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

出版時間:2010年04月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樊星  頁數(shù):331  
Tag標簽:無  

前言

這套系列教材的醞釀已有七個年頭兒了。2002年我受命擔任武漢大學中文系副主任,分管本科教學工作。正值新世紀之初,經(jīng)濟全球化進程日益加快,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全面推進,高等教育也隨之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面對新的形勢,如何更好地培養(yǎng)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zhì)人才?這已是擺在我們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不得不思考、不能不應對的當務之急。正是在這一背景之下,為了適應人才觀和教育理念的發(fā)展變化,我與時任系主任的龍泉明教授策劃,以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為試點,從修訂培養(yǎng)方案入手,全方位地開展本科教學改革。舉措之一,就是大刀闊斧地調(diào)整課程體系,壓縮通史性、概論性課程,增加原典研讀課程和實踐性課程,旨在強化學生素質(zhì)和能力的培養(yǎng)。與此相應,計劃編寫配套的教材。起初,為了加大原典閱讀的力度,配合新培養(yǎng)方案增設的語言文學名著導讀系列課程,我們首先組編了《高等學校語言文學名著導讀系列教材》,2003年正式出版。與此同時,也醞釀編寫一套適應新需要、具有新理念的基礎課教材。從那時起便開始思考、調(diào)研、與同仁切磋。經(jīng)過幾年的準備,2006年開始系統(tǒng)謀劃和全面設計,2007年正式組建了編委會,啟動了編寫工作。經(jīng)過眾多同仁的不懈努力,今天終于有了結果,令人欣慰。這套教材是針對現(xiàn)行一些教材存在的問題,根據(jù)當今社會對人才的新要求,為培養(yǎng)高素質(zhì)、創(chuàng)新型、國際化人才而設計編寫的。旨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性學習,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習慣,強化不斷探索的意識,增添勇于質(zhì)疑的膽略,培育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這也是我們把這套教材命名為“創(chuàng)新性學習系列教材”的用意。全套教材共有12種,基本上涵蓋了中文類本科專業(yè)的基礎課和主干課。

內(nèi)容概要

這套教材的編寫,是我們整體教學改革的有機組成部分。幾年來我們一直慎重其事,不僅注重相關的理論思考,而且努力進行實踐探索,同時還積極學習借鑒兄弟院校的經(jīng)驗,不斷豐富我們的想法。為了保證編寫質(zhì)量,2007年我正式拿出編寫方案之后,多次召開會議進行專題研討;各部教材也都分頭召開了編委會,反復研究具體編寫方案,不斷深化認識、完善思路、優(yōu)化設計。因此這套教材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們教學改革的成果之一。    在編寫隊伍方面,我們約請了本院和其他部屬重點大學的學術帶頭人或知名教授擔任各書主編和主要撰稿人,并組建了總編委會,負責總體把關,各科教材則采取主編負責制,以確保編寫質(zhì)量。

作者簡介

樊星,文學博士,現(xiàn)為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新文學學會副會長、湖北省文藝理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武漢市文聯(lián)副主席、武漢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1997-1998年美國俄勒岡州太平洋大學訪問學者。2007年德國特利爾大學漢學系客座教授。著有《當代文學與地域文化》、《世紀末

