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0-1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美) 克雷格?L.皮爾斯,(美)約瑟夫?A. 馬洽列洛,(日)山脅秀城 頁數:280 字數:286000 譯者:顧潔,王茁
Tag標簽:無
前言
序言 查爾斯·漢迪 該書可謂是一本慶賀之作。在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可以指望自己一生的工作能夠激發(fā)一整個學院的所有教授通力合作來傳承其思想的薪火?但是,確實也沒有多少人能夠和彼得·德魯克相提并論,當然也肯定沒有多少教授能夠像克萊爾蒙特管理學院的教授們那樣有幸掛上德魯克的名字。對于任何一位學者來說,其思想在自己百年之后仍然能夠得以延續(xù)并不斷發(fā)展,絕對算得上是最大的奢望了。因此,這本精誠合作之書既是對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偉大的導師和偉大的語言藝術家最誠摯的禮贊,也是對他百歲誕辰最好的祝福。 事實上,本書的貢獻還遠不止這些。這本書也是,、或者說應該是,一種激勵和一種挑戰(zhàn),激勵學者們學習各自研究領域之外的知識,挑戰(zhàn)各自的教學水平。這本書的編著者實在是過謙了。盡管如他們自己所說,這本書背后的故事實際上是獨一無二的,但是他們在提及使本書得以出版的特殊的組織文化時,表現得非常低調。人們不禁要問,其他商學院也可能推出同樣一本書嗎?如果不能,為什么? 正如德魯克管理學院(全名是彼得·德魯克和伊藤雅俊管理學院)的所有教授們講述的那樣,有那么一天,他們聚集在一起,在“未經任何提示,也沒有任何由頭”的情況下,大家心有靈犀地決定共同開設一門課程。這門課程的特殊之處在于,每一周都由不同的教授來上課,每一位教授都向學生們講解德魯克的思想如何在自己研究的領域里得到進一步發(fā)展。這本書就是這門課程各部分的概覽。 十八位教授步調一致地通力合作,這本身就已經足夠罕見了,況且他們還要將各自的研究和教學互相融合,這就更加別具一格了。當然,德魯克管理學院不能算是一個規(guī)模很大的學校,這使得這一工作變得相對容易一些,但是并不一定是大的規(guī)模才能產生大的影響(教授們將這種影響稱為“德魯克影響”)。事實上,大型組織機構,一旦它們孜孜以求更大規(guī)模和更大影響力的時候,就很容易忘記創(chuàng)建時的初衷。 商學院并非尋常之地。大多數研究生院會專攻某一學科,法學、醫(yī)學或者是建筑學。但是,在另一方面,管理學院則將很多不同的學科知識運用到某一特定的活動領域——組織——當中去,卻任由學生們自己去在分散的學科之間進行必要的關聯(lián)。如此駁雜的學科使得形成一個共同的哲學或方向變得分外困難。在我職業(yè)生涯的早期,我在剛剛成立的倫敦商學院做教授,有一個記者打電話問我學校如何看待最近的經濟衰退。我的回答是:“作為一所學校,其不可能有什么看法,盡管作為個體的教授們可能會有看法?!碑斘曳畔码娫捄螅蚁氲?,其實,理想地講,學校應該有一個觀點,或者說至少應該有一個共享的哲學(理念)。 德魯克管理學院就擁有一個共同的哲學。這一哲學深深地扎根于彼得·德魯克關于管理和政府的人文主義理論,其對組織的看法認為,人是最重要的。彼得·德魯克一直活到耄耋之年,對天底下的事情幾乎沒有不感興趣的,其著作博大精深,對于其所在的學校來說,簡直就是一口汲之不盡的深井。曾經有人評價一個競選英國首相的人,說這個人如果當選很可能會令人失望,因為“他缺乏底氣”。