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4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金雁 頁數(shù):46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當東歐社會主義道路國家,就連老大哥蘇聯(lián)都相繼走向失敗時,社會主義道路還能走多遠?
那些曾經(jīng)是社會主義,現(xiàn)在是資本主義的東歐國家真的只有在社會主義體制下才能為人民服務,才能為廣大人民謀福利,才能和諧嗎?
今昔對比,到底在哪種制度下,百姓的生活質量更高,福利更好?而不用為生個孩子都要征得政府的同意所困擾,也不用為孩子上幼兒園犯愁,還不用為昂貴的醫(yī)療費、高漲的房價、攀升的墓價耗盡心血以及言論的不自由付出代價。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
中國蘇聯(lián)東歐史研究會秘書長金雁教授在本書為你一一撥開迷霧。
本書分為三個單元:上篇是“新歐洲之旅”后的感想,中篇涉及三方面的內容,其一是在波蘭獨立90周年時寫的,算是對波蘭歷史一個長時段的回顧;其二是談南斯拉夫民族問題;其三是烏克蘭問題。下篇是關于東歐知識分子精神追求和思考方面的內容。
作為在世界上至今屹立不倒的偉大的擁有自己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當曾經(jīng)的兄弟們一個個倒下的時候,本書的觀點更有借鑒意義,更準確地說,應該是警世意義。
作者簡介
金雁,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蘇聯(lián)東歐史研究會秘書長。
主要著作有:《十年滄桑——東歐諸國的經(jīng)濟社會轉軌與思想變遷》《農(nóng)村公社、改革與革命——村社傳統(tǒng)與俄國現(xiàn)代化之路》《新餓鄉(xiāng)紀程》《新俄現(xiàn)代化與改革研究》《火鳳凰與貓頭鷹》
書籍目錄
上篇 金融危機后回首看東歐
01 前東德:波瀾不驚二十年
前東德: “資本”不愿來的“資本主義”?
“劇變后進入了共產(chǎn)主義”?
怎樣“轉軌”會更好?
“馬克思大街”上的思考
02 中東歐金融危機與融入歐洲問題
他們如何看待金融危機?
中歐國家應對金融危機的策略
與“西邊同志”價值觀“錯位”的中歐左翼
對“融入歐洲”的歷史思考
積怨甚深的俄、波關系
基于現(xiàn)實考慮的匈牙利選擇
捷克: “非共產(chǎn)主義化”的價值追求
來自俄國的軍事壓力
老歐洲的動力和阻力
03 “新歐洲”發(fā)展中的新動向
政治冷漠化與傳統(tǒng)政黨危機
“網(wǎng)絡時代”的強勢勁頭
“福利國家”的發(fā)展及其帶來的問題
新歐洲國家的“民粹主義”
04 “還有許多墻需要拆掉”:柏林墻倒塌20周年札記
“根據(jù)東德法律也是犯罪”
建墻之前:兩種占領政策
不同的經(jīng)濟發(fā)展模式
6.17工人暴動與逃亡潮
“防止里面的人出去”的高墻倒了?。?br /> 轉型20年眾說紛紜
牢騷歸牢騷,厭惡就是厭惡
05 捷克:告別“切卡德”年代
糾纏在曰耳曼歷史中的斯拉夫國家
懸而未決的蘇臺德問題
被遺忘的角落:曾經(jīng)的“切卡德”
“逆向”信息的由來
06 匈牙利:導致政治體制變革的三個“累積層”
風云突變的1947年
匈牙利1949年的“拉伊科事件”
一個思想超前的改革者——納吉·伊姆雷
“裴多菲俱樂部”與1956年事件
“要變革就無法繞開1956年事件和納吉問題”
……
中篇 波蘭獨立之路與南斯拉夫民族問題
