)禮”八字組成魁星形象,左手托硯,右手執(zhí)筆,一腳翹起托一“斗”字,一腳立“鰲”上,取魁星點斗獨占鰲頭之意。形象生動,拼字巧妙,是文字游戲之作。從現(xiàn)存的史料和實物來看,可知魁星在明代就已大為流行了。南京江南貢院歷史陳列館從民間收集到一尊魁星木刻雕像,這是國內(nèi)首次發(fā)現(xiàn)的古代魁星原件。這樽從安徽發(fā)現(xiàn)的明代魁星像原件,像高約30厘米,為木雕全身貼金,其頭部像鬼,取“魁”中“鬼”之意;腳向后翹起,如“魁”的大彎鉤;手捧斗指代“魁”字中間的“斗”;一手執(zhí)筆,卻是意謂用筆點定人的姓名;魁星的一只腳踏在鰲頭上,寓意獨占鰲頭。南京江南貢院歷史陳列館還請安徽雕工用徽雕刀法復(fù)制高達(dá)3米的復(fù)制品,與原件一起陳列在江南貢院內(nèi)。在安徽黃山博物館也收藏有一尊魁星石雕,這是明代永樂年間徽州文昌院魁星閣供奉的魁星,以黟縣青石雕刻而成,堪稱徽派石雕的極品,這尊石雕數(shù)次上報紙,在藝術(shù)界、文博界評價極高。相傳明代文苑名士陸深,少年時候天資聰明,讀書勤奮,在街坊中有神童的名聲。陸深的祖父和父親都是讀書人,卻從未在科舉上得意過,所以對他寄予很大希望。弘治十五年(1502),陸深去北京參加會試,這叫考進(jìn)士??歼M(jìn)士的試場在北京貢院。陸深去貢院報到時,看見有人在門前擺攤,出售木版畫。畫上是一個藍(lán)面赤發(fā)小鬼,一手捧墨,一手執(zhí)筆,單腳獨立站在鰲頭上,另一腳踢起,托起一個“斗”字,連鬼帶“斗”,活像一個草體“魁”字。賣畫人告訴他,這叫“魁星踢斗圖”。陸深便向賣畫人買下一張“魁星踢斗圖”,帶進(jìn)試場,貼在自己的座位旁,期望再取個吉兆??墒堑人荚囃戤?,要走出貢院時,發(fā)現(xiàn)那張畫不見了,陸深也沒把這事放在心上。過了兩天,他到一位結(jié)伴來京考試的朋友住處去拜訪,看見朋友正拿著一幅畫在欣賞。陸深湊上前去細(xì)瞧,正是自己丟失的那幅“魁星踢斗圖”。陸深忙問朋友,這張畫是從哪得來?朋友說,昨天在門外看見一個小孩拿著這張畫在玩,便用糖果同他換來了。陸深聽了,心里默念,這大概就是我與他一得一失的先兆吧?不久,金榜發(fā)出,陸深果然名落孫山,而那位朋友卻高中了。陸深從北京返回上海后,同家里人講起買畫丟畫的事,大家都嗟嘆不已。明弘治十八年(1505),陸深再去北京參加會試。這一回,他沒買到魁星圖,卻夢見了魁星。等發(fā)榜時,陸深的姓名寫在第二甲第一名的位置上。陸深“夢魁星之降而奪錦標(biāo)”,為不少讀書人津津樂道??亲运未詠砭褪艿教煜伦x書人如癡如醉的崇拜,誰都樂意以信奉魁星而討吉利,在書房里貼上魁星圖,在書桌上擺設(shè)魁星塑像;每逢考試前,先要燒香敬神,祈求魁星保佑一舉考中??荚嚂r,或在座右貼上魁星圖,或在懷里揣上泥塑小魁星,也都是祈求魁星保佑金榜題名。一旦榜上有名,又要去祭拜還愿,以示謝意。讀書人把命運寄托在這位藍(lán)面赤發(fā)鬼神身上,不免有些荒唐可笑,但這種崇神起碼能獲得心理上的安慰。明末陳士其督學(xué)四川時,看見考生們爭相購買泥塑小魁星,頗覺滑稽好笑,就把考生們喊來,出了個上聯(lián)讓他們來對:“賣魁星,買魁星,虧心不買,虧心不賣?!笨忌鷤冾拷Y(jié)舌,一時對不上來。第二天,陳士其又把考生們喊來,自己對出下聯(lián)說:“真胭脂,假胭脂,焉知是假,焉知是真。”這位主考官大人風(fēng)趣地告誡考生們,莫把命運交給魁星,得有真才實學(xué)才能考中。為此清人李調(diào)元《新搜神記?神考》記載此事后,發(fā)出了“魁星不足信矣”的感嘆。送子張仙祿星,顧名思義是與人的官運相關(guān)的,但民間百姓并不這么認(rèn)為。明朝初年的戲曲唱本中唱道“祿星送子下凡塵”,很顯然早在四五百年前,祿星就已經(jīng)成為送子的神仙,由星辰崇拜漸漸人神化,與升官發(fā)財?shù)年P(guān)系不大了,這并不是老百姓的誤會。在封建社會里,做官只是少數(shù)讀書人和貴族官僚們的事,一般的百姓很少有機(jī)會做官?,F(xiàn)實的老百姓不會去禮拜與他們無關(guān)的神祇,于是便為祿星賦予了新的神性——送子神仙,久而久之,祿星在民間便與送子張仙混為一談了。