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中學生的心理學

出版時間:2010-9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崔麗娟 等著  頁數(shù):124  
Tag標簽:無  

前言

作為一個心理學工作者,每每和別人介紹自己的職業(yè)時,迎來的大多是好奇的眼神,我們深知,這是他們對心理學的期待,也是對心理學這門學科的關注。然而,這些好奇背后的原有假設通常伴隨著誤解和誤讀。這當然一方面在于學科發(fā)展的特點,因為在歷史演變中,多次都是舊瓶裝入新酒的形式,只換內容,不改名稱,當你從不同的時代切人點來關注心理學往往就獲得不一樣的詮釋。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更值得理解。因為每個人都是從自己的需要出發(fā)來關注心理學,當你有興趣去了解未知的知識時,必然帶著自己的好奇和疑問,當然這里面最大的好奇就是“我”,我到底是怎樣的人,我的過去說明了什么,我的未來又會怎樣,特別是對于正在經歷美好青春的你來說,了解自己永遠是最為迫切,而了解的方式似乎也是一個挺神秘的話題。的確,心理學中的某些知識能夠滿足你對自己的好奇,它的方式方法從字面上說確實也滿足了神秘的定義。然而這些并不是心理學的全部,甚至有些習俗意義上的理解并不屬于心理學的范疇。心理學工作者不是算命先生、不能預知未來、不會讀心術,也不是每個心理學家都懂得催眠……聽了也許會讓你失望,但有些光環(huán)的產生確實不是一個心理學工作者希望看到的。也是基于如此初衷,《心理學是什么》得以產生。

內容概要

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你可以把它當作一個科普讀本,也可以當作一次課外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有一個叫小卡的同齡人和你為伴,還有一個牛博士給你指引。我們的實踐一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也是第一章,向你主要澄清了許多心理學認識,也許里面有你的也有小卡的,當然還有其他同學的;第二部分是主要介紹一些生活中的心理學現(xiàn)象和效應,包括第二、三、四、五、六、七章,在這里我們會看到,一些現(xiàn)象其實非常普遍甚至在很多時候是被我們所忽略的,你或許不會想到他們背后還隱藏著心理學的寓意,這也是心理學無處不在的另一個佐證;在第三部分中,我們從一些心理學家研究的初級心理過程出發(fā),帶領你一步步走進心理學的微觀世界,你會知道眼見不一定為實,記得不一定為真,這部分包括第八、九、十、十一章。相信在這么豐富的實踐之后,你應該也可以算是一個小小心理學者了。

作者簡介

崔麗娟,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應用心理學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社會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社會心理學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上海市老年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會長。作為課題負責人先后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和教育科學及企事業(yè)立項課題二十多項;發(fā)表學術論文三十多篇,出版心理學著作30余部,其中《心理學是什么》一書,在香港和臺灣相繼出版,并獲得第八屆全國優(yōu)秀青年讀物一等獎、第六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等眾多獎項,2009年底,該書因其銷售突破十萬,并廣受讀者好評,而獲得首屆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普及獎。

