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北京大學 作者:胡戟 頁數:233
Tag標簽:無
前言
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是,隋煬帝自伴隨亡隋的敗跡黯然辭世起,便有蓋棺定論,被公認是中國歷史上最壞的皇帝,千余年來,鐵案如山。筆者無意只在翻案二字上作文章。按愚意,評論歷史人物,功就是功,過就是過,功不折罪,瑕不掩瑜,歸根結底要看他歷史活動的社會意義,是進步還是反動。我之所以認定隋煬帝不失為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是因為他是中國古代社會歷史上建樹最多的皇帝之一;那最后湮沒在農民戰(zhàn)爭的血與火中的,曾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光彩的一頁。完全否定這一點,是中國士大夫傳統(tǒng)思維模式褊狹、脆弱一面的反映。 顯然我們不能指望從瓦崗寨上下來,又抱著“以隋為鑒”宗旨撰史的魏徵,能給我們留下一部公允地評述隋煬帝的《隋書》;我們甚至也不能指望所有作為小生產觀念文化代表的中國士大夫及其史學家,能比較客觀地認識隋煬帝;即使這幾十年,他還是更多地被當做一個批判對象而不是研究對象。所以,我們倘若不下一番從頭做起的工夫,把隋煬帝的全部材料,顛來倒去,反復玩味,怕是無法撥開迷霧,接近他的真面目的。 我們差不多可以說,秦始皇做過的事,他多半也做了,但是他沒有焚書坑儒;我們還可以說,隋煬帝做過的事,唐太宗多半也做了,但是唐太宗沒有開運河。然而,秦始皇、唐太宗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譽,隋煬帝卻落了個萬世唾罵的惡名。 我們不能設想,如果隋煬帝早死幾年,秦始皇、唐太宗多活幾年的話,他們的歷史評價是否要掉一個個兒。但我們可以不落前人的窠臼,重新研究隋煬帝,還他一個公道。
內容概要
這幾年,國內隋唐史學者關于隋煬帝的意見已不那么“輿論一律”了。《隋煬帝的真相》作者胡戟通過參加1984年的運河考察,更堅定了對研究隋煬帝的信心,很樂意地做了隋煬帝一生事業(yè)和辛苦的“知音”。而后承布目潮諷先生贈書,拜讀了他對隋煬帝、唐太宗比較研究的精彩分析,又蒙黃約瑟先生惠寄楊永安先生的大作。金寶祥先生不僅惠贈他的大作《隋史總論》,而且多次表示對研究這個題目的關心。有心寫了這本《隋煬帝新傳》,并堅持在那年浪跡天涯中完成書稿。
作者簡介
胡戟,上海市人。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歷史系,陜西師范大學教授,歷任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理事,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著有《武則天本傳》、《隋煬帝新傳》、《中國政治通史·魏晉南北朝卷》、《胡戟文存》1-2卷,主編《20世紀唐研究》等。
書籍目錄
愿天下人還他個公道
一 新貴之家 阿麼華誕
二 快樂皇子 蕭妃于歸
三 統(tǒng)帥平陳 天下稱賢
四 總管揚州 平叛江南
五 受戒佛門 弘揚儒學
六 兵出靈武 北卻突厥
七 恃寵奪嫡 入主東宮
八 仁壽宮變 煬帝登基
九 并州反亂 擒廢漢王
十 楊素絕醫(yī) 高颎蒙冤
十一 婦人奴婢 蠲除課稅
十二 長塹設防 營建洛陽
十三 開大運河 一下?lián)P州
十四 君民建國 教學為先
