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美] 約翰·W.奧馬利 頁數:306 字數:211000 譯者:宮睿
Tag標簽:無
前言
導論 四種文化深深植根于西方歷史中的現象,實際上,它們植根于西方歷史是如此之深,以至我們有時候對于它們的意義渾然不覺。這四種文化起源于古代“雅典與耶路撒冷”的地中海世界。它們包括:(1)以賽亞和耶利米的先知文化;(2)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哲學家和科學家的文化;(3)荷馬、伊索克拉底以及維吉爾和西塞羅的詩人、戲劇家、演說家和政治家的文化;(4)菲迪亞斯、波利克里塔斯、普拉克西特列斯以及其他無數藝術家、工匠與建筑家的藝術和表演的文化。這些文化跨越時空從早期基督教的羅馬世界傳播到中世紀。在11世紀和16世紀之間,通過一系列的探索發(fā)現,即我們所稱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它們獲得了一種新的秩序和動力,由此推動它們進入了現代世界。 第一種文化 先知文化是一種鄙棄現世的文化。它拋開了一切現世的關切,以此表現它的鄙棄。它的這種鄙棄也表現在喚起現世中的行動的言語。這種文化尤其鄙視花言巧語。這種文化所造就的,并構成其核心的那些不可調和的對立表現在同樣不可調和的話語風格之中,它們和對立糾結在一起?! ∠戎獋鹘y(tǒng)排斥教授、愉悅以及說服的古典修辭,而鐘意于宣告。被宣告的信息的簡潔性使得它以一種電視競選節(jié)目的語言被表達出來。 盡管先知們所能做的就是疾呼真理,但他們會用悖謬來傳達一些言外之意以及它的不可揣度的神秘。這是四種文化中最晦澀難解的?! 〉诙N文化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哲學家和科學家的文化特點鮮明,其特征是探求、爭論以及觀點的激增。這種文化喜歡刨根問底,不能容忍思想上的敷衍馬虎。一些基督教思想家自然就把“哲學家”看做是他們事業(yè)的敵人。他們有著來自更高世界的智慧,并不需要“這個世界的智慧”。但許許多多的基督徒樂于這個世界的智慧以及哲學家們的智慧。他們中受過教育的人接受了“哲學家們”的前提,使用類似于哲學家們的論證方式和詞語?! ∥鞣綄W術生活的發(fā)展,盡管說到底要歸因于古典時期,但它是大學的誕生這種現象的更為直接的繼承者。正是大學的誕生使西方文明持久而強有力地葆有那種高度專業(yè)化和資格認定的學問風格?! ∽?2世紀后半期以來,大學以一種前所未知的程度和方式創(chuàng)造了公共認準的專業(yè)人員,無論是法學、醫(yī)學、神學還是“藝科”領域都是如此。它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社會階層,人數雖少但威望甚著。它鍛造了智識的文化,即文化2,為它提供了一個相當專門的場所、制度。于是,它賦予文化2以迅速增長的動力,這是由其研究本身能量巨大的方法所提供的?! 〉谌N文化 人文文化關注的是偉大的文學、“好的文采”,它源于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教授詩歌、喜劇、歷史以及修辭學(演說術)的正規(guī)的學校教育,經歷中世紀的風雨飄搖,在文藝復興時期得到恢復,進入20世紀以來在西方世界繁榮昌盛?! ∪宋奈幕诒举|上不是一項教育計劃或是一種特殊的文學理論。它要廣大得多。它的真實居所是更為廣大的世界。人文文化是荷馬,是索??死账梗蔷S吉爾,是伯納德,是但丁、莎士比亞、莫里哀、艾略特,是奧斯丁、王爾德、喬伊斯、??思{和海明威,還有他們直到現今的繼承者。正是這些作者給予了人們審美的愉悅。他們描述了人的野心和恐懼、貪婪和救贖、愛與恨,并且也描述一些他們自己有時也看不透的問題。他們用詞語織就了一張網,那張網反映著我們用生活編織的網。我們編織的那張網不是像幾何圖形一樣規(guī)整,而是充滿著混亂和糾結。我們閱讀這些作者是因為我們在他們那里多多少少找到了一些幫助,從而能理解生活、經歷世事。 人文文化是人道思索與公民責任的文化。它以共同的善為鵠的,意在借助語言(文學和修辭術)來傳達那些將社會凝聚在一起的高貴的理想,并通過觸動人的情感來激發(fā)他們的贊美和深刻的奉獻?! 〉谒姆N文化 藝術的文化,或者說文化4,是舞蹈、繪畫、雕塑、音樂以及建筑的文化。文化4是西方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種文化對于基督教的歷史絕對稱得上核心。