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5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韓曉莉 頁數:356 字數:322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田野·社會叢書·被改造的民間戲曲:以20世紀山西秧歌小戲為中心的社會史考察》嘗試以民間文化傳統(tǒng)為對象開展中國近代社會史的研究。作者以秧歌小戲為關注焦點,在北方農村社會百年變遷的大背景之下,展現民間戲曲的生存狀態(tài),尤其重點關注國家如何對民間戲曲加以改造;透過對這一改造過程的深入分析,揭示出國家與鄉(xiāng)村之間的互動聯系。鄉(xiāng)村社會的變動,直接影響到民間戲曲的盛衰;秧歌小戲的改舊作新,折射出社會變遷的軌跡。
作者簡介
韓曉莉,1977年生,山西繁峙縣人,歷史學博士,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副教授。長期從事中國社會史及文化史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在《近代史研究》、《抗日戰(zhàn)爭研究》、《史學月刊》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十余篇。
書籍目錄
緒論
第一章 由歌而戲的秧歌
第一節(jié) 從傳說談起
第二節(jié) 秧歌班社與藝人
第三節(jié) 鄉(xiāng)村社會中的秧歌演出
第二章 秧歌里的鄉(xiāng)村社會
第一節(jié) 創(chuàng)自民間的秧歌小戲
第二節(jié) 豐富鮮活的鄉(xiāng)村生活
第三節(jié) 自由率性的情感世界
第四節(jié) 文化展演中的鄉(xiāng)村社會
第三章 戲曲改良運動與鄉(xiāng)村演劇
第一節(jié) 20世紀初的戲曲改良運動
第二節(jié) 時代變革下的鄉(xiāng)村演劇
第三節(jié) 秧歌小戲中的政治表達
第四章 根據地的戲劇運動
第一節(jié) 從民間班社到革命劇團
第二節(jié) 民間藝人的政治改造
第三節(jié) 秧歌劇本的改造與創(chuàng)作
第四節(jié) 革命話語下的秧歌小戲
第五章 革命、小戲與鄉(xiāng)村社會
第一節(jié) 戰(zhàn)爭環(huán)境下的鄉(xiāng)村演劇
第二節(jié) 戲劇教化下的根據地民眾
第三節(jié) 被改造與被保留的文化
第四節(jié) 文藝下鄉(xiāng)與鄉(xiāng)下秧歌
第六章 “戲改”之下的秧歌小戲
第一節(jié) 20世紀50年代的“戲改”
第二節(jié) “改制”與“改人”
第三節(jié) 秧歌小戲的“推陳出新”
第四節(jié) 政治話語下的鄉(xiāng)村演劇
第七章 “回歸”民間的民間文化
第二節(jié) 重返戲臺之后
第二節(jié) 由新到舊的秧歌小戲
第三節(jié) 民間劇團的春天
結語
附錄 農民、藝人、公家人——對民間秧歌藝人的口述史訪談
一 我的從藝生涯
二 從民間藝人到“公家人”
三 我們劇團和老團長
四 “唱秧歌就是圖個紅火”
五 “桃園堡的秧歌有傳統(tǒng)”
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踩街秧歌主要在元宵節(jié)前后演出,成為村中元宵節(jié)社火活動的組成部分。表演形式為俊扮和丑扮兩個公子,手持折扇領頭,帶領背花鼓的女角和拍小镲、敲小鑼的男角分兩行沿街行進。領頭的公子詠誦諸如“男人種地女織布,和和氣氣鬧家務。指望今年收成好,兒孫滿堂全家?!敝惖募獞c話。詠誦畢,在鑼鼓聲中,兩三個演員進入場地中央,伴隨舞蹈唱幾支小曲兒,唱罷又復前行,至踩遍全村各街為止。這時所演唱的節(jié)日大多是以第三人稱說見聞、數典故、敘景致。舞蹈動作也十分簡單,基本是一種歌舞形式。 清嘉慶、道光年間,祁縣、太谷一帶商業(yè)繁榮,在商人們的頻繁往來中,一些南方的時興小曲兒和小戲傳入晉中。受到這些小戲啟發(fā),民間藝人開始編唱反映當地農村生活的口頭劇目,如《割田》、《回家》、《袖筒記》、《換時花》等,在這些劇目中有了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角色分為生、旦、丑三行,在表演形式上也不再是單純的踩街,而是在踩街后登上臨時用門板搭起的土臺進行演出。雖然形式和內容都還很簡陋,但可以說,這時的祁太秧歌已具有了“以歌舞說故事”的戲曲特點。 與祁太秧歌類似,襄武秧歌也是源于襄垣農村元宵節(jié)的社火活動。據當地老藝人講,大約明末清初,在襄垣北部地區(qū)出現了一種新的演唱形式,人們把平時哼唱的民歌小調和夯歌結合起來,配上詞句——大都是當地慶賀豐收的喜慶唱詞,進行就地演唱。因為主要以婦女們紡花時自己哼的小調為主調,所以當時也叫紡花調。后來在演唱時又配上鑼鼓點,編了小故事唱詞,形成了元宵社火中的鬧秧歌。大約在光緒年間,河南沁陽縣人張金川隨父親逃難到襄垣上良村,學會了當地秧歌,后來他又到長治西火村打鐵,學會了西火秧歌,遂將兩種秧歌糅合,形成了一種新腔。這種新腔很快在襄垣、武鄉(xiāng)兩縣流傳,成為襄武秧歌的前身。另有傳說,襄武秧歌距今大約有140多年,是由一種夯歌發(fā)展演變而來的。當時夯歌流行于長治縣蔭城一帶,曲調很簡單,唱詞多是由打夯人即興編填。大約在19世紀中期,一個跑鄉(xiāng)的鐵匠師傅張金川,把這種夯歌帶到武鄉(xiāng)的下合一帶,廣為當地打夯采用,鄉(xiāng)民因此稱這種夯歌為鐵匠旦歌。后來鐵匠旦歌逐漸發(fā)展成跑腿秧歌,形式與祁太秧歌中的踩街秧歌相似,盛行于當地。無論襄武秧歌源流何處,它都被認為是民間勞作中的產物。 光緒十年(1884)左右,由上良村藝人王福鎖發(fā)起,集中了襄垣、武鄉(xiāng)兩縣所轄上良、下良、西營、城底等18村的自樂秧歌班名藝人,組成了半職業(yè)性的18村秧歌班,在當地盛極一時。隨著18村秧歌的發(fā)展成熟,在角色、唱腔和樂器方面日漸完善,襄武秧歌最終成為鄉(xiāng)村戲臺上頗受民眾喜愛的新劇種。 與祁太秧歌、襄武秧歌“由歌而戲”的發(fā)展過程不同,祁縣溫曲村盛行的武秧歌則具有某種傳奇色彩。據當地老人講,溫曲村的武秧歌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明萬歷年間。
編輯推薦
《被改造的民間戲曲:以20世紀山西秧歌小戲為中心的社會史考察》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