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媒體導論

出版時間:2006-7  出版社:清華大學  作者:(美)劉易斯,(美)露西婭娜 著,郭暢 譯  頁數:33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數字媒體導論》內容全面、條理清晰,循序漸進地介紹了數字媒體的一些新應用領域。是學習圖形設計、圖形繪制和繪畫技術,計算機圖形以及計算機藝術的優(yōu)秀入門級教材。《數字媒體導論》重要特色:專門為藝術系的學生和藝術設計人員編寫:使用獨特的表達方式來介紹各種概念?!  糁攸c介紹數字媒體:包括其歷史以技與傳統媒體的關聯?!  舭烁拍钚缘男畔ⅲ簺]有專門針對具體的程序或平臺?!  籼峁┝舜罅繄D例:提供可視化的信息,幫助解釋復雜的問題和技術。

作者簡介

作者:(美)劉易斯 (美)露西婭娜Richard Lewis是紐約Marist學院藝術和藝術歷史系主任。他是一位傳統的畫家,在美國很多地方都有他的數字繪畫作品展出。Richard撰寫的The Power of Art一書被200多個大學選作藝術學院的優(yōu)秀教材。

書籍目錄

第1章  藝術家和計算機	1.1 引  言	1.2 新媒體、新自由度、新領域	1.3 過去的藝術家和技術	1.4 數字工作室	1.4.1 硬件	1.4.2 軟件	1. 5 本章小結	1.6 習題:引入數字媒體第2章 計算機的發(fā)展史:從計算器到多媒體	2.1 引言	2.2 重要的第一階段	2.2.1 算盤:第一代計算器	2.2.2 齒輪式加法器	2.2.3 提 花 織 機	2.2.4 Charles Babbage的差分機和解析機	2.2.5 1890年的人口普查和Hollerith機械	2.2.6 制表機械公司變成IBM	2.3 大型鐵器:第一代真正的計算機	2.3.1 巨像解碼	2.3.2 Mark 1——哈佛大學/IBM	2.3.3 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和電子數據計算機(EDVAC)	2.3.4 通用自動計算機(UNIVAC)——Remington-Rand	2.3.5 IBM對挑戰(zhàn)的回應	2.3.6 第一代程序設計語言	2.4  晶體管、硅和軟件	2.4.1  貝爾實驗室發(fā)明了晶體管	2.4.2  硅谷的誕生	2.4.3  Intel和摩爾定律	2.4.4  大型主機的時代走向終點	2.5 個人計算機	2.5.1 IBM個人計算機	2.5.2  圖形時代的開始	2.5.3 Windows來到PC世界	2.5.4 兼容技術的沖擊	2.6 互聯網的誕生	2.7 本章小結	2.8 習題:計算機的歷史	第3章  機箱內部:計算機	3.1 引言	3.1.1 機箱	3.1.2 主板	3.1.3 主板的大腦:中央處理器3.2.1 ROM存儲器	3.2.2 RAM存儲器	3.3 了解總線	3.4 永久性存儲器	3.4.1 軟盤驅動器	3.4.2 硬盤驅動器	3.4.3 光盤驅動器	3.4.4 數字化視頻光盤	3.4.5 可移動硬盤	3.5 視頻設備	3.6 輸出:顯示器	3.6.1 遮光板	3.6.2 柵狀蔭罩	3.6.3 顯示器的尺寸和分辨率	3.6.4 液晶顯示器 3.7 鍵盤、鼠標和寫字板	3.7.1 鼠標	3.7.2 圖形寫字板	3.8 掃描儀概述	3.9 數碼相機	3.10 語音	3.11 操作系統	3.11.1 Macintosh	3.11.2 個人計算機	3.11.3 Unix	3.11.4 Linux	3.12 本章小結	3.13 習題:機箱內部	第4章 機箱外部:硬復制和軟復制	4.1 引言	4.2 擊打式字符打印機	4.2.1 菊輪式優(yōu)質字符打印機	4.2.2 點陣式打印機	4.3 改革	4.4 Xerox(施樂復印機):激光打印機之父	4.4.1 從Xerox到激光	4.4.2 清晰度	4.4.3 字體	4.4.4 控制激光打印機輸出	4.4.5 彩色激光打印機	4.5 噴墨	4.5.1 熱感應噴墨技術	4.5.2  壓電式噴墨技術	4.5.3 噴墨的清晰度和照片質量	4.5.4 噴墨的價格	4.5.5 IRIS打印機	4.6 變相打印機	4.6.1 固體噴蠟打印機	4.6.2 熱蠟式	4.6.3 熱升華式打印機	 4.7 軟復制	4.7.1 CD-ROM	4.7.2 來自于對音樂的愛好	4.7.3 WORM:每個人的CD唱片	4.8 除了CD之外:新的可能性	4.9 Internet出版	 4.9.1 Modem(調制解調器):調制/解調	 4.9.2 POTS:模擬到數字,數字到模擬	4.9.3 聲音和數據	4.10 除了POTS以外	4.10.1 ISDN終端適配器:數字到數字	4.10.2 寬帶:DSL和電纜	4.10.3 電纜Modem	4.10.4 衛(wèi)星系統	4.11 安全	4.12 本章小結	第5章  數字藝術的倡導者	5.1 引言	5.2 世界舞臺的合并	5.3 深入到畫筆中的利劍:軍事研究角色	5.3.1 藝術還是科學?	