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與夢想

出版時間:2012-10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威  頁數:463  字數:383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友人張威教授,20世紀80年代曾任英文版《北京周報》(Beijing Review)記者,后負笈澳洲留學,獲新聞學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比較新聞學:方法與考證》(南方日報出版社,2003),眼界開闊,內容翔實,立論公允,觀點平實,堪稱國內水平最高的同類著述。    近十年來,他又致力于外國記者與近代中國的研究項目,同樣別開生面,令人耳目一新。拙著《中國新聞社會史(插圖本)》(第二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受其啟發(fā)專辟一節(jié)“霧鎖山城”。這部《光榮與夢想:一代新聞人的歷史終結》,就是他在這片學術領域拓荒耕耘的一次集中收獲,十年磨一劍,今日把示君。按照他的說法:    本書主要考察現(xiàn)代中國歷史上某些典型的中外新聞人的命運,其中包括四組人物,一類是辛亥革命前后到中國來采訪的外國記者,包括莫理循、端納、田伯烈;一類是抗戰(zhàn)前后活躍在中國舞臺上的美國新聞記者、編輯或新聞寡頭,包括史沫特萊、斯諾、斯特朗、福斯特、白修德、易羅生、拉鐵摩爾、鮑威爾、葛爾紅、項美麗、盧斯等;一類是民國時期涌現(xiàn)出來的著名中國留美新聞人,包括徐寶璜、董顯光、馬星野、汪英賓、趙敏恒、沈劍虹、吳嘉棠、梁士純、蔣蔭恩、謝然之等;最后一類人是橫貫解放前后時期中共新聞界“五朵金花”:楊剛、戈揚、浦熙修、彭子岡以及紅色出版家韋君宜。    了解中國近代史與中國新聞史的人,一看這個名錄就知道本書的價值與意義了。這些鼎鼎有名或曾經有名的新聞人與歷史新聞人,勾連著怎樣多彩多姿、風起云涌的社會歷史,包含著幾多耐人尋味、啟人心扉的人世滄桑。不妨說,將其中任何一點延展開來,都是一部氣象萬千的時代風云錄。拜讀張威教授的這部大作之后,筆者有兩點突出印象——    其一,作者對這些人物及其新聞人生,進行了周密翔實的考證,豐富了他們的歷史形象,彌補了有關研究欠缺,糾正了一些陳陳相因的誤解與偏見。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作者游走世界,窮搜群籍,以大量珍貴的一手資料,勾勒了這些名記者或新聞人的人生軌跡,可圈可點,可欽可嘆。    同時,作者不是面面俱到、平鋪直敘地講述他們的新聞人生,而是帶著鮮明的問題意識,截取他們一生中鮮為人知的片段或側面,以生動有趣的細節(jié)勾畫了一幅幅傳神的肖像,既凸顯了更為真切的人物性格,又展現(xiàn)了更為繁復的歷史圖景。許多隱匿于歷史黑洞的細節(jié)經過作者的悉心考證和精心提煉,無不活靈活現(xiàn)地呈現(xiàn)出來,好一派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其二,本書的學術價值不僅在于鉤玄提要,爬梳剔抉,更在于考證細密、探究周密,對人物及其歷史背景的分析達到了深切洞明的境界。換言之,作者不僅遵循樸實的史學家法,步步為營,言必有據,穩(wěn)扎穩(wěn)打,論從史出,而且還顯示了非同尋常的歷史洞見。筆者尤為欣賞本書的題眼——“光榮與夢想”:“這些人物的特點是:他們投身新聞業(yè)時都滿懷壯志,試圖實現(xiàn)他們的‘光榮與夢想’,他們也的確在轟轟烈烈的大時代的新聞事業(yè)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    也許,光榮與夢想是一切純正新聞人的共同理想與宿命。古今中外一切純正的新聞人,在精神層面無不追求記者的光榮,新聞的夢想,由此不僅賦予新聞以永恒的精神魅力,而且也為自己安身立命確立了高地——所謂“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邵飄萍),“如果有來生,還是做記者”(范敬宜),“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離前線不夠近”(羅伯特·卡帕)    如今,隨著全球媒介生態(tài)的亂象叢生,比如大資本控制的喉舌對金融危機的失察與無力,默多克之流的飛揚跋扈,胡作非為,恣意踐踏公民權與自由權;隨著貌似新潮的新媒體、新理論、新名堂的層出不窮,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新聞的純正品味越來越變異,新聞的理想境界越來越模糊,新聞在不少地方仿佛成了名利場,成了技術組裝車間,成了形形色色思潮對沖的古羅馬斗獸場,而光榮與夢想亦漸行漸遠。當此時,重溫歷史上這些新聞人與名記者的人生故事,或許不無殷鑒與啟發(fā)。    是為序。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李彬

