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文化與公民社會

出版時間:2008-10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高丙中  頁數(shù):445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在諸學科的分工中,人類學是關于異國、異文化的日常生活之學。這種定義的人類學,要納入中國社會科學的體系卻不是容易的事情。發(fā)達國家的人類學主要是調(diào)查異國他鄉(xiāng)(又主要是發(fā)展中國家、“落后社會”)的學問,發(fā)展中國家的學者模仿來他們國家做調(diào)查的(西方)人類學家的做法在自己國家進行類似的研究,發(fā)展成“家鄉(xiāng)人類學家”。他們是在西方人類學家對世界的表述框架中開展對于自己社會的表述。只有在下述條件同時具備的情況下,他們才會走出去看世界并表述世界:1)他們的國家在突破世界政治經(jīng)濟格局,2)他們不滿已經(jīng)表述的世界圖景,3)他們具備國外田野作業(yè)的經(jīng)濟條件、知識工具(如對象國的語言)、社會路徑(進入具體社區(qū)的社會關系)。這恰恰就是中國的當下狀態(tài),所以就有中國的人類學田野作業(yè)成規(guī)模地走向世界。    排在文集第一篇的文字是在記錄,最后一篇文字完成得最晚(2008年1月整理),也是在記錄。這種記錄像是流水賬,也顯得有所選擇,關懷著呼之欲出的一些東西。人類學是從日常生活的普通性中做出文章來,那些驚天動地的事件是政治學、歷史學占據(jù)著的研究對象,我們混跡于小地方的普通人的生活中也無緣見證大事件。寫流水賬寫出文化,那是一種預期,我將在進一步的調(diào)查中落實。

作者簡介

高丙中,男,1962年1月出生于湖北省京山縣,從1978年開始在湖北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師范大學學習語言文學、民問文學、民俗學,隨后在北京大學、夏威夷大學、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研修文化人類學;從1999年開始任北京大學社會學系人類學專業(yè)教授,兼任北京大學人類學與民俗研究中心、公民社會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文化部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專家。

書籍目錄

第一編 民間:學術與國家的在場 民間文化的復興:個人的故事 民間的儀式與國家的在場 從人生意義的設計看家族文化的復興 日常生活的現(xiàn)代與后現(xiàn)代遭遇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作為整合性的學術概念的成型第二編 民族與文化研究 東北駐屯滿族的血緣組織——從氏族到家族再到家戶的演變 文化影響與文化重構——土族的例子 中國民族文化的多樣性與族際文化共享 主文化、亞文化、反文化與中國文化的變遷 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碰撞與會通 精英、大眾與民間的文化分層 社會轉(zhuǎn)型時期的文化戰(zhàn)略——追求文化整合還是文化平衡? 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論發(fā)展敘略第三編 民族國家的時空框架 現(xiàn)代化與時空設置的轉(zhuǎn)型:以土族為例 圣誕節(jié)與中國的節(jié)日框架 端午節(jié)的源流與意義 民族國家的時間管理——中國節(jié)假日制度的問題及其解決之道 作為一個過渡禮儀的兩個慶典——對元旦與春節(jié)關系的表述第四編 邁進公民社會 社會團體的合法性問題 社團合作與中國公民社會的有機團結(jié) 作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研究課題的民間信仰 一座博物館——廟宇建筑的民族志——論成為政治藝術的雙名制 中國的公民社會發(fā)展狀態(tài)——基于“公民性”的評價第五編 民族志的書寫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需要培育扎實的民族志基本功 民族志發(fā)展的三個時代 民族志的科學范式的奠定及其反思 以法律多元為基礎的民族志研究……第六編 以國外世界為田野

