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6 出版社:清華大學 作者:陳平 頁數:634
Tag標簽:無
前言
在國務院鼓勵軟件產業(yè)發(fā)展政策的帶動下,我國軟件業(yè)一年一大步,實現了跨越式發(fā)展,銷售收入由2000年的593億元增加到2003年的1633億元,年均增長速度39.2%;2000年出口軟件僅4億美元,去年則達到20億美元,三年中翻了兩番多;全國“雙軟認證工作體系”已經規(guī)范運行,截止2003年11月底,認定軟件企業(yè)8582家,登記軟件產品18287個;11個國家級軟件產業(yè)基地快速成長,相關政策措施正在落實;我國軟件產業(yè)的國際競爭力日益提高。在軟件產業(yè)快速發(fā)展的帶動下,人才需求日益迫切,隊伍建設與時俱進,而作為規(guī)范軟件專業(yè)人員技術資格的計算機軟件考試已在我國實施了十余年,累計報考人數超過一百萬,為推動我國軟件產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軟件考試在全國率先執(zhí)行了以考代評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頒布的《振興軟件產業(yè)行動綱要》和國家職業(yè)資格證書制度,國家人事部和信息產業(yè)部對計算機軟件考試政策進行了重大改革:考試名稱調整為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水平)考試;考試對象從狹義的計算機軟件擴大到廣義的計算機軟件,涵蓋了計算機技術與軟件的各個主要領域(5個專業(yè)類別、3個級別層次和20個職業(yè)崗位資格):資格考試和水平考試合并,采用水平考試的形式(與國際接軌,報考不限學歷與資歷條件),執(zhí)行資格考試政策(各用人單位可以從考試合格者中擇優(yōu)聘任專業(yè)技術職務);這是我國人事制度改革的一次新突破。此外,將資格考試政策延伸到高級資格,使考試制度更為完善。信息技術發(fā)展快,更新快,要求從業(yè)人員不斷適應和跟進技術的變化,有鑒于此,國家人事部和信息產業(yè)部規(guī)定對通過考試獲得的資格(水平)證書實行每隔三年進行登記的制度,以鼓勵和促進專業(yè)人員不斷接受新知識、新技術、新法規(guī)的繼續(xù)教育??荚囋O置的專業(yè)類別、職業(yè)崗位也將隨著國民經濟與社會發(fā)展而動態(tài)調整。目前,我國計算機軟件考試的部分級別已與日本信息處理工程師考試的相應級別實現了互認,以后還將繼續(xù)擴大考試互認的級別和國家。
內容概要
本書按照人事部、信息產業(yè)部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水平)考試要求編寫,內容緊扣《軟件設計師考試大綱》,闡述軟件設計師考試必備的知識和技能的要點。 全書共12章,分別對計算機系統(tǒng)知識、程序語言、操作系統(tǒng)、系統(tǒng)開發(fā)與運行、網絡基礎知識、多媒體基礎知識、數據庫技術、數據結構、常用算法設計、面向對象技術、標準化基礎知識和知識產權基礎知識進行了詳盡的講解。 本書是軟件設計師考試應試者的必讀教材,也可以作為各類計算機信息技術培訓和輔導的教材,還可以作為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學習計算機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陳平,合主編有《軟件設計師教程》等。褚華,合主編有《軟件設計師教程》等。
書籍目錄
第1章 計算機系統(tǒng)知識 1.1 計算機體系結構 1.2 安全性、可靠性與系統(tǒng)性能評測基礎知識第2章 程序語言基礎知識 2.1 程序語言概述 2.2 語言處理程序基礎 第3章 操作系統(tǒng)知識 3.1 操作系統(tǒng)基礎知識 3.2 處理機管理 3.3 存儲管理 3.4 設備管理 3.5 文件管理 3.6 作業(yè)管理 3.7 網絡操作系統(tǒng)和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基礎知識 3.8 操作系統(tǒng)實例 第4章 系統(tǒng)開發(fā)和運行知識 4.1 軟件工程基礎知識 4.2 系統(tǒng)分析基礎知識 4.3 系統(tǒng)設計知識 4.4 系統(tǒng)實施知識 4.5 系統(tǒng)運行和維護知識 第5章 網絡基礎知識 5.1 網絡概述 5.2 ISO/OSI網絡體系結構 5.3 網絡互連硬件 5.4 網絡的協(xié)議與標準 5.6 WindowsNT系統(tǒng)及管理 5.7 網絡安全 第6章 多媒體基礎知識 6.1 多媒體的基本概念 6.2 音頻 6.3 圖形和圖像 6.4 動畫和視頻 6.5 多媒體網絡 6.6 多媒體計算機系統(tǒng) 