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學(第二版)

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高其才  頁數(shù):458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法理學是法學的主要理論學科,法律教育的基礎課程、核心課程。法理學通過研究法的現(xiàn)象來探尋法的內(nèi)在規(guī)律,探討法的普遍原理或最高原理,討論法律實踐和法學中帶有根本性、規(guī)律性的問題。
高其才的這本本書全面討論法的一般理論、法律價值理論、法律演進理論、法律運行理論、法律與社會理論,從歷史態(tài)度、多元視角、全球背景、中國情懷諸方面進行法理學思考,注重科學性,強調(diào)時代性,突出資料性,富有可讀性。本書內(nèi)容全面,體系合理,概念清晰、準確,分析簡明、透徹,難點、重點突出。
本書出版后因特色鮮明而受到學界和社會的肯定。在第一版的基礎上,第二版充實了內(nèi)容,吸納了最新成果,改正了錯漏。
讀者對象:法律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師生,法律實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對法律、法學有興趣的其他讀者。

作者簡介

高其才,男,漢族,1964年9月出生,浙江省慈溪市人。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5年7月在重慶西南政法學院(現(xiàn)西南政法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1993年8月在武漢大學獲法學碩士學位;2002年5月在中國政法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
1985年7月至1997年11月,在武漢中南政法學院(現(xiàn)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法律系工作;1997年12月至今,在清華大學法學院任教。兼任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法研究會副會長。
主要從事法理學、法社會學的教學和研究。著有《法理學》、《中國習慣法論》、《中國少數(shù)民族習慣法研究》、《農(nóng)民法律意識與農(nóng)村法律發(fā)展》(合著)、《司法公正觀念源流》(合著)、《瑤族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的法律問題研究》(合著)、《中國法律制度概要》(合著)等,主編《法理學》、《法律基礎》等。發(fā)表《當代中國法治建設的兩難境地》、《法理學發(fā)展值得思考的幾個問題》、《現(xiàn)代立法理念論》等論文60多篇。