內容概要

  本書考察了中國現(xiàn)代史自民國時期以來的一些典型的中外新聞人的命運。其中包括辛亥革命前后到中國來采訪的外國記者、抗戰(zhàn)前后活躍在中國舞臺上的美國新聞記者、民國時期涌現(xiàn)出來的著名中國留美新聞人,以及新中國成立前后新聞界的“五朵金花”。
  這些人物都曾滿懷壯志,投身于轟轟烈烈的大時代新聞事業(yè)中,由于時代或個人因素他們均以悲劇終結。書中注重考據,截取他們記者生涯中鮮為人知的片段,試圖從一個側面重現(xiàn)歷史細節(jié),以豐富學界對中外新聞人物的研究。全書采用學術散文式寫法,視野開闊,可讀性強

作者簡介

張威,原《北京周報》(Beijing Review)
記者,后赴澳大利亞留學,主攻西方新聞史,1996年獲新聞學博士學位,曾任南京大學國際傳播研究所教授、所長,現(xiàn)任山東大學(威海)環(huán)境新聞與國際傳播研究中心教授、主任。
主要著作包括《比較新聞學:方法與考證》(2001)、《走過澳洲》(2002);
主要譯作包括《獲取信息:新聞、事實與權利》(2005)、《調查記者手冊:文件、數據及技巧指南》(2005)、《澳大利亞華人史》(2010)等,在CSSCI期刊發(fā)表論文近50篇,其研究領域涵蓋比較新聞學、外國記者與現(xiàn)代中國、環(huán)境新聞學。

書籍目錄

序李彬 
第一部分 歷史群像
東風西漸:中國形象的世紀傳奇(1930—2008)
“密蘇里新聞幫”與中國
光榮與夢想的終結:“冷戰(zhàn)”
  陰影下的“中國通”
舊中國留美新聞人的抉擇與命運
抗戰(zhàn)時期在華美國女記者研究
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的對外宣傳及美國記者群
第二部分 三S及其他
1936:斯諾赴紅區(qū)采訪的臺前幕后
危機與重建:斯諾的最后30年
史沫特萊的若干歷史懸疑
白修德與《時代》名人
AL斯特朗及其晚年思想研究
光榮的毀滅:另類新聞人伊羅生
第三部分 
澳洲三杰:
莫理循、端納、田伯烈
澳大利亞新聞人在近代中國的冒險
喬治?莫理循的隱蔽戰(zhàn)爭(1899—1911)
捍衛(wèi)歷史:端納回憶錄與美國記者賽爾
民國第一洋顧問端納書信解密
端納北京佚事考(1913—1928)
抗戰(zhàn)時期田伯烈的身份轉變與心態(tài)
第四部分 
“五朵金花”與殉道者之夢
引言
楊剛之謎
浦熙修:理想的悖謬
子岡:無法無天亦無悔
戈揚:背叛者的困惑
韋君宜:最后的搏擊
附錄A: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B:人名中英文對照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大陸報》設在上海四川路126弄11號,1911年8月出刊,密勒為總編,克勞為夜班編輯兼記者,月薪300美元。密勒以《大陸報》為基地,推行了一場版式和內容的革新。該報打破了中國沿海城市英國報紙的壟斷格局。