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傳

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加】馬塞爾·福尼耶 Marcel Fournier  譯者:趙玉燕  
Tag標簽:無  

前言

人類學家是一個非常獨特的知識群體。他們在全世界行走,當然更多的是行走在異國他鄉(xiāng),到最偏遠的地方居留,能講當?shù)厝说恼Z言,知道怎樣融入陌生人群而掏出他們的心里話,獲解他們的地方知識。他們把所見所聞、所歷所感鋪排成篇,揮灑成文,作為一種文化呈現(xiàn)給自己的社會,呈現(xiàn)給心中所勾畫的一個互相理解的未來世界。    今天的世界與一百多年前的世界大不相同。此中差別,是人類學家群體參與造成的。因為有人類學家群體的參與,不同人群的心理距離極大地被拉近,地球才在感知上縮小為一個“村”。    今天的我們與我們的太爺爺輩在長相上仍然頗為相似,但在觀念的構成上肯定非常不同。今天的我們與地球其他角落的人群在體質上頗為不同,但在觀念和行為方式上卻頗有共同之處。此中變化,當然也是人類學家群體參與造成的。    人類學家是現(xiàn)代社會的魔法師,或者說,人類學的知識在現(xiàn)代社會發(fā)揮了魔法一般的作用。一個物理距離和心理距離都十分遙遠的世界,被人類學家的專業(yè)知識拉得很近。對于異國,對于異族,不僅是中國古人才有山海經(jīng)式的想象。每個民族自然都曾經(jīng)是自我中心、唯我獨尊的。但是,自從人類學作為一種專業(yè)在近百年前形成以來,那么多民族志文本、民族志電影把遠方異民族的生活情景“搬到”各個社會,“呈現(xiàn)”在人們的客廳、書桌、床頭,逐漸把一個民族之間充滿隔閡、疏遠、偏見的世界,微縮為相互頗有了解、分擔大量共享文化的人類共同體。盡管人類仍然充滿民族問題,但是人類社會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進路上,無疑已經(jīng)走近第三個階段。人類的這個歷史進步要歸功于知識分子群體,其中人類學家群體的貢獻最為卓著。恰恰是人類學家掌握著改變人們的異族偏見的魔法。人類學家發(fā)揮社會進步的作用,是從創(chuàng)造超越成見、解放異端的知識條件開始的。    人類學家讓自己的社會對他人社會感興趣,無論是借奇風異俗(夸富宴、庫拉交換,禮物之豪,斗雞,割禮)說事,還是從日常生活著眼,歸根結底要把他人引入自己的社會,一方面固然是要引導人們發(fā)現(xiàn)他人社會的優(yōu)點,反思自己社會的問題;另一方面卻是要讓自己的社會學習如何把他人和我群當做同類來思考,并最終能夠把人類當做一個整體來思考。人類學是關于人的科學的宏愿,也只有在學界能夠把人類當做一個整體來經(jīng)驗性地思考的條件下才是現(xiàn)實。    人類學家與現(xiàn)代世界或者世界的現(xiàn)代性是共生的。傳統(tǒng)時代的特征是小共同體內部的同質性和小共同體之間因為差異而對立。世界的現(xiàn)代進程卻是給小共同體注入多樣性,給差異的共同體增加共同性。在同質性強的小社群之內造就文化的豐富選擇,在差異、對立的社群之間造就文化共享。    現(xiàn)代社會因為人類學家而不同,因為人類學家的積極參與而更美好。    讀人類學家的大作,我們會十分崇拜人類學家的智慧、學識,以及呈現(xiàn)異文化的大德大能。但是,當人類學家的傳記把我們帶到人類學家的工作現(xiàn)場,帶到人類學家的情感世界,人類學家的職業(yè)活動和個人生活都一并擺在眼前,我們對人類學家作為學人和作為普通人的緊密聯(lián)系,以及其中表現(xiàn)出的人的兩面性,也就有了某種身臨其境的體認。    人類學家在異國他鄉(xiāng)的調查現(xiàn)場總是糾結著復雜的情感:臨近進入的興奮與長時間工作形成的焦慮、融入其中的喜悅與作為外來者的孤獨、有所得時的滿足與挫折造成的消沉,總是如影隨形。人類學家田野作業(yè)的情感歷程,無一例外是過山車的體驗。這是他們個人的經(jīng)歷,這卻也是人類不同民族相遇相處的心理的一種表征。入作為個人的內心總是孤獨的,但是人能夠結成社群過某種社會性的生活。這之中的關鍵或驅力是,人對同類感興趣。人類學家把人類的孤獨體驗到了極致,也把人類尋找與他人共處的努力發(fā)揮到了極致。所以,無論在人性的體驗上,還是在解決人性缺陷的不懈努力上,人類學家的經(jīng)歷都最好地詮釋了那個時代真正“屬人的生活”。    不辱使命的人類學家在智商和情商上都是不同尋常的入,這樣一種人一代代地聚成一個特殊的學術群體,構成人類知識生產(chǎn)中一道魅力無限的風景。喜歡把夢想寄托在遠方的年輕人,很容易在人生的一個時期迷戀人類學;總在心里為“新異”留一個角落的學人,很容易一生都留意人類學的新成果。人類學是因為人類學家而引人入勝。在知識生產(chǎn)的競技場上,大多數(shù)學科都是在體育場、體育館里比賽,人類學家卻總是跑一個人的馬拉松——他們一個人跑得很遠,最后才回到體育場接受公眾掌聲的慰勉。所以,很多人喜歡人類學,然而總是只有少數(shù)年輕人會下決心,把自己的求知之志獻給并沒有跑道的這項特殊的馬拉松。惟其如此,人類學總是一個很少數(shù)的特殊知識群體所從事的學業(yè)。    高丙中    2011年9月25日

