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語言學研究方法的理論與實踐

出版時間:2008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廷國,郝樹壯 著  頁數(shù):336  
Tag標簽:無  

前言

  社會語言學是繼美國的結構主義和歐洲的功能主義之后,與轉換生成語言學以及歐洲的倫敦學派等一起,興起于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就引起了語言學家的極大關注,形成了一個新興交叉學科。這個學科不是游離于語言學之外的學科,而是從不同的角度研究語言。它既不是像美國結構主義和轉換生成語法那樣主要從語言本體內部來研究語言,也不是像心理語言學和神經(jīng)語言學那樣從人的大腦內部的運轉的角度來研究語言,而是從社會的團體和社會屬性的角度來研究語言,揭示由語言所體現(xiàn)的人的基本屬性,和語言在社會交際中所形成的不同變異形式的屬性?! ∩鐣Z言學,結合社會學的研究思路,與功能語言學一起,成為語言學研究領域中最具動力的學科之一。然而目前的社會語言學研究,與其他語言學學科一樣,大多偏重于本學科的本體理論研究,很少考慮本研究領域的方法論方面的研究,而方法論的研究是本體理論研究的強大推動力,是促進本體理論研究發(fā)展的必要條件。所以,對方法論的研究刻不容緩?! ∪欢鐣Z言學這門新興的學科到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系統(tǒng)的研究方法體系,目前對社會語言學研究方法的研究也明顯不足,可供參考的文獻資料又是零星的、不系統(tǒng)的,為了學科的發(fā)展很有必要就社會語言學的研究方法進行系統(tǒng)的探究?! ∪缃裨诘诙Z言習得等領域對研究的方法的研究比較多,也比較成熟,但在社會語言學、功能語言學、認知語言學等領域方法論的研究還比較欠缺。令人欣喜的是,張廷國教授在這方面已經(jīng)做出了可喜的成績,完成了專著《社會語言學研究方法的理論與實踐》,對社會語言學研究中使用的多種研究方法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實踐。