張仙原為何人?民間傳說張仙是五代時后蜀的皇帝孟昶(chǎng)。宋太祖干德三年(965)滅后蜀,孟昶降宋,宋太祖將孟昶的愛妃花蕊夫人收進(jìn)后宮。不久,孟昶就被宋太祖害死了?;ㄈ锓蛉瞬煌手?,常常懷念孟昶,將他的畫像掛在房中。一天,宋太祖來到花蕊夫人的房中,見到這張男人的畫像,就滿腹狐疑地問:“這是什么人?”花蕊夫人急中生智地說:“這是蜀地供奉的張仙,經(jīng)常祭祀他,可以得子?!焙髞韨鞯矫耖g,人們不知其中的原因,就以為張仙為送子神。但這只是傳說,并不見記載。最早記載張仙的是北宋蘇洵。他在《題張仙畫像》中說,北宋仁宗天圣庚午年(1030)重陽節(jié)在玉局觀一家卦店里,看到一幅張仙畫像,據(jù)說只要虔誠供奉,就能得子。于是用身上的玉環(huán)換下了這幅張仙畫像。當(dāng)時蘇洵還沒有兒子,回家后供奉張仙神像,每天晨起,焚香祭拜,果然得了二子,即蘇軾、蘇轍。兩兄弟參加同一年科舉考試,雙雙高中進(jìn)士,一時轟動朝野。為此,蘇洵專門寫了《題張仙畫像》記載張仙送子的應(yīng)驗故事,大概是借著一代文豪蘇軾和他的弟弟蘇轍的大名,從此張仙也名聲大振??梢娫?030年以前四川民間就已經(jīng)流傳供奉張仙祈子的習(xí)俗,并風(fēng)行于世,還有張仙畫像出售。但是蘇洵所說的張仙并不是孟昶,而是張遠(yuǎn)霄。據(jù)說,這張遠(yuǎn)霄原是蜀地的一個道士,他有一把竹彈弓,是仙人“四目老翁”送給他的,他看到誰家有災(zāi),用竹彈弓瞄準(zhǔn)后就射出一鐵丸,將災(zāi)擊散。所以,遠(yuǎn)近人家只要遇到妖孽上門作祟,都來求他去飛彈擊破。他還經(jīng)常用竹彈弓向天射鐵彈丸,人們問他射什么,他回答:“打天上孤辰寡宿耳,可讓世上無嗣之人得子?!比藗冊诶绲劁z土?xí)r,常常能夠拾到張仙射空后墜下的彈丸,凡拾到者就是預(yù)兆得子。那彈丸堅實異常,上有紅點。久婚不孕的婦女將那彈丸揣在身上,便能生兒子。張仙產(chǎn)生后,又出現(xiàn)了種種有關(guān)張仙顯靈送子的傳說。明人徐道《歷代神仙通鑒》載,宋朝皇帝仁宗趙禎,已經(jīng)五十來歲了,尚未得子。一天晚上,他夢見一位男子,衣著華麗,面若敷粉,五縷長髯飄逸下垂。這位美男子挾著弓彈,來到宋仁宗面前,說:“陛下身邊有天狗環(huán)繞,所以一直沒有子嗣。你即位以來施行仁政,今天我特地前來為你打走天狗?!彼稳首谙蜻@位美男子詢問其身世。這男子說:“我是桂宮張仙。天狗在天上掩日月,到世上專吃小兒,只要一見到我就會逃跑?!彼稳首诼犃舜笙?,一跺腳夢醒了。他馬上命人按他夢中所見的張仙的形象描繪了一張圖,貼在宮中以祈子。后來張仙圖像從宮中流傳到民間,張仙信仰很快就在民間流行開來,人們紛紛供奉張仙。這張仙本是蜀地一方神祇,由于皇帝的推崇,有了一舉而全國出名的機(jī)會。就這樣張仙成為人們愛戴的送子神仙,又加入福、祿、壽三星陣容,成為福、祿、壽三星中不可或缺的一顆燦爛明星,以其獨一無二的送子職能,擔(dān)當(dāng)起祿星神職。張仙的神姿與一般神仙不同,是個十足的美男子形象,他左手張弓,右手執(zhí)彈,作仰面直射狀。若是民間年畫,右上角還常畫有一只天狗。舊時不少人家還把張仙的年畫或畫像鏡框掛在臥室,過年祭神的時候,也要買一張張仙神像,貼在煙囪旁邊,神像旁還常貼上對聯(lián):“打出天狗去,保護(hù)膝下兒”,橫聯(lián)是“子孫繩繩”。此外,人們還認(rèn)為生男孩要懸弓箭,張仙所挾“彈”與“誕”字諧音,暗含“誕生”之意,因此人們將張仙爺奉為專管人間送子之事的“誕生之神”。第二章文昌帝君二神合一“職司天上文章府,專照人間翰墨林?!边@是一副表明文昌帝君職司的楹聯(lián)。文昌帝君是古時候?qū)W問、文章、科舉士子的保護(hù)神,被道教奉為主宰功名、祿位之神,最受讀書人的崇敬,甚至在學(xué)校中或其附近也多有祠祀,幾乎替代了讀書人的老祖宗至圣先師孔夫子的地位。舊時讀書人一定奉祀文昌帝君,以祈禱科舉時能文采昌茂,一舉成名。因為據(jù)說文昌帝君能讓士子名利福祿齊備,所以民間士子對其供奉遠(yuǎn)較孔子為盛。