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雜志人生存手冊

出版時間:2008-10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珍妮·麥凱  頁數(shù):340  譯者:傅玉輝  
Tag標簽:無  

前言

  在報紙的誕生過程中,唐代人曾經將早期的報紙稱為“雜報”,此所謂“雜報”,只是“系日條事”的“條報”。而在宋人沈括的《夢溪筆談》中也已有了“雜志”之名,其卷二十四和卷二十五之名目均為“雜志”,其《補筆談》卷三,已有“雜志”名目。其他以“雜志”命名的書目自宋至明清,還有許多。此所謂“雜志”,也只是雜記之意?!半s志”在中文典籍中的出現(xiàn),其實和“小說”一詞的誕生有些相似?!靶≌f”一詞最早見于《莊子·外物篇》。莊子所謂“小說”,即瑣屑淺薄的言論與小道理之意。

內容概要

  本書對雜志工作及行業(yè)進行了深入而充分的介紹,同時還沿著雜志出版發(fā)展的歷史軌跡,對雜志經營和雜志記者的角色進行了深入探討。作者通過大量來自消費類雜志、商業(yè)雜志和專家著作的例證,討論和介紹了雜志行業(yè)中從副主編到記者乃至發(fā)行人等關鍵職位的特點,概述了雜志新聞實務方面諸如策劃、組稿、新聞寫作、調研、采訪、制作等專業(yè)技巧。書中還用專門的章節(jié)討論了電子出版和網絡新聞、雜志設計、攝影和圖片編輯及雜志其他從業(yè)人員應具有的法律知識架構。本書作者珍妮·麥凱以其豐富的媒體工作經驗,嚴謹務實的寫作態(tài)度,在學術研究的基礎之上,為從事雜志工作和即將成為雜志從業(yè)人員的讀者提供了一個內容豐富、操作性強的新聞工作讀本。書中還以批評的眼光對雜志行業(yè)的許多慣例提出質疑,并通過雜志記者和傳媒理論專家的經典論述,使傳媒理論研究和雜志工作的實踐層面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梢哉f,這本書兼具了實用性和學術性的特點,它既立足于雜志行業(yè)的實際經驗,又得益于新聞轉播的專業(yè)知識,從而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具有知識結構優(yōu)化和提升作用的實用工作手冊。

作者簡介

珍妮·麥凱(Jenny McKay),為英國斯特靈大學(University of Stirling)電影與傳媒研究系(Department of Film&Media studies)新聞學講師和指導教師。
她曾在包括《星期日電訊雜志》(the Telegraph Sundav Magazine)、《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設計》(Design)、《新娘》(Brides)和《安居》(Setting Up Home)等報刊長期工作。
她曾擔任蘇格蘭新聞研究中心(the Scottish Centre for Journalism Studies)的課程導師四年,在進入斯特靈大學工作之前,她曾擔任林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Lincoln)新聞學的高級講師。