它是基督徒每周生活中都要直接經歷的,甚至是更為經常地直接經歷的,只要當它們聚集在一起禮拜就會經驗到文化4。其他的文化也會以不同的方式觸及他們的生活,但相對于文化4只能位居其次?! ∥幕?除了在一些高度儀式化的情況之外本身不付諸語言。文化4在根本上涉及有形之美。就其表現方式而言,它是四種文化中最為物質性的,就其不付諸詞語而言它又是最為精神性的,甚至是超越的:“我們不知道我們是在天堂還是塵世?!蔽幕?是充滿魅惑的文化。它使我們離開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超升到無法用人類語言和概念表達的地方:“我們不能描述它。” 在我們的時代,文化4不再尋求融入更為宏大的背景,而是要贏取獨立的地位。此外,文化4的參與者所受到的訓練的方式不同于以往。今天的藝術家、建筑師以及音樂家都是由正規(guī)的學校訓練出來的,它們常常是更大的機構,即大學的一部分。但是,即使發(fā)生了這樣那樣的變化,文化4仍然是文化4,它頑強地存在于我們中間,煥發(fā)著創(chuàng)造的活力,將我們提升到另一個世界(我們不知道這種提升是如何發(fā)生的或為什么會發(fā)生)?! 〗Y語 四種文化是如此復雜。在許多地方,它們相遇并相交;并且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都是雙重的,每一種文化都有似乎正相反對的兩個面向或者兩種表現。四種文化間的關系是如此錯綜復雜。它們之間既合作又競爭,它們中的任何一個幾乎都不可避免地要使其他的文化適應于自身的價值體系,甚至在真正地以伙伴的關系相互聯系時也是如此?! ∥医ㄗh將這些文化想象為海洋中的四股洋流。就洋流來說,它們沒有彼此區(qū)分的固定邊界。但它們也沒有和海洋的其他部分相區(qū)分開來的固定邊界,它們現實中的這一情況是我并未關注的。如果這些文化影響了海洋,那么海洋也影響了它們——有許多在海洋中流動的其他文化,有許多其他的價值系統(tǒng)。
內容概要
在我們這個時代,西方智慧--無論其是政治的還是藝術的,人文的抑或宗教的--既令人困惑又充滿神秘性,它們引發(fā)了這樣的問題:我們在往哪里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在思考些什么?通過闡釋“四種文化”的歷史,這本及時的著作以一種新穎的方式為解答這些問題提供了一個宏觀的框架。
《西方的四種文化》所考察的四種文化起源于古代世界,后來吸納了基督教的形態(tài),在現今它們以更為世俗化的方式顯露出來。約翰·W.奧馬利教授將這四種文化規(guī)定為:先知文化,宣稱社會結構需要徹底的變革(其代表有耶利米、馬丁·路德和馬丁·路德·金);學術文化,旨在尋求理解社會的結構(其代表有亞里士多德、阿奎那以及現代的大學);人文主義的文化,關心人的基本問題,并致力于改進社會公益(其代表有西塞羅、伊拉斯謨和埃莉諾·羅斯福);藝術的與表演的文化,頌揚人類境況的奧秘(其代表有菲迪亞斯、米開朗基羅和巴蘭欽)。
本書認為,“四種文化”的歷史如此深刻地嵌入到西方的歷史之中,以至于我們在政治、宗教、教育以及藝術中對于它們發(fā)揮的中介性功能渾然不覺。通過借重歷史,尤其是基督教史,本書揭示出西方智慧是如何顯現在這些文化的話語方式和行為方式中的。而通過借重基督教史,本書極大地照亮了基督教史之外更遼闊的西方歷史。
作者簡介
約翰·W.奧馬利(John W. O'Malley)是教會史研究的杰出教授,現任教于維斯頓耶穌會神學院(Weston
Jesuit School of Theology)。他也是《第一批耶穌會士》(The First
Jesuits)以及《天特會議及其一切》(Trent and All That)的作者。
書籍目錄
導論 雅典和耶路撒冷
四種文化
合作與競爭
文化
一份邀請函
第一種文化 先知與變革
先知們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
路德和宗教改革
廢奴運動和民權運動
第二種文化 學術與職業(yè)
基督徒和哲學家
學術文化的誕生
天特大公會議
機構的恢復及其風格
第三種文化 詩歌、修辭與公共利益
雅典和羅馬
基督徒的著述者與領袖
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之外
第四種文化 藝術與表演
上帝住所的建造與裝繕
從破壞偶像的爭論到文藝復興
大危機
巴洛克的慶典
藝術和表演的繁盛
結語 我們的經驗之書
閱讀書目