書籍目錄

第一篇  心理學是什么 第一章  認識心理學的全貌  大眾眼中的心理學    首先,心理學知識≠一般常識    其次,心理學是不是靠拍腦袋得出結論    心理學的研究內容豐富多彩第二篇  心理學的神奇魔法術 第二章  老師手中的心理魔法    如果你是老師,會知道這些心理學知識嗎    幼兒園的小紅花——強化效應    點石成金的期望效應——說你行,你就行    暗示的魔力——暗示影響著人們的心理和行為    登門檻效應——從小步到大步 第三章  作為學生的心理體驗    成功與失敗——歸因的自利性偏差  體驗絕望——習得性無助  偶像崇拜與名人效應  他是你想象中的他嗎?——互聯(lián)網上的印象形成 第四章  家庭里的心理魔法術    “胡蘿卜加大棒”——糖衣炮彈有用嗎?    服從——社會教化下的博弈    別讓孩子成為暴君——觀察學習    獎勵與懲罰該如何使用——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青春期的異性感情 第五章  人際交往的魔法    ——讓你的印象價值百萬    印象形成中的信息利用    印象形成中的心理效應    社會交往中的喜歡與吸引 第六章  心理學教你看社會現(xiàn)象    旁觀者的冷漠    從眾——別盲目隨大流和湊熱鬧    破窗效應    定勢效應 第七章  商業(yè)世界的心理學應用    廣告宣傳——直接暴露的效果    眼睛所不能捕捉的信息——閾下廣告    音樂風格和消費行為    為什么標價喜歡以“9”結尾——商品定價的心理學第三篇 走進心理學的微觀世界編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但是后人并沒有吸取亞里士多德的教訓,自從有了牛頓力學,人們便如獲至寶,雖然有人也提出或想到了許多疑問,也很快被自己和周圍的人們給否定掉,“這不可能!”人們被牛頓的光環(huán)所籠罩,根本沒想到去好好地多思考一下。歷史又在重演,直到愛因斯坦的出現(xiàn),人們才走出經典力學的框架。正是光環(huán)作用使我們總把偉大的人物看成是最好的,而不愿去超越或發(fā)現(xiàn)更完善的真理,從而使我們常常與真理失之交臂。社會交往中的喜歡與吸引熱情改變命運的黃金支點實驗小揭秘美國心理學家阿希在1946年作過這樣的經典實驗,他給被試有關某個人的描述,其中包括七種品質:聰明,熟練,勤奮,熱情,堅決,實干和謹慎。同時,也給了另外一些被試一張描述某人的品質羅列表,這張羅列表中只是把上述的七個品質中的熱情換成冷酷。然后,阿希請兩組被試對表格所描述的人給出一個較詳細的人格評定,并要詳細地說明最希望這個人具備哪些品質。結果阿希從兩組被試那里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答案:第一張表格的人,僅僅因為他有熱情的品質,就受到了被試們的喜愛,被試們毫不吝嗇地把一些表格中根本沒有,也根本與表格中所列品質無關的好品質,統(tǒng)統(tǒng)地“送給”了他;而第二張表格的人,就僅僅因為用冷酷代替了熱情,結果就受到了被試們的厭惡,被試們在評價這個人時則是把一些在表格中根本沒有,也根本與表格中所列品質無關的壞品質,統(tǒng)統(tǒng)地“送給”了他。

后記

記得2003年“未名人文社會科學是什么”叢書獲全國優(yōu)秀青年讀物一等獎不久,《中華讀書報》總編輯莊建老師就曾同我商談,建議做一套面向中學生的學科普及讀物。此后,在兩次全國青年讀物研討會開會期間,前中宣部出版局局長、現(xiàn)任中國出版工作者協(xié)會副主席的伍杰老師也曾跟我談起為中學生做一套學科普及讀物的意義,并希望以“未名人文社會科學是什么”為基礎,做得淺顯一些,可讀性強一些。尤其令我感動的是伍杰老師以70多歲的高齡,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把整整三個文件袋的“未名人文社會科學是什么”的讀者反饋信件一份不落地讀完。此外,伍杰老師和景巖社長(中國青年出版社)在青年讀物研討會上旗幟鮮明地倡導青年讀物應引導青年追求真、善、美,并指出青年讀物應把普及文化知識,傳播先進理念,為青年人成長、成才、成功出版良好的人文讀物和科學素養(yǎng)讀物當成自己的使命。在此,借“未名中學生學科基礎讀物”出版之機,對伍杰老師和景巖社長幾年來的積極鼓勵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也衷心地感謝媒體朋友們多年來對我的支持與幫助。2006年1月9日,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曾經指出:“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是我們這一代人必須承擔的歷史責任?!庇?5年的時間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是黨中央在全球化背景下為解決中國深層次經濟問題、走持續(xù)發(fā)展經濟之路,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而采取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

