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2 出版社:北京大學 作者:張鴻翼 頁數:309
Tag標簽:無
前言
二十二年前,1988年,我依依不舍地告別了我的母校j匕京大學,開始走上了社會。在這湖光塔影的未名湖畔,我讀了十年書,教了五年書,生活了整整十五年。那年七八月間,我在北大享受了最后一個暑期,對自己的博士論文《儒家經濟倫理思想研究》做了最后一稿修改。作為國內首開的涉獵經濟、哲學、倫理及思想史交叉學科的跨學科研究課題,我的論文是由中國經濟思想史學科著名教授趙靖教授指導,由張岱年先生、湯一介先生、朱伯斃先生、巫寶山先生、石士奇先生和趙靖導師等專家組成跨學科答辯委員會,張岱年先生親自擔任主席主持答辯通過。我將書名定為《儒家經濟倫理》,在論文基礎上補充了幾個章節(jié)后,將書稿交付了湖南教育出版社。第二年8月,我的這本書被列入該出版社的"博士論叢"叢書系列正式出版。今天看來,這本二十萬字的小冊子學術上難免會有不成熟之處,但畢竟是我國學術史上第一部研究儒家經濟倫理的學術專著。我對儒家文化及其經濟倫理思想的關注,正是當時社會學術思潮的一種熱點反映。上世紀80年代后期,隨著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和學術思想的全面開放,在中國大地上迅速興起一股傳統(tǒng)文化熱。人們吸收、引進西方學術思潮,結合中國社會改革和經濟發(fā)展的實際,回眸幾千年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中國傳統(tǒng)社會經濟結構,熱烈地討論著一些重大社會文化課題,例如: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究竟有利于還是不利于現代工業(yè)經濟、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儒家文化對于"亞洲四小龍"社會經濟的高速發(fā)展究竟發(fā)揮了什么樣的文化作用?
內容概要
如何評價和把握傳統(tǒng)在現代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始終是一個剪不斷、理還亂的社會熱點問題。本書在系統(tǒng)介紹儒家經濟倫理思想的基礎上,歷史地分析了傳統(tǒng)文化對于中國古代社會、近代社會以及當代社會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中所產生的深遠影響,進一步展望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中國現代和諧社會價值重建中的價值回歸。 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論述儒家文化包括其經濟倫理思想形成的歷史條件和歷史過程、儒家文化作為我國古代知識分子群體的思想意識的思想特征;中篇著重從六個方面對儒家經濟倫理思想的內容給予全面介紹和展示;下篇著重研究了儒家經濟倫理的深遠的社會影響及其時代命運。
作者簡介
張鴻翼 經濟學博士,金融企業(yè)高管。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人。20世紀70年代中期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并留校任教;80年代初考取北大經濟系中國經濟思想史專業(yè)研究生,并先后獲經濟學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90年代初,南下東南沿海經濟特區(qū)開始進入市場前沿地帶,足跡踏遍廣州、海南、深圳、上海和北京等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從事過證券、信托、銀行、保險和資產管理等多種金融業(yè)務和機構的管理工作。進入新世紀以來,任職國家大型金融保險企業(yè),主持創(chuàng)建了全國第一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發(fā)表過學術論文和文學作品數十篇,出版有學術專著《儒家經濟倫理》、散文集《春感秋悟集》等。
書籍目錄