書籍目錄

導論
一、法學
二、法理學
第一編 法律一般理論
第一章 法概念
第一節(jié) 法的詞義
第二節(jié) 法律特征
第三節(jié) 法的本質(zhì)
第二章 法律要素
第一節(jié) 法律要素概述
第二節(jié) 法律原則
第三節(jié) 法律規(guī)則
第四節(jié) 法律概念
第三章 法律體系
第一節(jié) 法律體系概述
第二節(jié) 法律部門
第三節(jié) 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
第四節(jié) 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的規(guī)范化和系統(tǒng)化
第四章 法律淵源
第一節(jié) 法律淵源概述
第二節(jié) 法律淵源的分類
第三節(jié) 當代中國的法律淵源
第五章 法律分類與法律效力
第一節(jié) 法律分類
第二節(jié) 法律效力
第六章 法律關系
第一節(jié) 法律關系概述
第二節(jié) 法律關系的分類
第三節(jié) 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第四節(jié) 法律事實
第七章 法律行為
第一節(jié) 法律行為概述
第二節(jié) 法律行為的結構和種類
第三節(jié) 合法行為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一節(jié) 法律責任概述
第二節(jié) 法律責任的構成
第三節(jié) 法律責任的認定和歸結
第四節(jié) 法律責任承擔的方式
第二編 法律價值理論
第九章 法律作用
第一節(jié) 法律作用概述
第二節(jié) 正確認識法律作用
第十章 法律價值
第一節(jié) 法律價值概述
第二節(jié) 法律價值的種類
第三節(jié) 法律價值的沖突及其解決
第三編 法律演進理論
第十一章 法律起源
第一節(jié) 法律起源概述
第二節(jié) 法律產(chǎn)生的根源和規(guī)律
第十二章 法律發(fā)展
第一節(jié) 法律發(fā)展概述
第二節(jié) 法律歷史類型
第三節(jié) 資本主義法
第四節(jié) 社會主義法
第五節(jié) 法律繼承與法律移植
第六節(jié) 法律的未來
第十三章 法制現(xiàn)代化
第一節(jié) 法制現(xiàn)代化概述
第二節(jié) 法律文化
第三節(jié) 法律意識
第十四章 法治理論
第一節(jié) 法制與法治
第二節(jié) 法治的原則與局限
第三節(jié) 當代中國的法治建設
第四編 法律運行理論
第十五章 法律制定
第一節(jié) 法律制定概述
第二節(jié) 當代中國法律制定的原則
第三節(jié) 當代中國法律制定的程序
第四節(jié) 立法技術
第十六章 法律執(zhí)行
第一節(jié) 法律執(zhí)行概述
第二節(jié) 法律執(zhí)行的種類
第三節(jié) 當代中國法律執(zhí)行體系
第四節(jié) 當代中國法律執(zhí)行的原則
第十七章 法律適用
第一節(jié) 法律適用概述
第二節(jié) 司法公正
第三節(jié) 當代中國的法律適用
第四節(jié) 法律發(fā)現(xiàn)
第五節(jié) 法律職業(yè)
第六節(jié) 法律思維
第十八章 守法與違法
第一節(jié) 守法
第二節(jié) 違法
第十九章 法律監(jiān)督
第一節(jié) 法律監(jiān)督概述
第二節(jié) 當代中國的法律監(jiān)督體系
第二十章 法律解釋與法律推理
第一節(jié) 法律解釋
第二節(jié) 法律推理
第五編 法律與社會理論
第二十一章 法律與社會關系概述
第一節(jié) 社會概述
第二節(jié) 法律的社會基礎
第三節(jié) 法律對社會的調(diào)整
第二十二章 法律與經(jīng)濟
第一節(jié) 法律與經(jīng)濟基礎
第二節(jié) 法律與市場經(jīng)濟
第三節(jié) 法律與財產(chǎn)
第四節(jié) 法律與利益
第五節(jié) 法經(jīng)濟學
第二十三章 法律與科學技術
第一節(jié) 科學技術對法律的影響
第二節(jié) 法律對科學技術的作用
第三節(jié) 法律與科學技術的發(fā)展
第二十四章 法律與政治
第一節(jié) 法律與政治的關系
第二節(jié) 法律與政策的關系
第三節(jié) 法律與當代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
第二十五章 法律與國家
第一節(jié) 國家的含義
第二節(jié) 法律與國家的關系
第二十六章 法律與道德
第一節(jié) 法律與道德的關系
第二節(jié) 中國古代的法律與道德關系
第三節(jié) 立法的道德限制
第四節(jié) 法律與道德的矛盾
第二十七章 法律與宗教
第一節(jié) 法律與宗教概述
第二節(jié) 中國的法律與宗教
第二十八章 法律與人權
第一節(jié) 人權概述
第二節(jié) 法律與人權
第三節(jié) 當代中國人權的法律保障
參考文獻
后記
第二版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三、法律效力范圍 法律效力也稱法律的適用范圍,是指法律對哪些人、在什么空間、時間范圍內(nèi)有效。一般認為,法律效力包括對人的效力、空間效力和時間效力三個方面。 (一)法律對人的效力 法律對人的效力,是指法律對哪些人具有拘束力,即法律對什么樣的自然人和法人適用。 由于歷史發(fā)展階段和國情的不同,各國在法律對人的效力方面先后確立過不同的原則,主要有以下四種。 (1)屬人主義原則。一國的法律對具有本國國籍的公民和本國登記注冊的法人適用,不論其是在本國領域內(nèi)還是在本國領域外。在本國領域內(nèi)的外國人,則不適用該國法。 (2)屬地主義原則。一國的法律對其主權管轄范圍內(nèi)的一切人均有效,包括本國人、外國人和無國籍人。本國人在本國領域外則不受約束。 (3)保護主義原則。任何人只要損害了一國的利益,不論損害者的國籍與所在地域,該國法律都對其有效。 (4)以屬地主義為基礎,屬人主義、保護主義為補充原則。這是近代以來大多數(shù)國家所采用的原則。我國的法律對人的效力方面也采用這一原則。 根據(jù)我國法律的規(guī)定,法律對人的效力包括兩個方面。 (1)對中國人的法律效力。我國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我國法律適用于中國領域內(nèi)的所有公民、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團、企事業(yè)單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中國人在中國領域外的法律適用問題比較復雜,原則上仍受中國法律的保護,并履行中國法律所規(guī)定的義務。但由于各國法律規(guī)定不同,既要尊重所在國司法主權,又要遵守國際條約或慣例,因而往往發(fā)生法律適用的沖突。對此。既要維護中國的主權,又要尊重他國主權,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協(xié)商解決。我國《民法通則》第143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定居國外的,他的民事行為能力可以適用定居國法律。”我國刑法也規(guī)定,中國公民在中國領域外犯中國刑法規(guī)定之罪的,適用中國刑法。 (2)對外國人的法律效力。根據(jù)國家主權原則,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內(nèi),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均適用中國法律,特別在刑事方面。我國《憲法》第32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護在中國境內(nèi)的外國人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在中國境內(nèi)的外國人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薄睹穹ㄍ▌t》第8條規(guī)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nèi)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本法關于公民的規(guī)定,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nèi)的外國人、無國籍人,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pre>