內容概要

莫斯是現(xiàn)代民族學與法國社會學學派的領軍人物,對社會科學的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本書是第一本關于他的傳記,書中通過詳細的材料,全面地介紹了莫斯的一生,包括自身經(jīng)歷、時代背景等,對深入了解莫斯其人其學說彌足珍貴。

作者簡介

作者:(加拿大)馬塞爾·福尼耶(Marcel Fournier) 譯者:趙玉燕  馬塞爾·福尼耶(1945—),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國際學術期刊《社會學與社會》編輯,代表作《莫斯傳》。

書籍目錄

引言 1 第一部分涂爾干的外甥 7 第一章埃皮納勒、波爾多、巴黎 9 第二章 巴黎高等研究實踐學院的學生 41 第三章制度禮儀:早期作品與海外旅行 62 第二部分圖騰和禁忌氏族 91 第四章在同伙中 95 第五章公民莫斯 107 第六章圣一雅克大街 126 第七章《人道報》的記者 136 第八章集體瘋狂 148 第九章法蘭西學院的一場激戰(zhàn):洛瓦西事件 166 第十章不可笑的戰(zhàn)爭 187 第三部分繼承人 207 第十一章(作為社會主義者的)生活仍在繼續(xù) 211 第十二章繁重的遺產(chǎn) 239 第十三章民族學研究所 260 第十四章社會學,一項注定要失敗的事業(yè)? 274 第四部分認可 289 第十五章法蘭西學院的職位 292 第十六章教授們唇槍舌戰(zhàn)之地 307 第十七章足以讓你對政治絕望 338 第十八章神話時代 351 后記戰(zhàn)爭歲月及戰(zhàn)后歲月 371 注釋 392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亨利·于貝爾,雙胞胎兄弟 1896年,當他們在巴黎高等研究實踐學院選修同樣的課程時,莫斯遇見了亨利·于貝爾。莫斯喜歡這樣去想到于貝爾——他們是“工作雙胞胎”、“暹羅雙胞胎”(Siamese twins)。但是,他們的社會與學術之路卻是不同的。于貝爾出生于1872年,和莫斯同年,來自巴黎一個富裕之家。他的父親很早就從針織品生意中脫身,將空余時間用于“智力消遣”(在索邦聽課,探訪博物館)。年輕的于貝爾在路易斯拉格朗(Louis—le—Grand)公學求學,在所有公立中學學生的統(tǒng)考中名列第一。他是一名“全面發(fā)展、在每個方面都很優(yōu)秀的學生”。他有極大的學術好奇心,“考慮一切,閱讀一切,知曉一切”。他并不過度關注走捷徑通過高級教師資格會考,剛開始在索邦注冊入學。