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01-01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羅志田 頁數(shù):313 字數(shù):269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以人為主”,有意召回近幾十年史學中逐漸隱去的具體的“人”,使人與事更緊密地結(jié)合,就人論事,就事說理,在立說者和接受者的辯難和互動之中,展現(xiàn)思想者怎樣思想,以及特定思想觀念的發(fā)展進程。全書涉及的多為菁英讀書人,但也包括相對邊緣的“知識青年”。既關(guān)注天下、國家、世界、民族主義、革命、共和等近代史上的關(guān)鍵詞,也探討讀書人關(guān)于中外文化融合與文化主體性的思考,并梳理一些重要學人的學術(shù)走向、治學風格和研究方法。希望呈現(xiàn)近代經(jīng)典淡出之后,社會無所指引之時,讀書人有著怎樣的困惑,及其因應與努力。
作者簡介
羅志田,四川大學歷史系七七級畢業(yè),普林斯頓大學博士,任四川大學、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近著有《國家與學術(shù):清季民初關(guān)于“國學”的思想論爭》(2003)、《裂變中的傳承:20世紀前期的文化與學術(shù)》(2003)、《再造文明的嘗試:胡適傳》(2006)、《激變時代的文化與
書籍目錄
自序天下與世界:清末士人關(guān)于人類社會認知的轉(zhuǎn)變——側(cè)重梁啟超的觀念 1. 天下、中國與世界 2. 厘清中國在世界中的位置 3. 余論理想與現(xiàn)實:清季民初世界主義與民族主義的關(guān)聯(lián)互動 1. 外在的“世界” 2. 梁啟超在世界與中國之間的徘徊 3. 民族主義興起而世界主義余波不衰 4. “跳進世界流去” 5. 中國人與世界人 6. 余論士變:20世紀上半葉中國讀書人的革命情 1. 引言 2. 革命的時代 3. 面向未來的廣義大革命 4. 革命者互相革命 5. 仍要“繼續(xù)革命” 6. 余論對共和體制的失望:梁濟之死 1. 有計劃的死:梁濟的憂慮和民初世風 2. 社會反響:菁英忽視而民眾緬懷斯文關(guān)天意:1932年清華大學入學考試的對對子風波 1. 語境:國難與國性 2. 本事:對對子引發(fā)的詰難 3. 出題者的答辯及其旨趣 4. 余論無名之輩改寫歷史:1932年清華大學入學考試的作文題爭議 1. 大學考試成為社會性表述 2. 作文題遭遇揭示的時代思想章太炎、劉師培與清代學術(shù)史研究 1. 以三百年論學術(shù) 2. 道成“新學”與清代學術(shù) 3. 人物取舍與經(jīng)史視角陳寅恪的“不古不今之學” 1. “不古不今之學”的既存解釋 2. “不古不今”的古典與今典 3. 中西體用與“咸同”、“同光” 4. 法后王而不道久遠之事 5. 結(jié)語事不孤起,必有其鄰:蒙文通先生與思想史的社會視角 1. 內(nèi)篇:時代精神和學脈淵源 2. 外篇:前后左右則史無定向
章節(jié)摘錄
天下與世界:清末士人關(guān)于人類社會認知的轉(zhuǎn)變——側(cè)重梁啟超的觀念 梁啟超在1897年曾說,“今日之天下”,美、法等國“謂為民政之世”,而中、俄、英、日等國則“謂為一君之世”,以全局言“則仍為多君之世”;蓋各國基本皆各私其私,故“五洲萬國,直一大酋長之世界”耳。這里所謂“天下”,即由五洲萬國組成的“世界”,與今日一般認知略同。然而梁氏在1899年又曾說:“吾民之稱禹域也,謂之為天下,而不謂之為國?!比朊駠罅簡⒊f:“吾國人稱禹域為天下,純是世界思想?!边@里的“天下”仍是“世界”的同義詞,可以置換使用,但所指謂的則僅是“禹域”,或即后來流傳甚廣的“中國即世界(天下)”說。然細繹其語義,仍有些模棱兩可的意味。 其實過去的“天下”一詞本具廣狹二義,分別對應著今日意義的“世界”和“中國”,大致即錢穆所說的“心胸之知”和“耳目之知”。這一語義在近代的二分給當時的讀書人帶來無窮的困惑。以前“天下”是一個語境明則語義明的開放概念,即其在特定場合的指謂基本隨上下文而定;如今卻被分為“中國”和“世界”這兩個指謂確定、邊界分明的概念。雖然語義脫離語境或許更顯清晰,但很多人對此尚不習慣,一些人無意之中可能因為語源的關(guān)系將兩個語義相差甚遠的詞當成同義詞混用。關(guān)鍵是少有人在學理上將此語義轉(zhuǎn)換的進程厘清,反倒是一些脫口而出的簡明表述時常騰諸人口,迄今余波不息?! ∵@類觀念的纏結(jié),以及由此而起的一些歧義和誤會,多少源于晚清極具影響的梁啟超。當時報紙、刊物等興起不久,梁氏可以說最成功地運用和發(fā)揮了這些新傳播媒介的力量,在形成近代新思想論域方面起了極大的作用。如孫寶碹1902年所說,梁啟超“于我國文字之中,辟無窮新世界”;其“閎言偉論,騰播于黃海內(nèi)外、亞東三國之間”。當時“凡居亞洲者,人人心目中莫不有一梁啟超”。此語或稍夸張,若將范圍限于中國讀書人,卻大體概括出梁氏當年影響的廣泛。黃遵憲稍后對梁啟超說:“此半年中,中國四五十家之報,無一非助公之舌戰(zhàn),拾公之牙慧者;乃至新譯之名詞,杜撰之語言,大吏之奏折,試官之題目,亦剿襲而用之。精神吾不知,形式既大變矣;實事吾不知,議論既大變矣?!?/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