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審判

出版時間:2009-3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廖永安,唐東楚,陳文曲 著  頁數(shù):327  

前言

這本書,來于教學用于教學。寫作本書的根本動機,是由于模擬審判教學中相關教材的長期匱乏。教師和學生在組織模擬審判時,很難找到一個相對規(guī)范的“操作指南”,每次面對一大堆案卷和零散的復印資料,不知道從何下手。傳統(tǒng)模擬審判教學對程序的進行以及模擬的理念,幾乎都停留在“無言之知”的層面,似乎一切都是心照不宣不言自明的。其結果是,盡管指導者覺得沒有太多話要說,但習練者卻又往往覺得心里不踏實。這本書的目的,首先,是想給模擬法庭這個特殊的法律“實驗室”,提供一個“實驗指導”或日“操作指南”。其次,是想給那些初次涉訟的當事人,或者那些初次從事法律實務的律師、法官、檢察官們,提供一個可供參照的“審判劇本”。最后,是想給其他一切對訴訟和審判感興趣的人們,提供一個法院審判的“全景圖”。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本書試圖提供給初涉訴訟的讀者一幅逼真的“審判全景”,或者生動的“審判劇本”,但卻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教科書”。這不僅是因為書中幾乎沒有什么“標準答案”,只有一些可供參考的方法,而且是因為作為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模擬審判,是否有必要和有可能具備統(tǒng)一的“教科書”,本來就是一個頗具爭議的問題。何況法律適用本身的特點,也決定了很難有完全一致的所謂的“標準答案”。這本書的內容,主要分三大塊即3編共8章:第一編是模擬審判原理,旨在闡述模擬審判的一般規(guī)律和注意事項,打造模擬審判的理念和夯實模擬審判的知識功底;第二編是各類案件模擬審判劇本與點評,旨在將生動的案件處理過程,通過“劇幕或者演義”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第三編是模擬審判教學技巧與評估,旨在將模擬審判教學組織、文書寫作、法庭語言的技巧,以及模擬審判教學的評估方法和評估體系介紹給大家;每編之后都有相應的附錄,全書共5個附錄,這些附錄或詳或略地介紹了相關的審判流程、文書樣式、法規(guī)以及學生和教師的經驗心得等,以供大家參考。這本書的試用,最初是在2003年作為中南大學法學院模擬審判實習的膠印教材而推出的,后來又在湘潭大學的本科教學中被不斷試用和修訂,作為中南大學法學院和湘潭大學法學院的合作項目進行推廣,并且有幸被納入湘潭大學證據(jù)法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項目之中,成為《訴訟證據(jù)法學》系列教材建設的子項目。在試用過程中,老師和同學們又提出了許多寶貴的修改意見,加上作者近年主持的四個法律教改課題在深度、廣度上的承延,經過多次修正后才交付出版。

內容概要

這本書的內容,主要分三大塊即3編共8章:第一編是模擬審判原理,旨在闡述模擬審判的一般規(guī)律和注意事項,打造模擬審判的理念和夯實模擬審判的知識功底;第二編是各類案件模擬審判劇本與點評,旨在將生動的案件處理過程,通過“劇幕或者演義”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第三編是模擬審判教學技巧與評估,旨在將模擬審判教學組織、文書寫作、法庭語言的技巧,以及模擬審判教學的評估方法和評估體系介紹給大家;每編之后都有相應的附錄,全書共5個附錄,這些附錄或詳或略地介紹了相關的審判流程、文書樣式、法規(guī)以及學生和教師的經驗心得等,以供大家參考。

作者簡介

廖永安,男,生于1972年,湖南安化人,法學博士,哲學博士后,1996年取得律師執(zhí)業(yè)資格,2001年、2004年先后破格晉升為副教授、教授,2005年被評為博士生導師。2004年首批入選湖南省121人才工程,2005年被確定為湖南省普通高校學科帶頭人培養(yǎng)對象,2006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

