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4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郭樑 編 頁數(shù):373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清風華影》清華立校,定下“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這兩句來自《周易》乾、坤二卦的象辭,成為一代又一代清華人的座右銘。規(guī)范著一代又一代清華人為人治學的行為,塑造出一代又一代的國家精英。
書籍目錄
梁啟超王國維馬約翰周詒春梅貽琦陳寅恪侯德榜趙元任熊慶來吳宓量岳霖馮友蘭李濟吳有訓葉企孫朱自清潘光旦聞一多陳岱孫梁思成楊廷寶周培源梁實秋湯佩耘梅汝瑟意士具同上只王淦昌趙九章吳晗吳晗費孝通華罵庚錢鐘書季羨林陳省身王鐵崖蔣南翔錢三強彭桓武鄧稼先
章節(jié)摘錄
早年因與康有為共倡變法維新,合稱“康梁”。他16歲(1889年)中舉,17歲開始接觸西學,拜康有為為師,以其卓越的才華,成為“萬木草堂”弟子中杰出的一個。1894年,他旅游京師,耳聞目睹中國在甲午戰(zhàn)爭中失敗的種種狀況,“惋憤時局,時有所吐露”。翌年,他晉京參加會試,又值中日議和,中國以甲午之敗而向日本割地賠款,激起愛國知識分子的義憤,他同康有為一起發(fā)動在京應(yīng)試的1300多名舉子向光緒皇帝上萬言書(史稱“公車上書”),提出拒和、遷都、變法等主張。同年,他會同汪康年、黃遵憲等人在上海創(chuàng)辦《時務(wù)報》,擔任主筆,積極為變法維新作輿論準備,所著《變法通議》等文思想明快,議論暢達,開一代之文風。1897年任湖南時務(wù)學堂總教習,次年以六品銜辦譯書局。戊戌政變失敗后,他亡命日本,辦《清議報》,主張“斥后?;?rdquo;。其后又辦《新民叢報》,推崇改良主義,曾與孫中山的《民報》展開論戰(zhàn),政治上逐步走向保守。辛亥革命后,1913年初他白海外歸國,出任共和黨黨魁,不久又組織進步黨,并任北洋政府的司法總長。1915年對袁世凱謀復(fù)辟帝制婉詞勸阻,進而策動蔡鍔組織“護國軍”反袁。袁去世后,他又曾參與討伐張勛復(fù)辟的活動。張勛失敗后,他曾出任段祺瑞內(nèi)閣的財政總長。1917年底,他發(fā)表聲明退出政界,辭職回天津,深居簡出。 1918年赴歐洲游學。“五四”時期,追求資產(chǎn)階級新文化,贊同民主與科學。1920年,支持張東蓀與馬克思主義者論戰(zhàn)?! ×簡⒊钤缃佑|清華,是在1914年11月來校作講演。他的講題為《君子》。引《周易》中乾、坤二卦的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以勉勵少年學子們樹立“完整人格”。他說:“乾象言君子自勵,猶天之運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寬厚,猶大地之博,無所不載。……”他這次演說對清華優(yōu)良學風和校風的形成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以后,學校即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字定為校訓(亦稱校箴)。同年秋,第一次1R界大戰(zhàn)爆發(fā),梁啟超于11月30日來清華“假館著書”,住212字廳西客廳(現(xiàn)藤影荷聲之館),取名“還讀軒”,大約間斷住了10個月。1917年1月10日,梁啟超應(yīng)邀再來清華講演,他這次講了三方面問題:為人、作事、修學之道。他說:為人之道,心不要為五官四肢之奴隸,“禽獸無心作主,專受五官四肢之支配,故為禽獸;人而不能反省,不能克己,則為自己五官四肢之奴隸矣。身奴于人,尚可拯救,惟自心作五官四肢之奴隸,則不可救藥矣”。從1920年12月2日起,梁啟超開始在清華系統(tǒng)講學,講題為“國學小史”。連續(xù)講50余次,他只“取講《墨子》之一部分,略刪定之,得六萬言,名日《墨子學案》印行成書”?! ?922年2月,他被聘為清華學校的講師,_安排了系統(tǒng)教程,如“五千年史勢鳥瞰”(后輯成為《中國歷史研究法》之第二部),“中國韻文里頭所表現(xiàn)的感情”(共十四篇),“中國學術(shù)史”(后成《中國近三百年學術(shù)史》一書)。并1t對校政開始有所指議。1922年3月,他應(yīng)清華學生之請為《徹底翻騰的清華革命》(《清華周刊特刊》)寫了一篇序言,對校事提出五條建議:1.改組董事會:2.組織實務(wù)的校友會;3.經(jīng)費完全獨立,由董事會管理,不必再經(jīng)外交機關(guān)之手;4.縮減留美經(jīng)費,騰出財力,辦成一完美之大學:5.希望積極地預(yù)籌資金,為18年(按即1939年)后賠款終了時維持學校生命之預(yù)備。1923年2月21日,他又應(yīng)《清華周刊》記者之請,更詳盡地談了他對清華學校發(fā)展的各方面的展望和建議?! ?925年秋,曹云祥敦請梁啟超任國學研究院研究教授(通稱“導師”)。9月8日,梁啟超到院就職,住清華北院。梁啟超在研究院所負責之普通講演課程有“中國文化史”、“讀書法及讀書示例”、“儒家哲學”、“歷史研究法”等;指導學科有“中國文學史”、“中國哲學史”、“宋元明學術(shù)史”、“清代學術(shù)史”、“中國史”、“史學研究法”、“儒家哲學”、“東西交通史”、“中國文學”等多門?! ?925年9月,梁啟超在《清華周刊》第350期上發(fā)表《學問獨立與清華第二期事業(yè)》一文,再次系統(tǒng)地評說校是,著重談到清華之設(shè)立大學部和國學研究院與中國學術(shù)獨立之關(guān)系。他說:“一國之學問獨立,須全國各部分人共同努力,并不希望清華以獨占。但為事勢便利計,吾希望清華最少以下列三種學問之獨立自任:1.自然科學——尤注重者生物學與礦物學;2.工學;3.史學與考古學。”在這篇論文里,他還系統(tǒng)論述了治學法、避免洋八股等問題?! ?925年9月23日,梁啟超開始講“治史方法”,之后又講“要籍解題及其讀法”,入冬又講中國文化史社會組織篇,次年春因病而未完成。后又講“儒家哲學”,編為《儒家哲學》一書。就在這年,他發(fā)腎病,在協(xié)和醫(yī)院動手術(shù),割去一腎。一1926年春,開始講“讀書示例”,同時抱病繼續(xù)寫《中國文化史》?! ?927年上半年,梁啟超在燕京大學講“古書真?zhèn)渭捌淠甏?rdquo;。同年5月,他已病得無力撰稿,乃令學生速記并將所講編為講義,集為《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一卷?! ?hellip;…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