5.3.2 畫板	5.3.3 鼠標的誕生	5.4 藝術家和工程師的(最終)聯合	5.5 研究中心:大學校園內沉重的鐵皮	5.5.1 猶他州大學	5.5.2 俄亥俄州大學5.6 Xerox PARC(施樂公司的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5.7 Apple和Macintosh計算機的問世5.8 計算機圖形和動畫的先驅者	5.8.1 噴氣推進實驗室	5.8.2 紐約科技研究所	5.9 玩具和怪物:計算機圖形產業(yè)	 5.10 萬維網(WWW):大學校園中誕生的另一場革命	5.11 本章小結	5.12 習題:數字媒體的歷史第6章 數字排版和設計	6.1 引言	6.2 出版業(yè)歷史簡介	6.2.1 紙業(yè)革命	6.2.2 印刷革命	6.2.3 桌面革命	6.3 桌面革命之前的設計師和出版業(yè)	6.4 數字排版和設計的誕生	6.5 數字排版和設計:不僅僅為了業(yè)余愛好者	6.6 數字排版和設計:設備	6.6.1 輸入:掃描儀	6.6.2 打印機	6.6.3 顏色校準	6.7 輔助程序:不僅僅是附錄	6.7.1 圖形編輯程序	6.7.2 文字處理程序	6.7.3 基于向量的插圖程序	6.8 數字排版和設計程序內部	6.9 基本工具	6.9.1 指示器/選擇項工具	6.9.2 文本和文本塊工具	6.9.3 旋轉工具	6.9.4 縮放工具	6.9.5  圖片框工具	6.9.6  其他常用工具	6.10 基本文本控制	6.11 高級文本控制	6.12 主控頁或樣式表 (style sheet)	6.13 桌面上的圖片	6.14 顏色和桌面出版 6.14.1 專色 6.14.2 高傳真色彩	 6.15 商業(yè)印刷和PostScript	6.16 EPS6.17 本章小結	6.18 習題:數字排版和設計	第7章 圖形編輯	7.1 引言	7.2 顏色模型	7.3 矢量和光柵圖形	7.4 數字化編輯的圖形	7.4.1 采樣頻率	7.4.2 位深	7.4.3 動態(tài)范圍	7.5 放大和縮小圖片	7.5.1 調整大小	7.5.2 重新采樣	7.5.3 策略	7.6 全局變更	7.6.1 色值和對比度	7.6.2 亮度和對比度	7.6.3 圖層	7.6.4 曲線圖	7.6.5 色彩平衡	7.7 處理色彩平衡控制	7.7.1 使用圖層的色彩平衡	7.7.2 色調/飽和度控制	7.8 濾鏡的使用	7.9 圖形編輯工具	7.9.1 選擇/遮蔽工具	7.9.2 選區(qū)蒙板	7.10 繪畫工具	7.11 局部控制	7.12 基本圖形處理	7.12.1 圖層	7.12.2 旋轉和轉換	7.12.3 圖層蒙板	7.13 撤銷	7.14 本章小結	7.15 習題:圖形編輯	第8章  數字繪畫	8.1 引言	8.3 位圖繪畫	8.3.1 基本概念和工具	8.3.2 工作區(qū)	8.3.3 畫筆	8.3.4 顏色	8.3.5  多色與漸變	8.3.6 紙張紋理	8.3.7 克隆與描紅	8.3.8  圖層	8.3.9  選擇與蒙板	8.3.10 特效	8.3.11 樣式的使用	8.4 打印與導出	8.5 網絡繪畫8.6 本章小結	第9章 藝術家和計算機	9.1 引言	9.2 基本概念和工具	9.2.1 工作區(qū)	9.2.2 路徑、筆觸與填充	9.2.3 創(chuàng)建簡單形體	9.2.4  形體的選擇與變形	9.2.5 曲線編輯	9.2.6 樣式的使用	9.2.7 繪畫與顏色	9.2.8 用鋼筆工具繪畫	9.2.9 畫筆	9.3 圖案與漸變	9.4 圖層和分層	9.5 結合圖形制作復雜形狀	9.6 打印	9.7 矢量插圖與網絡	9.8 本章小結	第10章 2D動畫:歷史與現狀	10.1 引言	10.2 傳統動畫的先驅	10.2.1 Winsor McKay	10.2.2 Otto Messmer	 10.2.3 Fleischer兄弟	10.2.4 Walt Disney	10.2.5 Chuck Jones	10.2.6 Tezuka和Anime	10.2.7 動畫走向數字:John Lasseter和Pixar	10.3  傳統動畫技術與制作	10.3.1 在時間中工作	10.3.2 動畫的“自然”世界	10.3.3 電影技術	10.3.4 過渡	10.4 計劃的重要性	10.4.1 構思	 10.4.2 劇本	 10.4.3 情節(jié)串連圖板 10.4.4 模板與角色設計	10.4.5 背景	10.4.6 配樂	10.5 2D動畫	10.5.1 膠片或關鍵幀:傳統與數字	10.5.2 時間軸	10.5.3 內插	10.5.4 循環(huán)與子畫面	10.5.5 創(chuàng)建與導入元素	10.5.6 蒙板技術	10.5.7 GIF動畫	10.5.8 矢量動畫	10.6 本章小結	第11章 3D建模與動畫	11.1 引言	11.2 3D視圖:z軸	11.3 建模:數字雕刻	11.4 基本形體的使用	11.4.1 