言下之意是,他的世界觀根基過于偏狹膚淺,盡管他可能在專業(yè)上顯得很聰明。其實,這是當今世界許許多多商業(yè)領導者的通病。沒有人敢說彼得·德魯克缺乏底氣。事實上,他之所以如此長久地讓如此之多的人癡迷,正是因為他在歷史、藝術和所有人文學科領域,而不僅僅是在商業(yè)方面,都擁有豐富的見識。 因此,這本書首先能夠幫助我們很好地理解德魯克,理解德魯克的思想和智慧如何用來解決今日世界的各種困境,不管這些困境是不同組織、不同政府還是不同個人所面對的問題。而且,這本書同時也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啟發(fā)商學院或者管理學院如何通過明確的哲學將乍看起來頗為散亂的多種學科整合在一起。我曾經享受過近距離地了解德魯克管理學院的特權和殊榮,因此我深知上述整合是卓有成效的。 查爾斯·漢迪是一位社會哲學家、作家和廣播電視主持人,現居住在倫敦。2008年曾經到德魯克管理學院做過訪問學者。
內容概要
《德魯克的管理智慧》由德魯克生前最親近的十八位門生通力合作,解讀、豐富、發(fā)展并應用德魯克不朽的管理思想和人生智慧。本書中的各位商業(yè)思想者深入地分析了德魯克對當今時代最關鍵問題的觀點,覆蓋了從營銷、領導力、戰(zhàn)略到公司治理的每一個商業(yè)領域,每一位撰寫人都從一個獨特的視角審視德氏智慧對于當今商業(yè)環(huán)境和企業(yè)經營的有益啟示和不可替代的價值,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德魯克的管理思想和社會理想,為身處各種管理困境的企業(yè)經理人提供了新的思想動力。
作者簡介
克雷格.L.皮爾斯
德魯克管理學院管理學教授,《華爾街日報》曾專欄報導其對共享領導力的研究,著有《共享領導力》。
約瑟夫.A.馬洽列洛
與德魯克共事26年,當德魯克減少教學任務時接替德魯克講課。他與德魯克合著了《德魯克日志》和《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實踐》兩本書。他目前是德魯克研究院的研究主任兼學術主任、德魯克管理學院的霍頓教席管理學教授。
山脅秀城
德魯克管理學院副院長、管理學教授。他最新的著作是《日本出口和外國直接投資:國際市場中的不完美競爭》。
書籍目錄
導論 歷久彌新的德魯克遺產
第一章 管理學作為人文學科
人文學科:歷史傳統(tǒng)
結論
第二章 政府、商業(yè)和市民社會:角色、關系和責任
政府的職責在于掌舵而不是劃槳
綜述
關鍵是責任,傻瓜!
望望窗外,看清可以看清但是至今尚未被看清的趨勢
第三章 領導知識工人:超越管控時代
知識工作是什么?
領導知識工人所面臨的挑戰(zhàn)
領導力的歷史性回顧
如何領導知識工人—隨需所取的領導力類型
共享型領導力的科學論據
共享型領導力是萬靈藥嗎
領導知識工作的未來
第四章 基于價值(觀)的管理:企業(yè)社會責任遇見基于價值的管理
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和基于價值的管理
利益相關者視角
基于價值(觀)的管理:基于價值的管理和利益相關者理論的結合
基于價值(觀)的管理—證據
結論
第五章 德魯克論公司治理
董事會:陰魂不散的惡棍
2002 年美國的公司治理改革
董事會的職責
一般管理與公司治理
董事獨立性與董事會獨立性
新焦點:董事會的領導力
董事應該直接接觸利益相關者嗎
結論
第六章 企業(yè)目的
企業(yè)目的是什么?
