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心理危機預警、干預及管理

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清華大學  作者:胡平  頁數(shù):233  

前言

作為美國國家學校危機及居喪研究中心(ww.cincinnatichildrens.org/school—crisis)的主任,我有幸作為半邊天基金會(HTS)的客人訪華,為中國四川地震災民提供咨詢、技術援助和培訓,以協(xié)助中國四川省震后恢復工作。美國半邊天基金會是一個非營利性組織,旨在中國建立和發(fā)展嬰幼兒培育和學前教育計劃,為年齡較大的兒童提供個性化學習的服務,并為殘疾兒童提供長期的寄養(yǎng)和指導工作。2008年5月四川汶川地震之后,半邊天基金會在受地震影響最嚴重的地區(qū)設立了許多帳篷學校,為學齡兒童及其家人提供學前教育、課外周末規(guī)劃。在四川,與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人員、教師以及半邊天基金會工作人員的見面和協(xié)作過程,使我有機會了解到最新的有關地震對這個地區(qū)兒童的影響情況,以及一些為提供援助而正在付出的努力,同時,在北京和杭州舉辦的關于災難醫(yī)學和災難心理健康的會議上,我也有幸見到了兒科醫(yī)生和其他兒科醫(yī)療保健機構的人員。我就是在這樣的場合認識胡平教授的,我們共同探討了有關災害對兒童及其父母心理健康的影響問題,她的真知灼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我離開北京回國時,這次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破壞及其對中國兒童的影響,中國人民足智多謀和隨機應變的恢復力都讓我很難忘懷。一般說來,一個社會,尤其是兒童如何在一場災難之后恢復,部分是由這個社會的文化及社會獨特的優(yōu)點和弱點所決定的。在此次訪問中國的過程中,我看到了中國社會的許多優(yōu)點。強調社會的需要和國家的利益高于個人利益的思想文化,產生了一種更為強大的,同時有助于社會和個人恢復的社會意志力。中國人民和政府在災后重建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驚人速度展示了巨大的智慧(在許多方面超過了我國政府在面對規(guī)模遠小于此的自然災害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偠灾?,這些直接受到地震影響的人們會非常感謝在地震之后的一段時間里,社會向他們提供的實際援助和情感支持。

內容概要

作為國內較早全面介紹中小學心理危機預警,干預及管理方法的研究著作,本書針對公共危機和心理危機前后的救助情況,結合中小學公共危機和心理危機管靼的系統(tǒng)理論,以及我國中小學教師和學校管理智的實踐,以案例分析的方式為讀者提供了有關心理危機預警和應對的實用知識及行為指南。    本書系統(tǒng)闡釋公共危機,中小學公共危機和中小學心理危機申基本概念;對公共危機的計劃,預警和管理過程進行了介紹,圍繞中小學校中常見的心理危機種類和表現(xiàn)特點,對不同年齡中小學學生心理危機的特點、表現(xiàn)形式以及干預過程進行了闡釋;并且為教師和管理者提供了合適心理危機干預技術以及管理方案。本書亦對心理危機管理過程中的教師培訓、教師成長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本書適合中小學教師、學校管理人員,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及學生家長閱讀,并可作為公共危機管理領域的研究者、管理者和學生的參考讀物。

作者簡介

胡平 
女,湖南人。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學士,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瑞士日內瓦大學博士后和客座研究員,現(xiàn)任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情緒發(fā)展和管理。參著《普通心理學》、《嬰兒心理學》、《情緒心理學》等書籍,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