上海讀者熟悉的充滿廣告的頭版不見了,代之以重大新聞,而且還是有關中國的本地新聞,而把“中國新聞登載在世界性報紙的頭版,無疑是一次真正的革命”。密劻和克勞經常在深夜為本地頭條新聞而焦急,而且懷疑他們是否能將這個方針堅持下去。 當時中國的一些西方報刊只注重反映西方人在中國的生活和動態(tài),而鮮有對中國人的報道。《大陸報》意在報道中國事務,試圖打破過去西方報紙“漠視中國本地新聞”的格局,為華人提供一個發(fā)表意見的論壇,維護中國的尊嚴。密勒的宗旨之一是促進上海外國人社區(qū)與中國人之間的聯(lián)系,為此目的,他的董事會吸引了不少中國名人,比如伍廷芳和唐紹儀。有學者認為,當時,密勒試圖“影響美國的對華政策……”他的反帝親中立場不僅直接影響了克勞、鮑威爾,也影響了此后一大批接踵而來的美國記者。研究者法蘭奇(Paul French)評論說: 密勒對西方列強在中國的動機持懷疑態(tài)度,他知道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因此成了一大批聲援中國的西方記者的楷模和導師,以后的克勞特別是鮑威爾也如此。他們的風格各有不同:密勒對中國的報道更富于學者精準的理性氣質,克勞的報道偏重個人感受,鮑威爾在q—國問題上見多識廣…… 1911年10月,長江洪水泛濫,英人投資的上?!蹲至治鲌蟆罚∟orth Ohina Daily Arews)對此視而不見,而密勒則派記者克勞前往漢口進行了現(xiàn)場報道。次年1月,克勞前往南京報道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的盛況,他不僅采訪了孫中山,還在《大陸報》頭版獨家刊登了臨時大總統(tǒng)的1號公告,并詳細披露了辛亥革命,介紹孫中山等革命黨人,使美國了解和同情這些革命黨人。 《大陸報》的崛起令人矚目,但也很快就遭到了報復,老牌的《字林西報》阻遏人們購買《大陸報》的股票,并慫恿客戶撤回在該報上的廣告。初露鋒芒的《大陸報》垮臺了,1915年密勒辭去該報主編。1917年,在葛蘭的支持下,他又創(chuàng)辦了《密勒氏評論報》(Millard’s Renew of the Far East)。此時,他請求自己的同鄉(xiāng)、密大新聞學院院長沃特·威廉為該報推薦一名助理編輯,威廉推薦了剛剛畢業(yè)的約翰·鮑威爾。 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遠東活動著大約50名密大新聞學院出身的記者,其中有30名在中國,這都是因為密勒在中國的關系。密勒搬來了密大新聞學院畢業(yè)的鮑威爾,幾年后,鮑威爾又聘用了手持威廉院長介紹信的斯諾,《密勒氏評論報》成了密大新聞學院畢業(yè)生的基地,也是“密蘇里新聞幫”源源不斷通往中國的重要渠道之一。院長威廉被稱現(xiàn)代新聞業(yè)之父,而密勒則被稱為“美國新聞業(yè)的中國之父”。密勒似乎有一種責任感,就是要將“美國中西部的記者輸送到世界各地”。而他的許多精神特征也深深影響了“密蘇里新聞幫”的每個成員。斯諾曾表示密勒的反殖民、反帝、主張民族的平等和獨立,以及共和等思想對自己影響很大。