1892年拿到學位證后,他去了巴黎高師,在那里他謀得一份助理館員的差使,這樣他可以“更自由地工作”。 1895年,他“如工作中的圣本篤修會僧侶”一樣埋頭于一大堆書和布滿他小而匆忙筆跡的卡片中,準備歷史和地理的高級教師資格會考(在十五人中他名列第三)。關于他那時的興趣,于貝爾說道:“我對藝術很著迷”。作為一個學生,他喜歡給教授們畫漫畫,他的朋友們就曾爭相搶奪他的許多幅速寫。他還為巴黎高師的百年紀念冊畫過插圖。作為一名成年人,于貝爾由于他的“藝術品位”而從同事中脫穎而出。他的休閑時光都用在素描和水粉畫(通常是山水畫)以及收藏藝術品(主要是遠東藝術品)上。莫斯告訴他:“我對藝術之美沒有那么高的興致?!?與他同代的其他學生一樣,于貝爾也知道學校的圖書管理員呂西安,埃爾(Lucien Herr)。埃爾是位社會主義斗士,一個有著“鋒利眼光”的那種“大力神”,“在厚重而高的桌子(高、長、寬且高聳)后面,統(tǒng)領著書本與訪客”。最早他是“社會主義勞動者聯(lián)盟”和“社會主義革命工人黨”的成員,后來在“法國社會主義黨”剛成立時又加入其中。1899年,埃爾成了“出版與售書新協(xié)會”的組織者和管理者之一,《社會學年鑒》的許多投稿人都被這一協(xié)會吸引。于貝爾贊同埃爾的社會主義理念但并不參與其中。就像布爾然后來解釋的,于貝爾沒有預想去“使用除了專業(yè)以外的其他方式”來為他“謹慎而嚴肅地”信奉的事業(yè)服務。他參與雜志《社會科學評論》一事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原則。1901—1903年間,他為這本雜志寫了二十多篇書評。然而,于貝爾的疏于參與,并沒有讓他不敏感于“德雷福斯事件”那一段時間里的反猶太主義所代表的危險?!斑@是一個怎樣的國家!”他驚嘆,指涉的是“軍事法庭的無恥宣判”和在左拉寫給共和國總統(tǒng)一封公開抗議信后法庭判處左拉誹謗罪。 與莫斯一樣,在通過高級教師資格會考后,于貝爾沒有轉向教學。他不用擔心經(jīng)濟問題,因而投身于學習閃米特語言和拜占庭文化。1895年秋季,他注冊為巴黎高等研究實踐學院的學生,選修了第五部門的神學博士、亞述一巴比倫宗教專家康坦(Quentin)神父的課程。第二年,他的課業(yè)重了許多:第五部門康坦和伊斯拉維爾。萊維的課程、第四部門V.貝拉爾(V.Berard)開設的《比較語法》、R.P.舍勒(R.P.Scheil)的《亞述哲學》,卡里埃(Carriere)的《希伯來語》和J.阿萊維(J.Halevy)的《亞述語》。就是在那個時候,于貝爾認識了莫斯。當時莫斯也選修了伊斯拉維爾·萊維這位新的猶太教法典和希伯來語教授的課程。