書籍目錄

第一章 中小學公共危機及其管理  第一節(jié) 中小學公共危機的概念和構成    一、危機的概念    二、學校危機的定義    三、中小學公共危機的種類和特點  第二節(jié) 以校為本的中小學公共危機管理策略    一、以校為本的中小學公共危機管理    二、中小學公共危機管理之一:減緩和防范    三、中小學公共危機管理之二:準備    四、中小學公共危機管理之三:反應    五、中小學公共危機管理之四:恢復    六、中小學公共危機管理之五:重建第二章 中小學公共危機管理實務第三章 中小學學生心理危機的概念及特征第四章 校園心理危機的管理策略第五章 中小學心理危機的管理實務第六章 教師的培訓:危機干預的行為與不為第七章 心理危機干預理論及其方法第八章 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第九章 常見心理危機的情景與應對第十章 面對死亡,我們該如何解釋第十一章 讓我們在危機中成長附錄一:實用支持附錄二:延伸閱讀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1)從誘發(fā)因素來看,具有多元性中小學學校危機的誘因種類很多:可能由校園以外的不穩(wěn)定社會因素造成或波及,如社會秩序混亂、重大安全衛(wèi)生事故或自然災害;也可能由學校內部管理不當產生的問題所引發(fā),如有毒物質泄漏等;可能由學校的安全設施故障等物理因素引發(fā),如電線短路等;也可能由學校教師或管理層的道德因素而引發(fā)。而青少年生理、心理上不成熟,好奇好動,情緒波動大的特點,往往也會增加學校危機發(fā)生的概率。所以,危機管理的前提是,要加深對不同類別危機的認識,防范中小學青少年自身特點所引發(fā)的特殊危機,從而妥善有效地控制危機的發(fā)生發(fā)展。(2)從產生和發(fā)展過程來看,具有隱蔽性這是由學校組織的特點決定的。按照教育組織學的觀點,學校實際上是一個“松散耦合”的系統(tǒng),學校管理者對教學活動很少控制,也沒有那么多時間、精力隨時監(jiān)控,同時在其內部管理上采用行政管理體制,學校內部各部門之間相對缺乏協(xié)調和溝通的機制,加之其教書育人的宗旨,使危機事件的隱患常常很隱蔽。許多校園危機,雖然它們?yōu)槿怂獣r表現(xiàn)為突發(fā)事件,其實已經經歷了一段潛伏期,只是由于某種因素不易覺察,積累到一定階段才爆發(fā)出來,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最近屢見報端的校園性侵害案,很多案件在曝光前,侵害往往已持續(xù)了好幾個月。由此可見環(huán)境的多變、信息的不對稱、人的有限理性、學生心理和生理上的不成熟性、情緒的波動性,往往使得學校危機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復雜性和隱蔽性。(3)從危機后果來看,具有多重性很多學校危機的發(fā)生,不僅會對學校帶來物質上的損失,影響學校的聲譽,還可能對受到影響的未成年學生造成心理上的傷害。如果不能及時撫平創(chuàng)傷,很可能長期留下心理陰影,阻礙他們健康成長和更好的發(fā)展,嚴重的還可能引發(fā)青少年犯罪。更進一步,由學校聯(lián)系到千家萬戶,危機的發(fā)生會影響到幾代人的生活。因此,學校在管理過程中務必要樹立責任意識和危機意識,加強危機的防范與有效處理,才能為青少年的身心安全和健康成長創(chuàng)設良好環(huán)境。中小學在進行危機管理的過程中,要把握好學校危機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針對學校危機的特點和不同類別的危機事件建立預案,這樣才能增強預案的有效性。

后記

從1986年非常無知和莽撞地闖入心理學領域以來,二十多年一直都在心理學的不同領域和機構中學習和工作,師從過許多著名的導師:其中有北京大學心理學系的許政援、孟昭蘭老師,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徐凡、方富熹、焦書蘭、荊其誠老師,瑞士日內瓦大學的。KlausSchherer以及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許多專家。不同的導師在不同時期給過我無數(shù)的教誨和指導,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教誨慢慢成為我行為的指導,慢慢成為我潛在的理念和認識,呼之欲出。有一種感受隨時間流逝愈加生動,那就是憫天憐人的胸懷,濟世活人的情感,這種感受來自我的導師們,體會于我的成長過程中。人類的社會本質上是一個心理社會。因為每個人都活在自己對世界的理解中,每個人對世界和人生的理解都構成了他行為和人際反應的前提,這就是所謂的“人是觀念的動物”。在這個觀念的心理世界中,人們會因自己感覺好而喜,也會因為自我感覺糟而悲,更有可能自己陷入自己的思緒而無法自拔,因此心理學家憫天憐人的胸懷,濟世活人的情感就在于因為更理解人們的無知和無法自控而具有的更包容的胸懷,包容別人,更加包容自己。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可能面臨到各種各樣的危機,有的危機我們無法躲過,比如地震、異常的氣候,有的危機我們可能能夠很幸運地逃脫,比如金融海嘯。無論是躲過了,還是沒有躲過,伴隨著這些危機的后面,都是我們混亂的情感。我們悲傷,我們后怕,我們感覺到人類的渺小,感覺到自我的孤獨,感覺到無能為力,感覺到追悔莫及,感覺到多種多樣的情感。沉迷在這樣的情感中人們可以回避自己,但是未來會讓軟弱的人們正視自己的無知和渺小而無以遁形,因為畢竟時間要流失,人要面對未來。心理危機的把握和管理是人們成長的臺階,是人們進行蛻變的階段,盡管痛苦,但是人們會因此而成長。皮亞杰認為,每個人都是樸素的心理學家,每個人都具有樸素的心理學思想,因此每個人都要學習包容別人,也要學習包容自己,心理危機的學習,就是學習包容自己的第一步。

編輯推薦

《中小學心理危機預警、干預及管理》是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小學心理危機預警、干預及管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已經放咨詢室里了,期待效果
  •   詢問:3百多元的書,為何多出3元的運費?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