后記

2000年夏季,適逢我回國執(zhí)教后的第二個夏天,在河北大學舉辦的一次學術講座中,我聆聽了方漢奇教授的報告。那是關于1949年以前一些新聞學子的故事,其中包括董顯光、汪英濱等,因為這些人在正史中出現(xiàn)得少,甚至根本未被提及,故我感到十分新鮮。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我開始注意搜集這些人的資料。在漫漫史海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令人深思的現(xiàn)象:這些早年引領中國新聞現(xiàn)代化進程的留美學人,最后大都很背運,他們的悲慘結局與當年的踔厲風發(fā)大相徑庭。留在大陸的汪英濱、趙敏恒,其生命在20世紀50年代就終止了,蔣蔭恩好歹挨到了“文化大革命”。不僅是這些舊式新聞人,一些紅色黨報的記者也難逃厄運。中共新聞“四大名旦”在70年代時就已折損了楊剛和浦熙修,其他兩位也飽受摧殘。    我在研究澳大利亞新聞史時,順便考察了那些近當代到中國來冒險的西方記者的命運,竟也發(fā)現(xiàn)了同樣令人震撼的結果——這些影響了近代中國的“中國通”們亦多有不幸的結局:莫理循58歲客死英倫,端納病歿中國——皆因晚年顛沛流離以及郁郁不得志;1943年約翰·鮑威爾回美國時,雙足壞死的他是坐著輪椅被人從船上抱下來的;而斯諾在英年背井離鄉(xiāng)、遠走瑞士;海倫晚年窮困潦倒,為支付到中國的旅費竟要砸鍋賣鐵;克里斯托弗·蘭德從六層樓上凌空墜下自殺;杰克·貝爾登回美國后無法以筆謀生,竟跑到法國去當出租車司機。    當然,在往昔的中外新聞巨子中也有少數風光依舊的,比如:白修德在經過了一番痛苦的徘徊之后,重返美國新聞主流,力奪普利策獎;沈劍虹最后做了臺灣駐美大使。不過,這兩人是非常獨特的,他們的共同點是徹底改變了自己年輕時的理想。堅持“無冕之王”的“光榮與夢想”的新聞人,大都命運多舛。我在本書最后部分探討了中國現(xiàn)代新聞出版業(yè)的五位巾幗女俠的命運,也證實了上述結論。這也是我將本書的名字叫做“光榮與夢想”的初衷。我在描寫他們時能感到這些前輩身上的悲壯之風。    無論是研究舊中國新聞人還是西方來華記者,國內研究的現(xiàn)狀并不樂觀。我在20年前就注意到一個事實,在大量人文歷史學科研究領域中,歷來是“西風壓倒東風”,現(xiàn)在看來,這種狀況仍未得到根本改善。能為扭轉這種局面做些推動,應為幸事;而推動的基礎工作,就是讓更多的年輕有為的新聞史學者,在宏觀上開拓視野,在微觀上聚精發(fā)微,拿出一些闡發(fā)歷史的力作。2011年11月初,60名中外新聞史學者匯集在山東大學威海學術交流中心,在首屆“外國記者/媒體與近當代中國”國際論壇上對上述目標做了一次有力的推動。作為會議的發(fā)起人和組織者之一,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從細微處觀察,歷史學家的任務是將歷史檔案、歷史記憶中的歷史價值描述、凸現(xiàn)出來,以期讓讀者從中認識歷史。就像學者劉東所言:“歷史學家最根本的過人之處,就在于擅長把支離破碎、斷裂殘破,枯燥無味的現(xiàn)存史料,點化成讓人興味盎然的完整敘述,以期對往事來龍去脈有更多的了解。”    歷史學家當然是個人化的,也就是在闡述歷史時不可避免地要留下個人的印記。北島說:“那些浩繁文獻中的碎片,是通過歷史學家的手連綴起來的。歷史給歷史學家想象與闡釋的空間,歷史學家賦予歷史個人化的性格?!睂W者個人化的主觀印記越少,就越能展現(xiàn)客觀歷史。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史家要盡可能展示史料的原始風貌,避免對詮釋的濫用,避免觀點在敘述中凸顯,而要在材料的鋪陳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尋求一種“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境。作為一個蹣跚起步的歷史學人,這也是我近年來的粗淺體會。    研究歷史是一個艱難的歷程,但也是一個充滿愉悅的歷程。在檔案館里閱讀那些發(fā)黃的報紙、照片和風云人物的手稿時,內心常會激起陣降悸動。透過前人的筆觸,能更加近切地與歷史交流,就像在與他們談心。生命的擴張有很多方式,旅行是一種,閱讀史料也是一種,且是一種更為深邃的心靈擴展。我對前人留下的歷史記錄充滿感激之情,無論這些前人是精英巨擘還是普通百姓。    本書中的作品是我研究新聞史的初步總結,時間穿越了十年,希望從一個側面來反映歷史,對關心我的讀者有個交代。書中的錯訛都由我個人承擔。感謝方漢奇教授對我最初的啟發(fā),以及對我求教時耐心而及時的回復;我對郭鎮(zhèn)之教授給予“外國記者/媒體與近當代中國”國際論壇的慷慨支持充滿敬意;感謝李彬教授多年來對我的鼓勵、黃瑚教授給我的指點、我的科研助理盧健、廖婧玙以及研究生賴慧、袁麗紅、張倩倩、李帥給我的種種幫助。我向悉心編輯本書的清華大學出版社編輯紀海虹女士深表敬佩。朋友阿春在我人生低谷時給我以強有力的支持,我會始終銘記在心。最后,我要感謝我的女兒依眉,她幾乎從一出生起就目睹父親伏在故紙堆上忙亂。從三歲到七歲,依眉有很多時光是與父親在圖書館或檔案館中度過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她會安靜地坐在一旁閱讀畫冊;只有極個別的幾次,她會在書架間奔跑與父親捉迷藏……    張威2012年新年    山東大學(威海)國際傳播研究中心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光榮與夢想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新聞人的光榮與夢想,值得一看。
  •   希望看完以后,能對民國那段歷史有更深的理解
  •   在吉大圖書館借的 看了好多天沒看完 因為要像記筆記一樣記 這樣經典的好書 干脆入手一本
  •   還不錯吧啦啦啦laalla
  •   書其實很好,可以了解中國新聞史,但是閱讀性不高
  •   很喜歡這本書。包裝很好,紙質好,內容好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