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07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徐林正 頁數(shù):223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有夢想,人生才完整,每一個中國都該走一趟京杭大運河?! 厄T車走運河》由著名導演高希希、北京大學運河專家李迪華傾情作序,著名作家莫言、方方,著名評論家張頤武鼎力推薦。
作者簡介
徐林正:作家、旅行家。出版有《文壇剽客》、《先鋒余華》、《騎車走運河》等專著十多種,現(xiàn)致力于完成“騎車走世界”的騎行計劃和創(chuàng)作計劃。
書籍目錄
有夢想,人生才完整 每個中國人都該走一趟京杭大運河序曲通惠河北運河南運河魯運河中運河里運河江南運河附:騎車走運河路線示意圖
章節(jié)摘錄
插圖:11點半到達張家灣鎮(zhèn)。張家灣位于通州東北部通惠河、北運河和開挖于遼代的蕭太后運糧河交匯處,而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萬戶侯張碹督海運漕糧至此設(shè)港,加上河道彎曲,故名張家灣,作為北運河北端碼頭延續(xù)了700多年。因從南方“漂來”的大量建設(shè)北京城的石料、木料要在張家灣裝卸、驗收,這里還形成了皇木廠等村子。張家灣鎮(zhèn)中心街是一條狹長的東西大街,一派穆斯林氣象,因過了飯點,又是最熱的下午,街土行人很少。天氣實在太熱了,我不由自主地拐進了清真寺,順便納涼。從成吉思汗開始,蒙古族三次西征,蔥嶺以西、黑海以東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民族都成了蒙古帝國的子民,他們隨蒙古軍隊東遷至運河沿岸。明朝時,朱元璋西征時把一批回民帶回南方,讓他們在運河沿岸圍繞著新建的清真寺相對集中地居住。因此,清真寺就像一顆顆明珠點綴在運河沿岸。張家灣鎮(zhèn)95%是回民,在這里,漢人是“少數(shù)民族”。張家灣清真寺的阿訇(教長)是24歲的肖建凱。2000年,肖建凱從山東來到張家灣清真寺講經(jīng)堂學習,四年后留下來當了教長。張家灣清真寺規(guī)模不算大,大殿四周有六個圓玻璃窗戶,每一個窗戶都有一個伊斯蘭教義的阿拉伯文圖案,分別是:念、禮、齋、課、朝,第六塊是重修后新增的“孝”。據(jù)悉,這六個圓窗戶在全中國清真寺中絕無僅有。出寺往西第一個路口往南走到頭,便是通運橋和修復后張家灣古城遺址。遺址門洞里,兩個老人正在下棋,對我的探尋一臉不耐煩。通運橋建于明萬歷年間,見證了北運河和張家灣鎮(zhèn)的滄桑。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徐林正是經(jīng)常有一些貌似不著邊際的想法并且馬上身體力行的人。比如過去,他非要辭去好工作去做自由撰稿人,比如現(xiàn)在又折騰騎車周游世界了……鮮活的氣息、獨到的視角、犀利的筆觸,使得《騎車走運河》趣味盎然、別具一格?! 骷?莫言這樣的行走,能讓人看到世界的細節(jié)。這是一種點點滴滴的觀看。無數(shù)真實、樸素卻又充滿感性的細節(jié),會在不經(jīng)意間涌來眼前。而那些,卻正是我們平素輕易忽略掉的。我以為,徐林正選擇騎自行車周游、觀察以及思考,是在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很多人都想這樣,但很多人卻無法做得到。 ——著名導演 方方徐林正騎自行車漫游天下,寫成一本本書,《騎車走運河》是其中一部。這樣的行走,可謂真生命中的真感情、真境界。這樣的創(chuàng)作,可謂“原生態(tài)行走文學”?! 麑а?張頤武我一直想通過影視的形式來解讀一下京杭大運河。因為這是一條擁有兩千多年歷史三千里行程的世界上最長、生命力最旺盛的人工河。這樣的運河,該有著多少風景多少故事,多少起承轉(zhuǎn)合多少恩怨情仇啊!但沒想到我的朋友徐林正已經(jīng)做了這件事,他不是用影視而是用自行車?! 麑а?高希希
編輯推薦
《騎車走運河》是培文書系·雅趣文叢系列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