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龍 頁數(shù):213
前言
有人將當今的時代稱為“權利的時代”,這不僅意味著各國公民權利意識的普遍提升,而且也凸顯出當今世界文明政府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因此,權利不僅是當代法學學者高度關注和著力研究的熱點問題,也是法學研究的一個永恒的課題。正因如此,有的法學家直接提出了“權利本位”的命題,意圖以此來喚醒不同時代不同人們的權利意識。在浩如煙海的抽象與具體、應然與實然的權利之林中,作者張龍博士選擇了行政知情權作為自己研究的對象,這無疑是基于他對這一權利重要性的認識。由于行政知情權是公民監(jiān)督政府的基石性權利,也是開明政府、民主政府行政決策透明、公開的重要標志,套用學術界一句約定俗成的習慣性評語,這一選題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本書從法哲學的宏觀角度,站在一個較高的起點上來俯瞰行政知情權,我相信會給人們以更多、更深的思考和啟示。
內容概要
當今時代,行政知情權日益受到重視。所謂行政知情權就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知悉、獲取行政信息的權利與自由。通過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來保障行政知情權,已成為各國通例。 筆者在對相關法律制度較為發(fā)達的國家以及有關國際制度進行比較甄別的基礎上,本著順應時代潮流和立足國情的原則,對我國行政知情權法律制度(尤其是《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專家建議稿》)中關于行政知情權的本體論內容展開了深入的分析,闡釋了行政知情權的合理性、必要性與價值,分析了如何平衡行政知情權與其他權力與權利的相互關系,對我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施行情況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最終對我國行政知情權法律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提出了合理的構想。
作者簡介
張龍男,1976年生,吉林省長春市人。法學博士,副教授,北京市法理學會理事。本碩博十年就讀于吉林大學法學院,碩士師從張文顯教授,博士師從石少俠教授。先后發(fā)表論文十多篇,編撰教材《憲法學、法理學、中國法制史》(北京大學出版社),參編教材《立法學》(吉林大學出版社)?,F(xiàn)任教于北京工商大學法學院,主要研究領域為法理學、經濟法學。
書籍目錄
引論第一章 行政知情權的本體論 一、行政知情權的概念解析 二、行政知情權的性質研究 三、行政知情權的構成要素分析 四、行政知情權的實現(xiàn) 五、行政知情權的救濟 六、妨害行政知情權的法律責任第二章 行政知情權的理論證成 一、從憲政維度的理論證成 二、從人權維度的理論證成 三、從行政平衡維度的理論證成第三章 行政知情權的現(xiàn)實論證 一、和平與發(fā)展的國際背景下政務公開的內在動力 二、全球化時代里政府國際承諾的外在壓力 三、市民社會發(fā)展的要求與促動第四章 行政知情權的價值分析 一、提高公眾參與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 二、使政務公開法制化,有效保障個人權利與自由 三、促進信息流動,推進經濟增長 四、防治腐敗,提高行政效率第五章 外國行政知情權法律制度考察——以憲政為視角 一、瑞典行政知情權法律制度考察 二、英國行政知情權法律制度考察 三、美國行政知情權法律制度考察 四、日本行政知情權法律制度考察第六章 國際行政知情權法律制度考察——以人權為視角 一、全球性國際法層面的相關規(guī)定——以聯(lián)合國為例 二、區(qū)域性國際法層面的相關規(guī)定——以歐盟為例第七章 行政知情權與相關權力和權利的沖突與解決 一、行政知情權與國家保密權力 二、行政知情權與商業(yè)保密權利 三、行政知情權與個人隱私權利 四、行政知情權與必要的行政特權第八章 我國行政知情權立法與實踐的狀況及反思 一、我國行政知情權立法的狀況與反思 二、我國行政知情權實踐的狀況與反思結語附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所謂絕對不公開信息(絕對例外信息)是指政府僅僅回答是否擁有該信息就已經對其構成實質性披露的信息。絕對例外信息包含在例外信息之內,但由于這些信息的特殊性使得回答是否擁有該信息就等于在事實上回答了該信息,所以政府機關應當保持緘默,拒絕回答是否擁有該信息。在刑事偵查和反間諜工作中的一些信息就是典型的絕對不公開信息。此類信息絕對排除政府進行利益衡量、判斷是否對其予以公開的自由裁量權,因此也被稱為絕對例外信息。美國《信息自由法》在1986年修正案中賦予政府機關一定的權力,可以不證實申請的材料是否存在,這就是對絕對例外信息的規(guī)定。美國的例外信息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證實存在就有可能影響現(xiàn)有的執(zhí)法調查的信息,這類信息有三個適用條件,一是被申請的信息涉及違反刑法;二是調查的對象人不知道調查正在進行;三是證實材料的存在會影響執(zhí)法程序。第二類是指適用于刑事執(zhí)法部門保管的線人資料。第三類信息是適用于聯(lián)邦調查局保管的與國外間諜、反間諜或國際恐怖主義有關的材料。我國《條例建議稿》在第20條第2款中將國家秘密和其他法律明確禁止公開的信息規(guī)定為絕對例外信息,絕對禁止公開。這一規(guī)定的問題在于我國的《保密法》對國家秘密的限定存在不少問題,其他法律對絕對禁止公開的信息的規(guī)定也還很不完善,所以行政機關在認定絕對例外信息時可能會存在不少的困難?!稐l例》對于絕對不予公開的政府信息沒有作出直接規(guī)定,但是可以通過第8條“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的規(guī)定加以推知。
后記
不知不覺間,來到北京工商大學法學院執(zhí)教已經四年了。這期間對于我國公眾行政知情權的發(fā)展來說發(fā)生了許多意義重大、振奮人心的事情,比如全國人民在信息全程透明的情形下齊心協(xié)力地支援地震災區(qū)人民,展開感人至深、可歌可泣的救人與自救,比如秉持公開、包容的原則,在北京舉行的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盛會獲得空前的成功與贊譽;當然,這期間也發(fā)生了一些不那么讓人愉快的事情,比如安徽阜陽E71病毒事件和令人啼笑皆非而又精彩紛呈的陜西華南虎照片事件。無論悲喜,隨著《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在2008年5月1日的生效,確立、保障、維護和救濟公眾行政知情權的號角已然響起,我們在這條追求自由、民主、憲政和法治道路上將愈行愈遠、不會回頭。這本專著是在本人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叵肫鹪诩执髮W法學院求學的十年歲月,不禁心中百感交集。
編輯推薦
《行政知情權的法理研究》作者在梳理各種學術觀點的基礎上,明確地提出了行政知情權的概念,并予以充分論證。作者還對我國行政知情權立法與實踐狀況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提出了獨到的確實可行的建議。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