書籍目錄

1 概述2 雜志業(yè)務培訓3 雜志新聞的職位和職業(yè)4 自由撰稿業(yè)務5 選題和信息6 寫作:從何處開始7 新聞寫作8 特寫寫作9 采訪1:追逐引語10 采訪2:追逐明星11 編輯和制作12 數(shù)字新聞和數(shù)字出版13 雜志設計14 雜志插圖和圖片編輯15 雜志出版經營16 雜志產業(yè)17 記者行為準則18 雜志記者和法律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如果一個選題原則上被接受,并且你得到了一次約稿的機會,那么關于提綱的討論就會以電話或面對面的方式進行。如果是第一次和新出版物合作,那么就值得盡量安排一次面對面的會見,這樣你能夠結識向你約稿的人。不過,由于編輯都非常繁忙,所以作者應該接受編輯所約定的時間。在這個階段關鍵之處就是列出一份清晰的提綱并且確信它能得到雙方的理解。列出雙方要討論問題的要點并為編輯準備一份復件是很有必要的。你的選題或許會成為一篇特寫的基礎,但是其中編輯所強調的重點已和你原來的選題有所不同,不過你第一次的提議已被采納,這正合你意,所以你會處于稿件被接受的興奮之中。優(yōu)秀的組稿編輯會非常透徹地就他所期望的文章的角度、調查研究、引證、長度等問題與你深入交談。優(yōu)秀的作者會呼應這些要求,如果調查過程中你有新發(fā)現(xiàn),你要對編輯所要求的內容進行大幅度的調整,要及時和編輯聯(lián)系并就所建議調整的重點進行詳盡的探討。獲得關于作品報酬的協(xié)議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可能應該在寫作過程中完成這個環(huán)節(jié)。一個新手一般不怎么思考如何就費用問題進行討論。不能期望能夠得到編輯慷慨的施舍,不過你為了撰寫作品而支出的費用應該得到補償,例如國內被采訪者的交通費用,和那些關鍵人物喝酒吃飯的費用,通訊費的成本,購買你所要采訪的作者的著作的費用,等等。一個編輯必須提供機會就這些問題提前進行協(xié)商,這能為下一階段的撰稿工作提供便利條件,因為將費用的上限寫入合同或者是協(xié)議的文字中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在組稿階段需要做的就是確定文章所要求的適合版面邊線或邊線框的長度、截止日期和如何提交稿件。作家必須把握好文章的長度,對有可能發(fā)生的變化應該提前進行討論。這么做一部分是因為這是對于專業(yè)記者的基本要求,一部分是為了保護你自己的作品。如果你提交的稿件過于冗長,隨后就得有人來加以刪改,他們也許沒有足夠的時間或足夠的注意力正確地進行刪改。每個記者都知道截稿日期是無法違背的。如果存在延長截稿日期的無可爭辯的理由(最主要的消息來源最后同意接受采訪,但是在截稿日期之后才接受采訪),那你就要提前很好地就此進行協(xié)商。如果其版面依靠的是組織來的稿件的話,月刊雜志更可能在截稿日期方面有回旋余地。而在周刊雜志通常也是依賴于所約的稿件。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內容全面、資料豐富、兼具實用性和學術性的小型百科全書式的工具書。不管是對于媒體和新聞專業(yè)的學生,還是對于那些計劃將媒體工作當作自己職業(yè)生涯的人和雜志從業(yè)人員來說,本書都是必備書。它對雜志編輯和記者的各項工作進行了清晰的介紹,其內容涵蓋了當今雜志業(yè)所涉及的從產業(yè)結構、業(yè)務流程到從業(yè)技巧等多方面的業(yè)務信息,有助于讀者深入理解雜志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總體情況。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21世紀雜志人生存手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2條)

 
 

  •   碩士研究生學的是傳媒,這本書能很好的了解雜志人的工作狀態(tài)。
  •   發(fā)貨速度是比較快的,而且特別新??傮w來說是挺滿意的,只是書的紙張的原因,這本書相對來說是比較重的。
  •   包裝還是不錯的!里面印刷的也很清晰。還是很喜歡這本書的!
  •   買這本書是送給朋友,感覺還不錯。
  •   沒有實際意義
  •   據(jù)說很不錯,一定好好看看
  •   兩國媒體環(huán)境不太一樣,有些部分可能并非適用于中國,權當借鑒吧。
  •   很實用的一本書,大致翻了一下,還沒仔細看。有待發(fā)掘……
  •   還沒仔細研究,大概看了下,內容還可以,不過現(xiàn)在有點跟不上時代了
  •   拿到書以后瀏覽了一下,感覺文章的內容還是有值得借鑒的地方,不過排版較粗糙,整個版面太滿了,文字密密麻麻的,讀起來有點累。。。。
  •   書本身很有參考價值,無奈翻譯太爛!一句話要扯得不成樣子,讀起來很累,完全弄壞了書和讀者!就像翻譯本身不是中國人,是英國人把英文翻譯成中文!鄙視!
  •     我相信——基於作者所書寫的內容——如果重拾起原著的書名THE MAGAZINES HANDBOOK(雜誌業(yè)務手冊),再加上妥善地編排組織內容架構,使讀者的查閱、檢索更加方便,這會是一本給人感受完全不同的書。
      