章節(jié)摘錄

  民間文化的復興:個人的故事  民間文化在過去20年的復興從結(jié)果上看稱得上是文化盛事,但其過程卻是由無數(shù)的小人物、小事件積聚而成的。對于民間傳統(tǒng)在全國漸進式的恢復方式,人們可以用“游擊戰(zhàn)”來作比喻,我們也可以說它是以春蠶一口一口吃桑葉或螞蟻啃骨頭的勁頭慢慢獲得了生存空間,終于成就了覆蓋全國各地城鄉(xiāng)的復興。這個復興的過程是奇妙的,可惜的是知識界對此所知甚少,而這些比喻只能給人一種宏觀的和泛泛的印象。我們在此引入個人的故事,作為這一過程的一個見證?! 」P者近幾年特別關北京京民間花會的復興,和幾個朋友一起也做了一些調(diào)查。我們于1997年11月30日在小西天觀看了“萬年永慶太獅老會”的重整儀式。后來我個人又在1997年12月25日專門訪問了其中的一個關鍵人物楊師傅,地點是楊家,時間大約為5個小時。楊師傅的妻子有時在座,她的插話用方括號標出。下面是對這次訪談的部分內(nèi)容的整理。  一、個人與會的歷史淵源  問:楊師傅,你上個月在重整儀式上的精彩表演,真正當?shù)闷稹袄袭斠鎵选边@四個字。你玩獅子的這番工夫是怎么練成的?  楊:我1935年出生,一開始練的五虎棍,解放后才練獅子。我從開始學五虎棍的會叫“萬年同樂”,會首是黃錦芳(漢),教武場的老師是白玉(回),會員有回、漢、滿三個民族的人。黃家比較有錢,在德勝門外開鐘表鋪。除了武場(即玩棍的),還有文場(即民間器樂),有鼓、镲兩種樂器。我的功夫是在他這個會打下的基礎?! ∥业?7歲,開始練獅子,太獅、少獅兩種都練。先是跟著練,后來也可以演獅子頭了。我父親、爺爺都練獅子,我就跟他們學?!  ?/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民間文化與公民社會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民俗學,人類學研究的對象。高丙中的論文都在記錄,在講故事,而且用很舊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在他的故事中都獲得了新的解釋力?!氨硎觥笔亲髡叩墓Ψ蛩?,也是本書的魅力所在。很喜歡老高的文筆。盡管如此,這本書還是有點貴。
  •   這個還沒來及細讀
  •   還行。支持
  •   只是覺得紙質(zhì)不太好,不太符合這個價格
  •     讀過《民間文化與公民社會》,心有戚戚。此書是當代人類學學者高丙中基于在湖北、河北、粵東北和西北等地區(qū)的實地調(diào)查,書寫社會中的文化,呈現(xiàn)活生生的“文化中國”,分析民間文化的復興,討論文化時間與文化空間的重構,診斷公民社會的發(fā)展。這里想借此書探討一下當下中國公民社會的“建設”議題。
      許多人讀過米歇爾?福柯的代表作《規(guī)訓與懲罰》,熟知??绿岢龅闹匦路峙淇臻g以使之成為普遍規(guī)訓的裝置的“機制”,卻并沒有與之相當?shù)娜酥涝?980年代歐洲出現(xiàn)的一個新術語“反規(guī)訓”。許多人了解西班牙殖民者對印第安人的文化征服,種族、宗教、法律,語言,表面看來異域文化已經(jīng)滲透到了印第安文化的骨髓,卻并沒有與之相當?shù)娜酥牢幕鞣谋砻嬷拢〉诎踩巳绾斡米约旱牟呗酝瓿闪俗晕冶Wo——他們無力抵抗,他們不需要離開就逃避了這個秩序。
      我們太習慣于站在高地,以規(guī)則制定者的眼光審視這個世界,卻往往忽略了身邊視之平常的東西,恰恰因為它們太熟悉了。于是否定之,鄙視之,這種例子不勝枚舉。
      改革開放三十年后的中國,社會原子論被當作歷史公理用于中國社會研究之中,它假設一個基本單位,即個人,而群體則在個人基礎之上構成并且總是可以重新回歸到個人。依著這個邏輯,為了讓社會達到涂爾干意義上的有機團結(jié) ,需要創(chuàng)辦大大小小的社群,降低社會的運行成本,“建設”所謂的公民社會。這不禁讓我聯(lián)想到若干年前毛澤東曾經(jīng)對國人“一窮二白”的評述。類似的,依著那個時代的邏輯,我們開始了計劃經(jīng)濟,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建設”,于是一步一步走到了現(xiàn)在。然而事實是,這兩種論述都不盡然符合中國的實際。 解放初期的國人窮是事實,物資短缺是事實,但“白”則是站不住腳的。民間的親屬制度,地方權力,信仰集團編織了豐富的社會,變化是真,卻從沒有“白”過。人類學家華勒斯坦認為,現(xiàn)今的中國社會并非一個簡單意義上的社會,或“小社會”,乃是一個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會群,與其強調(diào)社會整合、社會共存,不如倡導社會平衡,即不同的社會之間互不侵犯,和諧共存。很多時候,我們太習慣于提出一個看似非凡的論斷,然后開始了卷起衣袖大刀闊斧的批判和解決方案的提出。殊不知,建設的結(jié)果與預期的設想不盡相同,甚至南轅北轍。
