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與測量技術

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孔曉玲 主編  頁數:224  

前言

公差與測量技術是工科類專業(yè)的一門重要專業(yè)(技術)基礎課,該課起著從基礎課向專業(yè)課過渡的作用,為讀者從事機電產品設計、制造、維修、開發(fā)、科研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該課程主要介紹機械零部件的幾何精度設計,它的內容不僅涉及標準化領域,也涉及計量學領域。該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獲得互換性、標準化、測量技術及質量工程的基礎知識,通過該課程的學習,掌握機械幾何精度設計的要求,掌握各公差標準及其應用和工廠常用計量器具的操作技能,初步了解測量誤差及其處理方法。本書是根據全國高等院校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編寫的,適用于機械、電子、儀器等專業(yè),也適用于近機類專業(yè),可以作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為從事機械設計和制造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資料。本書適用的課程名稱為“公差與測量技術”、“互換性與測量技術”或“精度設計”等。本書是依據國家標準編寫的。國家標準具有很強的實時性,本書正是基于這一點,在編寫的過程中,采用了我國最新頒布的國家標準。通過本書可以及時地把最新的知識和信息傳授給讀者,使其能學以致用。

內容概要

本書是根據全國高等院校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大綱要求編寫的,全書共11章:第l章緒論,第2章孔、軸尺寸極限與配合,第3章幾何公差與檢測,第4章表面粗糙度與檢測,第j章測量技術基礎,第6章滾動軸承公差與配合,第7章鍵與花鍵的公差與配合,第8章螺紋公差與檢測,第9章圓柱齒輪公差與檢測,第1O章圓錐結合的互換性和第11章幾何精度設計案例。    本書編寫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從教與學兩方面來組織編寫。每章開始都附有教學提示和教學要求,便于讀者了解學習重、難點,做到有的放矢。各章節(jié)內容精練而且全面,每章都有應用實例且章節(jié)末尾均附有習題,便于讀者對所學的內容消化和掌握,末尾附有小結,便于讀者系統(tǒng)地把握該章節(jié)知識。        本書適用于高等院校機械、電子、儀器等專業(yè),也適用于近機類的各專業(yè)。它可以作為本科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為從事機械設計和制造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資料,還適合作為“互換性與測量技術”或“精度沒計”等課程的教材。

書籍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互換性與公差    1.1.1 互換性與公差的概念    1.1.2 互換性的作用    1.1.3 互換性的種類  1.2 標準化與優(yōu)先數系    1.2.1 標準與標準化的概念    1.2.2 標準的分類及代號    1.2.3 優(yōu)先數系和優(yōu)先數  1.3 幾何量精度設計與測量技術    1.3.1 幾何量精度設計    1.3.2 幾何量測量技術  小結  習題第2章 孔、軸尺寸極限與配合  2.1 極限與配合的基本術語及定義    2.1.1 有關孔和軸的定義    2.1.2 有關尺寸的術語和定義    2.1.3 有關偏差和公差的術語和定義    2.1.4有關配合的術語和定義  2.2 極限與配合國家標準的構成    2.2.1 標準公差系列    2.2.2 基本偏差系列    2.2.3 孔、軸的常用公差帶與配合    2.2.4 極限與配合在圖樣上的標注  2.3 常用尺寸孔、軸極限與配合的選擇    2.3.1 基準制的選擇    2.3.2 標準公差等級的選擇    2.3.3 配合種類的選擇  2.4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線性尺寸的公差    2.4.1 線性尺寸一般公差    2.4.2 一般公差的公差等級和極限偏差數值    2.4.3 一般公差的圖樣表示法  小結  習題第3章 幾何公差與檢測  3.1 概述    3.1.1 零件要素及其分類    3.1.2 幾何公差和幾何公差帶    3.1.3 幾何公差的項目和符號    3.1.4 幾何公差的檢測原則  3.2 形狀誤差的評定與形狀公差    3.2.1 形狀誤差的評定    3.2.2 形狀公差  3.3 方向、位置誤差評定與方向、位置公差    3.3.1 基準    3.3.2 方向和位置誤差的評定    3.3.3 方向公差    3.3.4 位置公差  3.4 跳動誤差與跳動公差  3.5 公差原則    3.5.1 有關術語和定義    3.5.2 獨立原則    3.5.3 包容原則  ……第4章 表面粗糙度與檢測第5章 測量技術基礎第6章 滾動軸承公差與配合第7章 鍵與花鍵的公差與配合第8章 螺紋公差與檢測第9章 圓柱齒輪公差與檢測第10章 圓錐結合的互換性第11章 幾何精度射擊案例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2章 孔、軸尺寸極限與配合2.1 極限與配合的基本術語及定義在機械制造中,為使零件具有互換性,就尺寸而言,只要求這些零件尺寸處在某一合理的變動范圍之內。對于相互結合的零件,這個變動范圍既要保證相互結合的尺寸之間形成一定的關系,以滿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又要在制造上是經濟合理的。這樣就形成了“極限與配合”的概念?!皹O限”用于協(xié)調機器零件的使用要求與制造經濟之問的矛盾,而“配合”則反映零件結合時相互之間的關系。極限與配合的標準化有利于機器的設計、制造、使用和維修。極限與配合標準不僅是機械工業(yè)各部門進行產品設計、工藝設計和制訂其他標準的基礎,而且是廣泛組織協(xié)作和專業(yè)化生產的重要依據。本章涉及的國家標準有:GB/T 1800.1—1997《極限與配合 基礎 第1部分:詞匯》、GB/T 1800.2—1998《極限與配合 基礎 第2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規(guī)定》、GB/T 1800.3—1998《極限與配合 基礎 第3部分:標準公差和基本偏差數值表》、GB/T 1800.4—1999《極限與配合 標準公差 等級和孔、軸的極限偏差表》、GB/T1801—1999《極限與配合 公差帶和配合的選擇》、GB/T 1803—2003《極限與配合尺寸至18ram孔、軸公差帶》、GB/T 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線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等。

編輯推薦

《公差與測量技術》是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公差與測量技術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挺好的,當教材用的書
  •   書的質量挺好!發(fā)貨還好!
  •   幫朋友買的,沒說有什么問題,應該還可以
  •   質量不錯,很好,個人而言很是喜歡…
  •   這是我們需要的課本,內面都是最新版的內容,值得學習!
  •   總的來說我感覺卓越亞馬遜做的很好。1、從服務上,做得很到位。當時我正在上課,又是不認識的人打的電話,我沒接。但送貨人員立即發(fā)短信給我說是要干什么的。因此我感覺你們服務的好;2、從書的質量上說,那本書的確不錯。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