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

出版時間:2012-2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朱大誠,于遠望 主編  頁數:355  

內容概要

  《生理學(供臨床、基礎、預防、口腔醫(yī)學類專業(yè)用)》根據培養(yǎng)目標和教學大綱要求,系統介紹了生理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全書力求做到概念簡明,表達準確,邏輯條理清晰,內容深入淺出、易懂,圖文并茂,有利于教學和學生自學。部分知識點以“知識鏈接”方式介紹了新知識、新進展、與臨床工作的聯系等,增強了教材的趣味性和啟發(fā)性。每章后的復習思考題便于學生復習檢測。書后列出的“參考文獻”為學生尋求相關知識提供了途徑。教材還特將“衰老”作為一章,較系統地介紹了衰老與壽命、老年人機體功能變化、心理特點、延緩衰老的途徑等,為各校教學提供參考。本書可作為高等醫(yī)藥院校臨床醫(yī)學、中西醫(yī)結合臨床、中醫(yī)學、針灸推拿、預防、基礎、口腔、麻醉、影像、護理、法醫(yī)等專業(yè)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研究生及青年教師的參考用書。
  

書籍目錄

第1章 緒論 
 第1節(jié) 生理學的研究內容和方法 
  一、生理學的研究內容 
  二、生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2節(jié) 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征 
  一、新陳代謝 
  二、興奮性 
  三、適應性 
  四、生殖 
 第3節(jié) 機體的內環(huán)境及其穩(wěn)態(tài) 
  一、體液與內環(huán)境 
  二、穩(wěn)態(tài) 
 第4節(jié) 機體功能的調節(jié) 與自動控制原理 
  一、機體生理功能的調節(jié) 方式 
  二、機體功能活動的控制系統 
第2章 細胞的基本功能 
 第1節(jié) 細胞膜的跨膜物質轉運 
  一、細胞膜的基本結構 
  二、細胞膜的跨膜物質轉運方式   
 第2節(jié) 細胞的跨膜信號轉導 
  一、細胞的跨膜信號轉導概念及特征 
  二、跨膜信號轉導的主要途徑 
 第3節(jié) 細胞的生物電現象 
  一、細胞的生物電現象及其記錄方法 
  二、靜息電位及其產生機制 
  三、動作電位及其產生機制 
  四、細胞興奮的引起和傳導 
  五、細胞興奮后興奮性的周期性變化 
 第4節(jié) 肌細胞的收縮功能 
  一、骨骼肌細胞的收縮功能 
  二、平滑肌細胞的收縮功能 
第3章 血液 
 第1節(jié) 血液的組成與特性 
  一、血液的組成及血量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三、血液的功能 
 第2節(jié) 血細胞生理 
  一、紅細胞 
  二、白細胞 
  三、血小板 
  四、血細胞的生成、調節(jié) 與破壞 
 第3節(jié) 血液凝固與纖維蛋白溶解 
  一、血液凝固 
  二、纖維蛋白溶解 
 第4節(jié) 血型與輸血 
  一、血型與紅細胞凝集 
  二、紅細胞血型 
  三、輸血原則 
第4章 血液循環(huán) 
 第1節(jié) 心臟的泵血功能 
  一、心臟泵血的過程和機制 
  二、心臟泵血功能的評定 
  三、影響心輸出量的因素 
  四、心臟泵血功能的儲備 
  五、心音和心音圖 
 第2節(jié) 心肌的生物電活動和生理特性 
  一、心肌細胞的分類 
  二、心肌細胞的生物電現象 
  三、心肌的生理特性 
  四、體表心電圖 
 第3節(jié) 血管生理 
  一、各類血管的結構及功能特點 
  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壓 
  三、動脈血壓和動脈脈搏 
  四、微循環(huán) 