后記

戰(zhàn)爭歲月及戰(zhàn)后歲月    1939年9月“沉重地壓在我們的肩頭”,阿爾布瓦克斯寫道。法國和英國向德國宣戰(zhàn)——到那時為止還不怎么令人悲痛,但“每個人都感覺到一種壓迫感”。“讓我們堅持滿懷希望吧”,萊納特從遙遠的新喀里多尼亞寫信來建議大家,并補充說:“如果人類的愚蠢開始減弱,是否可能有被救贖的短暫時刻?”年輕的研究人員都應征人伍:喬治·居爾維什(三周后因不符合要求而被遣回)、米歇爾·萊里斯、羅貝爾·蒙泰涅以及其他一些人。萊里斯從他服役的阿爾及利亞寫信給“親愛的莫斯先生”:“我希望自己可以抓住機會做一點民族志調查。但是軍旅生涯并不經(jīng)常允許你做自己愛做的事情?!?   這年秋天,雖然被再三挽留,莫斯還是決定從高等研究實踐學院以教授的身份退休?!拔业呢熑?,”他解釋說,“是為年輕人讓路?!彼胍俳o已經(jīng)從新喀里多尼亞回國的萊納特“某種臨時替代的職位”:“他在任何能力方面都足以替代。”但莫斯仍然是實踐學院宗教科學部的主席,僅“出于一種秩序感和責任”?!拔也皇呛芮宄覀儸F(xiàn)在所做的一切事情將會發(fā)生什么情況——我所知道的僅是,我有責任去做?!彼墓芾砘顒颖幌拗圃凇跋喈斉R時的事情上”。他盡己所能去“填補日程安排上的空缺”,授予一些學生學位,訓練一些學生。    實踐學院秋季開學時,宗教科學部招收了大約60名新生。在埃皮納勒和康特維爾“短暫的一個月假期”之后,莫斯返回到主席職位。莫斯坦言,那不是一份“輕松愉快的工作”。有段時間莫斯是“唯一出現(xiàn)的員工”,不得不四處親自拾煙蒂。他必須料理一切事項:“我是主席、秘書、圖書管理員,有時既是學校的執(zhí)權杖者,又是辦公室的勤雜工?!?   莫斯的孤獨感更加強烈了。1939年3月,涂爾干、于貝爾、西米安和莫斯共同的朋友萊維一布呂爾去世。莫斯回想起萊維一布呂爾喜歡“幫助人,對人有用……他十分高興去完成工作。簡言之,他過著一種高尚的、公民的、公共的和有道德的生活?!?   莫斯想要出版萊維一布呂爾的(《手記》(Carnets),這是他從1938年1月到1939年2月記下的日志。1940年初,他得到了雷伊的死訊,之后是布格萊的死訊?!斑@位驕傲的射手座,這位聰慧的人馬座”,他的死并未出乎人們的意料。莫斯僅存的幾個朋友也在逐漸變老:“以我這把年紀,以我這種心臟,我已經(jīng)沒有什么用處了”,查爾斯·塞利格曼向莫斯坦陳心跡。    莫斯過著“很普通、相當無趣”的生活。他的坐骨神經(jīng)痛很難醫(yī)治。莫斯還有“一大堆行政管理工作”。他的妻子仍在病中,患有“失憶癥”,“一點都不擔心戰(zhàn)爭或者她自己會有什么事發(fā)生!”在警報鳴叫的時候,他們兩個人都“平靜地躺在床上”,但他們知道,“這不斷的警報聲……考驗著哪怕是最親切的人的神經(jīng)和健康”。曾有一段時期,莫斯考慮搬家去米迪,甚至想搬到拉馬盧或土倫地區(qū),那里有他妻子的家族。但他改變了主意;“我知道的,僅僅是接到命令后才可離開。我可憐的妻子比我更不想搬家?!?   莫斯保持著鎮(zhèn)靜,拒絕“做任何預測”,為自己對“正在進行的[戰(zhàn)爭]鎮(zhèn)定自若和謹慎小心”表示滿意。他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樂觀:“結果是不用懷疑的。但這是怎樣一個難以置信的故事啊?!比魏稳硕疾淮婊孟耄骸跋L乩詹粫屛覀冃拇婊孟搿?。因此莫斯沒有參加和平主義者路易·勒庫安(Louis Lecoin)、盧多維克·佐雷迪(Imdovic Zoretti)和萊昂·埃梅里(Leon Emery)于1939年9月發(fā)起的懇求“立即和平”的請愿活動。這位退伍軍人還考慮過“當[他的]澳大利亞人回來時,他就返回去與之匯合”。只是拒收“[他這種]上了年紀的人”這條法令使他未能實施這一計劃。