媒體關注與評論

中國的基礎教育在人文素質培養(yǎng)方面嚴重虧欠,這恰恰是影響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根莖性缺陷。……精英意識首先是人文精神、科學素質和社會責任感?!  睹篱牛骸稙槭裁疵绹a大師》功利性閱讀敗壞了中國孩子的閱讀品味和胃口,甚至導致他們怨恨讀經典作品。孩子們手中放不下來的書籍,多半是課本、習題集、作文選、動漫作品、校園故事、恐怖小說等。閱讀方面的偏差必然導致中國學生寫作能力的欠缺。英國文化委員會公布的數(shù)據顯示,近年來中國雅思考生的寫作單項考試成績是全球最低的?!  瞎僮幽骸斗此迹褐袊顺刹耪系K》應試型人格擅長模仿、抄襲和剽竊,以作弊和應付的方式完成工作;擅長放棄主動性,拒絕獨立的價值判斷,服從權威,按別人的思路走。……一味抄襲,模仿和拼貼,就是中國工業(yè)產品無法超越廉價怪圈的主因。  ——朱大可:《應試教育是創(chuàng)新型社會的死敵》

編輯推薦

《寫給中學生的心理學》:提高素質,開闊視野,增加知識,拓展能力。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寫給中學生的心理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2條)

 
 

  •   以比較輕松的口吻來描述心理學中的一些現(xiàn)象和效應,但有些內容給學生看還是有點牽強,總體來說還行。
  •   適合中學生的心理學書。不錯。
  •   這本書很值得一看。
    它讓我真正理解了心理學。
    內容很有趣,排版也不錯!
  •   有助于孩子了解心理學,比較淺顯易懂
  •   常感覺學校對學生心理教育的匱乏與無味。而這本書,恰好以生動的筆觸讓學生能在愉快的閱讀體驗中科學地理解人的心理,更好地認識自我。值得推薦!
  •   中國的基礎教育在人文素質培養(yǎng)方面嚴重虧欠,這恰恰是影響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根莖性缺陷?!⒁庾R首先是人文精神、科學素質和社會責任感。
  •   非常有針對性,心理很重要,還應再編有小學生的就更好
  •   好書!是作為校心理圖書選購的,學生們好喜歡
  •   這也是很值得向廣大中學生朋友推薦的,
  •   內容通俗易懂,比較適合中學生看,書質量不錯,正陪孩子一起看
  •   尤其是中學生,真的非常推薦!
  •   書很好,講了人在生活中怎樣有信心、人在逆境中怎樣獲得動力,怎樣察言觀色等等。孩子很喜歡,好評!
  •   我的同學也好喜歡
  •   孩子很喜歡,應該能讀懂
  •   一本好書,需要好好閱讀!
  •   我和我小孩都很喜歡這本書
  •   買來讓孩子看的孩子喜歡,多讓孩子讀些課外書能開闊眼界,提高個人修養(yǎng)
  •   如果想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這類書是值得家長先看看的
  •   不錯,很喜歡!!強烈推薦讀一讀!
  •   還沒有來得及看,同事說好。
  •   很好,使我受益匪淺。
  •   中學生來說,看懂此書,也需要有一定的耐心!
  •   中學生看還可以,略微顯得單薄。
  •   有點深度大人也可看看,應該還不錯的書籍
  •   書的質量不錯,內容很豐富
  •   正是我需要的那一種,支持當當網。
  •   賣給學生們借閱看的,希望能有幫助
  •   內容不錯,包裝好,印刷清晰
  •   書不厚,內容還不錯,作者寫作的態(tài)度至少是認真的。
  •   內容不錯,但是字太小。
  •   欠生動
  •   送給女兒的。她說沒看完。
  •   一般 這次買的基本書都是一般
  •   孩子不讀無法評論,無語??!
  •   頁面較大,看起來也較舒服。發(fā)貨速度快。
  •   如名所示,很適合高中生閱讀
  •   喜歡,看得入迷。喜歡!謝謝。。。
  •   總歸要了解點心理學,才能真正認識自己和別人。
  •   學習一點兒心理知識,希望能應用上
  •   書的質量很好,是正品,喜歡。
  •   可讀性強,篇幅適中,適合中學生。
  •   這本書對我很有用,可以給學生用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