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秘密宗教史研究

出版時間:2010-12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劉平  頁數(shù):413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民間教派、秘密教門.“邪教”之類,均屬于民間宗教結(jié)社,最早起源千道教、佛教等宗教的異端教派。這種因宗教異端而形成的秘密宗教.元末明初之前,在中國社會內(nèi)部蔓延;此后,明清時期,進入比較正規(guī)意義上的秘密宗教發(fā)展階段;在民國以后,這些教派泛稱為會道門?! ”緯斯蠢罩袊孛茏诮痰陌l(fā)展線索以外.著重子對明清祕密宗教諸層面的分析論述。明清秘密宗教之形成,除了彌勒教、白蓮宗、摩尼教等宗教異端教派的影響以外,三教合一思潮對秘密教門信仰的形成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孛茏诮讨妗l(fā)展,是與傳統(tǒng)小農(nóng)社會的演變軌跡相適應的,他們之所以遭到政府的禁止,與社會肌體本身發(fā)生病變有一定關(guān)系。也與教門領(lǐng)袖個人的欲望.教派的性質(zhì)等因素有關(guān)。所以.多角度地探究中國秘密宗教的上下.內(nèi)外以及過去與現(xiàn)在的關(guān)系,為人們深入認識傳統(tǒng)社會中那些神秘的教派。充滿詭異魅力的領(lǐng)袖以及民間宗教文化提供窗口.就是本書撰寫的出發(fā)點。

作者簡介

  劉平,1962年生,蘇州人。1991年獲南京大.學歷史學碩士.1999年獲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博士。同年進入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后流動站,現(xiàn)為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會黨史研究會副會長;研究方向為中國秘密社會史,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史.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
  主要著作:
  《文化與叛刮——以清代秘密社會為視角》(商務印書館,2002年)
  《被遺忘的戰(zhàn)爭——咸豐同治年間廣東土客大械斗研究》(商務印書館。2003年)
  《中國民俗通志。江湖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主要譯作:
  穆黛安《華南海盜.1790-1810》(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裴宜理《上海罷——中國工人政治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200年)
  裴宜理《華北的叛亂者與革命者,1845-1945))(與池子華合譯,商務印書館.2007年)
  韓書瑞《山東叛亂——1774年王倫起義》(與唐雁超合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王大為《兄弟結(jié)拜與秘密會黨——一種傳統(tǒng)的形成》(商務印書館,2009年)

書籍目錄

導論 一、概念辨析 二、中國秘密宗教的思想源流 三、中國秘密宗教史的分期 四、本書的研究價值第一章 中國秘密宗教的演變(一) 第一節(jié) 道教與道教異端  一、張道陵家族的五斗米道  二、“大賢良師”張角及其太平道  三、“李弘”、“李脫”、“李老君”  四、孫恩、盧循之亂 第二節(jié) 佛教與佛教異端  一、佛教與佛教異端的出現(xiàn)  二、佛教中的彌勒信仰  三、北朝沙門的造反  四、隋唐時期的彌勒信仰與彌勒教  五、宋元時期的彌勒信仰及其對白蓮教、摩尼教的影響 第三節(jié) 被視為“吃菜事魔”的摩尼教  一、摩尼教研究概況  二、摩尼教及其傳播  三、摩尼教傳人中土與唐朝的兩度被禁  四、母乙之亂與“吃菜事魔”的來歷  五、宋元時期明教的流傳及其活動  六、元以后明教與其他異端組織的融合 第四節(jié) 從白蓮宗到白蓮教  一、白蓮宗產(chǎn)生的社會文化背景  二、茅子元與白蓮宗  三、元代的白蓮宗與白蓮教  四、元末大起義與白蓮教的最終形成第二章 中國秘密宗教的演變(二) 第一節(jié) 明清秘密宗教概況  一、明代秘密宗教概況  二、清前期、中期秘密宗教概況 第二節(jié) 晚清、民國時期的教門一會道  一、晚清、民國時期的有關(guān)法律  二、晚清、民國時期教門一會道門活動概況  三、晚清、民國時期著名的教門一會道門 第三節(jié) 新中國初期的取締會道門運動  一、建國初期道門活動概況  二、取締會道門的步驟和方式  三、取締會道門的成效第三章 秘密宗教的組織、儀式與宗教妄想第四章 明清秘密宗教的經(jīng)卷、教義第五章 明清秘密宗教的教主權(quán)威第六章 明溥秘密宗教的傳教手段結(jié)語:深化中國秘密宗教中研究參考書目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秘密宗教史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對民間宗教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   規(guī)范性、學術(shù)性比較強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