  五、組織液、淋巴液的生成與回流 
  六、靜脈血壓和靜脈回心血量 
 第4節(jié) 心血管活動的調節(jié)  
  一、神經調節(jié)  
  二、體液調節(jié)  
  三、自身調節(jié)  
 第5節(jié) 器官循環(huán) 
  一、冠脈循環(huán) 
  二、肺循環(huán) 
  三、腦循環(huán) 
第5章 呼吸?!?br /> 第1節(jié) 肺通氣 
  一、呼吸道的結構與功能 
  二、肺通氣原理 
  三、肺容積和肺容量 
  四、肺通氣量和肺泡通氣量 
 第2節(jié) 呼吸氣體的交換 
  一、氣體交換的原理 
  二、氣體交換的過程 
  三、影響肺泡氣體交換的因素 
 第3節(jié) 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一、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二、氧的運輸 
  三、二氧化碳的運輸 
 第4節(jié) 呼吸運動的調節(jié)  
  一、呼吸中樞 
  二、呼吸節(jié) 律的形成 
  三、呼吸運動的反射性調節(jié)  
  四、病理性周期性呼吸 
第6章 消化和吸收 
 第1節(jié) 概述 
  一、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 
  二、消化腺分泌功能 
  三、消化道的神經支配及其作用 
  四、消化道內分泌功能 
 第2節(jié) 口腔內消化 
  一、唾液的分泌 
  二、咀嚼與吞咽 
 第3節(jié) 胃內消化 
  一、胃液的分泌 
  二、胃的運動 
 第4節(jié) 小腸內消化 
  一、胰液 
  二、膽汁 
  三、小腸液 
  四、小腸的運動 
 第5節(jié) 大腸的功能 
  一、大腸液和大腸內細菌的作用 
  二、大腸的運動和排便 
 第6節(jié) 吸收 
  一、吸收的部位及機制 
  二、主要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 
第7章 能量代謝和體溫 
 第1節(jié) 能量代謝 
  一、機體的能量來源與去路 
  二、能量代謝的測定 
  三、影響能量代謝的因素 
  四、基礎代謝 
 第2節(jié) 體溫及其調節(jié)  
  一、人體正常體溫及生理變動 
  二、機體的產熱與散熱 
  三、體溫調節(jié)  
第8章 腎的功能 
 第1節(jié) 腎的結構與腎血液循環(huán)特點 
  一、腎的結構 
  二、腎的血液循環(huán)特點 
  三、腎血流量的調節(jié)  
 第2節(jié) 腎小球的濾過功能 
  一、濾過膜及其通透性 
  二、腎小球有效濾過壓 
  三、腎小球濾過率與濾過分數 
  四、影響腎小球濾過的因素 
 第3節(jié) 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一、na+、c1-和水的重吸收 
  二、hco3-的重吸收與hi-的分泌 
  三、nh3的分泌與h+、hco3的轉運的關系 
  四、k+的重吸收和分泌 
  五、鈣的重吸收 
  六、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 
 第4節(jié) 尿液的濃縮和稀釋 
  一、尿濃縮和稀釋的過程 
  二、尿農縮和稀釋的機制 
  三、影響尿濃縮和稀釋的因素 
 第5節(jié) 尿生成的調節(jié)  
  一、腎內自身調節(jié)  
  二、神經和體液調節(jié)  
 第6節(jié) 血漿清除率 
  一、血漿清除率的測定方法 
  二、測定血漿清除率的意義 
 第7節(jié) 尿的排放 
  一、膀胱與尿道的神經支配 
  二、排尿反射 
第9章 神經系統 
 第1節(jié) 神經系統的基本組成與功能 
  一、神經元與神經纖維 
  二、神經膠質細胞 
 第2節(jié) 神經元間的信息傳遞 
  一、突觸的結構與分類 
  二、經典化學性突觸傳遞 
  三、神經遞質與受體 
 第3節(jié) 反射中樞活動的一般規(guī)律 
