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與社會

出版時間:2007-3  出版社:清華大學  作者:格雷姆·伯頓  頁數(shù):443  字數(shù):595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這是一本有關媒體與文化研究的重要入門讀物。它以廣泛的視角探討了當今社會的大眾媒體和文化現(xiàn)象。作者具有豐富的寫作和教學經(jīng)驗。書中幾乎覆蓋了學生們在媒體與文化研究當中可能遇到的所有主題,包括:廣告、電影、電視劇、雜志、媒體和暴力、新聞、全球化、體育運動、流行音樂和新技術等?! ”緯敲襟w與文化研究領域的學生和對此感興趣的其他讀者們的一本必不可少的讀物;同樣適用于其他與媒體有關的社會學、政治學和傳播學課程。

作者簡介

作者格雷姆·伯頓是位于英國米德爾斯布勒市的提茲塞德大學媒體研究系的講師。他曾編寫了多部媒體與文化研究方面的教科書,其中主要有More than Meets the Eye:An Introduction to Media Studies(2002)和Talking Televs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Teleison(2002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媒體機構:理解媒體的重要領域及其含義 1 導言 2 本章探討的主要問題 3 媒體機構的界定  3.1 媒體機構的構成  3.2 媒體機構的特征 4 媒體機構和財政 5 媒體機構與其他機構之間的聯(lián)系 6 媒體與受眾 7 媒體與廣告 8 媒體與政府 9 媒體機構的規(guī)制 10 媒體機構與權力 11 媒體機構與全球化 12 媒體機構與新技術 13 媒體機構的替代性模式 14 有關“公共服務”模式的爭論 15 供討論的選段 16 進一步閱讀的書目第二章 媒體文本:特征和解構 1 導言 2 本章探討的主要問題 3 什么是文本? 4 文本和意義 5 文本和語境 6 解構文本  6.1 文本分析  6.2 文本符碼  6.3 符號分析  6.4 形象分析  6.5 話語分析 7 文本和敘事 8 文本和寫實主義 9 文本·再現(xiàn)·意識形態(tài)·身份 10 類型化文本  10.1 公式  10.2 期待  10.3 成規(guī)  10.4 互文性和后現(xiàn)代主義  10.5 神話·話語·意識形態(tài)  10.6 類型和媒體政治經(jīng)濟學  10.7 類型和“多元主義”的幻象 11 供討論的選段 12 進一步閱讀的書目第三章 受眾與影響:探索“受眾”的定義及其與文本之間的關系 1 導言 2 本章探討的主要問題 3 受眾的概念 4 被商品化的受眾 5 主動受眾 6 解讀型受眾 7 凝視和觀看 8 獲得快感 9 受眾與公共領域 10 影響和效果 11 性別模式的塑造 12 供討論的選段 13 進一步閱讀的書目第四章 媒體與暴力:質穎暴力和有關媒體影響測量的一些問題第五章 女性雜志:性別化空間構建與有關罪感和快感的問題第六章 流行音樂:對“流行性”、“控制”和“全球性”的質疑第七章 走近電影:消失的英國電影產(chǎn)業(yè)·觀眾·凝視·意義第八章 媒體與新技術:技術對媒體及其消費的影響和含義第九章 廣告:它與媒體/受眾之間的關系及其對社會/文化的影響第十章 電視劇皂?。河嘘P它的本質及其對電視劇的影響和性別化受眾的問題第十一章 新聞:不同種類的新聞是如何構建世界的第十二章 體育與媒體再現(xiàn):媒體如何構建體育的意義以及體育與意識形態(tài)、種族和性別之間的關系第十三章 全球化與媒體:有關權力和文化交換的問題名詞解釋譯名對照表參考書目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媒體與社會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3條)

 
 

  •   喜歡整本書的內容組成,分為音樂、肥皂劇、新聞等部分,語言通俗易懂,感覺很實用!
  •   新聞傳播專業(yè)的學生應該看的一本書
  •   清華出的這套傳播學經(jīng)典書籍我差不多都買了,真的很不錯
  •   傳播學必看的書籍
  •   今年讀到的最好、最有分量的一本書
  •   作為工具書購買的,需要時查閱。
  •   作為傳播學的入門讀物不錯。能引起剛接觸傳播學的學生的興趣。視角也較為獨特。
  •   不錯的書,正版,內容不錯,印刷也好
  •   一般有專業(yè)需要才會閱讀的書吧。
  •   不錯,寫論文用,有理論可以引用
  •   可看性挺強的,分析得也比較深刻
  •   學術但不深奧
  •   媒體與社會之間應當是相輔相成相扶相依從的關系。一定意義上看,新聞傳媒是社會變革的載體,社會什么樣,傳媒的報道也應什么樣,指導人們正確認識社會真相,推動社會進步。如果傳媒不能真實地反映社會,只能阻礙社會發(fā)展,破壞人類自身的完美。在大眾傳媒喧囂的時代,媒體構成社會前進的動力,新聞媒體不能真實地反映生活,不僅欺騙了廣大受眾和執(zhí)政者,而且由于歪曲社會種種因素的相互聯(lián)系,制造了許多經(jīng)濟陷阱和政治誤判。在當今中國,我們的媒體理應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