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5 出版社:清華出版社 作者:劉錚等 頁數(shù):325
內容概要
本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現(xiàn)代生物分離技術的研究、開發(fā)和工業(yè)實踐中涉及的基礎理論、技術原理和過程經濟分析。全書共18章,分成4部分。第1章是引言;第一部分為工業(yè)生物分離與產品檢測,包括第2,3章——工業(yè)生物分離過程、濃度測定和生物活性分析;第二部分化學、物理和生物學性質在生物分離中的應用,包括第4-6章——熱力學與傳遞性質、生物膠體分子的相互作用、生物親和性;第三部分為生物分離方法,包括第7-15章——結晶與沉淀、膜過濾、離心、色譜、萃取、電泳、磁生物分離、溶劑去除和干燥、細胞破碎;第四部分為生物過程設計,包括第16-18章——分離過程集成、產品制劑、生物加工過程經濟學。 每章后均有習題和參考文獻,以利于讀者進行更深入的學習。書后有兩個附錄。 讀者對象為大學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從事生物技術和工程研究的專業(yè)工作者。
書籍目錄
1 引言 1.1 質量守恒作為一種計量方法 1.2 微分和積分: 世界人口統(tǒng)計 1.3 擴散、對流和反應過程的質量守恒計量: 微觀尺度 1.4 小結 1.5 參考文獻第一部分 工業(yè)生物分離過程與產品檢測 2 工業(yè)生物分離過程 2.1 生物分離過程的選擇 2.2 單克隆抗體 2.3 人胰島素 2.4 狂犬疫苗 2.5 青霉素 2.6 蛋白酶 2.7 L—賴氨酸 2.8 檸檬酸 2.9 小結 2.10 習題 2.11 參考文獻 3 濃度測定和生物活性分析 3.1 氨基酸 3.2 多肽和蛋白質 3.3 核苷酸和聚核苷酸 3.4 糖類化合物 3.5 脂類 3.6 類固醇和抗生素 3.7 維生素 3.8 小結 3.9 習題 3.10 參考文獻第二部分 化學、物理和生物學性質在生物分離中的應用 4 熱力學與傳遞性質 4.1 化學平衡 4.2 溶解度 4.3 擴散系數(shù) 4.4 等電點及pH值對電荷的影響 4.5 疏水—親水性的度量 4.6 酸—堿性的度量 4.7 金屬離子鍵合常數(shù) 4.8 小結 4.9 習題 4.10 參考文獻 5 生物膠體分子的相互作用 5.1 短程相互作用 5.2 長程相互作用 5.3 小結 5.4 習題 5.5 參考文獻 6 生物親和性 6.1 分子識別過程 6.2 配體與受體的相互作用 6.3 受體—配體親和性的理論研究 6.4 專一性相互作用 6.5 小結 6.6 習題 6.7 參考文獻第三部分 生物分離方法 7 結晶和沉淀 7.1 飽和與過飽和態(tài) 7.2 成核現(xiàn)象 7.3 晶體的生長 7.4 批式結晶 7.5 連續(xù)結晶 7.6 收率 7.7 小結 7.8 習題 7.9 參考文獻 8 膜過濾 8.1 膜材料 8.2 膜分離過程的推動力 8.3 微濾理論 8.4 微濾 8.5 超濾 8.6 反滲透 8.7 傳質通量方程 8.8 電滲析 8.9 乳化液膜分離 8.10 小結 8.11 習題 8.12 參考文獻 9 離心 9.1 基本原理 9.2 離心分離的優(yōu)缺點 9.3 離心機的選擇 9.4 離心機的類型 9.5 工業(yè)規(guī)模的離心機 9.6 小結 9.7 習題 9.8 參考文獻 10 色譜 10.1 檢測方法 10.2 色譜技術概述 10.3 固定相 10.4 色譜過程分析的6種方法 10.5 凝膠滲透色譜 10.6 離子交換色譜 10.7 親和色譜 10.8 疏水作用色譜與反相色譜 10.9 灌注色譜 10.10 其他色譜方法 10.11 放大策略與注意事項 10.12 小結 10.13 習題 10.14 參考文獻 11 萃取 11.1 分配過程的化學熱力學 11.2 有機相?水相萃取 11.3 雙水相萃取 11.4 反膠團 11.5 超臨界流體 11.6 大規(guī)模萃取設備 11.7 多級接觸的模式 11.8 小結 11.9 習題 11.10 參考文獻 12 電泳 12.1 常用電泳方法簡介 12.2 電泳的基本概念 12.3 區(qū)帶電泳 12.4 等電聚焦 12.5 等速電泳 12.6 二維電泳 12.7 小結 12.8 習題 12.9 參考文獻 13 磁生物分離 13.1 材料的磁性 13.2 磁性顆粒分類2 13.3 理論分析 13.4 磁性顆粒分離 13.5 應用 13.6 小結 13.7 習題 13.8 參考文獻 14 溶劑去除和干燥 14.1 溶劑去除方法 14.2 理論 14.3 瑞利精餾 14.4 設備 14.5 小結 14.6 習題 14.7 參考文獻 15 細胞破碎 15.1 細胞與細胞膜 15.2 細胞破碎技術 15.3 小結 15.4 習題 15.5 參考文獻第四部分 生物過程設計 16 分離過程集成 16.1 生物分離過程經驗法則 16.2 生物分離過程和生物反應器研發(fā)同步進行時的問題 16.3 過程集成中的專家系統(tǒng) 16.4 生物反應和生物分離過程集成 16.5 “生物分離友好”的生物反應過程 16.6 最終產品劑型和環(huán)境影響 16.7 小結 16.8 習題 16.9 參考文獻 17 產品制劑 17.1 劑型特性 17.2 賦形劑 17.3 給藥方式 17.4 封裝 17.5 冷凍干燥 17.6 小結 17.7 習題 17.8 參考文獻 18 生物加工過程經濟學 18.1 成本估算軟件資源 18.2 經濟決策模型 18.3 敏感度分析 18.4 小結 18.5 習題 18.6 參考文獻附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