再版自序第一章 緒論上篇 儒家經濟倫理的歷史成因 第二章 儒家文化的歷史成因 一、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結構變革與儒家文化的歷史成因 二、社會政治結構變化 三、社會經濟結構變化 四、社會文化結構變化 五、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立與儒家文化的形成 第三章 中國古代知識群體的文化心態(tài)與儒家文化的思想特質 一、儒家文化代表了我國古代知識群體的主流意識和價值取向 二、儒家文化的三個價值層面 三、儒家學派及其文化價值的“超越性” 第四章 儒家經濟倫理的形成和發(fā)展 一、儒家經濟倫理的理論奠基 二、儒家經濟倫理的政治化 三、儒家經濟倫理的制度化 四、儒家經濟倫理的制度化和正統(tǒng)化的最終完成 中篇 儒家經濟倫理的思想體系 第五章 經濟運行的道德法則 一、整體和諧法則 二、天人合一法則 三、社會人本法則 四、循環(huán)發(fā)展法則 五、中庸守常法則 第六章 經濟關系的道德原則 一、重群體而抑個體 二、重公益而抑私利 三、重名分而抑僭越 四、重均平而抑分化 五、重利他而抑利己 六、重禮讓而抑侵爭 第七章 經濟行為的道德規(guī)范 一、貴義賤利是儒家約束人的經濟行為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 二、社會經濟生活中人的經濟行為應當遵從的道德規(guī)范 1.分配上取舍不茍、取予有度 2.生產上利祿不兼、生財有道 3.消費上黜奢崇儉、用財有制 4.交往上誠身守信、交往有信 5.工作上勤勉勞動、勞作有時 第八章 經濟政策的道德準則 一、儒家關于治國為政的指導思想 二、儒家關于經濟政策的道德準則 1.制禮明分 分田制祿 2.民為國本 藏富于民 3.取民有制 輕徭薄賦 4.貴義賤利 重本抑末 5.平政愛民安富恤貧 三、儒家倫理對于我國古代社會經濟政策的影響 第九章 經濟管理的道德手段 一、我國古代社會的經濟管理體制與儒家管理思想的理論特點 二、儒家的人性論及其管理哲學 三、經濟管理中道德手段的運用 1.強調人君帝王做道德表率以身教化 2.要求各級官員重道德修養(yǎng)以身作則 3.推崇古圣先賢為道德典范揚善抑惡 第十章 經濟生活的道德價值 一、經濟生活的道德價值 二、經濟效益的道德評價 三、經濟發(fā)展的道德理想下篇 儒家經濟倫理的時代命運 第十一章 儒家經濟倫理與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結構的長期延續(xù) 一、經濟結構的多層次性與儒家經濟倫理的聚合功能 二、經濟機制的運行特點與儒家經濟倫理的調節(jié)功能 三、經濟制度的周期性危機與儒家經濟倫理的修復功能 四、食與貨的結構整合與中國古代自然經濟的超常穩(wěn)定 第十二章 儒家經濟倫理與中國近代商品經濟和企業(yè)制度的不發(fā)達 一、問題的提出 二、近代進步思想家對儒家經濟倫理的批判 三、儒家經濟倫理對于近代商品經濟和企業(yè)制度的阻礙作用 第十三章 儒家經濟倫理與中國當代計劃經濟的終結 一、中國實現工業(yè)化道路之選擇與計劃經濟的建立 二、計劃經濟體制與傳統(tǒng)的自然經濟的結合 三、計劃經濟及其道德觀念與儒家經濟倫理的融合 四、經濟體制的異化與計劃經濟的終結 第十四章 儒家經濟倫理與中國當代市場經濟的興起 一、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觀念啟蒙與市場經濟的全面興起 二、經濟體制的歷史性轉軌與社會經濟倫理觀念的文化蛻變 1.注重價值規(guī)律 市場配置資源 2.引入富民機制 培育民間投資 3.推進國企改革 再造市場主體 4.轉變政府職能 科學調控市場 5.深度開放市場 融入世界經濟 三、經濟體制的急劇轉軌與社會經濟倫理觀念的文化斷層 第十五章 儒家經濟倫理與中國現代和諧社會的價值重建 一、市場經濟縱深發(fā)展與社會經濟倫理的價值導向調整 1.效率公平兼顧 價值導向調整 2.協(xié)調經濟關系 關注以人為本 3.資源環(huán)保統(tǒng)籌 實現持續(xù)發(fā)展 4.推進社會改革 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 二、和諧社會的價值重建與儒家經濟倫理的價值回歸資料來源和主要參考書目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亞細亞生產方式解釋為奴隸制或封建制,但這個問題的提出本身就是針對斯大林關于人類社會先后經歷了“五種生產方式”的說法的。在堅持“亞細亞生產方式”的看法中有一個基本觀點,就是古代中國社會、甚至整個古代東方社會既不是奴隸社會,也不是封建社會,而是一種屬于“亞細亞生產方式”的獨特的社會經濟形態(tài)。