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院·沙灘·未名湖

出版時間:2008年5月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樂黛云  頁數(shù):232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樂黛云教授60年北大生涯的追憶,也可以看作關(guān)于自己與北大的自敘傳。她用富有感情的語言追憶了與自己生命相依的北大生活、讀書、求學、治學、師友。作者從1948年進入北大生活開始寫起,寫了整整60年的北大記憶:有解放前老北大四院與沙灘的激情革命,有未名湖畔五六十年代改變命運的“斗爭”,有80年代從北大遠游的求學與訪問:哈佛、柏克利、意大利、突尼斯,作者的學術(shù)生命從這里開始,從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研究到比較學的研究,從文化上的理論實踐到參與中國文化書院的文化實踐,我們看到一個富有學識、執(zhí)情、創(chuàng)新精神和使命感的北大學者。  在這60年的風雨歷程中,作者在北大(包括門頭溝勞動基地、北大鯉魚洲分校)當過豬倌,伙夫、趕驢人、打磚手,最后又回到學術(shù)崗位。除了勞動、讀書、求學、苦難,作者還寫了北大的一批人物:馬寅初、季羨林、廢名、王瑤、楊周翰、李賦寧等等,還有一些令人扼腕嘆息的北大人物:在特殊年代中非正常死亡的解放后北大第一位女研究生朱家玉、北大中文系書記程賢策……這些都是時刻縈繞于作者心間的美麗之魂!他們都是北大撫育出來的優(yōu)秀兒女,北大的精英!

作者簡介

樂黛云,1931年生。自小在貴陽長大,1948年到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后留校任教至今。
  北京大學中文系現(xiàn)代文學與比較文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90年獲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2006年獲日本關(guān)西大學榮譽博士學位。歷任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所長、國際比較文學學會副主席,現(xiàn)任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北京大學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著有:《比較文學原理》、《比較文學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跨文化這橋》、《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十講》、《中國知識分子的形與神》、《比較文學研究》(合著)、《中國小說中的知識分子》(英文版)、《比較文學與中國——樂黛云海外講演錄》(英文版),《自然》(中文版,法文版,意大利文版)、《面向風暴》(英文版、德文版、日文版)、《我就是我——這歷史屬于我自己》、《透過歷史的煙塵》、《絕色霜楓》。
  主編:《跨文化個案研究叢書》(14卷)、《中學西漸叢書》(5卷)、《迎接新的文化轉(zhuǎn)型時期》(2卷)、《跨文化對話叢刊》(20卷)等。

書籍目錄

我的選擇 我的懷念(代序)初進北大四院生活我在北大中文系——1948快樂的沙灘附錄 不能忘懷的友情階級斗爭第一課歷史的錯位空前絕后的草棚大學從北大外出遠游世紀末訪意大利從“不可風”到“可見”我與中國文化書院我們的書齋美麗的治貝子園優(yōu)傷的小徑獻給自由的精魂懷念馬寅初校長我心中的湯用彤先生三真之境永恒的真誠一個冷雋的人 一個熱忱的人學貫中西的博雅名家李賦寧先生與中國比較文學心靈溝通的見證透過歷史的煙塵“啊!延安……”絕色霜楓他與死神擦肩而過從不偽飾,總想不益于人同行在未名湖畔的兩只小鳥

章節(jié)摘錄

  初進北大  1948年,我在貴陽的許多朋友,抗戰(zhàn)勝利后,都紛紛回到“下江”。有的在北京,有的在南京,有的在上海。高中三年級時,我已下定決心一定要離開這群山封閉的高原之城。我一個人搭便車到重慶參加了高考。這是一輛運貨的大卡車,我坐在許多大木箱之間顛簸,穿行在云霧和峭壁之間。久已聞名的什么七十拐、吊尸巖等名目嚇得我一路心驚膽戰(zhàn)!好學容易到了重慶沙坪壩原中央大學舊址,西南地區(qū)的考場就設(shè)在這里。大學生們早已放假回家。我們白天頂著三十九度的高溫考試,晚上躺在空蕩蕩的宿舍里喂早已餓扁了的臭蟲。那時是各大學分別招生,我用了十天參加了三所大學的入學考試?! 』刭F陽后,得知的我中學已決定保送我免試進入北京師范大學,不久,北京大學、中央大學、中央政治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也陸續(xù)寄到。我當然是歡天喜地,家里卻掀起了一場風波!父親堅決反對我北上,理由是北京眼看就要被共產(chǎn)黨圍城,兵荒馬亂,一個17歲的女孩子出去亂闖,無異于跳進火坑!他堅持我必須吊在家,要上學就上家門口的貴州大學。經(jīng)過多次爭吵、懇求,直到以死相威脅,父親終于同意我離開山城,但只能到南京去上中央大學。他認為共產(chǎn)黨頂多能占領(lǐng)長江以北,中國的局面最多就是南北分治,在南京,離家近,可以召之即回。我的意愿卻是立即奔赴北京,去革命!母親支持了我,我想這一方面是由于她的倔強的個性使她愿意支持我出去獨闖天下,另一方面,她也希望我能在北方找回她失蹤多年的姐姐。我們對父親只說是去南京,母親卻另給了我十個銀元,默許我到武漢后改道北上。  ……