他不得不繼續(xù)履行專業(yè)職責,在民族學研究所和法蘭西學院教學。在那里,他的課程“非常受歡迎”。    1940年的冬季學期十分“嚴酷”,“非常讓人疲憊”,莫斯在民族學研究所有五十堂學術講座,在法蘭西學院有三十二堂學術講座。頭一年莫斯在法蘭西學院周三的學術講座上討論的是“宇宙論與游戲”,周五的學術講座總體上討論于貝爾有關“日耳曼人起源”的研究。當時他仍然希望能夠將這些研究編輯出版。莫斯的主題是“日耳曼蠻夷”。他發(fā)現(xiàn),日耳曼尼亞語中的Homo nordicus出現(xiàn)得“較晚”。    一切都在“不好不壞”地繼續(xù)向前發(fā)展。民族學研究所的出版物和《社會學年鑒》都沒有暫停;1940年《社會學年鑒》出版了三本分冊,刊登了許多文章如讓·施特策爾的《社會心理學與態(tài)度理論》、亨利·萊維一布呂爾的(《集體性人格》、讓·雷的《國際社會》、亨利·洛方伯格(Henry Lanfenberger)的《德國的市場概念及其運行》以及阿爾布瓦克斯的(《凱恩斯的一般理論》。但是莫斯沒有多少時間去繼續(xù)他自己有關毛利人“小宇宙”觀念的研究以及提基神的研究。當莫斯在上面寫滿了筆記的三本必不可少的卷冊被盜時,莫斯對提基神的研究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他向朋友傾訴:“這讓我厭惡一切事情。”    “只要這還有任何意義”,莫斯仍然打算繼續(xù)待在巴黎?!笆聦嵣?,”他補充說,“因為所處的行政位置,我被迫留在這里……我不得不值班或者說得更確切些,站崗。”沒有多少關于戰(zhàn)爭的消息傳來:“前線幾乎沒有什么戰(zhàn)事。國家士氣極高,軍隊更甚?!彼芨吲d溫斯頓·丘吉爾在英國掌握了國家政權。他在前線見過丘吉爾,知道他膽氣過人。莫斯是一個樂天派,相信“局勢正每天都在逐步變得越來越好……憑借著聰明與耐心,我們將又一次戰(zhàn)勝德國佬,就如我們曾經(jīng)戰(zhàn)勝過他們一樣?!钡@要花費多長時間呢?    哪怕是在如此動蕩的情形下,莫斯仍然拒絕做任何個人計劃:“我們總會有時間在最后一刻清理好東西”。他說自己別無選擇,只能“繼續(xù)管理【他的】學校、管理民族學研究所,以及各種各樣的其他蠢事”。這些“蠢事”都是他不得不處理的“個人問題”,他必須得幫助的朋友和同事。秘書亨利-查爾斯·皮埃什不在場,加之有幾位教授被征募入伍,安排宗教科學部的教學已經(jīng)越來越成問題了。    莫斯注意到“幾乎每個人都在前線”,但他多少有點欣慰地補充說,“至今為止我身邊沒有哪個人受傷。我的年輕親戚、我的朋友、我的學生都完好無缺,毫發(fā)未損?!彼J為,他們都必須堅持下去。莫斯采取了許多個人手段,給洛克菲勒基金會施壓來保住布格勒、??苾群屠滓恋膱D書館以及社會資料中心。他請求授權將兩位猶太科學家奧斯卡·戈伯格(Oskar Goldberg)和阿道夫·卡斯巴瑞(AdolfCaspary)帶到法國來。他設法保釋了派屈克·沃爾伯格(PatrickWaldberg)、支持漢學家H.斯坦因(H.Stein)入籍、安排赫爾曼·韋伊在實踐學院開辦閃米特法律史的講座。L26J莫斯還為了他的堂表兄弟、一位“才華橫溢的學者”于貝爾·施瓦布(Hubert Schwab)寫信給美國人類學家羅伯特·羅維和史密森學會的領導人。最終,他還為兩位“最杰出和最值得尊敬的學生”雅克和讓一皮埃爾·韋爾南(Jean-Pierre Vernant)兩兄弟的記錄辯護,后者因為政治原因,在軍隊里無法獲得升遷。他向雷蒙·阿隆抱怨:“有一大堆事等著我去干,各種各樣的事,還不包括我自己的工作。一大堆個人事物和管理事物?!彼€同意送禮物——每月二百法郎——給十四郡市政廳,“以資助由于戰(zhàn)爭而處于絕望境地的公民”。但他不常在官員圈子中走動:“我的小小行政事物已經(jīng)夠我忙的了”。

