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統(tǒng)

出版時間:2010-11  出版社:斯蒂芬·哈格(Stephen Haag)、 梅芙·卡明斯(Maeve Cummings)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0-11出版)  作者:(美)哈格,(美)卡明斯 著  頁數(shù):284  

前言

在我國高校,用英語或雙語教授專業(yè)課程(以下簡稱:英/雙語教學)始于改革開放引進熱潮,歷經(jīng)30年,雖發(fā)展不快,仍在緩慢推進。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后留學歸來的教育界學者們不僅引進了各學科先進的研究成果,也隨之引進了西方高校的教材。以清華大學出版社為領(lǐng)軍的國內(nèi)出版社適時地引進了西方優(yōu)秀教材的影印版,推動了一些高校開始在專業(yè)課程中開展英/雙語教學。2007年以來,國家教育質(zhì)量工程專設(shè)的“國家高校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建設(shè)點”的評定項目被視為政府教育發(fā)展的政策風向標,正有力地推動著高校英/雙語教學的發(fā)展。但對英/雙語教學的必要性,我國高校內(nèi)部一直爭議不斷。爭議首先圍繞著中國人用英語教學的必要性。在公認英語是目前世界通用語言的前提下,英/雙語教學的必要性取決于我國高校師生是否有必要及時汲取世界最新的知識和研究成果。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況且英/雙語教學省卻了翻譯過程,可以避免常見的信息減損和曲解問題。不過,信息發(fā)布者——教師的英語演講能力和信息接收者一學生的英語解讀能力不足又成為開展英/雙語教學的障礙。因而常見的反對意見是,開展英/雙語教學,課堂教學內(nèi)容就會縮水,因為講授者和聽眾都得花費精力和時間解譯內(nèi)容。如此看來,我國開展英/雙語教學的高校教師必須應對挑戰(zhàn),洞察在我國現(xiàn)有條件下用英文原版教材開展英/雙語教學的利和弊,并找到可行的揚長避短的路徑。在經(jīng)濟開放和全球化的大趨勢推動下,我國中小學英語教學分量加重,英語普及程度逐年提高,高校新生的英語基礎(chǔ)愈益扎實:教師的英語能力也隨著師資的新陳代謝而日見增強。這一趨勢無疑在為英/雙語教學營造越來越有利的條件。盡管如此,不同于以英語為主要語言或官方語言的一些國家,英語在我國的普及率仍較低。在青少年中,英語的普及程度和英語應用能力還僅處于初級水平:高校中能用英語演講的教師尚屬少數(shù),且熟練程度還有待大幅提高。這樣的師生英語基礎(chǔ),使得英/雙語教學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同時,在多數(shù)的中國高校課堂里,教學任務多被視為逐章講解某本教材的內(nèi)容。本土中文教材通常是400~500頁的32開本,含理論框架、主要知識點、計算方法和習題,但案例和故事不在其中,多由教師在講解時添加,以演示和詮釋理論要點。迄今仍然普遍盛行的“填鴨式”、“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學法側(cè)重于傳授知識,從多數(shù)評教指標可見,只要學生感覺教師講得精彩、有條理、能解惑,就算教學成功。而引進的國外教材篇幅通常較長,16開大本,500~800頁。習慣于上述傳統(tǒng)教學法和評價標準的人們自然會產(chǎn)生一個疑問:在有限的課時內(nèi),這么厚的教材,怎么講得完?其實,發(fā)達國家多數(shù)高校對學生閱讀量的要求遠遠大于我國高校(即使是中文課本和資料),名校更是如此。它們的教材不僅涵蓋理論框架和基本概念,而且富含長短不一、詳簡各異的演示性案例、故事和大量習題,總之它便于學生自學。課堂講解只占一半課時,其余課時常被用于師生討論和互動。

內(nèi)容概要

  《美國商學院原版教材精選系列:管理信息系統(tǒng)(第3版)》是在哈格與卡明斯合著的《信息時代的管理信息系統(tǒng)》一書的基礎(chǔ)上精編而成。其突出特色在于不僅保留了原書完整的知識體系架構(gòu),涵蓋了管理信息系統(tǒng)和信息技術(shù)在企業(yè)和管理中最重要的應用,而且對原書中冗長的文字進行了精煉與提純。全書內(nèi)容深入淺出、循循善誘,特別對于剛剛邁入信息系統(tǒng)知識殿堂的初學者更是最優(yōu)的讀本。同時,對于已經(jīng)具備信息系統(tǒng)知識的讀者進行知識梳理與回顧也是一部極佳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斯蒂芬·哈格(Stephen Haag) (美國)梅芙·卡明斯(Maeve Cummings)斯蒂芬·哈格(stephen Haag),美國丹佛大學丹尼爾斯商學院主管研究生的副院長和MBA主任。在此之前,曾任信息技術(shù)和電子商務系主任,以及信息技術(shù)研究項目主任。哈格教授在西得克薩斯州立大學獲得工商管理學學士與碩士學位.在阿靈頓的得克薩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哈格教授出版了許多著作,包括《信息技術(shù):今日的未來優(yōu)勢》、《技術(shù)驅(qū)動商業(yè)》及《信息時代的管理信息系統(tǒng)》等。梅芙·卡明斯(Maeve cummings),美國匹茲堡州立大學信息系統(tǒng)系教授,在匹茲堡州立大學獲得數(shù)學與計算機科學學士、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在阿靈頓的得克薩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魉菇淌谝呀?jīng)執(zhí)教20余年,曾在《全球信息管理評論》、《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評論》等許多刊物上發(fā)表過文章。她還與人合著出版了《信息技術(shù)案例研究》和《信息時代的管理信息系統(tǒng)》等書。

書籍目錄

第1章 我們生活的信息時代:商業(yè)面貌的改變第2章 主要商業(yè)舉措:用信息技術(shù)獲得競爭優(yōu)勢第3章 數(shù)據(jù)庫與數(shù)據(jù)挖掘:構(gòu)建商務智能第4章 決策支持與人工智能:企業(yè)的智囊第5章 電子商務:新經(jīng)濟戰(zhàn)略第6章 系統(tǒng)開發(fā):階段、工具與技術(shù)第8章 人與信息的保護:威脅與安全措施課題術(shù)語表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1. Visit MySpace (www.myspace.com). What process do you go through to create your own personal portal? Do you have to pay a fee? What information do you have to provide MySpace to create a personal portal?2. Search for a "friend" on MySpace. How do you do this? What are the search criteria you can use?3. Peruse the various blogs on MySpace. What seem to be the dominant blog topics? Did you find any blogs that are of questionable social value (according to your own ethics)? If so, what were the topics?4. Search for your favorite garage band or perhaps a popular well-known band. What content were you able to find? Could you view a music video? If so, could you view the entire video or just a segment of it?5. In your opinion, why hav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grown in popularity? Do you have a MySpace profile? If so, why did you create it?6. According to one account, MySpace is designed to be "unedited and democratic." But as you read above, MySpace has been used by pedophiles to attract young children. Should MySpace be completely uncontrolled and unedited? Does MySpace have a societal obligation to censor questionable content? In your view, what does nquestionable content" mean?

編輯推薦

《管理信息系統(tǒng)(第3版)》:美國商學院原版教材精選系列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管理信息系統(tǒng)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