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劉哲 頁數(shù):263
Tag標簽:無
前言
我認識劉哲博士是我作為訪問學者第一次訪問北京的時候。從一開始,他不同尋常的哲學天賦就很明顯地展示給了我。回到比利時后,我們繼續(xù)保持著聯(lián)系。不久劉哲來到魯汶天主教大學做博士研究。在我的指導下他進行自己的博士工作。這本書就展示了這項工作的研究結果。他的優(yōu)秀才能很快就得到了印證。起初他還猶豫是否要對黑格爾進行一個較為廣泛的研究;但是他以恰當?shù)姆绞酵度氲竭@項研究工作中,并以相對短的時間掌握了德國唯心論最高點的論題和思想家——包括對康德和費希特一定程度的掌握,但最主要的是黑格爾。后來又在相對短的時問內,他對自己的博士論文進行了答辯。該論文受到了答辯委員會所有成員的一致好評。他的博士研究是值得贊許的,我現(xiàn)在很高興這本書能夠出版。這本書將展示劉哲出色的哲學天賦和學術技巧;它更加直接地貢獻給中國的黑格爾學術研究,而且寬泛而言也貢獻給相關論題的國際討論。這是劉哲的第一本著作,而我希望這將不是他的最后一本。我期待著在以后的歲月中他的思想進一步發(fā)展,并達到他哲學天賦和學術技巧的完全成熟。這本著作為歷時幾年的學習、研究和綜合的進程畫上了句號。它標志著投入到這項研究的若干年工作的恰當結束。這項研究工作不僅在黑格爾研究上很有雄心,而且它致力于在通向黑格爾哲學的路途上來權衡康德和費希特哲學。這本著作通過細膩地處理黑格爾及其前輩哲學家的一個重要論題——自我意識,來對無限這個概念進行研究。整體而言,作者很好地處理了這項研究工作,并且?guī)е钊藲J佩的細致來加以推進。以一種尊重黑格爾自身概念的方式,劉哲展示了他真正的哲學才智。他對于黑格爾《邏輯學》中無限概念論證細節(jié)給予了密切的關注,并由此提出了一個內在性解釋。
內容概要
劉哲,北京大學哲學系講師,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康德與德國古典哲學、法國現(xiàn)象學、主體性理論。已在國際知名哲學刊物上發(fā)表論文數(shù)篇,其中最近發(fā)表的有“AFUndamental Limit of Merleau—Ponty's TranscendentalPhenomenology" (《梅洛-龐蒂先驗現(xiàn)象學的基礎界限》,載于Chiasmi International,2009),“HegelOn Fichte's Conception ofPractical Self-Consciousness”(《黑格爾論費希特的實踐自我意識概念》,載于Philosoph,Today,2008)等。
書籍目錄
序言自序哲學原著名稱縮略導言第一章 康德的基礎自我意識:純粹自識與道德自我 第一節(jié) B版先驗演繹中的“我思”概念 1.B版先驗演繹的基本結構 2.判斷活動與先驗自識 3.作為自識原初一綜合統(tǒng)一體的“我思” 第二節(jié) “我思”的結構悖論和本體論悖論 1.在“我思”表象中的認識論悖論 2.超越現(xiàn)象界的純粹知性 3.關于不朽靈魂的批判 第三節(jié) 理性的(行動)事實和純粹自我意識 1.理性的(行動)事實的概念 2.對于道德自由的演繹 3.康德對于基礎自我意識論題的保留第二章 費希特《全部知識學基礎》(1794/1795)中的基礎自我意識 第一節(jié) 費希特的純粹“我”與康德的純粹“自識” 1.智性直觀與純粹自識 2.智性直觀與“我思” 3.對于物自身的批評 第二節(jié) 《知識學》(1794/1795)中的基礎原則 1.在(本原)行動中的純粹“我” 2.純粹“我”的本原有限性 第三節(jié) 在《知識學》§5中的基礎實踐自我意識 1.純粹“我”與智性“我”之間的沖突 2.在奮進(streben)中的行動性確定之“我” 3.