內容概要

目前的社會語言學研究大多偏重于本學科的本體理論研究,而對方法論方面的研究則明顯不足。研究方法是取得研究成果的關鍵因素,較之本體理論的研究更為重要。從某種意義上,本書填補了社會語言學研究的一個空白。作者本著科學的、嚴謹?shù)膶W術態(tài)度,就某些理論和方法問題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觀點。因此,本書的研究使涉及到的理論更為系統(tǒng)化、理性化,概念更加清晰明了。    本書用13章的篇幅探究了社會語言學研究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基本上從三個都分展開(1—6章主要涉及研究的基本理論,7—10章涉及基本方法,11—13章涉及理論與實踐),每個部分都具有明顯的針對性,在整體上又構成了一個系統(tǒng)的、宏觀的研究過程。因此,本書有助于社會語言學研究建立起一套科學的、實用的研究理論和方法.從而提高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社會語言學的發(fā)展探究  1.1  什么是社會語言學  1.2  社會語言學的研究對象與目的  1.3  社會語言學的起源與發(fā)展  1.4 社會語言學流派    1.4.1  菲什曼的語言的社會學流派    1.4.2  海姆斯的話語文化學流派    1.4.3  拉波夫的變異學派  1.5  社會語言學的學科誕生  1.6 社會語言學在中國的發(fā)展第二章  社會語言學的跨學科屬性  2.1  社會語言學的學科交融性  2.2 社會語言學諸學派之間的相互關系    2.2.1  社會語言學與語言的社會學    2.2.2  微觀與宏觀社會語言學    2.2.3  微觀與宏觀社會語言學的辨析  2.3 社會語言學與語言和社會  2.4 社會語言學與語言學    2.4.1  什么是語言學    2.4.2  社會語言學與語言學的辨析  2.5 社會語言學與社會學  2.6  社會語言學與人類語言學    2.6.1  什么是人類語言學    2.6.2  人類語言學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  2.3 社會語言學研究方法的理論與實踐    2.6.3  人類語言學和社會語言學的關系第三章  社會語言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3.1 什么是科學  3.2 科學研究的目的 3.3 科學研究的方法   3.3.1  社會經(jīng)驗   3.3.2  認知世界的方法—— 演繹與歸納推理   3.3.3  科學研究 3.4  演繹推理與歸納推理的辯證關系 3.5 演繹法與歸納法的實踐應用    3.5.1  在社會語言學研究中的應用    3.5.2  在語言教學中的應用 3.6 研究方法與方法論    3.6.1  研究方法    3.6.2  研究方法論  3.7  社會語言學研究方法的特征    3.7.1  定性與定量研究結合    3.7.2 社會語言學的解釋性特征    3.7.3 社會語言學的實證研究特征第四章 定性與定量研究的分析比較  4.1  定性研究  4.2 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  4.3  定量研究  4.4 常用的定量研究的方法  4.5 定性與定量研究的差異    4.5.1  研究方法的差異    4.5.2 語料或數(shù)據(jù)    4.5.3  研究的方法比較    4.5.4 研究的假設及研究結果第五章 研究的效度與信度第六章 課題的假設與抽樣分析第七章 IMRAD與研究論文寫作第八章 問卷調查第九章 采訪第十章 觀察法第十一章 社會因素與語言變異第十二章 話語與會話分析第十三章 研究語料的統(tǒng)計分析及語料庫的應用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科學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呢?古今中外一些先哲曾經(jīng)給出了許多答案。總體說來,基本上有三種:其一,科學的目的就是追求真理,這種觀點可謂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其二,科學的目的就是合理地解釋自然的事物與現(xiàn)象,這種觀點的典型代表有波普爾;第三種,科學的目的就是解決問題,借用哲學家拉里·勞丹(Larry Laudan,1941-),美國科學哲學家,是當代西方科學哲學家中的一位后起之秀)的話說就是,科學本質上就是一種解題活動。勞丹繼承了波普爾的觀點,把科學看作一種解決問題、定向問題的活動,而科學進步的標志則是已經(jīng)解決的問題。在勞丹看來,科學問題分為兩個層次,即經(jīng)驗問題和概念問題。前者涉及該領域對象的結構和關系的實質,后者是科學理論與該領域的方法論前提不一致時出現(xiàn)的問題。只要我們接受科學的目標是解決問題,那么當任何科學領域中的后繼理論能夠顯示出一種增加的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時,科學就進步了?! √孤实刂v,上述第三種觀點也是目前最有影響的一種解釋,但是這種觀點暗含了太多的實用主義的理論旨趣。聯(lián)想一下我們的生活現(xiàn)實,不難發(fā)現(xiàn)人們對科學的理解也大多停留在這種解決問題的層面上。這也是科學的社會功能主義的充分體現(xiàn),無可厚非。然而依筆者之淺見,科學在解決問題之后,還要擔負著提出問題的任務。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往往是一種方法或手段的問題。提出問題的本身包含著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人類在科學研究中應盡其所能地避免世俗的功利主義思潮對科學的侵蝕,從而才能為超越自身提供一種現(xiàn)實的可能性。由此可見,只有把真理設為科學的目標,科學才能永遠充滿激情地存在?!  ?/pre>

編輯推薦

  《社會語言學研究方法的理論與實踐》有助于社會語言學研究建立起一套科學的、實用的研究理論和方法,從而提高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社會語言學研究方法的理論與實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這書的內容不錯,對于剛進入社會語言學領域或想了解社會語言學的人,有幫助。

    可以看看
  •   實用,方法有了,剩下就是應用了
  •   書本對專業(yè)研究幫助大。
  •   書的標題起的夠大的,社會語言學理論部分沒什么新意,不及其他處理數(shù)據(jù)方面講解還不錯。中間插一章怎么寫論文?~~暈死!!導師讓我們看看,那就重點翻翻數(shù)據(jù)處理方面的章節(jié)吧。理論部分可以飄過。。。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