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和人的目的性行為

出版時間:2010-12  出版社:北京大學  作者:(美)愛德華·托爾曼  頁數(shù):316  字數(shù):420000  譯者:李維  
Tag標簽:無  

前言

  愛德華·托爾曼(Edward(2hace Tolman)系新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托爾曼1886年出生于美國。1906年,他求學于馬薩諸塞州理工學院,1911年獲電子化學學士學位。期間,曾聽過w.詹姆斯(W.James)的哲學心理學講座,遂對心理學產(chǎn)生興趣。不久,他就去哈佛大學聆聽R.M.耶基斯(R.M.Yer-kes)主講的心理學課程。聽了一學期課程以后,他感到心理學也許可以成為使哲學與科學結(jié)合起來的媒介。懷著這樣一種信念,他考入哈佛大學攻讀心理學博士學位,師從耶基斯和閔斯特伯格(H Mtinsterberg),并在閔斯特伯格指導下,以情緒對記憶的影響為題完成博士論文,1915年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嗣后,托爾曼受聘于美國西北大學,三年后,也即1918年,他供職于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萊分校,開設(shè)比較心理學課程?! ≡诓巳R分校工作期間,他曾于1923年赴德,求教于格式塔(Gestalt)代表人物之一的K.考夫卡(K.Koffka),研究了格式塔心理學。此后,他在伯克萊的經(jīng)歷曾兩次中斷。一次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他離校供職于戰(zhàn)略服務(wù)所;另一次是因為他挺身而出反對“非美活動委員會”的倒行逆施,以不惜辭去公職的代價而拒絕在忠誠宣誓上簽字。1951年耶魯大學授予托爾曼名譽理學博士學位,以褒獎他“勇敢捍衛(wèi)自由的精神”。1953年,托爾曼的正義立場終于戰(zhàn)勝非美活動委員會的反動勢力,重返加利福尼亞大學,在那里一直工作到退休。1959年托爾曼逝世于美國。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的理論體系以行為主義為基礎(chǔ),作者在書中提出了行為公式,表明行為隨情境變量和其他前因變量而變化。其中,中介變量的思想和實驗結(jié)果對現(xiàn)代認知心理學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本書是心理學的經(jīng)典文獻之一。

作者簡介

  愛德華·托爾曼(Edward Chace Tolman,1886-1959),美國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代表人物之一,目的性行為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1937年曾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57年獲該學會卓越科學貢獻獎。

書籍目錄

中文版譯序第一部分 行為主義——原因和種類  第一章 行為:一種克分子現(xiàn)象第二部分 迷津中的老鼠  第二章 要求和手段一目的——準備狀態(tài)  第三章 對目標物的需求  第四章 對目標物和手段——對象的期望  第五章 被辨別的事物與被操作的事物  第六章 手段——目的——關(guān)系的期望  第七章 手段——目的——距離  第八章 空間方向和空間層次  第九章 記憶、知覺、推論——符號——格式塔——期望  第十章 學習和延遲反應  第十一章 推論——手段—目的—場第三部分 老鼠、貓、類人猿和人  第十二章 手段—目的—能力  第十三章 自覺覺知和觀念作用  第十四章 創(chuàng)造性觀念第四部分 實驗室里的心理學家  第十五章 言語和內(nèi)省  第十六章 感覺和意象  第十七章 情感和情緒第五部分 動機和學習  第十八章 愛好和厭惡  第十九章 二級內(nèi)驅(qū)力和人格機制  第二十章 本能、鏈狀愛好和厭惡、技能  第二十一章 學習的性質(zhì)和定律——條件反射學說  第二十二章 學習的性質(zhì)——嘗試和錯誤學說  第二十三章 學習的性質(zhì)——有目的行為之學說第六部分 作為體系的體系  第二十四章 有目的行為主義的最后變量  第二十五章 對心理學家和哲學家來說的概述和總結(jié)

章節(jié)摘錄

  我們現(xiàn)在先描述第二組,然后再描述第三組,最后描述第一組。  第二組,即第一控制組,在迷津末端從未發(fā)現(xiàn)過食物,只發(fā)現(xiàn)了一只新的奇異的中間空空的未油漆過的目標箱,老鼠在該箱子里被關(guān)了30秒鐘,然后就被轉(zhuǎn)移到它們的起居籠子里。老鼠在每天進行的辨別箱實踐大約2小時后,接受了每天的食物配額。據(jù)觀察,這組老鼠由于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學會了迷津,相對來說較快地達到了學習的高原期,從那時起便無多大長進了?! 〉谌M,即第二控制組,在整個迷津?qū)嵺`期間發(fā)現(xiàn)熟悉的辨別箱現(xiàn)在放在迷津末端,里面放了食物。它們像其他兩組一樣,下午在房間不同部分的辨別箱中進行10次或10次以上的嘗試??梢杂^察到,這組老鼠顯示出正常的迅速的迷津?qū)W習曲線?! 〉谝唤M,即實驗組,在開頭8天的迷津奔跑中,它們像第二組一樣被處理。也就是在迷津末端除了發(fā)現(xiàn)新的奇異的中間空空的目標箱以外,沒有其他任何東西??墒菑牡?天開始,在迷津末端突然向它們提供辨別箱,盡管現(xiàn)在里面沒有任何食物。據(jù)觀察,在它們發(fā)現(xiàn)了熟悉的辨別箱以后,即使里面沒有任何食物,它們?nèi)匀婚_始進步,并在第13天時,它們的曲線下降到第三組的水平(第三組是接受裝有食物的辨別箱的)。然而,后來它們又恢復到以前的不良操作中去,因此到了第23天時,它們犯的錯誤和花的時間幾乎和辨別箱作為迷津的目標物引進以前所犯的錯誤和花的時間一樣多?! ∧敲?,對這些結(jié)果該作何解釋呢?遵照K.A.威廉斯博士的意見,我們的解釋將是這樣的:作為辨別試驗的結(jié)果,辨別箱已經(jīng)成為食物的一種符號。當這種食物符號作為迷滓末端的獎勵而介紹給第一組動物時,它開始具有同樣所需求的特征,或者幾乎是同樣的特征,像引進實際食物時所具有的需求特征一樣。從而在它們的迷津操作中產(chǎn)生下降現(xiàn)象。①  然而,經(jīng)過若干進一步的實驗以后,實驗組的動物開始發(fā)現(xiàn)位于迷津末端的辨別箱不是真正的符號。當動物發(fā)現(xiàn)這一點時,它們又退回到以前較差的操作中去了。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動物和人的目的性行為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太專業(yè)了。以至于看不懂。我看了看目錄,讀了幾十頁,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我本來想:了解動物和人的目的是怎樣產(chǎn)生的,怎樣的手段才能達到目的。本來是想找本將就方式方法的書,這本主要是對動物的目的性和手段的研究,然后轉(zhuǎn)移到人的概念上(人和動物一樣嗎?)如果生理上做類似的類比,處于醫(yī)學方面的研究還好,可動物的目的性,怎能轉(zhuǎn)嫁到人的身上。我還沒看完,主要是學術(shù)性、概念性太強。如果想直接找方法解決問題的人,就算了。如果想深入研究目的的產(chǎn)生和原理,以及心理萌發(fā)到外在行為的原理的話,可以讀讀。我認為適合專業(yè)研究人員讀。
  •   知識性很強,很專業(yè)~ 點贊
  •   質(zhì)量很好,紙張光滑。實驗數(shù)據(jù)很詳細。作者托爾曼是行為主義學派的,比較好理解。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