編輯推薦

《清華大學法學系列教材:法理學(第2版)》出版后因特色鮮明而受到學界和社會的肯定。在第一版的基礎上,第二版充實了內(nèi)容,吸納了最新成果,改正了錯漏。讀者對象:法律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師生,法律實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對法律、法學有興趣的其他讀者。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法理學(第二版)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0條)

 
 

  •   在法理學課本里來說算是比較有趣的了,個人風格相對比較明顯,還不錯。。。
  •   高其才的書,比起張文顯的有很多不同,值得一讀,眼前一亮
  •   只有真正的讀到這本書才能真正的感覺到高其才老師的知識淵博,你才能感覺到這是一本真正的好書!有一種到達知識的海洋的感覺!你購買了真的是物超所值??!
  •   諸家觀點都有所顯示
  •   本書較第一版更加成熟,思想獨特,沖破了常規(guī)法理思維
  •   非常好,雖是教材,但是作品,著作,值得一讀
  •   書質(zhì)量不錯,值得看。看著是正版的
  •   good。書很好的,值得一讀。
  •   很好的書呢,哈哈,質(zhì)量很好,看的很清晰
  •   這本書挺好的 當當很給力 買正版就得來這啊
  •   很好的書,希望倉庫人員找書的時候不要亂劃封面。。
  •   不錯的一本法理學教材。
  •   就是略有點枯燥。。不過也是很好的
  •   比一般寫法要生動很多,有引入的案例
  •   仔細研讀受益匪淺
  •   案例的應用。很重要!!
  •   書送來上下封面都折了,但不影響看。
  •   考研用,不錯。。
  •   書很好,沒有一點皺褶,雖然還沒開始看,嘿嘿,不過很喜歡。
  •   光是看到已經(jīng)有讀的欲望了,喜歡的排版喜歡的紙質(zhì)
  •   發(fā)貨速度可以,書的質(zhì)量也不錯,很滿意
  •   書還不錯挺有幫助的
  •   正在細讀......
  •   好,寫的好好,
  •   不錯的書,希望自己認真看?。。。。。。。?!認真看@@@@
  •   很好,看了
  •   不錯不錯,是正版的,還便宜
  •   高老師的作品?。。。≠?!
  •   如題目,在法律行為、法律責任等章節(jié)出現(xiàn)了致命的空白頁現(xiàn)象,根本木有字。
    如不是上述問題則肯定是滿分了,此書不同于平日所見的法理學教材,體現(xiàn)了清華專用教材的特點,輕意識形態(tài)而重學理,評價客觀。對歷史法學派和哲理法學派的傾向性是其特別點。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是顯而易見并在當今學術界是可期不可求的。
    不過,雖然就扉頁的出版日期來看是最新的,但總感覺跟清華南門口賣的教材似不太一樣,沒那個那么厚,但卻比那個頁面寬大。清華南門口的清華出版社專營點的此書形狀大小和厚度都跟法理學閱讀文獻很像,此點不解。
    此書非常適合考研的朋友,即使不考清華,其中所涉及的原理性論述也是很適合理論性強的法學院的,當然,如果考政法大學的話,看大紅皮就足夠了。
  •   與張文顯的法理學相比,高其才老師的書具備了理論與實踐以及實際的結合,很容易讀懂,也比較不枯燥,是學習法理學的很好的入門教材!
  •   剛來時我摸了一下,紙張質(zhì)量沒的說的,可惜我買錯書了,還好是同個主編,差別不大,但這本貴點
  •   還沒看,感覺會錯
  •   高爺爺?shù)臅?,最大的特色,就是將枯燥的法理,通過案例的解讀,增加了不少趣味。但是對某些的探討略顯簡略,需要多看些其他的書籍。
  •   書的內(nèi)容自然是很好,但是我懷疑書不是正版,才剛到手不到一下午,封面就卷的很嚴重。
  •   內(nèi)容很簡潔,不過有些地方似乎比較雜。