編輯2D形體的技術	11.4.2 布爾運算	11.4.3 數字雕刻	11.4.4 程序建模過程	11.4.5 貼圖	11.5 燈光	11.6 攝像機和觀眾	11.7 渲染和著色	11.7.1 著色選項	11.7.2 光線追蹤	11.7.3 最終渲染	11.8.1 在3D空間中的運動:z軸	11.8.2 3D中的關鍵幀和運動路徑	11.8.3 視點與攝像機運動	11.9 變形	11.10 探索現實	11.10.1 物理和重力	11.10.2 特效模塊	11.10.3 關聯運動	11.10.4 前向與反向連動	11.10.5 運動捕捉和轉描器	11.11 預覽和渲染	11.12 3D動畫和Internet	11.13 本章小結	11.14 習題:3D建模和動畫	第12章 Internet和World Wilde Web	12.1 引言	12.2 Internet的由來	12.2.1 Internet的起源	12.2.2 基本技術	12.2.3 開放式網絡架構	12.3 World Wide Web	12.3.1 超文本的歷史	12.3.2 Ted Nelson和Hypertext	12.3.3 Englebart、van Dam、Nelson和超文本編輯系統	12.4 Web的發(fā)明	12.4.1 Tim Berners-Lee和CERN	12.4.2 Marc Andreesen和Mosic	12.4.3 Netscape	12.5 瀏覽器戰(zhàn)爭:沉睡的巨人	12.5.1 伴隨Web的沖突	12.5.2 VRML	12.5.3 PUSH	12.6 計算機時代的第二次革命	12.7 本章小結	12.8 習題:Internet和WWW	第13章 Web設計:工具和技術	13.1 引言	13.2 Web的工作原理	13.3 網站規(guī)劃	13.3.1 深思熟慮	13.3.2 網站界面	13.3.3 頁面尺寸	13.3.4 導航	13.3.5 零散元素	13.4 HTML:通向基礎的捷徑	13.5 添加鏈接	13.5.1 指向網站或網頁的鏈接	13.5.2 指向其他目錄文件的鏈接	13.6 添加顏色	13.6.1 Web調色板	13.6.2 Web安全顏色:16進制世界	 13.6.3 為任何事物添加顏色	13.7 將圖像作為平鋪背景	13.8 在網頁中添加圖像	13.8.1 在頁面中添加圖像	13.8.2 高度與寬度標簽	13.8.3 JPEG或GIF	13.8.4 圖像像素大小	13.9 表的使用	13.9.1 定義表	13.9.2 表的設計	13.10 框架介紹	13.10.1 框架集文件	13.10.2 框架邊界和滾動	13.11 樣式表	13.11.1 內部樣式表	13.11.2 外部樣式表	13.12 Web中的多媒體13.12.1 Web音頻	13.12.2 聲音嵌入	13.12.3 音頻流和視頻流	13.13 JavaScript	13.14 無法運行 13.15 尋找主機	13.15.1 域名	13.15.2 FTP:將網站上傳到服務器	13.16 本章小結	13.17 習題:Web設計	第14章 數字工作室:藝術家作品集	14.1 引言	14.2 Maggie Taylor	14.2.1 背景	14.2.2 工作方法	14.2.3 專業(yè)應用	14.3 Boyd Ostroff	14.3.1 背景	14.3.2 工作方法	14.3.3 專業(yè)應用	14.4 Simon Bosch	14.4.1 背景	14.4.2 工作方法	14.4.3 專業(yè)應用	14.5 John Crane	14.5.1 背景	14.5.2 工作方法	14.5.3 專業(yè)應用	14.6 Peter Baustaedter	14.6.1 背景	14.6.2 工作方法	14.6.3 專業(yè)應用	14.7 Robert Lazzarini	14.7.1 背景	14.7.2 工作方法	14.7.3 專業(yè)應用	14.8 本章小結	術語表

編輯推薦

《數字媒體導論》是國外經典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列之一?!稊底置襟w導論》的宗旨并非幫助您精通任何一種媒體,而是對整個新媒體以及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的方式提供一種認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數字媒體導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不要被標題迷惑了,我說有“珍藏價值”,是因為現在很少能找到一本書能一本正經的把20多年前的技術當做時髦科技來介紹。引進圖書的也不看看??!現在是個正常人懂得都比這多!
  •   這本書還行,比較籠統
  •   很啟蒙啟蒙的那種,如果是基礎類還好點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