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2-12-1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郭繼武,郭瑤 頁數(shù):330
內容概要
《土建工長培訓系列教材:地基基礎(第3版)》是土建工長培訓系列教材之一,是在第二版的基礎上并參照新修訂的《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7-2002)編寫的?!兜鼗A》主要內容包括地基土的物理性質,地基中的應力和變形,土的抗剪強度和地基承載力,建筑物地基計算原則,淺基礎設計,基槽檢驗與地基的局部處理,軟弱地基以及樁基礎等。《地基基礎》除適合作為土建工長(技術員)培訓教材外,也可作為中等專業(yè)學校土建類專業(yè)學生學習參考。
書籍目錄
第1章 概述第2章 地基土(巖)的物理性質及分類2.1 土的成因與組成:2.2 土的物理性質指標2.3 粘性土的塑性2.4 地基土(巖)的分類及土的物理狀態(tài)思考題第3章 地基中的應力3.1 自重應力的計算3.2 附加應力的計算3.3 基礎埋置深度對附加應力的影響思考題第4章 地基變形的計算4.1 土的壓縮性4.2 地基最終沉降量的計算4.3 地基沉降與時間關系的估算思考題第5章 土的抗剪強度與地基承載力5.1 概述5.2 土的抗剪強度5.3 士的極限平衡理論5.4 土的抗剪強度指標的測定方法5.5 地基臨塑壓力、臨界壓力與極限壓力5.6 地基承載力的確定5.7 附錄思考題第6章 建筑物地基的計算原則6.1 一般要求6.2 地基變形的分類6.3 地基允許變形值6.4 地基基礎設計等級及地基變形計算的規(guī)定思考題第7章 天然地基淺基礎設計7.1 地基基礎設計步驟7.2 基礎的類型7.3 基礎埋置深度的確定7.4 基礎底面尺寸的確定7.5 剛性基礎剖面設計7.6 配筋擴展基礎剖面設計思考題第8章 基槽檢驗與地基的局部處理8.1 基槽檢驗8.2 地基的局部處理8.3 地基局部處理實例思考題第9章 軟弱地基9.1 一般要求9.2 建筑措施9.3 結構措施9.4 軟弱地基的處理思考題第10章 樁基礎10.1 樁的功能與種類10.2 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的確定10.3 樁的根數(shù)及布置10.4 承臺的設計與計算10.5 樁基沉降驗算10.6 樁基設計的步驟思考題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地殼表面的巖石在大氣中由于長期受到風、霜、雨、雪的侵蝕和生物活動的破壞作用(風化作用),使其崩解和破碎而形成大小不同的松散物質,這種松散物質就被稱為土。風化后殘留在原地的土稱為殘積土,它主要分布在巖石暴露在地面而受到強烈風化的山區(qū)和丘陵地帶。由于殘積土未經(jīng)分選作用,所以無層理,厚度很不均勻。因此,在殘留土地基上進行工程建設時應注意其不均勻性.防止建筑物產生不均勻沉降。如風化后的土受到各種自然.力(例如重力、雨雪水流、山洪急流、河流、風力和冰川等)的作用,被搬運到大陸低洼地區(qū)或海底而沉積下來,在漫長的地質年代里沉積的土層逐漸加厚,并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逐漸壓密,這樣形成的土就稱為沉積土。陸地上大部分平原地區(qū)的土都屬于沉積土。由于沉積土在沉積過程中地質環(huán)境不同,生長年代不一,所以它的物理力學性質有很大差異。如洪水沉積的洪積土,有一定的分選作用,距山區(qū)較近的地段,其顆粒較粗,遠的地方顆粒較細。由于每次洪水搬運能力不同,所以形成了土層粗細顆粒交錯的地質剖面。通常,粗顆粒的土層壓縮性較低、承載力高;而細顆粒的土層壓縮性高,承載力較低。在沉積土地基上進行工程建設時,應盡量選擇粗顆粒土層作為基礎的持力層。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