十五 改革官制 創(chuàng)設科舉
十六 改度量衡 頒大業(yè)律
十七 馳道御道 改善交通
十八 北巡突厥 竣修長城
十九 經略林邑 結好赤土
二十 通使倭國 招撫流求
二十一 西巡河右 和親高昌
二十二 絲路繁盛 天下承平
二十三 二下?lián)P州 穿江南河
二十四 御駕征遼 天下騷動
二十五 二征遼東 楊玄感反
二十六 三征遼東 高麗王降
二十七 再巡突厥 遇險雁門
二十八 李密傳檄 瓦崗聚義
二十九 李淵起兵 襲占長安
三十 秉燭夜游 三下?lián)P州
三十一 血濺寢殿 冢荒雷塘
隋煬帝大事年表
后記
補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大業(yè)九年三月戊寅(四日),隋煬帝又踏上親往遼東的征途,行前他對侍臣說:“高麗小虜,侮慢上國,今拔海移山,猶望克果,況此虜乎!”這種不切實際的豪言壯語中,已顯露出他偏執(zhí)狂式的不健全心態(tài)。左光祿大夫郭榮勸說的“千鈞之弩,不為鼷鼠發(fā)機,奈何親辱萬乘以敵小寇乎”的道理,他自然是聽不進去了。四月庚午(二十七日)隋煬帝渡過遼水。這第二次征遼的戰(zhàn)役,他做了如下部署:一路主力由復職未久的宇文述和上大將軍楊義臣率領,由陸路攻平壤,右驍衛(wèi)大將軍來護兒仍率舟師由東萊海路攻平壤;另一路主力由左光祿大夫王仁恭率領,攻新城(今遼寧撫順北)。王仁恭以一千勁騎擊破數萬敵軍后,高麗兵嬰城固守。后繼的攻遼東城的隋軍主力以飛樓、檀、云梯、地道四面俱進,晝夜不息,而高麗應變抵抗。打了二十余日,隋軍攻城不下,雙方死傷都很慘重,戰(zhàn)事呈膠著狀態(tài),不分勝負。隋煬帝這次收回了軍事進止必須奏報由他獨裁、不許諸將專擅的成命,改變?yōu)椤暗勖T將攻遼東,聽以便宜從事”,允許將領們相機處理軍務。他還命攻遼東城的部隊造布囊百余萬個,滿貯土,堆成闊三十步、高與城齊的魚梁大道,使戰(zhàn)士可登而攻城。又命做八輪樓車,更高出城墻,準備俯射城內。新的一輪攻勢正在緊鑼密鼓準備中。這時,忽然傳來楊玄感起兵造反的消息,打亂了隋煬帝攻遼的全盤計劃。楊玄感是已故權臣楊素的嗣子,以父功為柱國,任禮部尚書,“禮遇益隆,頗預朝政”。但他也早就知道隋煬帝的心思:“使素不死,終當夷族”,所以仗著自己累世貴顯,在朝文武多父之故吏的關系,蓄謀反隋已久。
后記
千余年來,在舊史家和文學家的通力合作下,隋煬帝的面目被大大地丑化了,他同武則天一樣,被潑了最多的臟水。確實,鑒戒史學使命所在,誰愿冒天下之大不韙,去為一個亡國之君說話呢?人們都是信奉現實的政治需要高于信史原則的。 文學家們更早就懂得票房價值,小市民喜歡什么,他們就編什么,于是從《南部煙花錄》到《隋煬帝艷史》,還有《煬帝開河記》、《海山記》、《迷樓記》等等,不一而足。這些都只為告訴人們,隋煬帝是個最壞的皇帝,一個終日花天酒地、荒淫尋樂的無道昏君。 令人不解的是隋煬帝起碼還開過一條運河?。∧敲髅魇且粯兑恢睘閲鵀槊癯鲋罅Φ墓Φ?。在古代,外國有金字塔、空中花園等七大奇跡,中國也有萬里長城和兵馬俑等驚世之作,但它們多數是神像和帝王陵墓花園,只亞歷山大港的燈塔是引航設施,萬里長城僅有單純的防御功能,恐怕無論世界上哪一項古代工程的社會歷史價值,都不能和像一道彩虹溝通了中國南北、荷載著古老的黃土文明奔向蔚藍色世界的大運河相比。開這么一條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是一個一無是處的昏君能辦的事嗎?還有甚者,習慣株連的中國人,又反過來讓大運河受隋煬帝不好的名聲連累,滔滔運河水被視為亡國禍水,似乎只因為載過他命美女拉纖的龍舟就變得淫蕩,變得污濁,從來就神氣不起來,得不到應有的評價。