唐宋以來盛行的科舉制度,更把全國的知識分子納入了中舉做官、修身治國的軌道。高官厚祿的誘惑與驅(qū)動,促使仕人舉子皆把立身仕途作為畢生奮斗的最高目標(biāo)??婆e制度確為知識分子提供了飛黃騰達(dá)、光宗耀祖的晉升良機(jī),因而成了文昌崇拜產(chǎn)生發(fā)展興旺繁榮的催化劑、興奮劑和凝固劑。封建朝代朝廷掌管官吏祿籍和科舉功名的尚書省,在宋代稱為文昌府。舊時人們認(rèn)為天人一理,人世既有管祿籍功名之官,天上定有司祿籍功名之神,遂指天上某一星座為文昌星或文曲星。文昌帝君的產(chǎn)生經(jīng)過了從星神、雷神、蛇神到人神的復(fù)雜變化。最初文昌神是星神,文昌神信仰基于古人天體自然崇拜以及對宇宙秩序的思考,古人將北斗七星中勺的部分也比喻為筐,這是從形狀上觀察,更重要的是把斗魁戴匡六星與人間社會秩序相聯(lián)系,賦予主宰人間的功能。因此比照人間的政府,視其為天府,系天之精靈所聚,傳播天的法度,命名為文昌宮,六星各司其職(詳見“文昌司命”一節(jié))。杜甫有“北風(fēng)送爽氣,南斗避文星”的詩句,足見影響之深。功名祿籍在封建時代是讀書人孜孜以求的,十年寒窗確實來之不易,有的得了頭名狀元便被認(rèn)為是天上文昌曲星下凡。當(dāng)然,天上的星座來掌管人間的祿籍畢竟太渺茫了,于是又穿鑿附會為家住七曲山的張亞子死后為文昌的傳說。道教看到了皇權(quán)介入后的梓潼神有很高的“含金量”,急忙將梓潼神納入自己的神系,大肆包裝炒作。據(jù)道教傳說,玉帝命梓潼帝掌管文昌府和人間祿籍,因此稱為梓潼帝君。約在南宋孝宗時期,道教徒杜撰了“上帝命梓潼神掌文昌府”的說法。大概是鑒于人間掌管功名祿籍的貪官污吏太多,人們便幻想由剛直不阿的張亞子來主管,由幻想而穿鑿附會,蜀中道士劉安勝又假托“鸞筆降書”撰造《高上大洞文昌司祿紫陽寶箓》,宣稱玉皇大帝已將張亞子封為主文運、司祿籍的“文昌帝君”,首次明確地說張亞子奉玉皇大帝旨意,掌管文昌府事和人間功名祿籍。古代的舉子們亟需一個科舉的主宰神,而統(tǒng)治者更需一個國家的科舉守護(hù)神,在民俗、皇權(quán)、社會變遷、道教等多種因素和力量的推動下,文昌帝君最終成了中國境內(nèi)掌管文籍官祿、聲威顯赫的大神,受到仕人舉子與平民百姓的廣泛崇拜,文昌廟也遍及天下。元朝皇帝看到漢民信道的事實,為控制漢民,重開科舉的元仁宗在延佑三年(1316)正式將梓潼神與文昌神功能合一,將張亞子封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并欽定為忠國、孝家、益民、正直之神,遣使獻(xiàn)祭,這就讓“梓潼帝君”正式入主“文昌宮”,也等于將文昌星神與梓潼神正式合二為一,稱文昌帝君。從此國家有了名正言順的科舉神,并形成了源遠(yuǎn)流長的文昌崇拜文化。各地都爭相興建文昌宮祭祀。元朝末年貢師泰《玩齋集》卷七《文昌祠記》說:“梓潼神,祠在蜀郡梓潼縣,累封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今郡縣所在亦多祀之?!笨芍牟劬驯幌喈?dāng)多的地方官員祭祀。文昌帝君發(fā)跡于民間,躋身于廟堂,其信仰自下而上,十分廣泛。明初官方學(xué)校沿襲元代舊有禮俗,明英宗時新修京師梓潼帝君廟并遣官致祭,各地多建有文昌宮、文昌祠、文昌閣。明清兩代還曾規(guī)定各地鄉(xiāng)紳修建文昌祠、廟,地方官府應(yīng)予嘉獎,于是,全國各地修建文昌祠廟蔚然成風(fēng)。科舉信仰文昌帝君是我國古代文章、學(xué)問、科舉士子的保護(hù)神,讀書人將他奉為文財神。自古以來我國提倡學(xué)而優(yōu)則仕。有錢有勢的為不失家風(fēng),無錢無勢的為改變社會地位,告別貧困,都想讀書做官。于是文昌信仰應(yīng)運而生,莘莘學(xué)子大都會去祭拜文昌帝君。從漢代以來,對文昌的信仰從未淡化過。讀書人出門在外也要請一尊文昌神像,以便隨時祭拜求助。國家、家庭祀典都少不了祭文昌帝君的。宋代重視科舉取士,各地祈求神靈保佑功名利祿蔚然成風(fēng),受唐宋皇帝敕封的梓潼文昌帝君自然備受文士信奉。