為什么以客戶為中心的目的高于一切呢
利潤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目的和意義生成
目的和戰(zhàn)略
目的和管理方式
領導力的責任
第七章 為何種目的之戰(zhàn)略
目的
目標
戰(zhàn)略
執(zhí)行
結論
第八章 21 世紀:社會組織的世紀
德魯克和社會組織
我們所界定的社會組織
領導社會變革:社會組織的創(chuàng)新和企業(yè)家精神
創(chuàng)造社會組織的明天
第九章 經濟環(huán)境、創(chuàng)新和行業(yè)動力
行業(yè)環(huán)境
國家環(huán)境
國際環(huán)境
結論
第十章 讓非凡魅力見鬼去吧:為什么關聯(lián)型領導力和品格很重要
非凡魅力與品格和績效
地緣政治時代的終結和關聯(lián)時代的興起
關聯(lián)時代面臨的挑戰(zhàn):多樣性和互相依存
將多樣性和互相依存整合起來
真實和負責:關聯(lián)型領導力的標志
新型馬基雅維利主義:倫理學中的工具主義
通過關聯(lián)來完成使命:成事風格匯總
衡量關聯(lián)型領導力的信息庫:個人視角、組織視角、情境視角和360 度評估
領導力何為?解決嚴肅的人生問題
第十一章 知識工人的勞動生產率與自我管理實踐
來自內部的勞動生產率
建立自我管理之實踐
自我管理意味著管理好自己的神經系統(tǒng)
注意力是自我管理的基礎
注意力、敏感性和系統(tǒng)化舍棄:為了改變,學會觀察
德魯克,偉大的解放者
第十二章 勞動力市場和人力資源:管理體力工人和知識工人
微觀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和勞動力市場的重要性
人力資源和管理的作用
用德魯克的洞見來理解移民對美國勞動力市場的影響
結論
第十三章 彼得?德魯克:人文主義經濟學家
序言
彼得?德魯克:早年時期
彼得?德魯克:團體和政府
第十四章 德魯克愿景及其根基:公司、經理人、市場和創(chuàng)新
德魯克愿景的根基
德魯克愿景
第十五章 德魯克談營銷:請記住,顧客是企業(yè)之本
營銷歷史
德魯克的營銷觀
德魯克談創(chuàng)新、企業(yè)績效和社會福利
結論
第十六章 近距離審視養(yǎng)老金基金
美國投資市場
對養(yǎng)老金基金投資者的剖析
注 釋
參考資料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第一,在政府規(guī)模越來越大、重要性越來越高的今天,我們尚未看到公共機構工作崗位的吸引力有相應的提升,特別是對于那些“最有才華的人”來說。正如保羅?沃爾克等人已經觀察到的那樣,這是“發(fā)生在公共服務領域里的靜悄悄的危機”。社會地位不斷下降,收入相對低微,公眾審視不斷增強,所有這一切加起來,使得公共服務魅力盡失,而此時此刻政府恰恰需要最好的人才。此時此刻,整個社會最需要公共服務能夠進行能力再造,能夠重新贏得信任。美國審計總署甚至將政府對人力資源的需求放在了國家脆弱性的“高?!泵麊沃?。如果我們忽視這一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脆弱性,那么就會自食其果。 第二,政府正在試圖處理許多棘手問題,這些問題具有戰(zhàn)略意義和長遠意義。這當然是一個好現象。但是,政府或者支撐我們政府的政治制度并無法有效地處理好這樣一種需要:在摒棄我們這個時代不需要或不相關的法律、計劃和成本的同時進行“有計劃的治理整頓”。德魯克會警告我們必須兩頭兼顧。他一定會加入皮特?皮特森和美國審計總署前署長戴維德?沃克的陣營,和他們一起不忍將入不敷出的債務留給下一代人去面對(在《紐約時報》中,黑石集團董事和前美國商務部長皮特森將這一點稱為“美國歷史上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而這時正好是2008年末金融市場崩潰前夕)。皮特森基金會不斷地推進其事業(yè)圖,試圖確?!懊绹膹姶蠛兔绹鴫舻纳?,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在今天提高責任心、實行問責制,為明天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該基金會警告人們美國的聯(lián)邦債務已經高達56.4萬億美元了——攤到每個美國人,“你的份額是18.4萬美元?!?。對于這樣的舉動,德魯克肯定會鼓掌表示贊同。 第三,《經濟學人》雜志看到了這樣一個現實,那就是全球有40%的人生活在“具有很大缺陷的民主制度”中,因而該雜志認為我們生活的時代正處于危險之中。