媒體關注與評論

福尼耶的書是一本真正的思想傳記,而不僅僅是一本關于一位知識分子的傳記;作者對莫斯的理念有很多有價值的看法。    ——特里·伊格爾頓(Terry Eagleton),蘭卡斯特大學英國文學杰出教授    福尼耶的書刻畫了莫斯身上錯綜復雜的個性,栩栩如生;涵蓋了他的各類作品。對那些想要挑戰(zhàn)用簡單的經(jīng)濟方法去理解社會實踐、歷史動力、文化生活,宗教觀察的人來說,莫斯的言行和著述值得深思細究。莫斯是抵制簡化論的典范。    ——詹姆斯·布恩(James Boon),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學榮休教授    福尼耶的書是迄今為止關于莫斯研究內容最豐富、最全面。最易理解的。它是了解莫斯一個不可缺少的來源,想要了解涂爾干學派或涂爾干學派社會學的學生都不應錯過。    ——斯蒂文·盧克斯(Steven Lukes),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    福尼耶的書語言流暢,文辭優(yōu)雅,充滿激情,極具吸引力!對人類學家、歷史學家、猶太史學者來說,莫斯是一個有很多話題可談的人物。    ——娜塔莉·戴維斯(Natalie Davis),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

編輯推薦

《莫斯傳》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名人推薦

福尼耶的書是一本真正的思想傳記,而不僅僅是~本關于一位知識分子的傳記;作者對莫斯的理念有很多有價值的看法。 ——特里·伊格爾頓(Terry Eagleton),蘭卡斯特大學英國文學杰出教授 福尼耶的書刻畫了莫斯身上錯綜復雜的個性,栩栩如生;涵蓋了他的各類作品。對那些想要挑戰(zhàn)用簡單的經(jīng)濟方法去理解社會實踐、歷史動力、文化生活、宗教觀察的人來說,莫斯的言行和著述值得深思細究。莫斯是抵制簡化論的典范。 ——詹姆斯·布恩(James Boon),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學榮休教授 福尼耶的書是迄今為止關于莫斯研究內容最豐富、最全面、最易理解的。它是了解莫斯一個不可缺少的來源,想要了解涂爾干學派或涂爾干學派社會學的學生都不應錯過。 ——斯蒂文·盧克斯(Steven Lukes),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 福尼耶的書語言流暢,文辭優(yōu)雅,充滿激情,極具吸引力!對人類學家、歷史學家、猶太史學者來說,莫斯是一個有很多話題可談的人物。 ——娜塔莉·戴維斯(Natalie Davis),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莫斯傳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讀這本書,不僅在于這是一位學術偉人的傳記,還在于其流暢的譯筆和華美的裝幀。
  •   應該是受潮了的書,書口不平,整個舊舊的感覺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