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北京大學 作者:譯者:羅結珍 頁數(shù):717 譯者:羅結珍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法國民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民法典,自1804年以來,為世界許多國家的民事立法樹立了一面旗幟,對我國民法理論的發(fā)展影響甚為深遠,是我國民法教學與理論研究的必讀著作之一。 近年來,法國立法機關對這部法典進行了一系列重大修改:人的身份能力、人權與人格權的保護、婚姻、家庭等方面的規(guī)定修改幅度更大,繼承法幾乎全部修改,并且開創(chuàng)了同性戀婚姻入民法典的先河。原法典保持了200年不變的“人法”、“物法”與“債法”三卷體系也被突破,增設了第四卷“擔?!狈?。法典整體構架的變動反映了立法觀念的變革,適時地反映了法國現(xiàn)代社會不同層面的深刻變化。本法典是按照2009年11月法國“Legifrance”公布的最新文本翻譯,期望它能成為對我國法律工作者有參考價值的最新文獻。
作者簡介
羅結珍 男,安徽省望江縣人。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曾在巴黎“高等經濟商業(yè)學?!?ESSEC)進修,主修民商法與旅游法。1990年起,先后任該校教務處副處長、飯店管理系主任、教務處長、科研處長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副主編、主編。多年來從事法國法翻譯、研究工作。
書籍目錄
序編 法律的頒布、效力和適用的一般規(guī)則 第一卷 人 第一編 民事權利 第一編 (二)法國國籍 第二編 身份證書 第三編 住所 第四編 失蹤 第五編 婚姻 第六編 離婚 第七編 親子關系 第八編 收養(yǎng)子女 第九編 親權 第十編 未成年與解除親權 第十一編 成年以及受法律保護的成年人 第十二編 受監(jiān)護的未成年人與成年人的概括財產的管理 第十三編 緊密關系民事協(xié)議與姘居 第二卷 財產及所有權的各種限制 第一編 財產的分類 第二編 所有權 第三編 用益權、使用權和居住權 第四編 役權或地役權 第三卷 取得財產的各種方法 總則 第一編 繼承 第二編 無償處分財產 第三編 契約或合意之債的一般規(guī)定 第四編 非因合意發(fā)生的債 第四編(二) 有缺陷的產品引起的責任 第五編 夫妻財產契約與夫妻財產制 第六編 買賣 第七編 互易 第八編 租賃契約 第八編(二) 房地產開發(fā)合同 第九編 公司 第九編(二) 有關行使共有權的協(xié)議 第十編 借貸 第十一編 寄托與訟爭物寄托 第十二編 射幸契約 第十三編 委托 第十四編 財產托管 第十五編 和解 第十六編 仲裁 第十七編 質押 第十八編 優(yōu)先權與抵押權 第十九編 不動產扣押及買賣價金的分配 第二十編 消滅時效 第二十一編 占有與取得時效 第四卷 擔保 第一編 人的擔保 第一編物的擔保 第一副編 一般規(guī)定 第二副編 動產擔保 第三副編 不動產擔保 第五卷 適用于馬約特島的規(guī)定 序編 有關序編的規(guī)定 第一編 有關第一卷的規(guī)定 第二編 有關第二卷的規(guī)定 第三編 有關第三卷的規(guī)定 第四編 有關不動產登記以及對不動產的權利登記的規(guī)定 附目一 1965年7月10日關于確定建筑不動產共同所有權規(guī)則的第65-566號法律 1965年7月10日第65-567號關于確定建筑不動產共同所有權規(guī)則之法律的實施法令 附目二 2008年版以前《法國民法典》的部分原條文
章節(jié)摘錄
第571條(1960年5月17日第60-464號法律)但是,如手工費用很高,遠遠超過被使用的材料的價值,則視加工技藝為主要部分;加工人向材料所有人償還材料的價金,即有權保留其加工作成之新物。價金按照償還之日的情形計算。第572條(1960年6月17日第60-464號法律)如某人使用部分屬于本人,部分不屬于本人的材料作成某種新物,兩部分材料即使均未完全毀壞,但已不可能方便地分開時,新物應屬于二人共同所有:一方基于其被使用的材料,另一方基于其材料同時基于所提供的人工價值。人工價值按照第575條所指的拍賣之日所定價值計算。第573條使用屬于不同所有權人的多種材料混合作成一物,在其中任何一種材料均不能視為主要材料時,只要被使用的材料尚能分開,事先不知其材料被使用的人得請求分離之。如被使用的各種材料已不可能方便地分開,各所有人得按照被使用的屬于各自的材料的數(shù)量、質量與價值的比例,共同取得該物的所有權。第574條([960年5月17日第60-464號法律)如一所有人被使用的材料在數(shù)量與價值上遠遠超過另一所有人的材料,于此情形,價值較高的材料的所有人得請求用這些材料混合作成之物,但應當向其他所有人償還他們被使用的材料的價值。價值按照償還之日的情形計算。第575條如制成之物在其用料的各所有人之間為共同所有,應為共同利益拍賣該物。第576條([960年5月17日第60一464號法律)凡屬所有人不知情,其材料被用于作成另一種新物因而可以請求該物之所有權的情況,所有人均有權選擇:或者要求按原材料的相同性質、數(shù)量、質量、重量及良好狀態(tài),實物返還其材料;或者要求償還其材料的價值。材料的價值按照返還之日的情形計算。第577條在他人事先不知的情形下即使用該他人材料的人,得被判處損害賠償;如有必要,不影響經特別途徑對其提起刑事追訴。
編輯推薦
《法國民法典》:博雅民法典譯叢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