據(jù)稱,梓潼文昌帝君對人的功名前程頗顯靈驗,多預(yù)示進(jìn)士高第,尤其是狀元。蔡京的兒子蔡絳為迎合宋徽宗崇尚“神霄大教”,神化相權(quán),又編造了“梓潼神風(fēng)雨送宰相”的故事,其《鐵圍山叢談》卷四甚至總結(jié)出一條“鐵”的規(guī)律:“長安西去蜀道有梓潼神祠者,素號異甚。士大夫過之,得風(fēng)雨送,必至宰相;進(jìn)士過之,得風(fēng)雨則必殿魁,自古傳無一失者?!币簿褪钦f士大夫經(jīng)過梓潼祠,如果有風(fēng)雨相送,必官至宰相;進(jìn)士經(jīng)過梓潼祠,得風(fēng)雨相送,必中狀元。相傳自古以來沒有一個不靈驗的。傳說當(dāng)時蔡京、王安石、何文縝謁拜梓潼文昌帝君遇風(fēng)雨,后皆官居高位,自是民間奉祀益盛。南宋偏安杭州,宋高宗開始大封梓潼神,紹興十七年(1147)加梓潼神為六字王號。紹興二十七年(1157)四月,又將梓潼神加封為“英顯武列忠佑廣濟(jì)”八字王,是兩宋封得最高、最多的一朝。景定五年(1264),宋理宗詔封梓潼神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這是封建皇帝第一次在敕封中肯定了民間信仰中梓潼神主宰文運科舉的職能,把梓潼神與“文”拴在了一起。南宋前期,梓潼神的職掌是掌仕祿,或夢中預(yù)告榜次或排除登科障礙。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二記載:仕人李知幾年少時,祈夢于梓潼神。這天夜里,夢見來到成都天寧觀,有道士指織女支機(jī)石說:“以這個為名字,必定科舉及第。”于是改名石,字知幾,當(dāng)年果然省試及第??磥黻懹我矊﹁麂竦撵`異感興趣。這些傳說,使得梓潼神成為主宰功名利祿的神靈,為士人所崇拜,民間奉祀益盛。宋人《新編分門古今類事》書中一再征引的《靈應(yīng)集》,所載多為梓潼神前定科第的靈應(yīng)故事。南宋時期,梓潼神以科舉神的身份出現(xiàn)在南宋人民面前,士人渴望功名利祿,祭祀梓潼神尤為虔誠,朝廷首先在杭州吳山建梓潼廟,各府州亦立梓潼帝君祠。宋人吳自牧《夢粱錄》卷十四《外郡行祠》載:“梓潼帝君廟,在吳山承天觀。此蜀中神,專掌注祿籍,凡四方之士求名赴選者悉禱之。封王爵曰:惠文忠武孝德仁圣王?!焙贾輩巧匠刑煊^建有梓潼帝君廟,當(dāng)時,臨安及各州縣還分建梓潼神廟,供四方求名赴選士子舉禱。由宋入元的馬廷鸞嘗作《梓潼帝君祠記》,就說梓潼神在南宋大為流行,尤為文士所宗,四方士子紛紛到杭州吳山的梓潼帝君廟去祭拜。梓潼廟、祠迅速遍及全國,尤以宋理宗、宋度宗兩朝創(chuàng)建最多。一些科場得志的文人紛紛撰文,為梓潼帝君揚名。如狀元姚勉在所作《明州奉化縣梓潼帝君殿記》中論證了作為科舉神的梓潼帝君的重要性,還說:“梓潼神君廟食西蜀,啟封王社,載在祠典,昭不可泯者哉,祠之者宜遍天下也,豈獨奉化!”狀元文天祥借諸生之口也大贊梓潼神的靈驗。元代奉祀更盛,虞集《廣州路右文成化廟記》更說“縉紳大夫士多信禮之,而文昌之祠,遂遍郡邑”。從宋至清,梓潼文昌帝君屢屢受封,香火日益旺盛。明代時天下學(xué)館都立文昌祠。清朝規(guī)定,每年農(nóng)歷正月初三文昌帝君誕辰,朝廷派員參加祭祀活動,讀書人必到當(dāng)?shù)匚牟龑m拜祭文昌帝君,秉燭焚香,獻(xiàn)上祭品,祈求文昌帝君保佑科舉應(yīng)試順利,賜給功名利祿。民間年畫繪文昌帝君,無非是著官帽官袍之類的形象。有趣的是,在文昌帝君兩側(cè),也常繪兩位童子像,俗稱“天聾”、“地啞”,為一聾一啞的侍童。明末清初徐道《歷代神仙通鑒》說:“(梓潼真君)道號六陽,每出駕白騾,隨二童曰天聾、地啞。真君為文章司命,貴賤所系,故用聾啞于側(cè),使其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天機(jī)弗泄也?!闭J(rèn)為天聾、地啞的作用,全在于科舉時的保密,免生弊端。清乾隆年間翟灝輯的《通俗篇》轉(zhuǎn)引王逵《蠡海錄》說:“梓潼帝君從者,曰天聾、地啞。蓋不欲人之聰明用盡,故假聾啞以寓意?!