  一、反射與反射中樞 
  二、中樞神經元的聯系方式 
  三、反射中樞內興奮傳遞的特征 
  四、中樞抑制 
 第4節(jié) 神經系統的感覺分析功能 
  一、脊髓的感覺傳導功能 
  二、丘腦及其感覺投射系統 
  三、大腦皮質的感覺分析功能 
  四、痛覺 
 第5節(jié) 神經系統對軀體運動的調節(jié)  
  一、脊髓對軀體運動的調節(jié)  
  二、腦干對肌緊張和姿勢的調節(jié)  
  三、小腦對軀體運動的調節(jié)  
  四、基底神經核對軀體運動的調節(jié)  
  五、大腦皮質對軀體運動的調節(jié)  
 第6節(jié) 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的調節(jié)  
  一、自主神經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特點 
  二、內臟活動的中樞調節(jié)  
 第7節(jié) 腦的高級功能 
  一、大腦皮質的生物電活動 
  二、覺醒和睡眠 
  三、學習與記憶 
  四、語言寸樞和大腦皮質功能的一側優(yōu)勢 
第10章 感覺器官 
 第1節(jié) 概述 
  一、感受器與感覺器官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第2節(jié) 視覺器官 
  一、眼的折光功能 
  二、視網膜的感光換能功能 
  三、與視覺有關的幾種生理現象 
 第3節(jié) 聽覺器官 
  一、外耳和中耳的傳音功能 
  二、內耳的感音作用 
 第4節(jié) 前庭器官 
  一、前庭器官的感受裝置和適宜刺激 
  二、前庭反應和眼震顫 
 第5節(jié) 嗅覺與味覺 
  一、嗅覺 
  二、味覺 
第11章 內分泌 
 第1節(jié) 概述 
  一、激素的分類 
  二、激素的傳遞方式 
  三、激素作用的特征 
  四、激素作用的機制 
 第2節(jié) 下丘腦與垂體 
  一、下丘腦與垂體的聯系 
  二、腺垂體 
  三、神經垂體 
 第3節(jié) 甲狀腺 
  一、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與代謝 
  二、甲狀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三、甲狀腺功能的調節(jié)  
 第4節(jié) 甲狀旁腺和甲狀腺c細胞 
  一、甲狀旁腺激素 
  二、降鈣素 
  三、1,25-二羥維生素d3 
 第5節(jié) 腎上腺 
  一、腎上腺皮質 
  二、腎上腺髓質 
 第6節(jié) 胰島 
  一、胰島素 
  二、胰高血糖素 
 第7節(jié) 其他激素 
  一、前列腺素 
  二、松果體的激素 
  三、瘦素 
第12章 生殖 
 第1節(jié) 男性生殖 
  一、睪丸的生精功能 
  二、睪九的內分泌功能 
  三、睪丸功能的調節(jié)  
 第2節(jié) 女性生殖 
  一、卵巢的生卵功能 
  二、卵巢的內分泌功能 
  三、卵巢功能的調節(jié)  
  四,月經周期 
 第3節(jié) 妊娠與分娩 
  一、受精與著床 
  二、胎盤激素與妊娠的維持 
  三、分娩 
  四、授乳 
 第4節(jié) 性生理 
  一、性成熟的表觀 
  二、性反應 
  三、性行為的調節(jié)  
 第5節(jié) 避孕的生理學基礎 
  一、影響生殖細胞生成和成熟 
  二、防止卵受精 
  三、影響著床 
  四、使胚胎由于宮排出 
第13章 衰老 
 第1節(jié) 衰老與壽命 
  一、衰老的定義與機制 
  二、人的壽命 
 第2節(jié) 老年人機體功能變化 
  一、外貌—形體的變化 
  二、機體構成成分的變化 
  三、組織器官的基本變化 
  四、各系統功能的變化 
 第3節(jié) 老年人心理特點 
  一、記憶力減退 
  二、液態(tài)智力與晶態(tài)智力互補 
  三、情緒穩(wěn)定性下降 
  四、性格變化特點 
 第4節(jié) 延緩衰老的途徑 
