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7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劉朝福 頁數(shù):318
前言
模具設計實訓;傳統(tǒng)上稱模具課程設計,是模具設計與制造、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等專業(yè)的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前的重要學習歷程。但在實際的實訓過程中,大多數(shù)學生往往都面臨著這樣的困惑:模具設計的理論知識掌握得都不錯,但就是不知道如何開始設計;再有,在設計過程中,總感覺會被許多未知的參數(shù)與標準所阻礙,而這些參數(shù)與標準又不知道從哪里獲??;更有,模具設計出來了,設計說明書和實訓總結(jié)又不知道寫些什么!針對上述困惑,編者在總結(jié)近幾年與模具企業(yè)交流以及指導學生進行實訓、生產(chǎn)實習和畢業(yè)設計的基礎上,認為,作為初級設計人員,要想快速入門并提高設計能力,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參考并模仿已有的設計實例!因此,本書先是簡明扼要地介紹了塑料模設計和沖模設計的相關要點;在此基礎上,精選了若干設計實例及相關課題,為讀者開展設計提供了良好的模板;在本書的最后,匯編了模具設計中常用的技術資料與最新的技術標準,極大地方便了所需技術資料的查閱。本書由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劉朝福編著,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全國模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廖宏誼教授的大力支持,并撰寫了標準模架的相關章節(jié);同時,書中部分資料參考了張家界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包頭職業(yè)技術學院和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等院校的教學資料;此外,深圳友鑫達塑膠模具有限公司、珠海譽銘塑膠模具廠、寧波海天塑機集團等企業(yè)也提供了部分的技術資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簡述了模具設計實訓的目的、內(nèi)容、考核方法及設計流程,分別敘述了塑料注射模具和沖壓模具設計的要點,精選了相關的設計實例與范例,匯編了塑料模和沖模設計所需的常用標準和技術資料。本書既有簡明扼要的理論分析,也融合了模具企業(yè)實際設計的理念與標準,更有實例和范例供參考;本書還提供了若干設計課題以供讀者根據(jù)自身條件選擇,又有技術資料可供查用,實用性強,解決了初學者不知如何選擇設計課題、不知道從何處查找技術資料這兩大難題。 本書可供應用型本科和高職高專院校的模具設計與制造、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專業(yè)學生進行實訓(課程設計)時使用,也可供相關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書籍目錄
第1章 模具設計實訓概述 1.1 模具設計實訓的目的 1.2 模具設計實訓的內(nèi)容 1.2.1 塑料模設計實訓的內(nèi)容與進度安排 1.2.2 沖模設計實訓的內(nèi)容與進度安排 1.3 實訓的考核 1.4 塑料模設計的步驟 1.5 沖模設計的步驟 1.6 設計說明書的編寫 1.6.1 設計說明書的內(nèi)容與要求 1.6.2 設計說明書范例第2章 塑料注射模設計要點 2.1 常用塑料及其成型特點 2.2 塑料注射模的基本組成 2.3 標準模架 2.3.1 二板式模架 2.3.2 三板式模架 2.4 澆注系統(tǒng) 2.4.1 噴嘴與澆口套的關系 2.4.2 定位環(huán) 2.4.3 澆口套 2.4.4 流道 2.4.5 澆口 2.4.6 冷料井 2.4.7 