闭J(rèn)為天聾、地啞意在教人歸真守樸,莫聰明外露。民間畫工依據(jù)傳說,認(rèn)為科舉考試的試題是由梓潼神定的,所以梓潼神決定著士人的命運。安排聾啞人為侍童,是要保證試題得以保密。祿神在傳說中被視為分管官位升遷的神,于是在四川梓潼大廟內(nèi)文昌帝君旁便站有“地啞”、“天聾”兩個侍從。俗稱左執(zhí)書者名為天聾、右拿拂塵者則是地啞?!疤烀@”聽不見,“地啞”雖能聽見卻不能說,這就保證了“人事”上的機(jī)密不被泄露。尤其是“地啞”聽見了說不出的著急表情,每每看到,總讓人有一些說不出的滋味。嘉慶倡導(dǎo)道教以二月初三為文昌帝君誕辰,清代每年文昌帝君圣誕,朝廷要派官員前往文昌祠祭祀。舊時都于這一天舉行文昌會,相沿成俗。清代崇德弟子纂述的《文昌帝君本傳》,稱文昌帝君靈異甚著,凡禳災(zāi)祛沴,禱雨祈嗣,有感必通,能鎮(zhèn)伏妖魔,疫癘鬼神。說文昌帝君為文章司命,貴賤所系,文武醫(yī)卜、士農(nóng)工賈,凡一民一物之枯榮貴賤,皆隸文昌帝君之造化。還說文昌帝君居紫微垣文昌宮,救人之難,濟(jì)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常降乩直書,現(xiàn)夢隱示,可分身應(yīng)化,救劫保生,等等。清初“文昌之祠遍天下”,一直是進(jìn)京參加會考的考生們頂禮膜拜的圣殿。清雍正、乾隆時期的吳敬梓《儒林外史》卷四二寫南京鄉(xiāng)試說:“放過了炮,至公堂上擺出香案來……跪請七曲文昌開化梓潼帝君進(jìn)場來主試,請魁星老爺進(jìn)場來放光?!迸e子出考場后,又要供文昌帝君的紙馬祭獻(xiàn)。可見那時文昌神非常走紅。清代文昌信仰的普及化與嘉慶皇帝的倡導(dǎo)有關(guān)。清代自嘉慶元年(1796)爆發(fā)的五省白蓮教大起義由盛而衰,清政府和士大夫深切感到了民間宗教對統(tǒng)治秩序的威脅。為了振興文運,戰(zhàn)勝所謂的“邪說”,嘉慶皇帝抬出文昌神以福國佑民。嘉慶五年(1800)白蓮教大軍進(jìn)兵梓潼,據(jù)說梓潼神顯靈打出旗幟,嚇得白蓮教大軍退兵,后來所謂“潼江寇平”,清軍取得川西戰(zhàn)役的勝利。大概是戰(zhàn)事恰在梓潼,被清軍附會是文昌神的佑助,消息傳至京師,嘉慶皇帝借此聲勢浩大地炒作了一番。他親自書寫“化成耆定”匾額,用彰異績,并在京師地安門外明成化年間文昌祠的舊址,重新修建文昌祠,祭祀文昌帝君。據(jù)光緒《清會典事例》卷四三八《禮部一四九?中祀》載,嘉慶六年(1811)夏,文昌祠落成,嘉慶皇帝躬謁行九叩大禮,并頒詔稱:“文昌帝君主持文運,福國佑民,崇正教,辟邪說,靈跡最著。海內(nèi)崇奉,與關(guān)圣大帝相同,允宜列入祀典,用光文治?!庇謸?jù)《清史稿》卷八四《禮三?文昌帝君》載,大學(xué)士朱珪為此專門撰寫碑記,論證“文昌之祀,始有虞,著《周禮》,漢、晉且配郊祀”。文昌神久司爵祿、科舉,歷代封號可考,亦即符合祀典傳統(tǒng)。朝廷禮官遂依照關(guān)帝廟祀典定出,每年以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誕日為春祭,秋祭選定吉日。同時設(shè)立“文昌帝君先代神位”致祭,祀典如關(guān)帝。光緒《清會典事例》卷四三八《禮部一四九?中祀》還載,嘉慶六年,嘉慶皇帝還奏準(zhǔn):“各直省舊有文昌廟,照山西解州等處關(guān)帝廟之例,令該地方官屆期躬謁致祭。其向無祠廟之處,令擇潔凈公所,設(shè)位致祭。”嘉慶皇帝不僅在京師建成文昌廟為天下先,而且下詔全國崇奉文昌帝君,更要求地方上祭祀文昌,推動了各地文昌祠廟的設(shè)立與祭祀,這些舉措進(jìn)一步加強了文昌神信仰的影響。清代文昌信仰以此為契機(jī)而普及全國各個地方。從此文昌崇拜重?zé)耄钡角迥?,各府縣大多建有文昌廟。清朝后期的皇帝還不斷親謁文昌廟行禮,計有咸豐七年(1857)、同治十二年(1873)、光緒十三年(1887)幾次。這些舉措進(jìn)一步加強了文昌神信仰的影響,也促使了全國各地普遍興建文昌廟,據(jù)《四川通志》記載,“府城四隅都有文昌祠,各州縣亦多有之……”一時間各地都建有文昌宮、文昌閣或文昌祠,一些鄉(xiāng)間書院和私塾也都供奉文昌神像或者神位?!