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設計導論

出版時間:2008-11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陳承歡  頁數(shù):219  

前言

本書是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重點資助課題《基于崗位需求的高職軟件專業(yè)模塊化課程體系的構建》(課題批準號:XJK06AZC009)的研究成果教材,是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強化操作技能的實驗教材。一、編寫思路目前介紹程序設計語言的教材非常多,包括C、Visual Basic.NET、C#、C++、Java等,這些教材重點放在講解程序設計語言的語法知識,一般都強調(diào)系統(tǒng)析全面地掌握程序設計語言的語句和語法,其實有些語法知識非常特殊,實際應用中使用頻率較少,有些語法知識非常復雜,初學者一時無法理解。這些教材中介紹的算法也有一定的難度,并且與實際聯(lián)系不夠緊密,既看不到,也摸不著,無法從學生的實際體驗中找到驗證。這樣做就會出現(xiàn)“兩難”境地:算法難、語法難。第一級臺階設置過高,使學生學習程序設計課程,尤其是第一次接觸程序設計的學生和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感到學習吃力,認為程序設計課程是最難學的課程,從心理上畏懼程序設計課程。由于入門課程沒有學會,造成后續(xù)程序設計類課程的學習熱情也受到影響。本書試著改變現(xiàn)有教材的編寫方法和思路,定位于計算機專業(yè)的程序設計入門課程和非計算機專業(yè)程序設計導論課程,再點放在“入門”,實現(xiàn)從“人腦思維”向“計算機思維”的轉變。從分析學習、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實例入于,分析程序設計的過程,算法描述的思路,這樣可降低理解算法的難度:程序編寫先用與人腦思維接近的偽代碼實現(xiàn),然后用程序設計語言實現(xiàn),程序設計語言也選用最容易入手的Visual Basic.NET,理論知識只涉及所有計算機語言的共性語法和語句,對某一種語言獨有的或特殊的語法知識,本書不予介紹,這樣就降低了學習復雜語法知識的難度。從以上兩個方面入手,降低學習的難度,以達到程序設計入門課程不只是“學了”,而是“學會了”和“會學了”的基本目標。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圍繞熟悉的實例介紹程序設計的語法知識,分析程序算法,通過簡單的算法、簡化的語法學>J程序設計方法和算法描述方法,從而降低學習難度。    本書采用“任務驅(qū)動”教學方法,強調(diào)動腦、動手,強調(diào)“在做中學,在做中會”把訓練編程思路放在主體地位,強化良好編程習慣的培養(yǎng)。    本書面向課堂教學的全過程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將講解知識、訓練技能、提高能力有機結合。每一章包括完整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本章教學導航—實例分析—知識講解—課堂同步實踐—課外拓展實踐—習題。每章精心設置了四個實踐性環(huán)節(jié):程序設計示范—課堂同步實踐—課外拓展實踐—單元獨立實踐,通過四個實踐性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反復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學會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本書適應面廣,既可以作為計算機專業(yè)程序設計入門課程的教材,也可以作為非計算機專業(yè)程序設計導論課程的教材。

書籍目錄

第1章  編程準備   1.1  本章教學導航   1.2  實例分析   1.3 知識講解     1.3.1 微型計算機的工作原理     1.3.2 計算機語言     1.3.3 編程環(huán)境     1.3.4 Visual Studio.NET的啟動與退出     1.3.5 Visual Studio.NET環(huán)境中程序的運行方法     1.3.6 認識Visual Studio.NET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   1.4 課堂同步實踐   1.5 課外拓展實踐   習題 第2章 程序設計方法與算法   2.1 本章教學導航   2.2  實例分析   2.3 知識講解     2.3.1 程序設計的基本步驟     2.3.2 程序執(zhí)行的過程     2.3.3 算法簡介     2.3.4 算法的描述方法     2.3.5 邏輯代碼基礎   2.4 課堂同步實踐   2.5 課外拓展實踐   習題   單元實踐1 設計簡單的控制臺程序     一、實訓目的     二、任務描述     三、實訓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第3章 語法元素與數(shù)據(jù)類型   3.1 本章教學導航   3.2 實例分析   3.3  知識講解     3.3.1 計算機語言的關鍵字     3.3.2 計算機語言的標識符     3.3.3 計算機語言的數(shù)據(jù)類型     3.3.4 數(shù)據(jù)類型的轉換   3.4 課堂同步實踐   3.5 課外拓展實踐   習題 第4章 數(shù)據(jù)輸入與輸出   4.1 本章教學導航   4.2  實例分析   4.3 知識講解     4.3.1 數(shù)據(jù)輸入     4.3.2 數(shù)據(jù)輸出   4.4 課堂同步實踐   4.5 課外拓展實踐   習題   單元實踐2 數(shù)據(jù)類型與數(shù)據(jù)輸入、輸出     一、實訓目的     二、任務描述     三、任務實現(xiàn)     四、實訓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第5章 變量與數(shù)據(jù)存儲   5.1 本章教學導航   5.2 實例分析   5.3 知識講解     5.3.1 數(shù)據(jù)在計算機中的表示方法     5.3.2 存儲器     5.3.3 變量     5.3.4 常量     5.3.5 枚舉   5.4 課堂同步實踐   5.5 課外拓展實踐   習題 第6章 數(shù)組與結構第7章 運算符與表達式第8章 模塊化程序設計第9章 程序的流程控制第10章 典型算法與編程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1章 編程準備在學習程序設計方法之前,首先熟悉編程環(huán)境,了解程序的運行過程,了解微型計算機的工作原理、計算機語言的類型等基礎知識,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程序的算法設計和程序的執(zhí)行過程。1.1 本章教學導航1.2 實例分析【任務1-1】編程計算總金額。1)任務描述李明同學購買了第5、6兩期的《汽車之友》雜志,雜志的單價為9元,李明試著用Visual Basic.NET編寫了一個計算總金額的程序Chapterl_l。請在Visual Studio.NET環(huán)境中打開該程序,瀏覽程序代碼,然后運行該程序,觀察運算結果是否正確。2)問題分析很顯然,計算兩本相同雜志的總金額,可以用乘法,即9元×2=18元。當然也可以用加法,即9元+9元=18元。不管使用哪一種方法計算總金額,結果都應該是18元。3)操作過程

編輯推薦

《程序設計導論》適應面廣,既可以作為計算機專業(yè)程序設計入門課程的教材,也可以作為非計算機專業(yè)程序設計導論課程的教材。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程序設計導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