書籍目錄

《高等院校中文專業(yè)創(chuàng)新性學習系列教材》總序第一章 新中國文學的當代品格  第一節(jié) 深厚的政治情結  第二節(jié) 絢麗的文化景觀  第三節(jié) 自覺的漢語意識  第四節(jié) 多元的創(chuàng)作格局第二章 “十七年”詩歌新風  第一節(jié) “政治抒情詩”  第二節(jié) 郭小川與賀敬之  第三節(jié) 聞捷及其《天山牧歌》第三章 浪漫的革命史小說  第一節(jié) 革命史小說概述  第二節(jié) 革命戰(zhàn)爭小說:《紅日》與《林海雪原》  第三節(jié) 成長小說:《青春之歌》與《三家巷》  第四節(jié) 大墻小說:《紅巖》第四章 “合作化小說”的歷程  第一節(jié) “合作化小說”概述  第二節(jié) 史詩小說:《創(chuàng)業(yè)史》  第三節(jié) 民間色調(diào):《山鄉(xiāng)巨變》、《李雙雙小傳》  第四節(jié) 政治小說:《艷陽天》第五章 “十七年”散文的格局  第一節(jié) “十七年”散文概述  第二節(jié) 游記與小品  第三節(jié) 雜文  第四節(jié) 書信:《傅雷家書》的價值第六章 “十七年”戲劇的成就  第一節(jié) “十七年”戲劇概述  第二節(jié) 歷史劇  第三節(jié) 老舍的《茶館》第七章 “文革”文學的特異量觀  第一節(jié) “革命樣板戲”和浩然的小說  第二節(jié) 形形色色的“地下文學”第八章 新時期:“朦朧詩”的浪潮  第一節(jié) 圍繞“朦朧詩”的論爭  第二節(jié) 北島與顧城的詩  第三節(jié) 舒婷的詩歌第九章 從“傷痕文學”到“改革文學”  第一節(jié) “傷痕文學”的崛起  第二節(jié) “反思文學”的成就  第三節(jié) “改革文學”的風潮第十章 “新潮文學”與“尋根文學”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王蒙的“意識流”小說  第三節(jié) 馬原和莫言的先鋒小說  第四節(jié) 賈平凹、韓少功和阿城等人的“尋根小說”第十一章 從“新寫實小說”到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回歸  第一節(jié) “新寫實小說”概述  第二節(jié) 在“新寫實小說”與批判現(xiàn)實主義之間  第三節(jié) 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新浪潮第十二章 “知青文學”  第一節(jié) “知青文學”的演變  第二節(jié) 張承志、史鐵生的文學境界第十三章 女性文學  第一節(jié) 從“傷情”到“縱欲”的性別之思  第二節(jié) 女性文學的命運主題  第三節(jié) 女性文學的神秘之惑第十四章 長篇歷史小說的豐收  第一節(jié) 明末故事:《李自成》與《白門柳》  ……第十五章 “新生代”的詩歌與小說第十六章 新時期的“探索戲劇”第十七章 新時期散文的輝煌 第十八章 新時期的報告文學第十九章 臺灣文學的風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首先是“傷痕文學”、“反思文學”對“文革”及其歷史根源的控訴與反思。這樣的控訴與反思暴露了極“左”政治對親情與人情的戕害(如盧新華《傷痕》、王亞平《神圣的使命》、韓少功《月蘭》),專制主義愚民政策對文化的禁錮、對人心的扭曲(例如劉心武《班主任》),呼喚人道主義的回歸。接著是“改革文學”,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作品觸及政治體制改革的迫切課題:蔣子龍《開拓者》、張潔《沉重的翅膀》、李國文《花園街五號》、柯云路《新星》和《夜與晝》都揭示了政治體制問題對思想解放、經(jīng)濟改革、社會變革的掣肘,寫出了改革者因為常常碰壁而苦悶,從而為推動政治改革大聲疾呼。“新潮文學”的產(chǎn)生是現(xiàn)代主義思潮回歸,當代文學多元化格局形成的標志。但“新潮文學”中就有相當部分是政治題材——王蒙的“意識流”小說《布禮》、《蝴蝶》、《雜色》、《相見時難》都凝聚了作家對革命的一系列反思;韓少功《爸爸爸》以象征與荒誕的手法表達了他對傳統(tǒng)文化劣根的思考,其中關于械斗的描寫就是由“文革”武斗的史實觸發(fā)①;馬原《零公里處》取材于作家的“文革”記憶,寫出了“文革”印象中的非理性發(fā)現(xiàn);余華《一九八六年》也通過一個精神病人的自虐揭示了“文革”傷痕之深,并意味深長地對照寫出了那些正常人的健忘……這些具有鮮明政治反思意味的作品使中國的“新潮文學”賦有了某些重要的當代特色,它們與現(xiàn)代文學中的“現(xiàn)代派”風格作品(例如魯迅《狂人日記》、穆時英《上海的狐步舞》等)在題材方面的迥然不同,一望即知。“尋根文學”旨在重新認識民族文化傳統(tǒng),并從中汲取文學創(chuàng)新的靈感。但阿城《棋王》、《孩子王》、《樹王》都是以“文革”為背景的,都寫出了在“文革”那個傳統(tǒng)文化遭遇劫難的年代里,普通知青、農(nóng)民在社會底層對傳統(tǒng)文化的堅守,寫出了政治風暴也摧毀不了的傳統(tǒng)文化之根?!靶聦憣嵭≌f”直面現(xiàn)實的瑣碎人生煩惱,但其中也有許多名篇具有顯而易見的政治意味——劉恒《逍遙頌》就來源于作家的“文革”記憶;劉震云《頭人》、《故鄉(xiāng)天下黃花》深刻寫出了中國鄉(xiāng)村政治的荒唐、黑暗,他的《單位》、《官場》、《官人》也都是諷刺官場的力作;蘇童《罌粟之家》意味深長地揭示了性欲與階級斗爭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