蛾庲s文》《文昌帝君陰騭(zhì)文》為道教勸善書的一種,簡稱《陰騭文》,又稱《丹桂籍》,丹桂喻科舉及第,因文昌神主功名祿位故名?!瓣庲s”一詞源于《尚書?洪范》:“惟天陰騭下民?!币庵^冥冥之天在暗中保護(hù)人們?!蛾庲s文》作于何時,說法不一,或說宋代,或說明代,其內(nèi)容結(jié)合道教人生哲學(xué)和倫理學(xué),以通俗的形式勸人行善積陰德,久之須得神靈賜福,所謂“近報則在自己,遠(yuǎn)報則在兒孫”,是種天人感應(yīng)的報應(yīng)論。此文在明清時影響很大,幾乎家喻戶曉?!蛾庲s文》收入《道藏輯要》星集第九。文昌信仰善書的開始普及在明代。明代文昌信仰與倡導(dǎo)暗中行善施德與人以致福的陰騭思想結(jié)合,明中葉出現(xiàn)了不少此類善書,現(xiàn)存最早的陰騭文是十五世紀(jì)中葉松江人顏廷表編的《陰騭文注案》。今日所見的《陰騭文》以文昌帝君扶鸞降筆寫成,全文540多字,開宗明義:“帝君曰: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未嘗虐民酷吏,救人之難,濟(jì)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騭,上格蒼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賜汝以福?!币韵率怯?xùn)人具體的行善行為,列舉忠主、孝親、敬老、信老、憐孤恤寡、敬老憐貧、不謀人財產(chǎn)、不淫人妻女、不持富豪而欺貧困,不倚權(quán)勢而辱善良等10項奉為立身處世準(zhǔn)則。最后強調(diào)“近報則在自己,遠(yuǎn)報則在兒孫。百福駢臻,千祥云集,豈不從陰騭中得來者哉”?!蛾庲s文》最大的特點就是排除了空洞的理論說教,結(jié)合歷史上的真人真事,進(jìn)行教化規(guī)勸,如:“于公治獄,大興駟馬之門”、“竇氏濟(jì)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蟻中狀元之選”、“埋蛇享宰相之榮”、“正直代天行化”、“慈祥為國救民”、“施棺槨免尸骸之暴露”、“施茶水以解渴煩”等,這些詞句所代表的竇禹鈞、范純?nèi)?、郭元振、孫叔璈、程一德等皆是被載入史冊的人物。這些人物為什么能夠科場中意,仕途無限呢?《陰騭文》是這樣解釋的,就是凡人不見得通過轟轟烈烈的場面來表現(xiàn)自己,只要心地善良,從一點一滴的善事做起,便可以得到報應(yīng),當(dāng)然這種報應(yīng)是上天的答復(fù),善良的結(jié)果。近一點報在自身,遠(yuǎn)一點報在兒孫身上,只是時間早遲的問題。如以宋代程一德為例,程一德粗知文字,孜孜為善,每遇到嘉言善行就刊刻施人,夜夢文昌帝君對他說,你刻善書的事已經(jīng)報達(dá)天庭,上帝許諾昌揚你的后代。果然他的子孫俱少年高第,南宋程明道、程伊川兩位大理學(xué)家也是其后裔。《陰騭文?靈驗》有四川蘇仲一事,有一年四川大歉,眉山蘇仲捐土地三千畝,施散給無地的農(nóng)民,救活無數(shù)饑民;同時又刊刻印刷《陰騭文》,免費在民間散發(fā),這樣,由于他廣結(jié)善緣,所以他的兒子蘇洵、孫子蘇軾、蘇轍都登科做官,又為有宋一代的大文豪。《陰騭文》對挽救道德危機(jī),緩和階級對立情緒,維護(hù)當(dāng)時社會正常的綱常秩序,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尤其是“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未嘗虐酷民吏”、“慈祥為國救民”、“勿倚權(quán)勢而辱善良”、“見先哲于羹墻,慎獨知于衾影”,為配合今天的反腐倡廉,也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敬惜字紙敬惜字紙,也就是敬惜帶字的紙,在中國具有悠久的傳統(tǒng)?!