對此,德魯克應該也會表示贊同的。新的民主政體正處于自由和暴政的刀鋒邊緣,既有可能開放地推行多元主義,也有可能封閉地推行國家主義。德魯克應該也認同這一結論:我們處在一個極為危險的引爆點上。自從柏林墻倒塌以來,生活在準民主、準市場導向的國家里的人民的數量得到了史無前例的增長(根據《經濟學人》封面文章的估算,高達25.08845187億。)德魯克很可能會問這樣的問題:其中心穩(wěn)定嗎?繁榮能夠被充分地共享嗎?新生的民主政權下的各種機構能夠穩(wěn)住局勢,不斷成熟嗎?法治、新聞自由、主要公共機構的透明性和問責制呢?寡頭統(tǒng)治會不會出現,特別是在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市民社會中的強大機構能夠建立起來并得到鼓勵嗎?政府會不會打擊持不同政見的人士,并限制非政府組織(NGO)等的自由呢?除了這些問題,德魯克還會提出其他問題,促使我們拿出更令人信服的答案和更有效的解決方案,并告誡說未來在于我們如何去權衡。
媒體關注與評論
對于德魯克最佳管理實踐的偉大思想來說,本書既是一種發(fā)展,又是一種更新。 阿蘭·喬治·雷富禮寶潔公司前董事長和首席執(zhí)行官 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們很好地理解德魯克,理解德魯克的思想和智慧如何用來解決今日世界的各種困境。 查爾斯·漢迪 彼得·德魯克遠非一名“管理作家”那么簡單。他名副其實地創(chuàng)造了一個根基,一個有效運轉的社會得以立乎其上的根基。在這本書中,彼得最親密的同事將其絕妙的思想和崇高的理想推而廣之,擴而大之,此乃未來前進之方向。 鮑勃·班福德 德魯克研究院主席、領導力網絡創(chuàng)始人 德魯克學院的老師們通過出版此書,把他們在與彼得·德魯克共事過程中所學到的隱陛知識變成了顯性知識。我要向他們致敬! 野中郁次郎 日本一橋大學榮譽教授、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施樂杰出學者 這是一本獨一無二的書,能夠幫助目前和未來的管理者領略彼得·德魯克的管理智慧,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理解其真知灼見。 邵明路 香港光華控股董事長、德魯免管理學院創(chuàng)辦人
編輯推薦
《德魯克的管理智慧》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名人推薦
這本由關于“德魯克影響”的精彩短文構成的文集展示了德魯克管理智慧之翼之大,不可思議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站在其“若垂天之云”般的陰影下面,我們內心無不感到感激和敬畏。 ——沃倫?貝寧斯 南加州大學榮譽教授 我的朋友和導師彼得?德魯克所寫之書相當之多,而寫他之書亦不勝枚舉。但是,本書確實與眾不同。其作者是對他十分了解和理解的朋友和同事,本書中所呈現的他的思想和原則正在薪火相傳,傳授給那些即將改變未來世界的年輕人。 ——威廉?波拉德 ServiceMaster公司董事長 對于德魯克最佳管理實踐的偉大思想來說,本書既是一種發(fā)展,又是一種更新。 ——阿蘭?喬治?雷富禮 寶潔公司前董事長和首席執(zhí)行官 本書能夠幫助我們很好地理解德魯克,理解德魯克的思想和智慧如何用來解決今日世界的各種困境。 ——查爾斯?漢迪 彼得?德魯克遠非一名“管理作家”那么簡單。他名副其實地創(chuàng)造了一個根基,一個有效運轉的社會得以立乎其上的根基。在本書中,彼得最親密的同事將其絕妙的思想和崇高的理想推而廣之,擴而大之,此乃未來前進之方向。 ——鮑勃?班福德 德魯克研究院主席、領導力網絡創(chuàng)始人 德魯克學院的老師們通過出版此書,把他們在與彼得?德魯克共事過程中所學到的隱性知識變成了顯性知識。我要向他們致敬! ——野中郁次郎 日本一橋大學榮譽教授、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施樂杰出學者 這是一本獨一無二的書,能夠幫助目前和未來的管理者領略彼得?德魯克的管理智慧,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理解其真知灼見。 ——邵明路 香港光華控股董事長、德魯克管理學院創(chuàng)辦人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