后記

這些年來,各路行家大顯身手,出了不少當代文學教材,或旨在全面介紹有關知識,或立足于文學作品的細致賞析,或努力還原有關思潮的來龍去脈,可謂各有千秋。說到我自己,自1989年在華中師范大學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并且留校任教以來,在大學里從事當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已經(jīng)有二十個年頭了。我一直在嘗試著這樣的教學實踐:一方面,將對于思潮的介紹與相關重要作家、作品的評析結合在一起,從而努力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對于文學史的“整體感”(即了解文學思潮演進的基本脈絡與格局,了解文學思潮與具體作家作品之間的豐富聯(lián)系);另一方面,在講當代文學時努力將其放到更開闊的歷史和思想文化背景中去琢磨,在當代文學與現(xiàn)代文學的傳承與差異(例如當代家族小說與現(xiàn)代家族小說之間、當代歷史劇與現(xiàn)代歷史劇之間)、當代文學與外國文學的比較(例如“十七年”文學與俄蘇文學的比較、新時期文學與世界文學的比較),甚至當代文學與古典文學的聯(lián)系(例如孫犁、劉紹棠深受《紅樓夢》的影響,王蒙、莫言喜歡李商隱的風格等等)中去探討當代文學在與現(xiàn)代文學、外國文學和古典文學的比較中才能顯示出的某些特色(如特別強烈的政治情懷、格外絢麗的文化景觀等等)。最后,我還比較喜歡在分析作品時適當?shù)赜兴l(fā)揮,從作品中生發(fā)出一些具有哲理意義的思考(例如在講“荷花淀派”作品中那些性格潑辣的女性形象時,就引出關于中國女性命運的再思考:在中國這么一個具有“男尊女卑”傳統(tǒng)觀念的國度,為什么文學作品中會有那么多潑辣女性的形象?還有,在講那些革命歷史題材的文學作品時,也自然會引出對于“國民性”的再思考:談到“國民性”,自然會想到魯迅筆下的阿Q和祥林嫂,那么又該如何理解中國自古以來就經(jīng)常上演的農(nóng)民起義呢?……)。我希望在這樣的發(fā)揮中啟發(fā)學生去超越那些一般化的政治與文化理念,進而去發(fā)現(xiàn)文學與人生的復雜性、去接近文學的智慧。同時,我也常常把我所知道的一些關于作家與作家之間的恩怨、作家經(jīng)歷與作品“原型”之間的軼聞趣事告訴大家。

編輯推薦

《中國當代文學》:高等院校中文專業(yè)創(chuàng)新性學習系列教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當代文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條)

 
 

  •   這本書內(nèi)容概括性很好,內(nèi)容詳盡,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值得珍藏。本書體現(xiàn)了當代文學的發(fā)展脈絡,內(nèi)容還具有獨到的文學視角,很不錯。
  •   已經(jīng)是第四本當代文學史了,部分章節(jié)還可以。總的來說比較有條理,還有一些思考題
  •   武大文學考研必備,強烈推薦!里面的觀點很有見地,也適合文學愛好者觀讀。
  •   學習中文就是要開拓視野,這本書的幫助很大
  •   編排很好,觀點細致新穎
  •   很好,是我想要的那本書,而且物流還挺快,總之挺好的,挺滿意
  •   本書選取重要作家,流派進行論述,很好
  •   不錯,這本觀點比較新。。不錯啊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