  •   初學者的教材而已。
  •   書比較新,沒有殘缺,價格有點貴,快遞還可以。
  •   還可以,唯一的不足就是封面有點舊。
  •   書是好書,還沒看完。
  •   易懂,很好。。。。。。。。。
  •   我只要教科書,不是要馬克思的**思想的法理學!真希望有一本學術方面的書,不要帶馬克思思想的法理學!感覺這本書比別的書強,把馬克思單獨列了出來,可以不看!
  •   書是寄來了,但是包裝很簡單,書的中間都壓碎了,有點可惜
  •   書很好,可惜里面有一頁中間破了個洞
  •   案例新,語言專業(yè)
  •   書還不錯,包裝不怎么樣,不知道是否是新書,感覺舊舊的
  •   考研買的,但發(fā)現(xiàn)里面文章的確很好
  •   因為要清華的研,首選了清華大學老師寫的。實在不喜歡張文顯版,過多的人參與編寫,反而沒有了獨著的體系一致性。高其才先生在習慣法領域的研究的確是造詣頗深,這體現(xiàn)在法理學上,也就成為了這本教材的特色。教材中的大量的案例,為我這種看法理學就頭痛的人帶來很多閱讀的方便,至少減少了很多不痛快。撇開我,書中的案例絕對為為本書(相比張版)增加了不少可讀性。再加上,開篇沒有張文顯版開頭那樣“漂”。(我也讀過張文顯版的第三版(法律出版社版本),那開頭,每次讀起,總有想把書丟掉的感覺。)......總之,也許如果不考研,如果不需要一遍遍深究這書的話,絕對是五顆星推薦。但是,因為高先生是清華大學法學院老師,要求得再嚴格一點。而我恰恰要考的就是清華的研,總之,四顆星吧。希望能如高先生在二版后記上說的那樣,在三版的時候,您會讓這書更完美和更充分表達出自己的觀點。ps.用這個標題,也許會有標題黨的嫌疑,但別人的一家之辭,我們自身本需認真斟酌。故仍用這標題。
  •   老師對此教材不是很滿意,他更推崇另一個版本的
  •   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下次,所以打滿分
  •   這是幫隔壁寢室同學買的,他想要考清華的研。由于清華法學院獨特的培養(yǎng)模式(這使得去年清華法學院被國外某權威榜單評為大陸法學院第一,相對而言同樣是工科院校而想全面發(fā)展的浙大光華法學院的培養(yǎng)模式已被事實宣告失?。悍ɡ硎亲钪饕膶W科,做學術研究最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而我們平時的學習對于法理不甚重視,因此同學按照清華官方說明購入這些書籍惡補,希望他心想事成。
  •   這年頭,專業(yè)書籍的個人著作日漸稀少,這本浸透著高老師個人風格和思考的法理,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問題。當然,亦如如今的中國法學,有許多要深入何整合的地方,如書中彌漫的中國傳統(tǒng)法律思想、西方法治思想成果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三足鼎立”狀況,作者在處理時大費心力,但是收效甚微,還是顯得混亂,亦如當今中國法治。
  •   很好的書!講得非常詳細!
  •   商品不錯 速度還行 質(zhì)量也基本保證正品 就是運輸途中對書的紙張損害要注意些
  •   看起來還是有點困,東西還可以,了解
  •   有人說這本書比張文顯的那本紅皮書好很多。。。我仔細地比對了一下。。。沒有發(fā)現(xiàn)有太多的不同。。。。但是區(qū)別存在是不容否定的首先吧,有一些案例,但是可惜沒有太多的評論,如果有各個學者關于這個案例的評論的話會增色不少其次,在法律淵源這一塊,畢竟高其才先生對習慣法有很高的研究,這一部分撰文相對其他的教科書比較多。。。... 閱讀更多
  •   幫朋友代買的,沒有不好的評論
  •   很好很好很啊哈 做課本用的
  •   法理學用書
  •   法學界獨樹一幟的清華風格—清華法學考研
  •   個性作品!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