流道凝料拉桿 2.5 內(nèi)模 2.6 冷卻系統(tǒng) 2.7 斜導柱側(cè)向抽芯機構(gòu) 2.7.1 斜導柱側(cè)向抽芯機構(gòu)的組成 2.7.2 滑塊的基本參數(shù) 2.7.3 滑塊設計的注意事項 2.7.4 斜導柱的規(guī)格 2.7.5 斜導柱的安裝 2.7.6 滑塊的鎖緊方式 2.7.7 滑塊的定位方式 2.7.8 滑塊與小型芯的連接 2.8 頂出機構(gòu) 2.8.1 頂出機構(gòu)的基本要求 2.8.2 頂桿與頂管頂出機構(gòu) 2.8.3 斜頂桿頂出機構(gòu) 2.9 模具的裝配圖第3章 塑料注射模設計實例 3.1 實例一:V形帶帶輪注射模的設計 3.1.1 設計任務 3.1.2 帶輪的成型工藝分析 3.1.3 注射機的選擇 3.1.4 利用ProE進行分模 3.1.5 模具設計的有關計算 3.1.6 注射機有關參數(shù)的校核 3.1.7 模具工程圖的繪制 3.2 實例二:DVD影碟機前門注射模的設計 3.2.1 設計任務 3.2.2 塑料件的結(jié)構(gòu)與成型工藝分析 3.2.3 模具方案設計 3.2.4 注射機的選擇 3.2.5 澆注系統(tǒng)設計 3.2.6 利用ProE進行分模 3.2.7 排氣系統(tǒng)設計 3.2.8 溫度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設計 3.2.9 脫模機構(gòu)設計 3.2.10 側(cè)滑塊機構(gòu)設計 3.2.11 模架設計 3.2.12 注射機參數(shù)的校核 3.2.13 繪制模具工程圖 3.3 其他實訓課題第4章 沖模設計要點 4.1 沖裁模的分類 4.2 沖裁模的基本結(jié)構(gòu) 4.2.1 單工序沖裁模 4.2.2 復合沖裁模 4.2.3 級進沖裁模 4.3 沖??傮w設計 4.3.1 沖模結(jié)構(gòu)形式的確定 4.3.2 沖模的壓力中心 4.3.3 沖模的輪廓尺寸與壓力機的關系 4.4 多工位級進模設計 4.4.1 多工位級進模排樣圖的設計 4.4.2 多工位級進模條料排樣的設計原則 4.4.3 工序的確定與排序 4.4.4 帶料排樣的載體設計 4.4.5 分段沖切的設計 4.4.6 空位工位及步距設計 4.4.7 定位形式選擇與設計 4.4.8 排樣設計后的檢查 4.5 沖壓工藝常用的參數(shù)第5章 沖模設計實例 5.1 沖裁模設計實例——水箱支架落料沖孔復合模的設計 5.1.1 設計任務 5.1.2 沖壓工藝分析 5.1.3 沖裁工藝方案的確定 5.1.4 模具結(jié)構(gòu)形式的確定 5.1.5 工藝尺寸計算 5.1.6 模具總體結(jié)構(gòu)設計 5.1.7 主要零部件的設計 5.1.8 模具工程圖 5.1.9 沖壓設備的選取 5.2 彎曲模設計實例——活接叉彎曲模的設計 5.2.1 設計任務 5.2.2 沖壓工藝分析 5.2.3 工藝方案的確定 5.2.4 零件工藝計算 5.2.5 沖壓設備的選用 5.2.6 模具零部件設計 5.2.7 沖孔落料連續(xù)模裝配圖 5.2.8 彎曲模裝配圖 5.3 拉深模設計實例——保護筒拉深模的設計 5.3.1 設計任務 5.3.2 零件工藝性分析 5.3.3 工藝方案的確定 5.3.4 零件工藝計算 5.3.5 沖壓設備的選用 5.3.6 模具零部件結(jié)構(gòu)的確定 5.3.7 落料拉深復合模裝配圖 5.3.8 第二次拉深模裝配圖 5.4 成型模設計實例一——襯套翻邊模的設計 5.4.1 設計任務 5.4.2 襯套翻邊工藝分析 5.4.3 襯套翻邊工藝計算 5.4.4 襯套翻邊模的裝配圖 5.4.5 襯套翻邊模的零件圖 5.5 成型模設計實例二——罩蓋脹形模的設計 5.5.1 設計任務 5.5.2 脹形模工藝分析 5.5.3 罩蓋脹形模工藝計算 5.5.4 脹形模的裝配設計 5.5.5 脹形模的零件設計 5.6 成型模設計實例三——燈罩縮口模的設計 5.6.1 設計任務 5.6.2 燈罩縮口工藝分析 5.6.3 燈罩縮口工藝計算 5.6.4 燈罩縮口模結(jié)構(gòu)確定 5.6.5 燈罩縮口模裝配設計 5.6.6 燈罩縮口模零件設計 5.7 組合沖模設計實例——電阻支架組合模的設計 5.7.1 設計任務 5.7.2 電阻支架沖壓成型工藝性分析 