基礎實踐自我意識第三章 黑格爾《邏輯學》中的概念之概念 第一節(jié) 自由概念作為康德自識概念功能的繼承者 1.“我思”與真的概念 2.純化先前于概念的要素 3.《邏輯學》中真的概念的基礎 第二節(jié) 通過絕對否定性實現(xiàn)費希特的絕對“我” 1.批評費希特“無限阻礙”概念為假象 2.黑格爾對于假象直接性的超越 3.黑格爾的絕對否定性概念第四章 真無限概念:朝向黑格爾的辯證思辨思想 第一節(jié) 作為存在概念結果的定在概念 第二節(jié) 定在本身 1.定在概念的獨斷定義 2.性質概念與懷疑論 3.定在一般概念修正為某物概念 第三節(jié) 有限 1.在它者概念中被完成的懷疑論 2.確定化概念和構成與界限概念中的懷疑論 3.有限性 ……一個預制性的結論文獻索引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康德的基礎自我意識:純粹自識與道德自我第一節(jié) B版先驗演繹中的“我思”概念對于知性范疇的先驗演繹構成了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的核心。這個演繹包含了兩個主要的論證點:一個是證明了經(jīng)驗中系統(tǒng)性知識的可能性,另一個則是證明超出經(jīng)驗界限的知識的不可能性。對于康德本人來說,這個演繹是極端原創(chuàng)的、全新的和困難的。在1781年第一版《純粹理性批判》問世之前,先驗演繹部分是整本書中最耗費康德精力的部分;在相隔6年的第二版《純粹理性批判》中,它成為全書中被康德徹底重寫的兩部分之一。一些評論者甚至聲稱:誰要是理解了這個部分就擁有了理解和評價康德整個第一批判的鑰匙。同樣是第一批判中這個富于思想的演繹部分在后康德時代啟發(fā)著他的后繼者,特別是黑格爾??档碌南闰炑堇[關涉到人類知性的離散概念所具有的對象有效性。在前后兩個版本中,只有B版演繹與我們當前的論題相關。畢竟黑格爾在《邏輯學》中討論的正是這一版的演繹。盡管B版演繹的理論重要性,人們甚至常常困惑于它自己的論證結構。通過亨里希(Henrich)的先驅性工作,這樣的狀況已經(jīng)得到了稍許改變?,F(xiàn)在,絕大多數(shù)學者都同意康德的B版演繹包含著兩個論證步驟,而不是兩個獨立的論證。然而康德通過先驗演繹所要建立的準確命題仍然是有爭議的。而且,關于這兩步論證具體內容的重構也始終是分歧重重。
編輯推薦
《黑格爾辯證:思辨的真無限概念》內容為:漢語學界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了“告別黑格爾,回到康德”的要求。然而,近幾十年來國際學術的發(fā)展則呈現(xiàn)出另外一番景象,與漢語學界的哲學研究進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60年代起,黑格爾哲學在德語和英語世界都呈現(xiàn)出大規(guī)模復興的態(tài)勢,而且,康德哲學的研究進程總是與黑格爾哲學研究進程彼此相伴。與這樣的國際學術背景相比,“告別黑格爾,回到康德”的要求顯得異乎尋常。雖然近年來黑格爾著作的大規(guī)模漢譯工作也在籌劃和進行當中,但漢語學界對黑格爾哲學乃至整個德國古典哲學的研究還未能從20世紀下半葉以來的國際學術進展中充分汲取必要的研究和反思資源。 在本書中,作者從康德的自由概念出發(fā),在分析費希特對純粹自我意識結構之探索的基礎上,論述了黑格爾的真無限概念。作者依賴與純粹自我意識的關聯(lián),證明了無限性概念構成了黑格爾思辨唯心論的基礎性概念;并進一步指出,在黑格爾的《邏輯學》中,無限概念并不是一個我們能夠把握全部實在的特殊立場,而是規(guī)定著我們思考的本質;而真無限則揭示出了作為黑格爾哲學終極基礎的人類理性的自由。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