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變革與教育領導

出版時間:1970-1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董君武  頁數(shù):253  

前言

  在我印象中,董君武校長是一個喜歡思考問題、勤奮好學的校長。我與他認識已有多年。記得約七八年前,當時我在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學系任系主任,他報考了我們系教育管理專業(yè)的教育碩士。在安排論文指導教師時,他選擇了我,由此開始了我們之間的學術往來,當時他已是上海市育才中學副校長、育才初級中學校長。后來我調到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工作,我們繼續(xù)保持著這種來往。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我有一種感覺,認為在職中小學教師,尤其是還擔當學校領導職務的校長、副校長等來我們系報考教育碩士,鍍金色彩多于自我素質提升的追求,因此對指導教育碩士我并不特別熱心。但事實證明我的想法過于偏頗。雖然確有少數(shù)教育碩士有這樣的情形,但大多數(shù)情況下,在職教師攻讀教育碩士的態(tài)度還是非常誠懇、認真和踏實的,他們克服了在職學習的種種困難,虛心好學,精心撰寫碩士論文,研有收獲,學有所成。董校長可以說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更令我意想不到并高興的是,研究生畢業(yè)后,董校長沒有把取得學位作為學習的終結,相反依然那么熱衷于學習,熱衷于教育科學和學校管理研究。展現(xiàn)在眼前的這本《學校變革與教育領導》,足以表明其樂于思考、勤于學術耕耘的個性。  在我看來,中小學教師進行教育科研,一定要遵循源于實踐,基于實踐和服務于實踐的原則。所謂源于實踐,意思是研究的問題一定要來源于教育教學第一線;所謂基于實踐,意思是一定要立足于學校,以學校教職員工為主體,而不能指望外來的所謂專家捉刀代筆;所謂服務于實踐,即是研究成果一定要在學校發(fā)展中發(fā)揮作用,能推動學校教育和教學的進步。也可以用另一種邏輯程序來闡述這一觀點,即從教育(教學)出發(fā)到教育科研再回到教育(教學)。在本書中我們看到,董校長及其研究團隊圍繞“學校改革與教育領導”主題所進行的探索,正是遵循了中小學教育科研這一基本原則和路徑,因此他們的研究有著扎實的基礎和鮮明的針對性,其研究成果確實對所在學校的變革和發(fā)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緯故镜膶W校變革研究,源于董校長現(xiàn)任職學校的特定環(huán)境。90年代中期,為應對靜安區(qū)基礎教育的結構調整和高考的“獨木橋”所暴露的諸多弊端,學校開始了探索以升學預備教育和就業(yè)預備教育相結合的“雙通道”辦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經(jīng)過十年“雙通道”的教改探索,上海華東模范中學于2005年9月被正式命名為上海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成為當時全市唯一一所由普通高中創(chuàng)建而成的示范性高中。2006年7月,董校長在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剛剛結束培訓,便被調任該學校任校長。

內容概要

  《學校變革與教育領導》圍繞學??沙掷m(xù)發(fā)展這一基本命題,比較系統(tǒng)地闡述了學校變革與教育領導的理論與實踐,在此基礎上,剖析了學校的變革過程,確立了“學校在變革中尋求發(fā)展”的基本理念,為學??沙掷m(xù)發(fā)展提供了一個基本的路徑。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案例,分析變革中領導力的要素及領導的操作要領,提出了新的課題與研究視野,對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董君武(1968-),男,浙江寧波人,上海市華東模范中學校長、上海市靜安區(qū)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兼職教授,先后榮獲上海市園丁獎(兩次)、上海市科研先進個人、上海市教育先進工作者.上海市勞動模范,長期從事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開展了一系列探索性的教育實驗,近年來主持了多項國家級和市級課題的研究發(fā)表了數(shù)部專著和多篇論文。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理論與述評第一節(jié) 學校組織變革及其理論第二節(jié) 學校領導與領導力第二章 學校組織目標的選擇第一節(jié) 學校發(fā)展過程中的目標選擇第二節(jié) 學生發(fā)展過程中的目標第三節(jié) 結論與思考第三章 學校組織制度的完善第一節(jié) 學校組織結構的完善第二節(jié) 學校組織程序的完善第三節(jié) 學校組織規(guī)范的完善第四節(jié) 結論與思考第四章 學校組織人員的優(yōu)化第一節(jié) 學校組織人員的思想統(tǒng)整第二節(jié) 學校組織人員的崗位配置第三節(jié) 學校組織人員的專業(yè)成長第四節(jié) 結論與思考第五章 學校組織內容的設計第一節(jié) 學校課程的統(tǒng)整第二節(jié) 學生實踐活動的設計第三節(jié) 結論與思考第六章 學校組織技術的改善第一節(jié) 教師教學行為的改善第二節(jié) 學生學習行為的改善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教學技術的運用第四節(jié) 結論與思考第七章 學校組織文化的提升第一節(jié) 學校組織管理文化的提升第二節(jié) 學校組織教學文化的提升第三節(jié) 學校組織環(huán)境文化的提升第四節(jié) 結論與思考第八章 學校組織變革中領導的要領分析第一節(jié) 正確的選擇第二節(jié) 簡明的路徑第三節(jié) 深度的溝通第四節(jié) 適度的平衡第五節(jié) 結論與思考第九章 學校組織變革中領導力的要素分析第一節(jié) 問題診斷與戰(zhàn)略預見力第二節(jié) 組織設計與執(zhí)行力第三節(jié) 課程建設與教學研究力第四節(jié) 文化建構與再造力第五節(jié) 結論與思考附件一附件二附件三附件四參考書目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我國正處于社會的全面轉型期。全面轉型,意味著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社會各個領域變革的同步性及相互作用性,以及在實現(xiàn)自身變革的同時,為社會整體變革做出“分內之貢獻”。其中的教育變革,就要根據(jù)社會進步的要求實現(xiàn)自身的轉變。通過教育觀念、內容、組織、活動和行為方式的變革,提高學校效能和核心能力,培養(yǎng)學生形成對周圍世界和自身的積極而理智的,富有情感的,具備探索、創(chuàng)造意識的態(tài)度,開發(fā)學生的生命潛能,實現(xiàn)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  皩W校的核心能力是根植于一所學校并將學校資源與教育教學過程結合在一起的知識和技能的組合,通過這種能力形成學校滿足學生教育需求和實現(xiàn)為社會服務的功能?!雹賹W校的核心能力,是一種一時難以復制,不可取代的能力,表現(xiàn)在思想引領、戰(zhàn)略預見和策劃、組織管理、教育實踐、教育成果的提煉和推廣,以及社會影響等方面。這些能力既有顯性的也有隱性的,無論怎樣,都要通過學校組織的變革來體現(xiàn),都需要一種,‘產(chǎn)生、創(chuàng)造或者提升這些能力的領導力。有效推進學校組織變革的能力與學校領導力水平,是學校核心能力的兩個重要表征指標。  謀求學校的持續(xù)發(fā)展,需要在繼承學校傳統(tǒng)的同時,根據(jù)現(xiàn)代學校的要求,不斷改良學校文化、優(yōu)化課程、聚集課堂、完善制度、改進技術、促進師生發(fā)展……所有這些需要學校組織的不斷變革,只有有效的組織變革,才能實現(xiàn)學校的持續(xù)發(fā)展。因此,有效的學校組織變革能力是學校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提高學校核心能力的基本途徑之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學校變革與教育領導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