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7 出版社:北京大學 作者:蔣原倫 編 頁數(shù):295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媒介文化涉及的領域十分龐雜,它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本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是從理論方面來探討媒介文化的某些規(guī)律和特征。如:作為傳播中的開放體系,媒介文化是怎樣發(fā)展起來的;它與消費社會的互動是在怎樣的語境下達成;媒介文化的同質化現(xiàn)象及其產生的條件;媒介文化是如何制造現(xiàn)代神話的等等。下編中的個案分析包括:影視奇觀、網(wǎng)絡狂歡、網(wǎng)絡聊天、山寨文化、足球文化等等。通過對具體個案的描述和分析,使讀者能夠認識媒介文化的具體運作邏輯和構成方式,從面提高解析各類大眾文化和電子文化現(xiàn)象的能力。 本書力圖通過揭示媒介文化的形成機制來引導讀者認識復雜的文化現(xiàn)象,培養(yǎng)理論洞察力和批判能力,拓寬視野,適合作為各類院校傳播學專業(yè)的教材,及其他專業(yè)的通識課教材。
作者簡介
蔣原倫,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主要著作有《文學批評學》、《歷史描述和邏輯演繹》、《傳統(tǒng)的界限——符號、話語與民族文化》、《90年代批評》、《媒體文化與消費時代》、《我聊故我在》等,主編有《今日先鋒》、《媒介批評》,以及《新媒體叢書》和《媒體文化
書籍目錄
上 編 第一講 媒介文化研究的興起 一、提出媒介文化的意義 二、媒介文化研究的興起 第二講 傳播過程中的開放體系 一、媒介文化的生產 二、對媒介文化的技術性闡釋 三、傳播過程中的開放體系 第三講 媒介文化的全球化和同質化 一、媒介文化的同質化 二、媒體價值觀 第四講 大眾媒介與現(xiàn)代神話 一、現(xiàn)代神話的構成 二、媒介文化與現(xiàn)代神話同構 第五講 媒介文化引導消費 一、鮑德里亞論消費社會 二、關于消費文化 三、媒介文化引導消費下 編 第六講 奇觀電影與景觀社會 一、奇觀現(xiàn)象及其學術話語 二、視覺奇觀:從傳統(tǒng)電影到奇觀電影 三、媒體—社會奇觀 第七講 網(wǎng)絡聊天與電子語言 一、網(wǎng)絡延伸了聊天 二、電子語言——創(chuàng)新與融合 第八講 閃客:新媒介技術文化 一、作為生活方式的亞文化 二、作為技術、藝術與商品的閃客動畫 三、閃客動畫中的意識形態(tài):多元并存與競爭對話 第九講 媒介秀文化 一、擬態(tài)環(huán)境里的真實影像:電視真人秀 二、你方唱罷我登場:電視脫口秀 第十講 網(wǎng)絡狂歡與山寨文化 一、信息時代的網(wǎng)絡狂歡 二、山寨文化的媒介意義 第十一講 大足球文化 一、足球運動的內涵和特質 二、讀解足球的幾種方式 三、足球文化與足球媒體 第十二講 媒介技術與流行音樂 一、音樂媒介與流行音樂 二、受眾參與音樂狀態(tài)的變化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大眾傳媒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策略之一就是與大眾文化結盟,因為大眾文化是整個社會生活方式的一個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不管人們對文化有多少種定義,文化總是可以被看成人們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創(chuàng)造的交往方式。人們需要文化是因為需要更多的交往和理解,以與同類或和神柢打交道。文化為這種交往提供意義和相應的方式,因此文化可以被描述為系統(tǒng)性的,并且有一定的傳統(tǒng)和話語作為其所依據(jù)的對象。文化無論是體現(xiàn)為思想、藝術、儀式、習俗或娛樂,都是社會群體或個人相互溝通的途徑,是由一定規(guī)模的社群共同建構起來的。而大眾文化則偏重于娛樂性,大眾文化最為突出的功能是世俗的娛樂功能,而這種世俗性的娛樂功能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來有了相當?shù)膹娀?,原因至少來自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宗教的相對式微,用尼采駭人聽聞的話來說就是“上帝死了”。