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福利混合經濟

出版時間:2010-12-14  出版社:北京大學  作者:馬丁·鮑威爾  頁數(shù):285  譯者:鐘曉慧,岳經綸  
Tag標簽:無  

前言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以人為本、科學發(fā)展、和諧社會、服務型政府等一系列新的施政理念和目標的提出和實施,我國公共政策格局出現(xiàn)了“從經濟政策向社會政策的歷史性轉型”,開始邁向“社會政策時代”。在這樣的社會經濟背景下,全面的社會政策的規(guī)劃和制定逐漸進入政府的最高決策議程,相應地,社會政策的學術研究也逐漸成為顯學。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要求:“加強社會建設理論和社會政策的學習研究和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管理社會事務、協(xié)調利益關系、開展群眾工作、激發(fā)社會創(chuàng)造活力、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本領。”為此,需要加強社會政策和社會保障理論的學習,在社會大眾中普及社會政策和社會保障知識,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社會公共服務領域?! ∩鐣邔W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伴隨著福利國家的發(fā)展而形成的一門新型學科。其學術源頭在英國,最初被稱為“社會行政”。上世紀60、70年代后,社會政策已經迅速發(fā)展成為享有國際聲譽的重要研究領域。社會政策關注人類福利或福祉,研究福利的形態(tài)及其改善之道,專門探討怎樣發(fā)掘知識、權力、制度和文化等資源并創(chuàng)造性地加以組合,以增進人類福利。

內容概要

該書由英國社會政策和社會福利研究領域的專家們撰寫,闡明了社會政策領域容易忽視的福利混合經濟。全書共十一章,分別從理論和現(xiàn)實角度來對福利的變化特點加以解讀,分析了福利混合經濟(MEW)和福利社會分工(SDW)的概念和構成,福利的生產、融資和監(jiān)管,新工黨的相應社會政策議題,以及這些概念的國際性方面。全書簡明扼要,并配有生動的案例和圖表,每章后還附有討論題、電子資料和延伸閱讀文獻等,適于高校師生和研究者使用和參考。

作者簡介

馬丁·鮑威爾
  英國伯明翰大學衛(wèi)生服務管理中心教授,研究方向為衛(wèi)生與社會政策,在新工黨研究和福利國家理論與歷史方面著述頗豐。

書籍目錄

譯叢總序本書作者簡介第1章  福利混合經濟和福利社會分工第2章  歷史情境中的福利混合經濟第3章  國家福利第4章  私人福利第5章  志愿與社區(qū)部門的福利第6章  非正式福利第7章  稅福利第8章  職業(yè)福利第9章  比較視角下的福利混合經濟第10章  福利混合:全球化和超國家視角第11章  結論:在福利混合經濟和福利社會分工的情景下作分析

章節(jié)摘錄

  本書考察福利混合經濟(國家、市場、志愿性和非正式福利)和福利社會分工(法定、財稅和職業(yè)福利)。盡管大量篇幅關注福利混合體的各個組成要素,它同樣也強調兩個主要觀點。第一,在當代英國,這些要素的混合并不是這個福利國家組織和安排福利的唯一、或者最好的方式,并且這種混合隨著時空轉變而變化。長期以來,社會政策一直被認為其界限超出福利國家之外,并且福利混合經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服務領域和地域空間里差異極大?!肮诺涓@麌摇北徽J為與“國家”方面關系緊密,但是在某些時期和國家中,商業(yè)性、志愿性和非正式部門也許更為重要。就在1945年以前,是上述的這些領域,而非“國家”處于主導地位,并且近年來,它們的重要性也許又逐漸增加。自從1945年以來,盡管在某些社會服務領域,例如醫(yī)療和教育,國家供給成為準則,但是在住房領域,卻以市場供給作為規(guī)范。從某些方面來看,像英國這樣以國家作為福利供給的支配力量的情況十分少見,其他國家里的志愿和商業(yè)機構承擔更為重要的角色。例如,在其鼎盛時期,地方議會住房占英國總體住房數(shù)量約三分之一,但是在美國,福利住房一直以來更多的是一種剩余性服務,只占住房數(shù)量2%左右。在比較研究領域,“福利混合”是福利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卻很少被考察?! 〉诙M管從供給的角度去分析福利混合十分重要,但是非常有必要超越這種“單維度”論述,把其他維度,例如融資和規(guī)制同樣納入考察的范圍。國家所有,或者說國家直接供給,這并非國家干預的唯一、也并不必然是最好的方式。國家可以向非國家機構投資或者補貼,確保服務的使用者能夠無償或者以低價獲得相應的福利物資或者社會服務。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理解福利混合經濟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該書適合學社會學專業(yè)的同學看,很不錯。
  •   專業(yè)用書,一些前沿問題的解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