堆嗑┡f俗志》記載:“污踐字紙,即系污蔑孔圣,罪惡極重,倘敢不惜字紙,幾乎與不敬神佛,不孝父母同科罪?!庇谑牵统霈F(xiàn)了勸人敬惜字紙的善書,也就是所謂“惜字功律”。惜字功律有不止一種傳本,每一種的首要內(nèi)容都是所謂《文昌帝君惜字功律》。清代,社會上有大量的《惜字律》被看作是文昌帝君制定的天條圣律而流傳,文昌帝君是民間信奉的主掌文人命運的一尊神祇,寫字是文人的職分,因而敬惜字紙的工作當(dāng)然也歸文昌帝君來管轄?!段牟劬ё止β伞肪烤箓髯院螘r,目前尚無法考證,現(xiàn)存所見《文昌帝君惜字功律》之類善書均為清末刻本。所謂《文昌帝君惜字功律》決不是什么文昌帝君神授,而是凡世文人所編寫的。光緒十三年(1887)坊刻本《惜字律》,雖然題為“文昌帝君惜字功律”,但是其實際內(nèi)容卻是勸導(dǎo)諸色人等傳布《惜字律》的偈語,開篇即說:“國家頒行《惜字律》,風(fēng)調(diào)雨順干戈息?!苯Y(jié)尾說:“一切發(fā)心刊印者,善報昭彰慶有余?!笨磥砦牟劬窳嵲谟邢?,他的戒律也還要靠國家頒行、大眾傳布,才能被蕓蕓眾生所接受。文昌帝君規(guī)定人們必須怎樣“敬惜”字紙呢?《惜字律》刊有“敬字紙功例”和“慢字紙功例”,繼之是完全以“文昌帝君”口吻寫的“勸惜字紙文”,并附有“敬字十凡例”?!熬醋旨埞薄ⅰ奥旨埞倍际怯谩肮^格”的形式,分別規(guī)定對各種敬惜或侮慢字紙行為的獎懲措施?!肮^格”是善書中常見的供人自我約束的規(guī)條,寫明做某善事可記若干功,做某惡事則要記若干過。天日昭昭,到頭來功過相抵,該獎該罰,自有報應(yīng)。而以“文昌帝君”口吻寫下的“勸惜字紙文”及所附“敬字十凡例”,當(dāng)看作是文昌帝君制定的天條圣律。敬惜字紙最高的功德,是“生平以銀錢買字紙至家香湯浴焚者”。文昌帝君將其列為可記“萬功”之首功,憑藉此功,可“壽增一紀(jì),長享富貴,子孫榮顯”。這里所說的“字紙”,雖然其本意主要是指帶字的廢紙,用香湯洗凈后焚化是為使神圣的文字免受褻瀆,并不是鼓勵燒書,但有兩類書卻明文寫在應(yīng)焚毀之列,一種是“怪異淫亂”之書。在“敬字紙功例”中專有一條明確規(guī)定說焚毀此等書籍,可以記錄“百功”,并能使“本身增壽,子孫貴盛”。另一種是殘缺不全的書籍,“文昌帝君勸惜字紙文”所附的“敬字十凡例”中,把“不全遺書、破殘經(jīng)卷”與“淫詞小說、惡款榜文”并列,要求人們隨手撿拾,“隨即焚化”。《惜字律》的主要著眼點是“敬惜”寫出或印出的文字,勸導(dǎo)人們愛護(hù)書籍,對于保存古籍,還是有一些積極意義的。如“敬字紙功例”要求人們“不輕筆亂寫,涂抹好書”;“不以書字放濕處霉?fàn)€,并扯碎踐踏”;“慢字紙功例”中要求更嚴(yán),如不能“以字紙經(jīng)書放船艙底并馬上,令人騎坐”,違之要記“二十罪”,“生毒瘡,受人欺凌”;不能“以經(jīng)書枕頭”,違之要記“十五罪”,遭“窮苦,受杖刑”;甚至“以不凈手或便溺后不洗翻閱經(jīng)書者”,也要記“三罪”,遭“生刈指瘡”之罰。如此說來,古代賢人如歐陽修者流如廁讀書的習(xí)慣,若文昌帝君有知定然會給以更嚴(yán)厲的懲處。早在明末的擬話本小說集《西湖二集》中《愚郡守玉殿生春》講了一個敬重字紙獲福報的故事,非常形象生動。故事講的是宋孝宗朝宰相趙雄,年輕時老師出上聯(lián)說:“一雙征雁向南飛?!壁w雄對曰:“兩只燒鵝朝北走?!崩蠋熡殖觥伴T前綠水流將去”,他對“屋里青山跳出來”,就是這樣一個文墨不通的人,卻因為“有一著最妙之事,是敬重字紙”,那九天開化文昌帝君便認(rèn)為他陰功浩大,下降佑助,使他一路走運并一直做到宰相。這則故事里作者把趙雄寫得過于愚笨。其實趙雄在歷史上也實有其人,《宋史》有傳。他雖然不像宰相王曾那樣聲名顯赫,卻也頗有才干謀略,位至宰輔?!案毁F福壽之報”中最為有名的例子是宋人王曾因其父敬惜字紙十幾年,而中狀元,做到尚書,拜宰相。只是在這部書中王曾父親則是一生敬重字紙。凡是污穢之處、垃圾場中,或有遺棄在地下的字紙,王曾父親定然拾將起來,清水洗凈,曬干焚化,投在長流水中,這才積下這般功德。王曾確是宋代有名的狀元宰相,不過他幼年喪父,靠伯父把他撫養(yǎng)成人。