抱殘守缺的士大夫們熱衷謳歌的,只是幾千年一貫制的男耕女織,寧可要死水一潭式的平靜和凝固不變的生活,以為這是維持皇權統(tǒng)治萬世不墜的治國良方。 配合運河,隋煬帝還建東都,以適應經濟重心南移和東盛西衰的趨勢,在國土開發(fā)史上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又再通西域,發(fā)展絲路貿易,調整田令,統(tǒng)一度量衡,在經濟上建樹甚偉。 他早年平陳平叛,坐鎮(zhèn)江都,對結束三百年的南北分裂有功。后又西巡東征,實施發(fā)展統(tǒng)一國家的戰(zhàn)略。征遼一事非議最多,若按祖君彥檄文的觀點,始終恪守遼河為界,那么東北的大部今天便是版圖外的異域。還有官制改革和影響深遠的創(chuàng)設科舉,隋煬帝無疑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重要的改革家,是最有作為的古代歷史人物之一。在他治下的大業(yè)前期,出現過一個極盛的治世。 然而他也是一個被專制政治體制戕害的天才,無限膨脹的權力,促成他犯下失之于暴的重大過失,致使盛世急劇衰敗。南北朝分裂勢力的余孽乘勢作亂,規(guī)??涨暗霓r民戰(zhàn)爭和饑荒,造成數以千萬計生命的死亡,給隋朝人民帶來深重災難,這同樣是不能不由他承擔主要責任的歷史罪惡。 大發(fā)展的歷史機遇成就了他,他又輕易毀掉了歷史繼續(xù)前進的勢頭,當他橫暴地剝奪了其臣民的生存權利時,他自己的末日也就到了。 往后的歷史,一時災難深重,但很快就恢復了前進的勢頭,繼續(xù)朝他開創(chuàng)的路走下去。在貞觀之治的戰(zhàn)略中,我們不難看到,唐太宗是跟在隋煬帝之后亦步亦趨的。不僅以隋為鏡,而且以隋為師。 隋煬帝的晚年是個暴君,但他首先是一個順應潮流的戰(zhàn)略家。功是功,過是過,青史才有公道。如果可以按一善遮百丑或一罪詆百功的陋規(guī)去思考歷史,在這樣一件簡單明白的事情上也失去了分辨是非曲直的能力,史家成了只會歌功頌德的御用文人,或只會發(fā)廉價義憤的市民的尾巴,這樣失去了獨立品格的青史,只配被社會冷落。今天我們也不能否認,舊史觀在史學界還有影響,對隋煬帝的看法,魏徵、司馬光的觀點甚至還占著優(yōu)勢。只是在近年,中外一些史學家才提出異議,要重新評價隋煬帝。 1959年9月,萬繩楠先生在《史學月刊》上發(fā)表論文,全面評述隋煬帝,肯定了他在歷史上的許多作為,提出了與在他之前寫隋煬帝的韓國磐、宮崎市定不同的看法??墒撬囊庖娏⒓丛獾健端鍩凼遣徽鄄豢鄣谋┚芬活愇恼碌姆瘩g。隨著政治上的“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由郭沫若替曹操翻案掀起了一場史學論爭,關于隋煬帝的題目還未及做,就忙不迭地偃旗息鼓了。 1979年,英國人崔瑞德獨具慧眼地指出:人們不能期望在集中把他說成是古典的“末代昏君”的大量被竄改的歷史和傳奇后面,對此人的實際情況有更多的了解?!八麄儼阉麑懗闪钊松返牡湫偷摹┐杈?。在民間傳說、戲劇和故事中,他的形象被作者和觀眾的隨心所欲的狂想大大地歪曲了……在中國的帝王中,他決不是最壞的”。1984年,日本的布目潮諷出版《被視為暴君與明君的隋煬帝與唐太宗》一書,提出兩人雖有同出于關隴統(tǒng)治集團,都是次子,都曾占據父妾或弟媳、做了有悖于中國人道德之事,又都曾數次遠征高麗、同歸失敗等四個共同點,卻有暴君和明君截然相反的兩種評價,并對正統(tǒng)史觀提出質疑。 