郭沫若雖然并不否認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存在,但他也承認在中國奴隸社會發(fā)生之前確實也存在著一個亞細亞生產方式階段;還有人把亞細亞生產方式看作和奴隸社會并行而先于封建社會的一種社會經濟形態(tài);也有人把它看成為一種“東方專制主義”或“東方的貢納制”;某些蘇聯(lián)學者甚至認為直到近代外國資本侵入之前的中國社會,仍屬于亞細亞生產方式。對于上述問題的討論主要集中在四個具體問題上:第一,夏、商、周三代是不是奴隸社會?第二,西周是奴隸社會還是封建社會?第三,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大變動是由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還是由封建領主制向封建地主制的轉變?第四,秦漢以后中國社會的性質是屬封建社會還是屬“亞細亞生產方式”?這四個問題歸結起來,就是如何把握三代至秦漢這一漫長歷史時期中國社會的性質及其發(fā)展演變趨勢?半個多世紀以來,人們圍繞這些問題爭論不休,各種觀點似乎在理論上和史料上都各有所執(zhí)、言之成理,但誰也說服不了誰,非但至今未能取得多少一致的意見,而且分歧越來越大。①不可否認,這些討論在史料發(fā)掘和整理以及理論分析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然而也不得不承認這種討論似乎已經達到了某種極限以致很難再有所突破。面對這種困境,我們很有必要對以往的中國史研究作一番檢討。
后記
當我被告知我的這本書已被母校北京大學出版社列入出版選題時,我確實有一種久違的興奮感。二十年前,1989年,我的處女作《儒家經濟倫理》被湖南教育出版社納入博士論叢正式出版。其后。在從事過兩三年中國文化和經濟體制改革理論研究之后,我終于從京城學術文化圈子走失了,南下沿海經濟特區(qū)。一頭扎進了飄忽不定而又心中無底的商海漂泊生活。近年來,隨著對商場上的折騰生活日漸不耐煩,重回學術文化圈子的想法總是愈來愈強烈地縈繞在心頭。閑暇下來。翻閱自己二十年前的這本小冊子,聯(lián)想這些年對中國市場經濟發(fā)展的親身體驗和在市場主體公司經營管理中的種種感受。覺得很有必要結合今天的社會現實對其進行一次認真的修改再版。二十年過去了。心中一片荒蕪,人也變得總是浮躁不安,要從喧囂的商業(yè)場走回到寧靜的書齋并不容易。在這里。我要十分感謝我的妻兒。是他們總是用對學術文化事業(yè)依然崇尚敬仰的情感,真摯地召喚著我魂兮歸來。我?guī)缀跏怯昧藘扇甑臅r間才讓自己的心態(tài)逐漸冷卻下來?;貧w書齋,我漸漸地找回了失落多年的學術沖動。也似乎找回了那種久違了的著述立言、經世濟用的社會責任感。這次修改再版。我把書名定名為《儒家經濟倫理及其時代命運》。著重把研究的焦點集中在傳統(tǒng)文化的時代命運和社會影響上。對我來說。重回學術界,切入對于中國當代計劃經濟、市場經濟的研究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媒體關注與評論
本書對于儒家的經濟倫理思想進行了系統(tǒng)的考察分析,揭示了儒家經濟思想在歷史上所起的實際作用,對于儒家關于“經濟關系的道德原則”、“經濟行為的道德規(guī)范”等進行全面的闡述,提出了很多新見解,表現了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 ——張岱年 張鴻翼同志的這本書取材豐富、論述明確,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則分析中國歷代社會的經濟現象,提出獨立見解,在探索中前進并有所創(chuàng)獲,應當肯定。 ——任繼愈 本書將儒家倫理學說同中國歷代經濟的發(fā)展聯(lián)系起來考察,并從管理學的領域論述了儒家經濟倫理思想的價值和意義,這在中國倫理學史和中國經濟學說史的研究中都是一個突破。 ——朱伯崑 近年來儒家思想的研究在國內外受到相當普遍的重視,但目前當少見到如張鴻翼同志如此系統(tǒng)地把儒家經濟倫理作為專門問題進行研究,并把它作為一特殊現象提出來。因此應該說這本書有一定的開創(chuàng)性。 ——湯一介 儒家經濟倫理思想在此前是一個尚無人進行專門研究的領域,作者在這方面從事了開拓性的工作,在許多方面提出了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見解。 ——趙靖
編輯推薦
《儒家經濟倫理及其時代命運(修訂本)》:國內第一部研究儒家經濟倫理的學術專著。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