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與地方

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高建平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05出版)  作者:高建平  頁數(shù):332  
Tag標簽:無  

前言

20世紀中國曾經(jīng)涌起了幾次“美學熱”,在當時“沉寂”的世界美學天空中,成了最絢麗的星座。然而,自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美學熱”在消退,而世界美學卻不再“沉寂”,此消彼漲,中國美學已不再亮麗。中國還會有“美學熱”嗎?這是中國的美學研究者很感興趣但又無法預測的問題。今天的社會的確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無論是用“后現(xiàn)代”、“第二次現(xiàn)代化”、“審美化”還是“圖像轉向”來描述它,都意味著這個社會正在發(fā)生由“硬”向“軟”、由“實”向“虛”的轉向。在一個虛擬柔軟的社會里,藝術和審美將會越出它們的邊界,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面,而以藝術和審美為研究對象的美學也有可能越出它的邊界,成為人們普遍采取的生存策略。中國文化本來就以推崇空靈著稱,在這種文化中成長起來的中國人,應該可以更好地適應這種時代轉向。在我們看來,從今天的時代條件來看,中國很有可能再次出現(xiàn)“美學熱”。為了推動“美學熱”的出現(xiàn),我們需要做許多扎實的研究工作。公正地說,前幾次“美學熱”給今天的美學研究者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遺產(chǎn),但也留下了不少沉重的包袱。尤其是在上世紀80年代的“美學熱”中,我們翻譯引進了不少美學著作,特別是當時出版的50余本“美學譯文叢書”更是推動了這種發(fā)展,但這些著作很少得到深入的研究和吸收。

內(nèi)容概要

  《全球與地方(比較視野下的美學與藝術)》主要講述了:中國有美學嗎?我們有的是“中國美學”,還是“美學在中國”?這是20世紀末以來,中國學界對中西學術交融歷史進行深層反思后在美學界的集中反映。作者以寬廣的比較視野,分析了國內(nèi)文學理論和美學領域里的諸種問題,如把中國傳統(tǒng)當作西方理論的試驗場,或者原封不動地用中國傳統(tǒng)理論來解釋當下審美和藝術現(xiàn)實,這兩種基本傾向再結合其他各種思潮形成新的混合體和變形,但無論如何這些方式都不能有效建構起中國自己的美學或文學理論,都不能改變“西方學問在中國”的現(xiàn)狀。  作者主張應該從中國語言學的建立中汲取經(jīng)驗,在先引進、利用之后,發(fā)現(xiàn)西方理論之不足,尋找其作為“普遍”理論在“地方性”經(jīng)驗中的斷裂,以此為契機,創(chuàng)造性地給予解決,從而豐富西方的理論。如同“池塘效應”,在這個相互激蕩和生發(fā)的過程中,西方理論不斷匯入非西方成分,最終成為真正的“普遍”理論,它既是全球的,同時也是地方的。

作者簡介

高建平,1955年生于江蘇揚州,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美學博士;現(xiàn)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委員、文學理論研究室主任,國際美學協(xié)會秘書長,中華美學學會常務理事兼外國美學學術委員會主任。主要著作有《中國藝術的表現(xiàn)性動作》(英文)、《畫境探幽》、《全球化與中國藝術》等著作以及近百篇中英文論文;主要譯作有約翰·杜威的《藝術即經(jīng)驗》、彼得·比格爾的《先鋒派理論》、門羅·比厄斯利的《西方美學簡史》、杰克·斯佩克特的《弗洛伊德的美學》等。