      究其原因,作者認為很重要的一點便是我們在做決斷之前對自己文化的理解太不夠。他在書中反復地探討和論述了如下幾個問題:什么是公民社會?中國社會現(xiàn)在是公民社會嗎?傳統(tǒng)意義上的民間宗族算不算非政府組織?書中是通過民族志調(diào)查案例對這些問題進行說明的。作者認為,“公民社會”“非政府組織”這些詞語源自西方,列舉出的例子,也自然是西方社會的具體建構形式:契約精神,完善法制,各種建立在公平信任和共同利益基礎上的社群所構成的,由“機械團結(jié) ”走向“有機團結(jié)”的社會。而相對應的非政府組織,包括了西方的宗教組織,慈善機構,各種社會工作團體和業(yè)界委員會等。這些組織根植于西方社會的傳統(tǒng)文化。盡管工業(yè)革命極大地改變了西方社會的組織方式,但不可否認的是,融入現(xiàn)代性的西方社會依然立足于前現(xiàn)代社會中基督教文化籠罩下的社會形態(tài)之上,而如上所述的社會特征和組織特征也自然帶有這種文化所特有的烙印。這種烙印不僅僅是簡單意義上的文化殘留物,而是至今仍然活在民俗或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氛圍。
      這種現(xiàn)代社會與前現(xiàn)代流傳下的文化之間的對應也同樣發(fā)生于中國。如今,中國社會的大眾文化登上歷史舞臺,精英文化萎靡。近些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fā)展,在過去數(shù)十年中一度被指摘的民間宗教活動、宗族和幫派勢力等又搖身一變逐漸紅火起來。盡管與之前有所差異,正如祭龍的碑文上不忘象征性的體現(xiàn)一下國家這一概念的存在,但日常生活的儀式所曾具備的功能,無論積極與消極,都幾乎原封不動的留存下來,生生不息。這些,絕不僅僅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幾個字所能概括的義涵。維護了一部分人的利益集團,帶有一定的目的組織在一起,組織內(nèi)部成員秉承著共同的意識和相互信任,對國家意志和其他組織而言構成了一定的話語和行動權力,誰能說這不是一種植根于中國鄉(xiāng)土社會文化的“非政府組織”呢?這種蓬勃的發(fā)展,旺盛的生命力已經(jīng)在當今的中國充分的體現(xiàn),誰又能說中國社會還沒有迎來所謂的公民社會進行時呢?我非常認同作者的觀點:中國已經(jīng)邁入公民社會的門檻里。中國所特有的這些所謂民俗抑或公民組織,因其文化觀念的根源尚在,不會因為西方文化的進入而逐漸消亡。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中國的公民社會將毫無障礙的自行發(fā)展壯大下去,正如作者所言,對于現(xiàn)代社會所需具備的“公民性”,國人尚處于入門水平。而這所謂障礙,歸根結(jié)底是傳統(tǒng)社會與現(xiàn)代性之間的矛盾,也是中國的地域文化與西方傳統(tǒng)抑或現(xiàn)代文化之間的沖突。這些矛盾,之后將會在中國的各個地方,尤其是多元文化匯集的地方充分體現(xiàn)。
      對此,作者并沒有明確的提出一個具體的解決策略。但是他為方案的提出安排了一個可行的先期工作,乃是用人文學科最擅長和實際的民族志方法對現(xiàn)今的中國社會與西方社會進行系統(tǒng)深入,具有歷史性眼光的研究工作,讓之后所走的每一步都建立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之上。這樣,中國的公民社會才得以健康的發(fā)展。而在此之前,須警惕唯建設的論調(diào),因為這種論調(diào)多建立在空想和生搬硬套的空殼之上,必將崩塌。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