書籍目錄

第一編 模擬審判原理
第一章 模擬審判概述
第一節(jié) 模擬審判的概念和分類
第二節(jié) 模擬審判在法律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節(jié) 模擬審判中的主要參加主體
第四節(jié) 模擬審判庭審的階段和任務
第五節(jié) 模擬審判中的舉證、質證和認證
第二章 模擬審判的準備和實施
第一節(jié) 模擬審判的準備
第二節(jié) 模擬審判的組織實施
附錄一 各類案件的審判程序
附錄二 模擬審判的主要訴訟文書樣式與實例
第二編 模擬審判劇本與點評
第三章 民事案件-審普通程序模擬審判劇本與點評
第一節(jié) 案情簡介及爭議焦點
第二節(jié) 本案模擬法庭審理劇本
第三節(jié) 本案“訴、辯、審”基本訴訟文書示范樣本
第四節(jié) 點評與思考
第四章 行政案件-審普通程序模擬審判劇本與點評
第一節(jié) 案情簡介及爭議焦點
第二節(jié) 本案模擬法庭審理劇本
第三節(jié) 本案“訴、辯、審”基本訴訟文書示范樣本
第四節(jié) 點評與思考
第五章 刑事案件-審普通程序模擬審判劇本與點評
第一節(jié) 案情簡介及爭議焦點
第二節(jié) 本案模擬法庭審理劇本
第三節(jié) 本案“訴、辯、審”基本訴訟文書示范樣本
第四節(jié) 點評與思考
第六章 刑事附帶民事案件-審簡易程序模擬審判劇本與點評
第一節(jié) 案情簡介及爭議焦點
第二節(jié) 本案模擬法庭審理劇本
第三節(jié) 本案“訴、辯、審”基本訴訟文書示范樣本
第四節(jié) 點評與思考
附錄三 學生模擬審判隨想十則
第三編 模擬審判教學技巧與評估
第七章 模擬審判教學技巧
第一節(jié) 模擬審判的教學組織和安排技巧
第二節(jié) 模擬審判的文書寫作技巧
第三節(jié) 模擬審判的法庭語言技巧
第八章 模擬審判教學評估
第一節(jié) 模擬審判教學評估的意義
第二節(jié) 模擬審判教學評估的標準
第三節(jié) 模擬審判教學評估的方法
附錄四 模擬審判教學經驗談
附錄五 模擬審判常用法規(guī)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編 模擬審判原理第一章 模擬審判概述第一節(jié) 模擬審判的概念和分類一、模擬審判的概念和特征模擬審判,是指為了達到普法宣傳、法律專業(yè)教學或者司法改革的目的,在假設的法庭上,依據(jù)已有或者預設的實體和程序法律規(guī)定,由不同的人扮演當事人、法官、檢察官、律師和警察等角色,對假設或者現(xiàn)實的案件進行審理和判決的活動。與模擬審判緊密相關的概念是模擬法庭??紤]到“法庭”畢竟是一個靜態(tài)的外部場所指稱,而“審判”則是一個動態(tài)的活動過程,是法庭上最為核心的活動內容之一。這里突出“模擬審判”的概念,而沒有使用人們早已熟悉的“模擬法庭”概念,其用意就是為了強調模擬審判的內在機理和功能。顯然,這里絕不是將“模擬審判”和“模擬法庭”視為完全等同的兩個概念。模擬審判與模擬法庭的關系,形象地說,就是血與肉的關系、內容和載體的關系、活動與場所的關系。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模擬審判,并不單指審判人員的“審判”活動,而是包括所有庭審活動,諸如代理、辯護、公訴、審判、作證、記錄、翻譯等。模擬審判和模擬法庭,二者具有形神旨趣上的高度一致性,同時也具有概念上的細微差異性。但為了行文表述的需要,如果不加以特別的說明,在本書的后文中,模擬審判與模擬法庭的概念是在同一意義上被使用的。模擬審判相比法院的真實審判而言,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第一,審判目的的“非訴訟性”和參與主體身份的“虛擬性”。模擬審判,主要是為了達到普法宣傳、法律專業(yè)教學訓練或者司法改革示范等目的而設置的。它與法院的真實審判最大之不同,就在于:法院的真實審判是針對特定的訴訟案件進行審理并作出判決的。真實審判中,當事人各方具有實際利益上的沖突和糾紛,而且應當承擔最后裁判所確定的法律責任。而模擬審判則沒有這種事實上的訴訟性,其中的“當事人、檢察官、法官、律師和警察”等角色,都是為了一定的學習和研究目的,由參與模擬審判的人員臨時充當?shù)?,具有“演員”的性質。換言之,參與模擬審判的人員,在身份上都具有“虛擬性”。