書籍目錄

期待“美學之夏”——叢書代序第一編 全球化與中國美學文化多樣性與中國美學建構美學之死與美學的復活什么是中國美學?美育與社會改造20世紀西方美學的三次轉向西方思想對20世紀中國美學的影響“和諧美”思想的發(fā)展與當代中國美學的選擇第二編 中國文學在全球化時代的境遇論文學理論建構的思想資源中國文學理論困境和重建的可能性魯迅:從網(wǎng)上評選說開去諾貝爾文學獎與中國論文學史書寫中的雙向互動關系文學理論有明天嗎?中國文學的身份與姿態(tài)當中國與西方相遇敘事:一種考察文學的新視角第三編 藝術與文化的全球性賽博空間與文化多樣性藝術研究呼喚比較的視野現(xiàn)代藝術對藝術概念的挑戰(zhàn)中國繪畫像什么?藝術與人的動作痕跡東方想象仿造的根源第四編 學科建設與建構性的后現(xiàn)代談談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什么樣的印跡?“漢學”雜談理論的功能傳統(tǒng)文化的搶救與更新?文化生產(chǎn)的地方特色與全球化現(xiàn)代性的另一面及其后現(xiàn)代的審視第五編 比較視野下的美學與文化:行進中的思考建構現(xiàn)代形態(tài)的中國美學——訪談一美學、文化與教育——訪談二國際視野中的中國當代藝術——訪談三經(jīng)驗與實踐:兼論杜威美學和美學中的實踐觀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在這里,作者的分析包含著多重混淆和誤解。對于那個特別的日本建筑的例子,我不知道作者有沒有到那兒去看過。那是一座草頂木結構的小房子,草會腐爛,不修理和更新就會不成樣子。因此,它更有可能是出于實際的需要,從而形成慣例,成為規(guī)定。日本人必須不斷重建下去,除非他們不再崇拜這神圣的建筑,而將之僅作為考古對象看。這篇文章沒有弄清一個區(qū)別:古董只有在生產(chǎn)它的文化氛圍已經(jīng)死了以后,才是古董。這并非只有在中國或東方是如此。當中國皇帝還住在紫禁城里時,不可能設想某一宮殿在某一次著火后,皇帝會命令保持原樣,不作任何修繕。同樣,我們也不可能設想,雅典人在打敗并趕走波斯人以后,不重修被波斯人毀掉的巴特農(nóng)神廟。其實,在西方,教堂在戰(zhàn)火中,在天災人禍中被毀壞以后重建,甚至僅僅為了滿足教宗或某一主教的虛榮心重建的例子也屢見不鮮。在這方面,東方人和西方人態(tài)度沒有什么根本的區(qū)別。圓明園被燒以后,幸虧當時的清政府無力在原址上重建。否則的話,那幾塊殘石說不準早就不知去向了。我在西方生活時,??匆娎渑赃呌胁簧偌揖?。這都是一些家庭買了新家具以后感到?jīng)]有地方放而扔出來的。這些家具不夠古老,等待它們變成古董還遙遙無期。如果要說“生命”的態(tài)度,去除掉這種說法的神秘意味,這的確如此。不管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對我們周圍的事物采取這種態(tài)度。我們不會把我們生活中所寫的每一張紙片都小心地保存起來,為后人研究我們提供方便,因為我們是否能有資格成為研究對象還不能肯定。

后記

這一本集子,集中了近十年的一些思考。十年來,陸陸續(xù)續(xù)地寫了一些文章,這些文章大致可分兩類,一類是小題大做,一類是大題小做。小題大做,是說小題目寫大文章,寫了不少,讀的人不多,留在那里敝帚自珍。比方說,談愛德華?布洛的“心理距離”,談“本體論”,講席勒、杜威,講中國畫論中的一些理論問題。偶然聽說那些居然還有人注意到,有人在文章中還引用,就很高興。大題小做,談論一些大題目,如全球化、賽博空間、日常生活審美化,等等,引起了一些注意,有一些討論,甚至還有人專門開會討論。這里所收集的,大都屬于后一類,有些是研究,更多的是思考。也就是說,不是狹義的專題研究,而更像是學術生活的一部分。在種種學術活動中有某種需求,產(chǎn)生了某種感想和心得,就寫了出來。這是一種相遇的結果:與生活中的種種的事相遇,于是留下痕跡,甚至還碰出火花。所寫的文章,有一半甚至一大半不值得發(fā)表了,那就算了。就像家里的雜物一樣,在那里放著,過一些年,成為古董時,也許其中還有可以拿出來的。放在這里的,都是重讀了一遍,覺得還有發(fā)表價值的東西。這些文章有些在雜志上發(fā)表過,有些在網(wǎng)上流傳著。

編輯推薦

《全球與地方(比較視野下的美學與藝術)》是由高建平所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全球與地方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很有意思的書,特別是關于諾貝爾那篇文章,很多觀點視角很有趣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