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1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周明德 頁數(shù):42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是《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原理及應用》的第五版。本版本根據(jù)微處理器的最新發(fā)展,從80x86系列微處理器整體著眼,落實到最基本、最常用的8086處理器,介紹了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原理、80x86系列微處理器結構、8086指令系統(tǒng)和匯率語言程序設計、主存儲器及與CPU的接口、輸入輸出、中斷以及常用的微型計算機接口電路、數(shù)模(D/A)轉換與模數(shù)(A/D)轉換接口、80x86系列微處理器的發(fā)展(64位微處理器與嵌入式微處理器)。根據(jù)教學改革的要求與授課教師的意見,作了必要的精簡與修改,每章末附加了習題。全書觀點新、實用性強。 另有同名的例題習題集與實驗指導與教材配套。 本書適合各類高等院校、各種成人教育學校和培訓班作為教材使用。作者簡介 周明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36年生。浙江舟山人。1959年清華大學自動控制系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留校任教。1982年調至中國計算機技術服務公司,1989年晉升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歷任公司培訓部副主任、公司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1976年與北京電力建設公司合作研制的"主蒸汽管道合金鋼厚壁管全位置自動焊管機"獲1978年全國科技大會獎,1981年研制的"數(shù)控式脈沖氫弧焊全位置焊管機"獲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獎。著有《微型計算機硬件、軟件及其應用》(清華大學出版社1982年),獲1983年度全國優(yōu)秀科技圖書二等獎。主編了《微型計算機IBM-PC(0520)原理及應用》(清華大學出版社1985年)、《微型計算機接口電路》(清華大學出版社1986年)、《高檔微型計算機(上冊)》(清華大學出版社1987年)、《高檔微型計算機(下冊)》(清華大學出版社1989年)。1985年擔任中央電大微機原理及應用課程主講教師,編寫《微型計算機硬件、軟件及其應用(縮編本)》等教材。1992年擔任中央電大微機技術課程主講教師,編寫教材《微機技術》(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2年),1998年擔任中央電大微機原理與應用課程主講教師,編寫教材《微機原理與應用》。1994年被評為全國電大優(yōu)秀主講教師。
作者簡介
周明德,教授,1959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后留校。講授過“脈沖技術”、“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等課程。在全國普及微型計算機的高潮中,應邀在全國各地講授了數(shù)十次“微型計算機原理”課程,并制作了錄像帶,在各地播放,受到了極高的評價,為普及微型計算機起了重大作用。曾任中國計算機技術服務公司總工程師,為電子部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政府津貼。主持了國家“八五”、“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國產操作系統(tǒng)開發(fā)”,任副總設計師。此項目獲電子部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著有《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原理及應用》、《64位微處理器應用編程》、《64位微處理器系統(tǒng)編程》、《UNIX/Linux核心》等書,共約三百余萬字。累計發(fā)行三百余萬冊。
書籍目錄
第1章 概述 1.1 80x86系列結構的概要歷史 1.2 計算機基礎 1.3 計算機的在硬件和軟件 1.4 微型計算機的結構 1.5 多媒體計算機 習題第2章 80x86系列結構微處理器與8086 2.1 80x86系列微處理器提8086的延伸 2.2 8086的功能結構 2.3 8086微處理器的執(zhí)行環(huán)境 習題第3章 8086指令系統(tǒng) 3.1 基本數(shù)據(jù)類型 3.2 8086的指令格式 3.3 8086指令的操作數(shù)尋址方式 3.4 8086的通用指令 習題第4章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4.1 匯編語言的格式 4.2 語句行的構成 4.3 指示性語句 4.4 指令語句 4.5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及舉例 習題第5章 處理器總線時序和系統(tǒng)總線 5.1 8086的引腳功能 5.2 8086處理器時序 5.3 系統(tǒng)總結 習題第6章 存儲器 6.1 半導體存儲器的分類 6.2 讀寫儲存器RAM 6.3 現(xiàn)代RAM 6.4 只讀存儲器 習題第7章 輸入和輸出……第8章 中斷第9章 計算器與守量器電路Intel 8253/8254-PIT第10章 并行接口芯片第11章 串行通信及接口電路第12章 數(shù)模轉換與模數(shù)轉換接口第13章 x86系列微處理器的結構與工作方式第14章 x86系列微處理器的發(fā)展附錄1 ASCII(美國信息交換標準碼)字符表(7位碼)附錄2 8088指令系統(tǒng)表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4.2.2 符號 在匯編語言源程序中,為了使程序更具有普遍性,及便于程序的修改,用戶常用符號(Symbol)等代替存儲單元、數(shù)據(jù)、表達式等,如4.1.1小節(jié)例子中的存儲單元SUM、輸入輸出端口PROT—VAL等就是。符號是一種標識符,它要符合標識符的組成規(guī)則。 在實際使用中的符號可以分成5類,即寄存器、變量、標號、數(shù)、其他。 每個符號都具有一定的屬性,以允許匯編程序使用它來代表所需的信息。 1.寄存器(Register) 8086的寄存器常在操作數(shù)域中出現(xiàn),代表某一個操作數(shù)。每個寄存器都有一種類型特性,由這些類型可能確定它是字節(jié)寄存器還是字寄存器。8086的標志位被看作是一個位寄存器。 2.變量(Variable) 存放在存儲單元中的操作數(shù)是變量,因為它們的值是可以改變的。在程序中出現(xiàn)的是存儲單元地址的符號,即它們的名字。 所有的變量都具有3種屬性: (1)段值(SEGMENT),即變量單元所在段的段地址(段的起始地址)的高16位,低4位始終為0。 (2)偏移量(OFFSET),即變量單元地址與段的起始地址之間的NNN(16位)。 (3)類型(TYPE),變量有3種類型:字節(jié)(BYTE)、字(WORD)和雙字(DOUBLE WORD)。 變量通常是用存儲器初始化命令定義的。 3.標號(Label) 標號是某條指令所存放單元的符號地址,它是轉移(條件轉移或無條件轉移)指令或調用(CALL)指令的目標操作數(shù)。 對于匯編程序來說,標號與變量是類似的,都是存儲單元的符號地址。只是標號對應的存儲單元中存放的是指令,而變量所對應的存儲單元中存放的是數(shù)據(jù)。所以,標號也有3種屬性:段值、偏移量和類型。 標號的類型與變量不同,它的類型是Near或是Far。 Near是指轉移到此標號所指的語句,或調用此子程序或過程,只需要改變IP值,而不改變CS值。也即轉移指令或調用指令與此標號所指的語句或過程在同一段內。 Far與Near不同,要轉移到標號所指的語句,或調用此子程序或過程,不僅需要改變IP的值,而且需要改變CS,即是段交叉轉移或調用。 若沒有對標號進行類型說明,就假定它為Near。
編輯推薦
《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原理與應用:IA-32結構(80×86系列)(第5版)》適合各類高等院校、各種成人教育學校和培訓班作為教材使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