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真境

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談錫永  頁數(shù):371  字數(shù):208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談錫永先生于童年人張純初先生之門,習隔山派畫法,張純初先生仙游后,乃改從高劍父先生高弟趙崇正先生,復(fù)由素描開始,更從事寫生,然后習嶺南派畫法,年十七八,已為前輩畫人認可,故得浸淫北宗山水、南宗山水、宋院工筆等技法。故及后流寓香港,所寫畫評以言之有物,持論公正,故蜚聲于時,曾于港、臺兩地擁有六個畫評專欄,讀者眾多。

作者簡介

談錫永大師的名諱,同道中人就不必介紹了吧。

書籍目錄

前言
鄭春霆評
鄒諤評
襲云表評
文心超逸 繪事後素——談錫永文人畫述評
陳繼春評
談鍚永的畫
圖版
花鳥
山水
人物
書法
藤花扇
榮木
禪悅

章節(jié)摘錄

  意的境界已大為缺失,令人惋惜。談錫永既對佛學有著極其深厚的造詣,又在畫事上厚積薄發(fā),從嶺南畫派脫穎而出,在文人畫創(chuàng)作上獨樹一幟,這就使他能將所參悟的禪意在繪畫中得到充分的表現(xiàn)??梢哉f,他在繪畫上追求高速雄闊的意境,實際上就是一種空靈恬淡的禪境,他的作畫并非僅是自娛,“聊以寫胸中逸氣耳”,而是如同面壁參禪的過程。正如唐代符載說王維的畫:“非畫也,真道也。當其有事,已遣去機巧,意冥玄化,而物在靈府,不在耳目。”這已不僅是在作畫,而是把繪畫當作是參禪的方式。事實上,師法天地山川與禪學直覺體悟是十分相似的。禪宗教人參悟,強調(diào)個體的直覺體悟,必須要明白外在物象只是作為引發(fā)直覺體悟的憑借而已,落實到繪畫的師法天地山川上,這種直覺體悟的思維方式,并非只是停留在對于自然萬物的表層描繪上,而是應(yīng)深入到主體對宇宙自然造化的本體感悟,“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進而達到以“畫”體“道”的境地,創(chuàng)作出“天藝合一”的作品來。談錫永深諳此道,并且身體力行,將禪宗觀念自如地運用于繪畫實踐,創(chuàng)造出令人驚嘆的別具禪意的文人畫風格。  談錫永將中國佛教禪宗的頓悟法門,引入簡清率爾的文人畫,并強化了文人畫的筆墨個性。他更以充滿禪意的題跋來表明自己的機鋒,如在《山居》上題曰:“三五人家住亂山,山溪寂寂片云橫。此中無復(fù)人間世,疑有天人共往還?!痹凇渡钌饺A屋》上題曰:“經(jīng)營華屋在深山,富貴人家似閉關(guān)。密林四野高低路,依然引領(lǐng)人人寰。”在《泉聲》上題曰:“飛瀑重簾接遠灘,泉聲遙度入遙山。此中不似人間世,疑有仙姬獨往還。”題詩中的這些高深意境所推演出來的,便是超凡脫俗的境界,把畫作中的意境又推遠了許多,使人感受到一種精神家園似在眼前又遙不可及的深邃境界,耐人尋味。即如蘇軾說文人畫始祖王維的畫:“詩中有畫,晝中有詩”,談錫永的繪畫,禪意詩讓山水畫多了一份聯(lián)想,而山水畫又讓禪意詩化為一場身臨其境的審美感受。他的畫作已消融了文人畫與禪畫的界限。恰如齊白石在其晚年寫的詩中所說:“逢人恥聽說劑關(guān),宗派夸能卻汗顏。自有心胸甲天下,老夫看慣桂林山?!边@種在畫作中透出的亦儒亦禪的境界,正是談錫永的文人畫所追求的無上正果。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筆墨真境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大家之作,無以言表!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