后記

本書從當年發(fā)放給學生的講課和實習輔導資料,到如今交付出版,已經整整經歷了五年多的時間,其間我們充分聽取并吸收了試用學生提出的寶貴意見,并經多次反復修改而成。2005年,廖永安教授主持的《訴訟證據(jù)法學》獲批國家精品課程稱號,其中模擬審判作為訴訟證據(jù)法學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被視為該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大特色。如今,作為國家精品課程《訴訟證據(jù)法學》教材建設項目的子項目,本書的出版得到了國家精品課程《訴訟證據(jù)法學》建設經費的資助。同時,本書也是唐東楚副教授主持的中南大學教改立項資助課題《將模擬法庭建成法學知識創(chuàng)新的基地研究》(中大教字[2000]05號)、《“激情、背景和技巧”型民事訴訟法教學平臺研究與實踐》(中大教字[2006]108號)和湖南省教育廳教改立項資助課題《法律實踐性教學“剛柔差別機制”的研究與實踐》(湘教通字[2004]344號),以及廖永安教授主持的湖南省教育廳教改立項重點資助課題《地方性大學法學本科專業(yè)精品課程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湘教通字[2006]171號)的一項標志性成果。

編輯推薦

《模擬審判:原理、劇本與技巧》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模擬審判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很全面的介紹了模擬法庭,很實用,盡管案例少了一點。
  •   很有使用價值,適合法學專業(yè)的同學讀。
  •   書還是挺實用的。
  •   5錯嘅書喎~
  •   細讀全書,掩卷而思?!赌M審判》一書介于真實與模擬之間,為法律實踐性教學提供了一個可資參鑒的標桿 一、介于法律教學的真實與模擬之間 首先,模擬——較之于法庭審判的真實性。模擬法庭審判,是在一種“仿真”的條件下,還原案件的審判過程,以期學生能以最接近真實的標準體驗法庭審判中各角色的定位。較之于法院的真實審判,作者精妙地概括其特點如下:模擬法庭審判目的的“非訴訟性”和參與主體身份的“虛擬性”。法院的真實審判是一種專門的訴訟和司法活動,而模擬審判則是有關這些活動的話劇表演“示范片”,或者說是一場“演習”和“彩排”,其目的是希望學生在這種“模擬”法庭中“真實”感受法庭審判。 其次,真實——較之于法學理論的抽象性。法學理論教學的特點是抽象性。如果不將法學理論與法律實務結合起來的話,這樣的法學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人就不會是適合時代需要的法律人才。但是,對于整個中國高等院校法學專業(yè)龐大的學生隊伍而言,若全部安排去司法機關或者律師事務所參加法律實務教學是不切實際的。此時,模擬審判作為一種介乎于法學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真實與模擬之間的法學教育模式解決了這一問題。模擬審判提供的這一平臺,改變了學生單一機械、枯燥無味的學習法學理論的方式,使學生在模擬審判實踐中最“真實”地感受法學教育的生動性。這樣就可以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通過模擬法庭審判這一“真實”的法律實務檢驗法學...理論學習成果。 二、結構編排嚴謹新穎 在沒有既往的體例和范式可供參考借鑒的情形下,《模擬審判》一書的結構和體例,顯示了其獨特的嚴謹性和新穎性。