      可惜現(xiàn)實不是如此。眼前這本書的結構及話語組織方式與絕大多數(shù)中文書籍迥異。中譯本將雜誌業(yè)務千絲萬縷的方方面面籠統(tǒng)歸納為18章,卻絲毫沒有在“章”中分“節(jié)”的意思,只將各種針頭線腦式的話語文字以黑體字標題統(tǒng)帥串聯(lián)……的確是一本對讀者不怎麼友好的書,因而欠佳的閱讀感受確實是個問題。
      
      另外不知怎麼的,這本THE MAGAZINES HANDBOOK的中譯名就變成了“21世紀雜誌人生存手冊”——給人平地起波瀾、沽名釣譽之感。再加上譯文之生、硬、疏、澀,實在是難討人喜歡。
      
      然而本書版權頁明示原著書名為THE MAGAZINES HANDBOOK 2e,可見原作者就是把它當做一本從業(yè)參考手冊來書寫的。從這一點出發(fā),作者珍妮麥凱試圖涵蓋雜誌業(yè)務方方面面、條條縷縷的努力值得尊敬;而從“根基”和“磚瓦”入眼、著手,來仰視一個話題——固然難免招來“絮絮叨叨”的揶揄,卻有不能輕易否定的價值:即使再瑣碎的話題總要有人去發(fā)現(xiàn)和探討。如果否認這一點,則表明我們見慣了“洪鐘大呂”,太喜歡“好大喜功”,卻已經疏離了“微言大義”。
      
      英國是報紙和雜誌出版的老牌大國。細讀作者的觀點——雖然時刻針對的是英國雜誌業(yè)——有許多的價值可被發(fā)掘。急於批評的根源到底在於心態(tài)的焦躁還是缺乏發(fā)現(xiàn)價值的眼光,是一件不易判斷的事情。至於“部份內容於中國國情水土不服”的批評則純屬無事生非。而原著能出到第二版總不能被當做是英國圖書出版業(yè)水平低下,或英國讀者沒讀到過好的文本的證據(jù)吧?
  •     我在光合作用看到這個系列的幾本書,只有電視人那本拆封了,翻了一下,還成。
      于是買了雜志人這本,坐在書店的cafe讀。
      
      差點沒把書撕掉。
      --------------------------------------------------
      
      這本書基本上可以不看:
      
      1. 原作者寫得本來就不怎么樣,基本上是一個更年期婦女的嘮叨。
      2. 本書內容跟書名基本沒什么聯(lián)系。
      3. 本書基本上講的是英國雜志圈的事情,和國內的基本無關。
      4. 補充上一條,本書中有兩到三章完全不適用于我國傳媒業(yè)。
      5. 本書中提及的專業(yè)知識,市面上隨便找一本傳媒類課本都講得比它好。
      6. 本書譯者基本上不懂英語。
      7. 本書譯者大致上中文也不行。
      8. 本書譯者簡歷反映出他也不是干這行的。
      
      當然,本書還是有若干可取之處的,比如封面不是太丑,比如里面也涉及了一些其他同類書籍較少涉及的內容。不過這些不幸被涉及的部分基本上被講成了廢話。
      
      
      
      
      
      PS
      我跟店員說,這書我不要了,你們拿它當樣書吧,不然還會有人上當?shù)摹?br />   店員當下給我退款了。
      在此贊一下光合作用。
  •     羅里羅索的一本書??墒前雮€小時就翻完了。閱讀它的原因只是為標明我還雜志著生存著。
      想起有次蹭黃健翔的車,他說:“別的解說員還在追求專業(yè)、激情、準確。6年前我就不用這樣了?!彼堉a充了一句:“我能從接觸到的事物中汲取營養(yǎng),融會到解說中來。”
      
      
  •   順便贊一下店員。
  •   有這樣的好事……
  •   想像不出來這本書能多爛
  •   牛..還清華出版社~~!......!
  •   好吧~~
  •   得您告知 免得我再入歧途了
  •   封面看起來比較銼。。
  •   “我能從接觸到的事物中汲取營養(yǎng),融會到解說中來?!边@個是黃健翔的天賦,一般人解說員沒有這個能力,比如劉建宏,比如段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