不知王曾的故事最早是出自何許野史稗說,因為正史中絕無記載。這種廣惜字紙獲得福報的例子很多。相傳江蘇揚州甘泉縣有一位叫高明的先生,沒有子嗣,遂發(fā)心成立惜字會,收買字紙焚化;像墻壁上撕下的招貼廣告紙,就加以收購焚燒;每年年底,春聯(lián)楹柱的碎字紙,更格外提高價值收購,并且以收字紙多寡來決定節(jié)賞之輕重,雇工莫不爭收,使得境內(nèi)毫無遺棄廢紙。每年都如此,后來生下二子,賢孝發(fā)達(dá),數(shù)世貴顯。此生并享壽89歲,無疾而終。開封人鄭廣才,家境貧寒,自己又染患癆病,求醫(yī)無力,親鄰助資延醫(yī)診治,也不見效。一日,因為經(jīng)過字紙爐,有人在焚化字紙,并跟他講到果報迅速,于是頓生感悟。即發(fā)心帶病撿拾字紙回來,并焚于字紙爐中。起初,撿拾精神尚疲憊,后來,愈撿拾精神愈好;半年后,身體竟然康復(fù)。自思:惜字半年居然祛病,可見惜字之功,感應(yīng)如此神速,如果終生行之,福報更可想見。于是,就發(fā)愿終生惜字,后來果然無疾而壽?!断ё中戮帯肥珍浀母5湀髴?yīng)故事自然多屬無稽之談,不過其中個別一些事例反映了當(dāng)時的社會生活狀況,可以用作研究社會生活史的資料,值得重視。

編輯推薦

《圖說祿文化》編輯推薦:“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祿文化中,蘊含著中國人最世俗又最鮮活的心態(tài),以及美好生活對最樸實的追求?!秷D說中華五福文化叢書》系列,中華傳統(tǒng)吉祥文化源遠(yuǎn)流長,民間五福傳說故事代代相傳。福、祿、壽、喜、財,似一抹柔和的光輝,恰恰撒到我們心坎;又如一闋怡人的曲子,永遠(yuǎn)在我們耳畔輕輕跳躍。五福到底有何吉祥寓意,寄托了怎樣的情思和期盼?身為當(dāng)代中國人,我們應(yīng)該怎樣理解、傳承國家的燦爛文明?讓《圖說中華五福文化叢書》為您一一揭曉答案。沐浴在傳統(tǒng)文化的和煦陽光當(dāng)中,你會發(fā)現(xiàn),我們一直沒有遠(yuǎn)離那美麗而厚重的中華風(fēng)韻。

名人推薦

“這套《圖說五福文化叢書》,選題充分考慮了廣大民眾祝愿國泰民安、幸福吉祥的心理以及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渴望,編撰體例也極富特色,既具有厚重的內(nèi)涵,又具有活潑的形式,圖文并茂,雅俗共賞,可以說是一套接地氣、有底氣的好書,它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是完全可以期待的?!薄w山林(華東師大著名教授,戲曲史專家)“其筆墨穿古及今,系統(tǒng)梳理了中華福文化的來龍去脈和演變歷程;又跨界越域,全面展示了包括民俗風(fēng)情、書法繪畫在內(nèi)中華福文化的各種形態(tài),細(xì)致描述了上自帝王下至百姓對“?!钡钠谂危瑸槲覀兂尸F(xiàn)出一幅中國人關(guān)于‘?!纳鷦佑腥さ闹R圖譜?!薄烊f曙(中國人民大學(xué)文學(xué)院教授)“中國古代和近代都沒有‘福文化’的提法,而殷偉君是較早提出 “福文化”概念的學(xué)者,早在七八年前他就致力福文化的研究,出版了專著,首次將福文化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理論化。媒體評價說:殷偉先生的貢獻(xiàn),就是第一次把福的全貌描繪了出來,讓我們看到了譜系發(fā)達(dá)的‘五福’?!薄顫h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節(jié)委員會主任)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圖說祿文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jī)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