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與人性

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孔憲鐸,王登峰  頁數(shù):208  字數(shù):16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基因與人性,是跨學科的討論題目,把這兩個題目合在一起研究,頗有以現(xiàn)代科學去研究古老哲學學說的企圖,像是以現(xiàn)代最新的技術,去挖掘古代最老的寶藏。過程可能艱難,但收獲一定豐富。  自從Mendel在1 9世紀中葉發(fā)現(xiàn)遺傳定律之后,研究遺傳物質(zhì)便成了許多生物學家努力的方向。隨著DNA的發(fā)現(xiàn),Watson和Crick在19 53年提出DNA構(gòu)造的模型。這個雙螺旋結(jié)構(gòu)的面世,使對DNA的研究日新月異。從1 953年發(fā)現(xiàn)基因(DNA)的結(jié)構(gòu)到2000年完成“人類基因圖譜計劃”并公布了人類基因圖譜的草圖,只用了四十多年的光景,這一被譽為生物界的“登月”壯舉,使人類對自身的了解,邁進了舉世無雙的一大步。生命科學所邁進的這一大步,將也會影響人文和社會學科的進展?;蚪忾_了人類生理上的一連串的問題,下一步就是要在人性上,也要解開久懸的一些問題。因之,現(xiàn)在是研究基因與人性的最佳時期。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探討了基因與人性、基因與人格、基因與文化、基因與環(huán)境的因果關系,指出基因是主宰人性的原動力?;蚓哂刑煨裕ㄗ运胶蛷椭疲┖土曅裕ㄅc環(huán)境的合作交流)兩個方面,由此決定了人性有天性和習性之分,人類的天性即動物性由基因決定,通過遺傳代代相繼;習性即文化性則可隨環(huán)境改變,為個體后天學習得來。

作者簡介

孔憲鐸,1935年生,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生物學博士,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美國加州大學博士后。曾任美國馬里蘭大學分校學術副校長、香港科技大學學術副校長等職,現(xiàn)為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等十多所學校的名譽或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植物基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基因 1.基因的構(gòu)造 2.基因的功能 3.基因工程 4.基因的天性 5.基因的習性第二章 人性 1.人性中的動物性(人的天性) 2.人性中的文化性(人的習性) 3.人性中動物性和文化性的消長 4.人性中動物性和文化性的表達 5.基因的天性與習性和人性的天性與習性 6.孔子的人性論 7.孟子的性善論 8.荀子的性惡論 9.人性本惡論 10.中西文化中的人性論及其對人的影響第三章 基因與人性 1.人類行為遺傳學的研究 2.對影響人性基因的探索 3.影響人性的基因第四章 基因與人格 1.人格的定義 2.西方人“大五”人格結(jié)構(gòu)的建立  3.中國人“大七”人格結(jié)構(gòu)的建立  4.中國人的人格特點  5.從基因到人格  6.人格的天性與習性  7.影響人格的基因第五章 基因?qū)ε渑嫉挠绊? 1.配偶的形成  2.配偶的選擇  3.配偶的禁忌  4.配偶的后裔  5.出生的次序第六章 基因與文化  1.基匾與文化有沒有聯(lián)系  2.語言是文化中的重要一環(huán)  3.飲食文化  4.飲酒文化  5.性行為文化  6.人性的雙重性  7.基因和文化同步進化說  8.亂倫回避和禁忌  9.文化基因  10.結(jié)論第七章 基因與環(huán)境第八章 基因是人性/人格的原動力第九章 結(jié)論與討論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基因  在生物界,為什么植物可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動物能夠“龍生龍,鳳生風”,人類更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這些能從一代傳到下一代的現(xiàn)象,絕非偶然,因為所有生物都含有遺傳物質(zhì),靠這些遺傳物質(zhì),生物現(xiàn)象得以代代相傳,在生物學上,這些遺傳物質(zhì)的載體叫染色體。染色體上具有遺傳效應的化學分子是DNA。DNA是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縮寫,它的中文譯名為“脫氧核糖核酸”。DNA是一個大分子,其具有遺傳效應的片段稱為基因(Gene)?,F(xiàn)代所稱的基因,就是遺傳之父Mendel所稱的“遺傳因子”(Plomin,et al,2001),基因一詞是由一位丹麥遺傳學家Johannsen在1909年提出的,先用德語稱之為Gen,而后,才在英語中被稱為Gene。日本人稱基因為“遺傳子”,是中國的科學家把“Gene”從英文直譯為“基因”的?!  胺N瓜得瓜,種豆得豆”的現(xiàn)象,世人皆知,但是對其遺傳定律的揭曉則是19世紀末的事(Plomin,et al,2001)。遺傳的因子叫基因,構(gòu)成基因的分子是DNA。DNA分子結(jié)構(gòu)的發(fā)現(xiàn),使得生物學的進展一步登天,生物學進入基因時代。1953年,一位年輕的美國科學家Watson和另一位年輕的英國科學家Crick在英國劍橋大學完成了一項驚人的發(fā)現(xiàn),他們將Franklin女士用X光繞射結(jié)晶體攝影技術來分析DNA的分子結(jié)構(gòu)的結(jié)果制成模型。

編輯推薦

  性中動物性與文化性的結(jié)合,正如一個成熟櫻桃的桃核與果肉的結(jié)合。桃核代表動物性,果肉則代表文化性。桃核代表人的軀體,果肉則代表人的外衣。一個是要能繁殖,傳宗接代,一個是能有吸引力,四處傳播?! ∶献拥摹靶陨普摗迸c荀子的“性惡論”各執(zhí)一端,而孔子“性相近,習相遠”的觀點,則合理地概括了人性之雙重性的善惡兩面。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基因與人性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條)

 
 

  •   關于基因,克隆,倫理,生物專業(yè)很好的參考書
  •   真的很不錯!從本性到習性,把人性分析的很透徹.
  •   挺好看的。一口氣看完了。。。
  •   正版圖書,值得信賴,發(fā)貨速度也快。
  •   人性與文化研究的基因視角,看看很有啟發(fā)。
  •   形而上的人性原來也可以用科學說明
  •   寫的不是那么的讓人感興趣
  •   基因和人性,存在什么關系?書中論人性觀點鮮明,受《自私的基因》啟發(fā),引用一些科學進展來論證人性本惡,個人覺得說服力還不夠強。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