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宋曉萍、王曉純、 吳晚云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1-07出版) 作者:宋曉萍 頁數(shù):20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女性書寫和欲望的場域》是一部獨具特色的論述女性書寫的著作。作者獨辟蹊徑,從廚房,旅行,空間,謠言,狂奔,服裝等少見的角度,多層面地探討了女性的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特殊性。通過分析電影,文學等藝術(shù)領域幾部經(jīng)典之作,將一種特殊的女性氣質(zhì)和女性認同表達出來,在某種意義上,也揭示了女性寫作和女性生活的不為人知的另外一面。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女性書寫空間雙重流放者:曼斯菲爾德的身體漫游和寫作漫游蕭紅的地:封鎖和游離丁玲轉(zhuǎn)向:文學、性別、身份女性情誼:空缺或敘事抑制“女紅”經(jīng)驗:超越日常生活第二部分 電影的政治狂奔的女性政治學說/被說:兩種空間中的“阮玲玉電影與書寫之愛:對三部電影的解讀第三部分 欲望場域誰的“上海”?附:舊上海:一場無邊的夢廚房:欲望、享樂和暴力欲望的蛛絲馬跡:身體、話語和聲音第四部分 理論的性別巴特·女性·愛情最遠和最近的西克蘇服裝的戲劇性和反戲劇性附:舊時代的物質(zhì)生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即使在被拋棄,告貸無門,衣食不繼,饑寒交迫,又有身孕的凄慘狀況下,蕭紅也沒有隨弟弟回家,她不能(一個未婚先孕的私奔女子不會被社會接納)也不愿(回去意味著更嚴密的禁閉,失去自由)回去。許多年后,當她在香港回憶她的呼蘭河老家時,她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以文字和記憶靠近家鄉(xiāng),只是一種補償和安慰。二、永遠在離開——蕭紅的現(xiàn)實處境逃離呼蘭河僅僅是一個開端。但這個行為最終成為蕭紅一生命運的一個隱喻。一旦逃離開始,蕭紅就再也沒有辦法停止了。她仿佛穿上了傳說中的那雙紅舞鞋,永遠不能停止舞蹈,除非生命終結(jié)。呼蘭河以外的任何地方,都不是蕭紅的家,這樣,她一再喪失停駐的理由。在四處漫游的過程中,蕭紅渴望一種扎根的條件;這樣的條件似乎也出現(xiàn)過:比如愛情,比如懷孕,甚至僅僅是亂世中相濡以沫、相依為命的要求——所有這些一旦出現(xiàn),立即改變,不是變得似是而非,轉(zhuǎn)瞬即逝;就是變得搖搖晃晃,不可信托。蕭紅只好一再離開。說到底,蕭紅的不斷離開,其實是為了真正地留下來;而她的每一次短暫地留下,卻只是一再確證她不得不走的命運——這是蕭紅無法解開的“怪圈”,“和蕭軍的離開是一個問題的結(jié)束,和J(端木蕻良)又是另一個問題的開始”。同樣的痛苦周而復始。她無力或者說不愿從與男人們那種不愉快的關系中分手自立,不是因為她“有種被虐待狂似的”,只是因為她始終無法確定哪種空間形式更適合自己:是封鎖空間的安全,還是流浪空間的自由?
編輯推薦
《女性書寫和欲望的場域》為思想與文化研究叢書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