致謝
西漢專名對照表
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我將這里的希臘用來代表對于西方有著無法估量影響的三個偉大成就的領域。就像已經點明的那樣,我將它看做是代表著學識、演說與文學以及藝術與表演這三種特定的文化類型?! 淖畛醯膸讉€世紀以來,這三個方面的成就以及它們在羅馬的表現形式和基督教的相互作用是何等深刻,這里就無須贅言了。就像《使徒行傳》第17章中所記載的,保羅在亞略巴古(Areopagus)山上所做的演說,似乎就許可了雅典這個世俗之城的諸多面向( aspects)和耶路撒冷那個神圣之城相關的看法:眾位雅典人哪,“你們所不認識而敬拜的,我現在告訴你們””?! ?.學術/專業(yè)的文化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文化,作為某種類型的學問(learning)文化,是今天許多人都熟悉的雅典的面向,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這兩位巨人占據著拉斐爾那幅著名的壁畫《雅典學園》的中心位置,幾乎任何學科的歷史概述都不能不提到他們。從古代直至現代,柏拉圖主義以各種不同的形式滲透進西方思想,以至于柏拉圖主義就是西方思想,西方思想就是柏拉圖主義,兩者幾乎不可區(qū)分。早期教父的著作見證了這種影響,盡管奧古斯丁批駁了“柏拉圖主義者”,但他從他們那里所受的影響不能再深了。在下面,我將柏拉圖深刻廣泛的影響視為當然。我也將“雅典學園”(還有羅馬的學校)中其他的那些哲學家和思想家在一些重要的方面對于早期基督教的影響視為當然。 在中世紀晚期,隨著亞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被迻譯為拉丁文,他的地位異常顯赫。在其后的數個世紀里,他統(tǒng)治著科學和其他學科的進程。對我們而言,更恰當的一點是,雅典和耶路撒冷的關系在中世紀表現為“理性和啟示”的關系,而這不過是亞里士多德(大體說來如此)和《圣經》的關系的提煉而已。亞里士多德不僅因其邏輯學、倫理學以及形而上學的著作而備受激賞,而且也因論及動物、天體以及其他自然現象的“自然哲學”著作而廣受重視?;蛟S有些時代錯位,雅典和耶路撒冷的關系因此就能夠被表達為科學和宗教的關系。雅典與耶路撒冷,一個是現世的城,一個是超脫俗世的城,這兩者至少在某些重要的面向上能夠調和嗎?在中世紀的大學里,許多人就相信這種調和在某種程度上是可能的?! ?/pre>媒體關注與評論
約翰·奧馬利的《西方的四種文化》博學、簡練、語言優(yōu)美,敘述引人人勝,它能令所有的人——學者、學生、普通讀者、專家、青年人和老年人、博學的人以及只是好奇的人——-感到興味盎然。無論我們在當今令人困擾的文化戰(zhàn)爭中身處何處,借助于奧馬利對于繁盛于我們所謂的西方文化中的各種思想形式和表達風格的分析,我們都能獲得審視白我的別樣視角?! 狫ill Ker Conway,《婦女的教育》(A Woman's Education)與《真正的北方》(True Education)的作者 奧馬利教授對西方四種文化的簡要分析使本書能躋身杰出著作的行列。他博引古今,不僅為我們講述了當下的智識沖突,而且還告訴了我們這些沖突的來龍去脈。我預測他所使用的分析范疇將得到學術專家以及學術專家之外的眾多人士的廣泛引用和爭論?! 狵enneth Woodward,《成為圣徒》(Making Saints)的作者 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杰作?! 狫aroslav Pelikan,《神圣修辭》(Diz,inc Rhetoric)以及《歷代耶穌形象》(Jesus through the centuries)的作者編輯推薦
第一,本書博學、簡練、語言優(yōu)美,敘述引人入勝,被譽為"西方人認識自我文化的經典"。作者是西方著名的基督教史研究專家,通過駕輕就熟地發(fā)揮其研究專長,作者在本書里極大地照亮了基督教史之外更遼闊的西方歷史。其對于繁盛于西方文化中的各種思想形式和表達風格的精彩分析,既有助于我們深入認識西方文化的細部乃至特質,又能使我們獲得審視中國文化的別樣視角。第二,本書對關注西方宗教文化的人士特別有助益,但作者在開篇明確表示:"我寫這本書不僅面向專家,而且也面向學生和一般讀者。"高校人文學科以及社會科學的師生都能從本書中獲益。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