因為多少年來,壓抑人們世俗欲望的是宗教!是上帝!盡管按照弗洛伊德的觀點,教堂和寺廟里的精致的藝術品也可以被看成是世俗欲望的一種轉換,但是轉換是壓抑的另一種表現(xiàn)。當然一方面是壓抑,另一方面世俗的娛樂同時也存在于民間的通俗文化之中,只不過它們不登大雅之堂。宗教的衰落和神權的解體給民間的俗文化開通了一條解放之路,使它們重見天日。當然,今天意義上的大眾文化并不是當初民間藝術或通俗文化的變種,這兩者之間似乎沒有確切的傳承關系。但是,它們的共同之處是娛樂功能,世俗的娛樂性是它們的生命力所在。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與現(xiàn)代傳播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有關,即傳播成本的低廉給大眾文化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先進的傳播技術是世俗的娛樂文化的天然盟友,當初愛迪生發(fā)明留聲機時,這位富有想象力的發(fā)明家沒有想到,這具放在辦公室里用于記錄上司指示的裝置不久就開創(chuàng)了唱片工業(yè)迅猛發(fā)展的新時代。留聲機成為大眾娛樂最得力的伙伴,自娛自樂或家庭聚會或歡娛賓朋,它都是好幫手。自然,大眾娛樂反過來又促使唱片工業(yè)興旺發(fā)達。不過,當新媒介的成本還十分昂貴時,只有貴族和社會上層精英才能享用它們所帶來的便利。而先進的傳播技術之所以先進,除了迅捷便利,低成本也是關鍵。低成本取決于規(guī)模性的生產,所以,法蘭克福學派對大眾娛樂性文化關注的著眼點首先是文化工業(yè),這是不無道理的,只有文化工業(yè)才有規(guī)模性生產和巨大的擴張能力。
后記
從第一次在課堂給學生講媒介文化至今,已有十年的歷程。那時的課程名稱是“媒體與大眾文化——關于它們的互動研究”。這十來年的教學成果一部分體現(xiàn)在這本教材里,另外,更有意義的成果是由學生們擔綱,先后撰寫了兩套叢書——《媒體文化叢書》6種(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出版)和《新媒介叢書》4種(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別看學生們年輕,對于媒介文化,他們比我們這代人似更有發(fā)言權。應該說,正是青年學生們的支持,我和張檸及其他同仁編輯的《媒介批評》論叢才能夠生氣勃勃地延續(xù)到今天,也使我感到自己的研究更加有價值。將研究對象稱為“媒介文化”,而不再以“大眾文化”、“消費文化”、“流行文化”或“文化工業(yè)”名之,不是出于別的什么原因,而是承“媒介即訊息”的思想譜系而來。這表明本教程認同這樣一種立場,即新的媒體方式和媒介語言在不斷地重構我們的當代社會生活。說到文化,人們往往注意其觀念形態(tài)和在發(fā)展過程中前后傳承的方面,而忽略一種新的傳播技術和媒介手段的興起會造成其斷裂與轉型的另一面?;畹奈幕皇窃诜忾]的環(huán)境中生長的,它是在人們的社會交往中,在各種媒介的使用中發(fā)展起來的。人們的社會活動和獲取信息的方式,其本身也是一種文化,是文化構成中最核心的部分,決定著文化發(fā)展的方向。當一種社會交往或信息方式被另一種社會交往和信息方式取代時,整個文化也在逐漸轉換。文化的蓬勃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其流通和變動之中。以上雖然將媒介文化作為總體性文化來考察,但是具體到每一種媒介文化現(xiàn)象,其運作軌跡是相當復雜的,因為它們不僅僅是所謂的文化,也不僅僅是新的媒介方式的介入,它們的復雜是因其與當代的社會經濟生活和市場法則緊密地融合在一起,亦即媒介文化已經在社會各構成要素的互動中盤根錯節(jié)地生長起來,從任何一端切入,都只見其一個剖面。因此本教程下編所能做的,就是通過媒介文化的具體現(xiàn)象和表征來解析其走向,并進一步揭示相互間可能的聯(lián)系。本書即將出版之際,要感謝北大出版社以及張盈盈、周麗錦兩位編輯,她們認真負責的職業(yè)精神和熱心周到的態(tài)度深深感動了我。
編輯推薦
《媒介文化十二講》:21世紀新聞與傳播學系列教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