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倫理學史

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蔡元培  頁數(shù):180  
Tag標簽:無  

前言

  (一)是編所以資學堂中倫理科之參考,故至約至簡。凡于倫理學界非重要之流派及有特別之學說者,均未及敘述?! 。ǘ┳x古人之書,不可不知其人,論其世。我國倫理學者,多實踐家,尤當觀其行事。顧是編限于篇幅,各家小傳,所敘至略。讀者可于諸史或學案中,檢其本傳參觀之。 ?。ㄈ┦防苑Q名為正。顧先秦學者之稱子,宋明諸儒之稱號,已成慣例。故是編亦仍之而不改,決非有抑揚之義寓乎其間。

內容概要

《中國倫理學史》是以科學方法講述中國倫理思想的開山之作。它將中國倫理學史劃分為三個時代,分別講解了從孔子到王陽明等代表人物的倫理思想,具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完整性和普及性,在國內外知識界、讀書界有較大影響,是大眾讀者了解中國倫理思想的重要讀物。

書籍目錄

序例緒論第一期 先秦創(chuàng)始時代第二期 漢唐繼承時代 第三期 宋明理學時代附錄

章節(jié)摘錄

  我國以儒家為倫理學之大宗。而儒家,則一切精神界科學,悉,以倫理為范圍。哲學、心理學,本與倫理有密切之關系。我國學者僅以是為倫理學之前提。其他日為政以德,日孝治天下,是政治學范圍于倫理也;日國民修其孝弟忠信,可使制梃以撻堅甲利兵,是軍學范圍于倫理也;攻擊異教,恒以無父無君為辭,是宗教學范圍于倫理也;評定詩古文辭,恒以載道述德眷懷君父為優(yōu)點,是美學亦范圍于倫理也。我國倫理學之范圍,其廣如此,則倫理學宜若為我國唯一發(fā)達之學術矣。然以范圍太廣,而我國倫理學者之著述,多雜糅他科學說。其尤甚者為哲學及政治學。欲得一純粹倫理學之著作,殆不可得。此為述倫理學史者之第一畏途矣。我國倫理學說之沿革  我國倫理學說,發(fā)軔于周季。其時儒墨道法,眾家并興。及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儒家言始為我國唯一之倫理學。魏晉以還,佛教輸入,哲學界頗受其影響,而不足以震撼倫理學。近二十年間,斯賓塞爾之進化功利論,盧騷之天賦人權論,尼采之主人道德論,輸入我國學界。青年社會,以新奇之嗜好歡迎之,頗若有新舊學說互相沖突之狀態(tài)。然此等學說,不特深研而發(fā)揮之者尚無其人,即斯、盧諸氏之著作,亦尚未有完全移譯者。所謂新舊沖突云云,僅為倫理界至小之變象,而于倫理學說無與也?!  ?/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倫理學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專業(yè)性很強,比較實用。對中國倫理學的整個脈絡梳理得很清晰。
  •   書頁文字看起來都很舒服。
  •   當書到我手上時,霎那被封面吸引了。很美,很美,也期待跟隨作者的筆觸一起遨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