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9-03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過鎮(zhèn)海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內(nèi) 容 簡 介
本書共五篇二十二章,主要內(nèi)容有混凝土的基本力學性能,混凝土的多軸強度和本構關系,鋼筋和混
凝土的組合作用,基本構件的承載力、裂縫和變形,以及結(jié)構的抗震、疲勞、抗爆和抗高溫等特殊受力性能。
書中詳盡地介紹了混凝土材料的各種受力性能,以此為基礎和以試驗為依據(jù),深入地分析鋼筋混凝土
構件在各種受力狀態(tài)下的性能變化規(guī)律、受力機理、計算原則和方法等,以展示鋼筋混凝土作為一種組合
的結(jié)構材料的基本原理。
本書可作為建筑、水利、交通、地下、海洋工程等結(jié)構工程類專業(yè)研究生課程的專用教材,也可用作高
等學校本科的教學參考書,并供從事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科學研究、設計和施工管理的技術人員在工作中參考
使用。
作者簡介
1934年生,江
蘇省無錫市人?,F(xiàn)為
土木工程系教授、博
士生導師,并任全國
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標準
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土木工程學會混凝土
和預應力混凝土學會
理事等職。在國內(nèi)外
學術雜志上發(fā)表論文
六十余篇,曾獲部委
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和
三等獎各兩次。
書籍目錄
目 錄
緒論
0.1 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的發(fā)展和特點
0.2 本課程的特點
第一篇 混凝土的基本強度和變形
第一章 混凝土的材料特性和破壞機理
1.1 材性的基本特點
1.2 一般受力破壞機理
第二章 抗壓強度和變形
2.1 抗壓強度
2.1.1 立方體抗壓強度
2.1.2 棱柱體試件的受力破壞過程
2.1.3 主要抗壓性能指標值
2.2 應力-應變?nèi)€
2.2.1 試驗方法
2.2.2 全曲線方程
2.3 不同受力狀態(tài)
2.3.1 荷載重復加卸
2.3.2 偏心受壓
第三章 抗拉和抗剪性能
3.1 抗拉強度和變形
3.1.1 試驗方法和抗拉性能指標
3.1.2 受拉破壞過程和特征
3.1.3 應力-應變?nèi)€方程
3.1.4 偏心受拉和彎曲受拉
3.2 抗剪強度和變形
3.2.1 合理的試驗方法
3.2.2 破壞特征和抗剪強度
3.2.3 剪切變形和剪切模量
第四章 時間的影響
4.1 強度和彈性模量的變化
4.2 收縮
4.3 徐變
第五章 多種結(jié)構混凝土
5.1 高強混凝土
5.2 輕質(zhì)混凝土
5.3 纖維混凝土
第二篇 混凝土的多軸強度和本構關系
第六章 多軸性能的一般規(guī)律
6.1 試驗設備和方法
6.1.1 常規(guī)三軸和真三軸試驗
6.1.2 試驗技術措施
6.2 強度和變形的一般規(guī)律
6.2.1 二軸應力狀態(tài)
6.2.2 三軸應力狀態(tài)
6.2.3 其它試驗研究結(jié)果
6.3 典型破壞形態(tài)及其界分
6.3.1 典型破壞形態(tài)的特征
6.3.2 破壞形態(tài)的界分
第七章 破壞準則
7.1 破壞包絡面的形狀和其表達
7.2 破壞準則
7.2.1 古典強度理論
7.2.2 基于試驗的混凝土破壞準則
7.3 破壞準則的比較
7.4 實用的二軸破壞準則
第八章 本構關系
8.1 分類簡介
8.1.1 線彈性類本構模型
8.1.2 塑性理論類本構模型
8.1.3 其它力學理論類本構模型
8.2 非線彈性本構模型
8.2.1 各向同性本構模型
8.2.2 正交異性本構模型
8.2.3 耦合本構模型
第三篇 鋼筋和混凝土的組合作用
第九章 鋼筋的力學性能
9.1 混凝土結(jié)構中的鋼材
9.2 應力-應變關系
9.2.1 軟鋼
9.2.2 硬鋼
9.3 反復荷載作用下的變形
9.4 冷加工強化性能
9.4.1 冷拉和時效
9.4.2 冷拔
9.5 徐變和松弛
第十章 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jié)
10.1 粘結(jié)力的作用和組成
10.2 試驗方法和粘結(jié)機理
10.2.1 試驗方法
10.2.2 光圓鋼筋