  一、保持良好的情緒和心理狀態(tài) 
  二、堅持適當的勞動和運動 
  三、科學合理的飲食調養(yǎng) 
  四、積極防治疾病 
  五、保證合理的休息和睡眠 
  六、保護和創(chuàng)造宜居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中英文索引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按性質的不同,刺激可分為:物理性刺激,如電、溫度、聲波、光和放射線等;化學性刺激,如酸、堿、藥物等;生物性刺激,如細菌、病毒等;社會心理性刺激,如情緒波動、社會變革等。機體、組織、細胞受刺激后所發(fā)生的一切變化稱為反應(reachon),如腺細胞的分泌活動、神經細胞動作電位的形成和傳導、肌細胞的收縮等都屬于反應。反應的外在表現形式有興奮和抑制兩種類型。興奮(excitement)表現為在接受刺激后由相對靜止轉為活動狀態(tài),或由弱活動轉為強活動。抑制(inhibition)表現為在接受刺激后由活動轉為靜止狀態(tài),或由強活動轉為弱活動。刺激究竟引起興奮還是抑制,主要取決于刺激的質和量,同時也取決于組織、細胞的功能狀態(tài)和生理特性。興奮與抑制是反應過程中的既對立統一又相輔相成、還可相互轉變的兩個過程。機體組織、細胞的興奮性有高低之分。若機體組織、細胞對弱的刺激能產生興奮反應,說明興奮性高;相反,需用很強的刺激才能引起興奮反應,表明興奮性低;如果對任何強大的刺激都不產生興奮反應,則興奮性為零。不同的組織細胞的興奮性是不一樣的,即使同一細胞,在不同狀態(tài)下,興奮性也是不一樣的。三、適應性機體根據內外環(huán)境的變化而調整體內各部分活動和關系,以維持機體與環(huán)境的平衡狀態(tài)的功能稱為適應性(adaptability)。如果生物體不能適應這種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這種物種將逐漸被淘汰;相反,如能適應,機體才能生存,即適者生存,這是生物進化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人體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當遇到各種突然而強烈的環(huán)境條件的改變時,能迅速做出適應性反應,以保護機體免受其害。適應分為行為適應和生理適應兩種。行為適應通常有軀體活動的改變,如在低溫環(huán)境中機體會出現趨熱活動,遇到傷害性刺激時會出現躲避活動。行為適應在生物界普遍存在,屬于本能性適應。生理適應指身體內部的協調性反應,如在高原低氧環(huán)境中生活的人血液中紅細胞數量和血紅蛋白含量會增加,以增強運輸氧的能力,就屬于生理性適應。但機體的適應性是有一定限度的,若超出一定限度,將會產生適應不全,甚至導致病理性損害。

編輯推薦

《生理學(供臨床、基礎、預防、口腔醫(yī)學類專業(yè)用)》特點:教學實用性、全國多所醫(yī)藥院校聯合編寫、專業(yè)適用性、緊扣生理學教學大綱、結構簡明性、體現現代與傳統教學的有機結合、內容創(chuàng)新性、突出專業(yè)領域新理念與新技術。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生理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就是是教材形式的,可能是我買錯了
  •   好書,相對其他的,實惠,內容閱讀中!就是當當客服令顧客不滿意,已向它申明更改未發(fā)貨訂單的聯系方式,結果號碼原封不動,差點就成拒收,幸好交易員特意送貨上門
  •   這本書很好 ,體系很完整
  •   還沒看 應該和其他版本的差不多
  •   書的紙質本身質量一般,很薄、稍微放一段時間馬上變黃的那種。
    馬上學醫(yī)了,本來想自學一下基礎知識,但這本書太專業(yè)了,有的地方看不懂??磥碇贿m合做教科書,伴隨老師的講解才能完全參透吧。
  •   還不錯,就是有點太專業(yè)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