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2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思強 頁數:152 字數:191000
內容概要
能源預測預警作為能源系統(tǒng)科學領域新興的一門學科,近年來得到國內外能源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本書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能源預測預警理論方法,并把理論方法貫穿運用到能源預測和預警案例分析中,闡述了能源預測預警體系建設的方法和運行機制,并結合相關國際經驗,提出了加強我國能源預測預警體系建設的思路。全書兼具學術性和實踐指導意義,是一部全面介紹能源預測預警相關信息和知識的系統(tǒng)性研究著作?! ”緯晒┠茉葱袠I(yè)相關領域的管理決策人員、能源企業(yè)及能源研究部門管理及研究人員、科研院校相關專業(yè)的師生參考使用,也可作為能源管理知識培訓教材和參考讀物。
書籍目錄
序言 前言 第1章 預測預警的概念及發(fā)展歷程 1.1 預測預警的概念 1.1.1 預測 1.1.2 預警 1.1.3 預測預警的關系 1.2 預測預警的起源 1.3 相關領域預測預警發(fā)展狀況 1.3.1 宏觀經濟預測預警 1.3.2 農業(yè)和糧食預測預警 1.3.3 環(huán)境保護預測預警 1.3.4 水資源預測預警 參考文獻 第2章 能源預測預警的概念及發(fā)展歷程 2.1 能源預測預警的概念 2.1.1 能源預測 2.1.2 能源預警 2.2 能源預測和預警的關系 2.2.1 能源預測和預警的共同點 2.2.2 能源預測和預警的區(qū)別, 2.3 能源預測預警理論研究進展 2.3.1 能源預測研究進展 2.3.2 能源預警研究進展 2.4 能源預測預警應用研究狀況 2.4.1 煤炭領域的預測預警 2.4.2 石油領域的預測預警 2.4.3 電力領域的預測預警 2.4.4 能源綜合預測預警 參考文獻 第3章 能源預測預警的要素與機制 3.1 能源預測的基本要素 3.2 能源預警的基本要素 3.3 預測預警要素的關系 3.4 能源預測理論方法 3.4.1 方法原則 3.4.2 方法分類 3.4.3 方法理論 3.5 能源預警理論方法 3.5.1 能源預警機制 3.5.2 預警因素之間的邏輯關系 3.5.3 警限確定的方法和原則 3.6 能源預警方法分類 3.6.1 黑色預警方法 3.6.2 黃色預警方法 3.6.3 紅色預警方法 參考文獻 第4章 能源預測研究 4.1 能源預測的主要步驟 4.2 影響能源預測的主要因素 4.2.1 經濟發(fā)展因素 4.2.2 經濟結構因素 4.2.3 人口與城市化因素 4.2.4 消費模式因素 4.2.5 能源供給因素 4.2.6 技術進步因素 4.2.7 價格因素 4.3 利用SGM模型進行能源預測研究 4.3.1 SGM模型的結構 4.3.2 SGM模型的基本方程 4.3.3 SGM模型的求解步驟 4.3.4 SGM模型的基礎數據 4.3.5 SGM模型的情景設計 4.3.6 SGM模型預測結果 參考文獻 第5章 能源預警研究 5.1 能源預警的主要步驟 5.2 能源預警指標體系 5.2.1 預警指標 5.2.2 預警指標警限值 5.3 能源綜合預警指數 5.3.1 警級評分規(guī)則 5.3.2 綜合預警指數 5.3.3 綜合預警指數的權重設置 5.4 能源預警警情分析 5.4.1 煤炭子系統(tǒng) 5.4.2 石油子系統(tǒng) 5.4.3 天然氣子系統(tǒng) 5.4.4 電力子系統(tǒng) 5.4.5 綜合評價子系統(tǒng) 5.4.6 綜合預警指數 參考文獻 第6章 國外能源預測預警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6.1 國外能源預測預警發(fā)展狀況 6.1.1 相關國際機構概況 6.1.2 國際機構能源預測預警工作的實踐經驗 6.2 國際能源預測預警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參考文獻 第7章 我國能源預測預警系統(tǒng)構建 7.1 我國能源預測預警系統(tǒng)的構建思路 7.1.1 系統(tǒng)構建意義 7.1.2 系統(tǒng)構成 7.1.3 系統(tǒng)內容建設目標 7.1.4 系統(tǒng)的功能 7.2 完善我國能源預測預警系統(tǒng)的政策建議 7.2.1 加強能源預測預警制度建設 7.2.2 深化能源預測預警方法研究 7.2.3 理順能源預測預警信息渠道 7.2.4 建立能源預測預警支撐體系 7.2.5 加強能源預測預警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參考文獻 附錄 SGM模型相關數據表 后記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