10.2.3 變形鋼筋
10.3 影響因素
10.4 粘結(jié)應力-滑移本構模型
10.4.1 特征值的計算
10.4.2 τ-S曲線方程
第十一章 軸向受力特性
11.1 受壓構件
11.1.1 基本方程
11.1.2 應力和變形分析(εy<εp)
11.1.3 應力和變形分析(εy>εp)
11.2 受拉構件
11.2.1 應力和變形分析(裂縫截面)
11.2.2 最小配筋率
11.2.3 受拉剛化效應
11.3 一般性規(guī)律
第十二章 約束混凝土
12.1 螺旋箍筋柱
12.1.1 受力機理和破壞過程
12.1.2 極限承載力
12.2 矩形箍筋柱
12.2.1 受力破壞過程
12.2.2 箍筋作用機理
12.2.3 應力-應變?nèi)€方程
12.3 鋼管混凝土
12.4 局部受壓
第十三章 變形差的力學反應
13.1 混凝土收縮
13.2 溫度變形差
13.3 混凝土徐變
第四篇 基本構件的承載力和變形
第十四章 壓彎承載力
14.1 受力過程和破壞形態(tài)
14.1.1 單筋矩形梁
14.1.2 適筋、少筋和超筋梁
14.1.3 偏心受壓(拉)柱
14.2 長柱的附加彎矩
14.3 截面分析的一般方法
14.4 極限承載力
14.4.1 計算公式
14.4.2 雙向壓彎構件
14.5 多種材料和構造的構件
第十五章 受拉裂縫
15.1 裂縫的成因及控制
15.2 構件的開裂內(nèi)力
15.3 裂縫機理分析
15.3.1 粘結(jié)-滑移法
15.3.2 無滑移法
15.3.3 綜合分析
15.4 裂縫寬度的計算
第十六章 彎曲剛度和變形
16.1 構件的變形及其控制
16.1.1 變形對結(jié)構的影響
16.1.2 截面剛度和構件變形
16.2 截面剛度計算
16.2.1 有效慣性矩法
16.2.2 剛度解析法
16.2.3 受拉剛化效應修正法
16.3 變形計算
16.3.1 一般計算方法
16.3.2 實用計算方法
第十七章 彎剪承載力
17.1 無腹筋梁的破壞形態(tài)和承載力
17.1.1 典型(剪壓)破壞形態(tài)
17.1.2 斜壓和斜拉破壞形態(tài)
17.1.3 彎剪承載力及其影響因素
17.2 腹筋的作用和抗剪的成分
17.2.1 腹筋的作用
17.2.2 彎剪承載力的組成
17.3 極限彎剪承載力的計算
17.3.1 關于有限元方法
17.3.2 經(jīng)驗回歸式
17.3.3 簡化力學模型
17.4 多種受力狀態(tài)和構造的構件
第十八章 抗扭承剪力
18.1 受扭構件的彈性解和塑性解
18.2 純扭構件的承載力
18.2.1 無腹筋構件
18.2.2 有腹筋構件
18.2.3 配筋(箍)量的影響
18.3 復合受扭構件
18.3.1 壓(拉)-扭構件
18.3.2 剪-扭構件
18.3.3 彎-扭構件
18.3.4 彎-剪-扭構件
18.4 極限承載力的計算
18.4.1 經(jīng)驗計算式
18.4.2 桁架模型
18.4.3 斜扭面極限平衡
第五篇 構件的特殊受力性能
第十九章 抗震性能
19.1 結(jié)構抗(地)震性能的特點
19.2 單調(diào)荷載下的延性
19.2.1 延性的概念和表達
19.2.2 計算方法
19.2.3 塑性區(qū)轉(zhuǎn)角
19.3 低周反復荷載下的滯回特性
19.3.1 滯回曲線的一般特點
19.3.2 多種受力狀態(tài)的滯回曲線
19.3.3 恢復力模型
第二十章 疲勞性能
20.1 混凝土的疲勞性能
20.2 鋼筋的疲勞性能
20.3 鋼筋和混凝土粘結(jié)的疲勞性能
20.4 構件的疲勞性能及其驗算
20.4.1 受彎疲勞
20.4.2 受(彎)剪疲勞
第二十一章 抗爆性能
21.1 結(jié)構抗爆炸的特點
21.2 快速加載時的材料性能
21.2.1 試驗設備和方法
21.2.2 鋼筋
21.2.3 混凝土
21.3 構件性能
21.3.1 受彎構件
21.3.2 受壓構件
第二十二章 抗高溫性能
22.1 結(jié)構抗高溫的特點
22.2 截面溫度場
22.2.1 溫度-時間曲線
22.2.2 材料的熱工性能
22.2.3 熱傳導方程和溫度場的確定
22.3 材料的高溫力學性能
22.3.1 鋼材的性能
22.3.2 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22.4 混凝土的耦合本構關系
22.4.1 抗壓強度的上、下限
22.4.2 應力下的溫度變形
22.4.3 短期高溫徐變
22.4.4 耦合本構關系
22.5 構件的高溫性能和抗高溫驗算
22.5.1 壓彎構件
22.5.2 超靜定結(jié)構
22.5.3 結(jié)構的高溫分析和近似計算
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