5.7.3 沖壓成型工藝方案 5.7.4 模具總體結(jié)構(gòu)設計 5.7.5 零件圖設計 5.8 其他實訓課題第6章 塑料模設計常用標準與技術資料 6.1 常用塑料的名稱及成型工藝參數(shù) 6.2 常用工程塑料的性能與典型應用 6.3 塑料模常用鋼材 6.4 金屬材料強度、硬度換算表 6.5 主要工業(yè)化國家常見鋼材牌號對照 6.6 塑料注射模國家標準目錄匯編 6.7 塑料注射模標準模架(GBT 12555—2006) 6.7.1 模架組成零件的名稱 6.7.2 模架的組合形式 6.7.3 基本型模架組合尺寸 6.8 銷量最大的國產(chǎn)注射機技術參數(shù)第7章 沖模設計常用標準與技術資料 7.1 沖壓常用金屬材料的規(guī)格和性能 7.2 沖壓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極限偏差 7.3 沖模常用公差與配合及表面粗糙度 7.4 沖模常用材料及熱處理要求 7.5 常用壓力機主要技術規(guī)格 7.6 沖模常用的標準零件 7.6.1 橡膠的選用 7.6.2 彈簧的選用 7.6.3 沖模常用的螺釘與銷釘 7.6.4 模具上螺釘孔的尺寸 7.7 沖模國家標準目錄匯編(共118項) 7.7.1 術語、技術條件等7項 7.7.2 模架10項 7.7.3 模座16項 7.7.4 導向裝置19項 7.7.5 零件61項 7.7.6 其他4項 7.8 沖模標準模架(GBT2581~2582—2008) 7.8.1 沖?;瑒訉蚰<堋獙菍е<? 7.8.2 沖模滑動導向模架——后側(cè)導柱模架 7.8.3 沖?;瑒訉蚰<堋虚g導柱模架 7.8.4 沖模滑動導向模架——中間導柱圓形模架 7.8.5 沖?;瑒訉蚰<堋膶е<? 7.8.6 沖模滾動導向模架——對角導柱模架 7.8.7 沖模滾動導向模架——中間導柱模架 7.8.8 沖模滾動導向模架——四導柱模架 7.8.9 沖模滾動導向模架——后側(cè)導柱模架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3.確定毛坯形狀、尺寸和下料方式在最經(jīng)濟的原則下,確定毛坯的形狀、尺寸和下料方式,并確定材料的消耗量。4.確定沖壓模具類型及結(jié)構(gòu)方式根據(jù)所確定的工藝方案和沖壓件的形狀特點、精度要求、生成批量、模具制造條件等選定沖模(沖壓模具簡稱沖模,下同)類型及結(jié)構(gòu)形式,繪制模具結(jié)構(gòu)草圖。5.進行必要的工藝計算(1)計算毛坯尺寸,以便在最經(jīng)濟的原則下合理使用材料。(2)排樣設計與計算并畫出排樣圖。(3)計算沖壓力(包括沖裁力、彎曲力、拉伸力、推件力及壓邊力等),以便選擇壓力機。(4)計算模具壓力中心,防止模具因受到負荷作用而影響模具精度和壽命。(5)確定凸、凹模的間隙,計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和各工作部分尺寸。(6)計算或估算模具各主要部件(凹模、凸模固定板,墊板,模架等)的外形尺寸,以及卸料橡膠或彈簧的自由高度等。(7)對于拉深模,需要計算是否采用壓邊圈,計算拉深次數(shù)、半成品的尺寸和各中間工序模具的尺寸分配等。(8)其他零件的計算。6.選擇壓力機壓力機的選擇是沖模設計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設計沖模時,可根據(jù)《沖壓與塑壓成型設備》所學的知識把所選用壓力機的類型、型號、規(guī)格確定下來。壓力機型號的確定主要取決于沖壓工藝的要求和沖模結(jié)構(gòu)情況。選用曲柄壓力機時,必須滿足以下要求。
編輯推薦
《模具設計實訓指導書》特色:明確塑料模設計和沖模設計的相關要點。精選設計實例及相關課題,為讀者開展設計提供良好的模板。提供模具設計中常用的技術資料與最新的技術標準,方便查閱。叢書特色:依據(jù)職業(yè)崗位的需要,選擇并組織教材內(nèi)容。以就業(yè)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突出實踐性,以提高學生的職業(yè)能力。項目案例豐富,且源于實際。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