全書分三編:原理、劇本與技巧,并且用附錄的形式介紹了相關的審判程序、訴訟文書樣式實例、教學經驗談和常用法規(guī)。 第一篇的“模擬審判原理”,是模擬審判教學的軟條件,是從理論角度對模擬審判這一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所進行的充分分析和論證,為后兩編的實例和分析點評做好了充分的鋪墊。本編第一章就開宗明義地對模擬審判的概念進行了界定,尤其強調了模擬審判與模擬法庭在概念上的細微差異性?!澳M審判與模擬法庭的關系,形象地說,就是血與肉的關系、內容和載體的關系、活動與場所的關系?!边@樣表述顯然是正確的、簡明的。 第二編的“模擬審判劇本與點評”,分別從民事一審案件、行政一審案件、刑事一審案件和刑事附帶民事一審案件角度選取劇本,將粗糙的案件進行精心加工,還原整個“真實”審判的過程。每個劇本的內容已經完全達到了作者“旨在將生動的案件處理過程,通過‘劇幕或者演義’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的目標。每個劇本不僅為讀者展示了一個個具體、直觀、生動的案件審理全景圖,而且各種參與主體的語言、行為的安排既貼近真實又不失嚴謹,體現(xiàn)了作者的專業(yè)水平和研究深度。每個劇本后的“基本訴訟文書示范樣本”與“點評與思考”,也體現(xiàn)了法學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特點。如果沒有對案例的文書示范和理論評思,就違背了法律實踐教學的初衷。 第三編的“模擬審判教學技巧與評估”,是作者在立足我國法學教育現(xiàn)狀,展望法學教育前景的基礎上,積累經驗、借鑒優(yōu)秀成果后提出來的。該編的審判教學技巧,完全吻合模擬審判“真實與模擬”的兩面。尤其是作者對模擬審判法庭語言中“問、答、論、辯”四個重要技巧的總結十分精辟,不僅論點鮮明、闡述清晰,而且有充分、恰當?shù)睦C,使得文章內容生動有趣、通俗易懂。該編的模擬審判教學評估,更是直接沖擊了中國教育分數(shù)制這一單一評估機制。 三、師生互動教學相長 《模擬審判》一書的另一亮點就是體現(xiàn)了師生互動、教學相長。尤為明顯的是,該書附錄三的“學生模擬審判隨想十則”。在這些隨想中,學生一改傳統(tǒng)“規(guī)矩生”作風,主動站出來與老師探討模擬法庭審判優(yōu)勢以及存在的不足。就學生而言,其中雖然也有可能存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但是這種敢于反思的精神,在法律實踐性教學中無疑是值得倡導的。就教師而言,該書的作者并沒有以高姿態(tài)的說教對待學生,而是視學生與自己處于同一平臺,在模擬審判中給學生以指導和幫助、與學生做法學思想的交流、認真聽取學生對模擬審判提出的寶貴意見,這種教學相長的別開生面風范,正是抵制當前尚存“形式化”學術風氣的一把利器。 總之,《模擬審判》一書“來于教學用于教學”,無疑是我國法學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研究中的碩果,不愧為我國法學教育改革中的一項標志性成果。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法學教育改革的方向,標志著模擬審判教學逐步走向規(guī)范化的新階段。它在理論和材料結合的深度和廣度方面,都突破了傳統(tǒng)案例教學的藩籬,以全新的視角向讀者展現(xiàn)了動態(tài)的模擬審判“教”與“學”。幸運的讀者即便不到法院和法庭,也能從該書中獲得別有一番品味的審判情調,從中獲得“真實與模擬之間”的觸感。 閱讀更多 ›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