下篇 前樂歐知識分子的精神追求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一般來講,這種“永恒的精神老鼠”,由于與權力始終保持界限,個人操守都比較嚴謹,更兼具有的禁欲主義追求、注重道德的自我完善、既蔑視權力又鄙視金錢,實用主義的利益很難動搖他們的意志,他們追求真實、看重個人的道德形象,不會以出賣思想為自己換取實際利益,而且由于他們具有濃厚的后現(xiàn)代情結,在批判極權國家的同時,也批判“市民社會”,批判全球化進程,對西方的那一套不感興趣。劇變以后他們依然對市場經(jīng)濟轉軌持批評態(tài)度,而且具有比一般人更敏銳的先知先覺,比如索爾仁尼琴在大罵葉利欽“休克療法”的同時,還不斷地警惕人們不要因劇變后的轉軌艱難,而把斯大林時代的“災難戲劇化地過濾成甜蜜的回憶”,可見其引領社會深層領域探索的象征意義并沒有消失。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對來自于這種道德層面的批評,不可避免地有兩種缺陷:第一,由于像索爾仁尼琴那樣的人參考資源主要來自前近代,對待現(xiàn)實一直采取一種“永遠說不”、“罵倒一切”、或者只有批判沒有建設的態(tài)度。他既否定布爾什維克式的壟斷,也反對劇變后的經(jīng)濟轉軌方向,可以說,他看到了后共產(chǎn)主義下民主政治和市場經(jīng)濟的缺陷,但是提供的理想模式卻是無法操作的?,F(xiàn)在“東歐”有一些知識分子,很反感大規(guī)模向市場經(jīng)濟過渡的轉軌社會,并不是因為他們“想念舊體制”,而是因為政治轉型的落幕便意味著“當老鼠”的作用完結,而社會變革從來是不知感恩的,卸磨殺驢是一種常態(tài),看看那些早已被人們忘記的“劇變推手”,就知道他們所期待的政治變革并不眷顧自己的母體。
編輯推薦
《從"東歐"到"新歐洲":20年轉軌再回首》:前東德、波蘭、捷克、匈牙利、烏克蘭、前南斯拉夫等蘇聯(lián)模式東歐國家的前世今生。過去的“東歐”雖有“福利”,但并非“福利國家”,因為在專制體制下“福利”是皇恩浩蕩,有了你得謝恩,沒有你也不許抱怨。在民主制度下“福利國家”才成為一種“公仆”必須提供的服務,提供了民眾無需感恩,不提供“公仆”就有被“解雇”的可能。在民眾看來,提供公共交通、免費教育、醫(yī)療保障、社會養(yǎng)老是政府應盡的職責,所有的公共服務主張必須經(jīng)過老百姓的同意,因為他們是國家稅收的提供者,哪個黨派的社會福利政策執(zhí)行得好,哪個黨派的支持率就高?!丁跋葰W洲”發(fā)展中的新方向》沒錯,柏林墻的確是“防御性”的,從來沒有人指責這道墻具有軍事進攻的功能。問題是它要“防御”誰?防御西邊的“法西斯”?它的正式名稱的確叫“反法西斯壁壘”。但奇怪的是,它防范的是東邊想出去的人,柏林墻存在的28年歷史記錄,鐵證如山地表明它從未對仟何一個西邊的人,無論他是否“法西斯”,進行過火力攔截——因為根本沒人試圖闖入。但是,它卻以火力射殺了有名有姓的2叭名東德公民,而除了想“出去”,他們并無任何過錯,至于在火力攔截中被打殘打傷、生擒活捉的東德人就不知多少了。顯然,柏林墻就是一道攔截“自己人”外逃的天塹,一道為東德公民設下的天羅地網(wǎng)。《還有許多需要拆遷》蘇聯(lián)類型國家的民族政策特點之一是不尊重你的人權,卻比較尊重你的“文化”,它根據(jù)不同的政治需要、甚至僅僅是根據(jù)領導人的喜好,有時固然搞強制同化,有時卻也搞人為的“異化”。只要你在政治上聽話,別的什么唱歌跳舞、傳統(tǒng)民俗、年節(jié)禮儀乃至語言文字之類的“民族特色”不僅可以保留,而且往往還很被提倡,乃至被提倡得過分?!短K聯(lián)時期的烏克蘭》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