1987年,香港的楊永安在《隋唐五代史管窺雜稿》第一輯中,發(fā)表了兩篇關于隋煬帝的文章,也指出:“李世民之行為實與楊廣一樣,惟唐太宗獨享美名于后世而煬帝則遺臭于青史,此正千古以來成王敗寇之論定也!”為其“欲為賢君之心”申辯,并用專文分析“從((隋煬帝艷史》一書中看筆記、小說對楊廣形象之歪曲”。 “文革”開始后,我離開一住九年的北京大學歷史系,來到內蒙古一荒僻礦區(qū),成為沒能領導一切的工人階級的一員。百無聊賴之際,將手頭的《隋書》翻來覆去看了幾遍,分門別類將全書史料整理抄成十一本筆記,此時對關于隋煬帝的傳統(tǒng)評價產生了疑問。 1981年,在考察絲綢之路途中,張掖舉辦了一次學術報告會,臨時要我發(fā)言。我就《隋煬帝在張掖》這個題目,將自己的疑慮和盤托出,從他一生辛辛苦苦張羅國事的經歷,說明他的活動無不有其建設和發(fā)展國家的歷史眼光,使唐太宗跟著他亦步亦趨。我對隋煬帝可以肯定的一面所給的贊譽,在場的二百人大約是沒一位認可的??疾礻犻L寧可教授當即說明,發(fā)言只代表個人意見,鄧文寬并不認可地將我對隋煬帝的評價概括為:“偉大的暴君?!? 這幾年,國內隋唐史學者關于隋煬帝的意見已不那么“輿論一律”了。我本人通過參加1984年的運河考察,更堅定了對研究隋煬帝的信心,很樂意地做了隋煬帝一生事業(yè)和辛苦的“知音”。而后承布目潮諷先生贈書,拜讀了他對隋煬帝、唐太宗比較研究的精彩分析,又蒙黃約瑟先生惠寄楊永安先生的大作。金寶祥先生不僅惠贈他的大作《隋史總論》,而且多次表示對我研究這個題目的關心。在西北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聽我課的學生,也絕大多數表示支持我的論點。以上種種使我感到鼓舞,增加了信心,于是繼《武則天本傳》之后,又有心寫了這本《隋煬帝新傳》,并堅持在那年浪跡天涯中完成書稿。全稿的最后幾節(jié)是在寧靜的九華山上寫成的,限于當時手邊資料困窘,內容不免單薄,為了留下一段忘卻的紀念,也就不改了。 相信明眼人能理解,我賞識這位“偉大的暴君”,決無為昏暴張目之意。我相信,當我們翻過他那曾經輝煌的一頁和暴虐的另一頁后,如果能令人信服地給予適當的褒貶,為已亡人找回公道,就能證明,歷史是最無情的,因此也是最有情的。史家秉筆站在這個審判臺上,決不掩飾邪惡,也不埋沒貢獻。他們面對光明與卑劣交錯的社會矛盾,有時顯得無能為力,但作為人類良知的體現,有責任將自己的領域辟為一片講真話、講公道的凈土,社會的正義也是要靠歷史學家的刀筆來支撐的。這對個人來說也許是一種奢望,倘若能成為史學家群體的自覺,一代一代矢志不渝地努力做下去,那么還歷史以本來面目,就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了。 記得一位精通歷史的大政治家說過:一部二十四史,大部分是不可信的。這是明眼人非常老到的看法。太多被篡改了的歷史要后人去澄清,這里需要智慧,有時還需要一點勇氣。 原稿1989年7月完成于九華山 年表及后記系1994年6月補于西安
編輯推薦
《隋煬帝的真相》:統(tǒng)一南北,西巡張掖,科舉興,西疆寧;大唐盛世的光彩中,隱約可見隋煬帝的背影。國破身死的亡國天子,市井傳說的荒淫皇帝,——成王敗寇的人們總愛涂黑失敗者的聲名。但,人寫的歷史又怎能永遠掩蓋真相,大運河溝通南北,如金色的血脈滋潤眾生;洛陽城巍峨天下,在千百年的風雨中見證興衰,承載文明。它們已經為“偉大的暴君”書寫了他真實的墓志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