6.7 虛擬現實的概念 第7章 數據庫技術基礎 7.1 基本概念 7.2 數據模型 7.3 關系代數 7.4 關系數據庫SQL語言簡介 7.5 關系數據庫規(guī)范化 7.6 數據庫的控制功能 第8章 數據結構 8.1 線性結構 8.2 數組、矩陣和廣義表 8.3 樹 8.4 圖 8.5 查找 8.6 排序 第9章 常用算法設計方法 9.1 算法和算法設計基本概念 9.2 迭代法、窮舉搜索法、遞推法 9.3 遞歸法 9.4 分治法 9.5 動態(tài)規(guī)劃法 9.6 回溯法 9.7 貪心法 9.8 分支限界法 9.9 概率算法簡介 第10章 面向對象技術 10.1 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 10.2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10.3 面向對象開發(fā)技術 10.4 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方法 10.5 設計模式第11章 標準化基礎知識 11.1 標準化的基本概念 11.2 標準化過程模式 11.3 標準的分類 11.4 標準的代號和編號 11.5 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 11.6 信息技術標準化 11.7 標準化組織 11.8 ISO9000標準簡介 11.9 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簡介 11.10 ISO/IEC 15504過程評估標準簡介 第12章 知識產權基礎知識 12.1 知識產權的概念與特點 12.2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主體與客體 12.3 計算機軟件受著作權法保護的條件 12.4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權利 12.5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歸屬 12.6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侵權的鑒別 12.7 軟件著作權侵權的法律責任 12.8 計算機軟件的商業(yè)秘密權 12.9 專利權概述 12.10 企業(yè)知識產權的保護
章節(jié)摘錄
插圖:5.虛擬存儲器虛擬存儲器是由主存、輔存、存儲管理單元及操作系統(tǒng)中存儲管理軟件組成的存儲系統(tǒng)。在程序員使用該存儲系統(tǒng)時,可以使用的內存空間可以遠遠大于主存的物理空間。但實際上并不存在那么大的主存,故稱其為虛擬存儲器。虛擬存儲器分為:(1)頁式虛擬存儲器,以頁為信息傳送單位的虛擬存儲器。通常一頁為幾百字節(jié)到幾K字節(jié)。為實現頁式管理,需建立虛頁與實頁間的關系表,稱為頁表;在頁表及變換軟件的控制下,可將程序的虛擬地址變換為主存的實地址。頁式管理的優(yōu)點是:頁表硬件少,查表速度快;主存零頭少。其缺點是:分頁無邏輯意義,不利于存儲保護。(2)段式虛擬存儲器,以程序的邏輯結構形成的段(如某一獨立程序模塊、子程序等)作為主存分配依據的一種段式虛擬存儲器的管理方法。為實現段式管理,需建立段表;在段地址變換機構及軟件的控制下,可將程序的虛擬地址變換為主存的實地址。段式管理的優(yōu)點是:段的界限分明;支持程序的模塊化設計;易于對程序段的編譯、修改和保護;便于多道程序的共享。主要缺點:因為段的長度不一,主存利用率不高,產生大量內存碎片,造成浪費;段表龐大,查表速度慢。(3)段頁式虛擬存儲器,頁式虛擬存儲器和段式虛擬存儲器兩者相結合的一種管理方式。在這種虛擬存儲器中,程序按邏輯結構分段,每一段再分成若干大小固定的頁。程序的調入調出是按頁進行的,而程序又可按段實現保護。因此,這種管理方式兼有前兩者的優(yōu)點,只是地址變換速度比較慢。從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到,虛擬存儲器將大容量的外存也納入存儲器的管理范圍。但在具執(zhí)行程序時需判斷程序是否在內存中,若不在(可認為不命中),則需從輔存中調入。這種思路與前面描述的Cache中的替換一樣。因此,虛擬存儲器中的替換算法與前面所述的一樣,此處不再說明。
編輯推薦
《軟件設計師教程》是軟件設計師考試應試者的必讀教材,也可以作為各類計算機信息技術培訓和輔導的教材,還可以作為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學習計算機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參考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