編輯推薦

  1948-2008,60年北大生涯!生者和死者,光榮和卑劣,驕傲和恥辱,歡樂和喜,痛苦和淚,生命和血……60年一個生命的循環(huán),和北大朝夕相處,親歷了北大的滄海桑田,對于那曾經(jīng)塑造我、育我的成人,也塑造培育了千千萬萬北大兒女的“北大精神”,那寬廣的、自由的、生生不息的深層質(zhì)素,我參透了嗎?領(lǐng)悟了嗎?我不敢肯定,我唯一敢肯定的是在那生活轉(zhuǎn)折的各個關(guān)頭,縱然再活千遍萬遍,我的選擇還是只有一個——北大。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四院·沙灘·未名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條)

 
 

  •   本書語言平實質(zhì)樸,但仍舊可以察覺作者天生的幽默和智慧。是一本好書,但樂先生寫的類似的書太少了,建議多寫幾本!
  •   送貨及時,書品也不錯,我們眼見于丹同學從四中的小造反派成長為咬著腮幫子搖唇鼓舌以鼓吹論語和昆曲出名的大法師,從一個灰頭土臉的小混混,成長到一個八面玲瓏、能言善辯的大作家,終于意識到,中國的一個新時代開始了
  •   很有文藝范
  •   我喜歡這學校,所以買了
  •   我向來關(guān)注中國近現(xiàn)代學壇中的伉儷,他們最重要的感情基礎(chǔ)我想就是互相間的欣賞與仰慕吧,比如錢鍾書楊絳伉儷、梁思成林徽因伉儷,還有湯一介樂黛云伉儷。在燕園,每天傍晚,樂黛云和丈夫湯一介并肩漫步在未名湖邊,與眾多仰慕他們卻對他們并不熟知的學生擦肩而過。作為北大乃至中國比較文學研究的拓荒者,樂黛云對于學科的發(fā)展與完善,具有不可磨滅的擎旗之功。其丈夫是湯用彤之子,著名哲學家湯一介先生。她1948年從貴州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在此期間與哲學系學生湯一介相愛,并于1952年大學畢業(yè)時結(jié)婚。在書中樂先生用看似平淡實則深刻的筆調(diào)描寫了她所經(jīng)歷的這60年與北大,與時代分不開的歷史。受指派勸沈從文留在祖國大陸,以“摘帽右派”身份登上天安門,一邊放豬一邊背誦《詩經(jīng)》等等往事讓讀者唏噓感慨;對北大的一往情深,與丈夫互為精神支柱,對湯用彤老先生的崇敬,這些事展現(xiàn)出樂先生的大愛情懷。我以前看過一期采訪樂先生的《大家》節(jié)目,片頭和片尾都是兩位先生繞著未名湖漫步同行的鏡頭,令我特別感動,這幅場景有個很美的名字:同行在未名湖畔的兩只小鳥。歲月流逝,他們共同經(jīng)歷的往事使其情意彌深,他們每年都要拍一張雙人照,照中人雖年歲漸老,但赤情不變。有讀者評論說,“作者所描寫的事情不深刻,60年的北大生涯,我相信依照作者所具有的高層次的思想水平、寫作能力和觀察事物的敏感度,經(jīng)歷過那么多的事和人,經(jīng)歷過那么激烈和殘酷的運動,不應當寫得如此平淡?!钡俏蚁?,見慣了大描大寫大揭露的“翻箱底”似寫作的我們,這種平淡中的寬容與參透,我們又能悟出幾分呢?
  •   不錯,現(xiàn)在社會進步了.言論自由了,想說的都可以說.也讓我們對歷史及歷史上的一些人物有了一個更客觀的了解.
  •   這本書先是在報紙(作家文摘)的連載上看到,看了幾次,覺得不錯.但實際上真的拿到了手,覺得也不過如此,尤其后面部分.首先沒有同類型書讀后的那種震撼心靈的感覺.其次,所描寫的事情不深刻,沒有深入進去探究.60年的北大生涯,我相信依照作者所具有的高層次的思想水平、寫作能力和觀察事物的敏感度,經(jīng)歷過那么多的事和人,經(jīng)歷過那么激烈和殘酷的運動,不應當寫得如此平淡。
  •   了無生趣,不推薦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