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心理學新編

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北京大學  作者:陳和華  頁數:285  

前言

  刑事心理學是一門研究犯罪人(個體和團伙)與實施犯罪行為有關的心理情況及其規(guī)律和預防、懲治犯罪的心理對策的學科,它包含了整個法律心理學領域中與刑事司法工作有密切關系的理論和知識體系。具體來說,它既包括有關犯罪心理的基礎理論,又涉及指導刑事司法工作的應用性理論和技術,重點在于研究和探討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的心理根源和心理機制、犯罪人的一般心理特征、各類犯罪人的犯罪行為特征和人格特征以及預防和懲治犯罪的心理對策(策略和計謀)等內容。因此,刑事心理學對于法律類高校學生將來從事刑事司法工作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我們力圖既注重理論研究的深度,充分反映當前國內外有關刑事心理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時又注重加強對應用性策略和方法的研究,以便使刑事心理學能真正起到指導刑事司法實踐的作用。當然,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指正?! ”緯淖珜懛止と缦拢宏惡腿A(第一、二、三、四、五、六章)、馮琦媛(第七、八章)、潘恒(第九、十一章)、葉利芳(第十章)。全書由陳和華擬定大綱和指導思想,并負責統稿定稿。

內容概要

本書針對犯罪人在實施犯罪行為和接受審訊、審判的過程中有關的心理情況及其規(guī)律,以及偵查人員、證人等在審判活動中的各種心理現象進行了研究,為刑事司法實踐提供了刑事心理方面的科學知識。本書重點研究和討論了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的心理根源和心理機制、犯罪人的一般心理特征、各類犯罪人的犯罪行為特征和人格特征,以及預防和懲治犯罪的心理對策等內容,對于法律專業(yè)學生將來從事刑事司法工作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刑事心理學概論 第一節(jié)  刑事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作用和任務 第二節(jié)  刑事心理學的學科地位 第三節(jié)  刑事心理學的歷史 第四節(jié)  刑事心理學的研究課題與研究方法第二章  犯罪心理概述 第一節(jié)  犯罪心理的概念 第二節(jié)  影響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 第三節(jié)  犯罪心理形成的相關理論第三章  犯罪行為發(fā)生的心理機制 第一節(jié)  犯罪動機的形成和轉化 第二節(jié)  犯罪行為的發(fā)生 第三節(jié)  犯罪人在不同階段中的心理狀態(tài)第四章  犯罪人的一般個性特征 第一節(jié)  犯罪人的個性傾向性 第二節(jié)  犯罪人的氣質和性格特征第五章  不同類型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第一節(jié)  不同犯罪動機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第二節(jié)  不同犯罪方式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第三節(jié)  不同年齡、性別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第四節(jié)  不同犯罪經歷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第五節(jié)  共同犯罪心理第六章  變態(tài)心理與犯罪 第一節(jié)  變態(tài)心理概述 第二節(jié)  變態(tài)人格與犯罪 第三節(jié)  精神病與犯罪第七章  偵查心理對策 第一節(jié)  犯罪人的反偵查行為及心理 第二節(jié)  犯罪現場勘查、分析 第三節(jié)  緝捕心理 第四節(jié)  犯罪人特征描述第八章  審訊心理對策 第一節(jié)  犯罪人在審訊中的心理和行為 第二節(jié)  犯罪人供述真?zhèn)蔚呐袛唷〉谌?jié)  審訊的一般心理對策 第四節(jié)  審訊的特殊心理對策 第五節(jié)  心理學的審訊方法第九章  審判心理對策 第一節(jié)  被告人在審判過程中的心理 第二節(jié)  公訴人在審判過程中的策略 第三節(jié)  刑事審判心理與策略 第四節(jié)  刑罰心理效應第十章  證人心理及其對策 第一節(jié)  證人的積極作證心理 第二節(jié)  證人的消極作證心理 第三節(jié)  證人證言的可靠性 第四節(jié)  詢問證人的心理策略第十一章  罪犯心理矯治 第一節(jié)  罪犯服刑期間的心理特點 第二節(jié)  罪犯的心理診斷 第三節(jié)  罪犯的心理矯治 第四節(jié)  社區(qū)矯正中的罪犯心理矯治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ㄋ模┓瓷鐣庾R  反社會意識是指違背社會發(fā)展要求和社會規(guī)范、與正常的社會生活相對立、以極端的個人主義為核心的各種錯誤觀念。形成反社會意識是個體社會化偏離的突出表現。雖然,在不同類型的犯罪人身上,反社會意識在其所表現的范圍、具體內容、穩(wěn)固程度、系統化、理論化、自覺性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只要某些錯誤觀念在主體的個性結構中占據主導地位,必然導致主體錯誤的社會態(tài)度、社會動機和對現實的社會秩序、社會規(guī)范的否定與蔑視,成為個體實施反社會行為的精神支柱。反社會意識對個體的某些低層次欲求起著定向作用;對犯罪動機起著促進和加固作用;對犯罪行為起著支配作用。  犯罪人的反社會意識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極端個人主義的人生觀(意識)  首先,犯罪人缺乏正確的政治觀念和遠大理想,特別表現在青少年犯罪人身上。具體地表現為理論上的虛無主義,政治上的不信任主義,對現實社會表現出強烈的不滿。其次,犯罪人沒有集體主義精神,而是充滿了損人利己、損公肥私、爾虞我詐、唯利是圖、爭權奪利的思想。他們主張個性極端自由,個人欲望不受任何社會約束與強制。違法犯罪就是這種極端個人主義的表現。在腐朽的剝削階級人生觀的支配下,他們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企圖在不向社會提供任何東西的情況下從社會獲得物質財富,崇尚“金錢萬能”,“有錢能使鬼推磨”,他們的生活邏輯和人生哲學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在犯罪人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些與常人不同的特點,如精神空虛、認識淺薄、粗俗無禮、自私自利、缺乏正確的理想和信念等,這一切的本質其實就是極端的個人主義。  2.腐朽沒落的道德觀(意識)  道德是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道德觀主要表現為道德認識以及相應的道德義務感、責任感,它對個體的行為起著自覺而不是被動的調節(jié)作用。它幾乎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調控范圍遠較法律意識為廣。犯罪人缺乏基本的道德觀念,沒有明確的善惡觀念,沒有起碼的道德責任和社會義務感,在處理人與人的關系方面也沒有傳統的道德原則。以青少年犯罪人的道德認識和道德標準來看,什么是光榮的,什么是恥辱的;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卑鄙的;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惡,他們的認識和評價標準都與一般人不同?! ∷麄兊摹靶腋S^”,并不是把追求個人幸福和追求集體幸福統一起來,并不是把追求優(yōu)裕的物質生活和崇高的精神生活統一起來,并不是把幸福的享受和幸福的創(chuàng)造統一起來。在他們的心中,根本不想盡公民的義務和對社會的責任。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刑事心理學新編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刑事心理學新編
  •   買回來,看了會,沒什么意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